查看原文
其他

安德烈·萨金塞夫丨《利维坦》不是社会电影

2017-05-12 导筒


安德烈·萨金塞夫个人第5部长片《无爱可诉》已入围第70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15年2月,他接受采访谈论自己的电影创作。


克谢尼娅·索科洛娃(主持人)同导演安德烈·萨金塞夫谈到,她看到《利维坦》的主要冲突,为什么电影在俄罗斯引发了消极的反映以及其中包含着他令人抱有希望的信息。       

2015217



俄语原文链接:

https://snob.ru/selected/entry/87969

翻译:谢恬


索:安德烈,在对话开始之前首先想说一说,第一,我非常喜欢您的电影。《伊莲娜》这部电影我总是很有兴趣地看了很多次,还有《利维坦》,我在中央电影工作者之家(莫斯科)看了这部电影,那时候还在十二月。

萨:谢谢。

索:其次,我并不是很喜欢最近两个月里您接受了好几十个采访。所以,为了不让您重复那些很多次的话,需要某些剧作理论。幸好,哪怕是完完全全的剧作理论,我们都有。

萨:有意思。

索:在中央电影工作者之家看过您的电影,就不跟您再认识了,我打听到您的电话给您发了很多的短信,您都没有回复。

萨:您不想想,现在得有多少人在给我发短信!

索:我明白,也完全不抱怨。因为我有机会亲自给您读我热情四溢的信。就是:“安德烈,我们并不认识,但我看了您的电影,一个想法进入了我的脑海里。您也知道,多数看了您优秀的电影的人都看到其中对体制的残酷控诉。这只是表面上的。第二个层面上的是基督教徒、折磨、还有些别的什么。这个是背叛的层面了……抱歉,如果您不喜欢……

萨:有时候就是那样!

索:在我看来,最后摧毁男主人公的不是体制,而是妻子的行为。背叛——本身就很可怕,会导致一些致命的后果。外部的敌人可以战胜,如果抱着鱼死网破的心态站在一起。或者宁死不屈,也就意味着胜利。但是你所信任的亲人的背叛剥夺了一切源自忠诚的、反抗的力量,而且注定要削弱这股力量。在击败了外部敌人后,剩下的只有相信工作了。在您的电影中很好地表现了这样的机制。这是您刻意要表现的还是您的天分无意中自然的流露呢?



萨:您说的有道理。但是女主所做的,在我看来,不是背叛,是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她是妻子,还有她的行为,这是现实中她自发反应,也是她的错误的地方。但更深层次地,这好像是她逃避的本性。她只是感觉到一切都不是本来应该有的样子。我还存着同事发给我的短信。他说得很好:“丈夫寻找“规矩”,妻子知道“例外”。但是生活就是整个一个规矩外的例外,这些规矩都是“例外的例外”建立起来的。真正的生活的所在之处,不是规矩在统治,而是例外。丈夫是为规矩而战,妻子则是活生生的“例外”。”另外,顺便说一下,亚历山大·什梅曼是个很严肃的东正教神父。我认为,莉莉娅的形象很沉重,无法从背叛这件事上把她引开,况且已经……因为她本身就是个例外,她感受到了缺点,自己本身的缺点。尼古拉说“我爱你”,莉莉娅却回答:“我知道。”难道可以背叛一个你自己不爱的人吗?她在整部电影中的话就是“一切都是我的错”。其他的人都没错,他们从来不承认章节的错误。只有她一个……



索:莉莉娅的死是自杀吗?

萨:这我就不坚持了。这个问题我谁也不回答,因为在电影情节中有足够的内容说明是买凶杀人,当然,也足够说明是自杀。

索:老实说,我想了想,这是单纯的自杀。她说过:“我错了”,不仅是她说过的话,也是她做过的事。

萨:或许,如果按照一定的逻辑,就是从开始的时候,一切开始崩溃,到莉莉娅站在镜子前哭泣的情节。或者,从男孩当着莉莉娅的面喊:“都是你的错,你毁了一切”的时候起……实际上,她很早就那么觉得了。每天早上她都会有这样的感受,身上的负担在不断增加。她5点就要起床,以便快6点的时候能坐上去上班的公交车。她的人道的东西都受到与她合不来的有无法消除的必需的压制。无论她怎么尝试说服自己,要找到自己的命运,她都无法相信这一点,因为她感到完全不是那样。我不知道还要怎么表达这种感受。莉莉娅只是没有在自己的位置上,她在寻找更好的命运,就像所有人一样。现在,当他们的生活被打碎,他们必定尝试重新粘合生活。这是无法忍受的。简单说,我并不急于指责她的背叛,这就是我想说的。

索:我跟您一样,并不指责她。但是,您也认为,正是从她去找了律师,进了他的房间的开始,有些不道德的、着魔一样可怕的东西变得复杂起来,让一个好人同恶劣的国家体制的斗争的日常变成了人间地狱。当劫运开始运转,无论做什么都为时已晚,而您实际上很准确地捕捉到了这个让它变成了噩梦的时刻。另外,莉莉娅自己没有意识到,她所做的,她所打开的是哪个房间的门。我们回到这一点上。但是,既然我们已经开始这个采访,当然在您的许可下,我想向您给您的电影提出一点评论。而我们所说的,我想,您可能很不乐意听到的。

萨:来吧,开始吧!

Facebook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作者是尤利娅·别洛姆林斯卡娅(音)。“导演萨金塞夫的电影都是些下流的电影。下流的‘伊莲娜’,现在又有了下流的‘利维坦’。这不是信口乱说的电影,也不是一部平庸的电影。制作精良,演员的表演很出色。镜头设置也很棒,摄影师很优秀。而哪部俄罗斯电影里摄影师不好呢?糟糕的总是剧本。像在《伊莲娜》里一样,这里我看到这剧本,满满都是假话。选择地段、被警察抓去这些事情上并不全是假的。还有那块地送给了教会,教会与政权协作,等等。但是对我而言,电影与这些无关。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在主人公的妻子进了那个律师朋友的房间的时候停止了。这是多大的欺骗,在这之后那些后来所有故事都不重要了。让我试着解释一下原因。电影的情节中,掌权的人们挑中了平民百姓的房子、生意或者石油井,这是平常的资本主义电影的经典风格。也就是说,的确存在这样的风格。被收买了的权利欺负着平民百姓……但是在美国电影中我们看到那些当靠山的人为了保全了自己的家庭,甚至可以背叛所有的朋友和近邻。对于他的敌人而言,靠山就是靶心。如果主人公有个永远的朋友,那么他永远的朋友,既是他的靠山,也是敌人的靶子。这样整个风格都建立起来了。

在此之上构建情节、意外和整部电影。敌人折磨妻子,折磨朋友、折磨孩子……有这样的一个规律。这种风格的规律是不可改变的。还有另一种风格,不是所谓的‘社会戏剧’,而是被称为‘个人戏剧’、‘心理戏剧’。一个人有个相处了很久最好的军人朋友,并且同他陷入了困境。因此,这个朋友爱上了主人公的妻子,她也爱上了他。这样就是电影的剧情。这部电影是关于背叛、朋友的背叛、妻子的背叛。我们到底在《利维坦》中看到了什么?这两种风格混合着。要知道这个律师朋友,他诚实而体面。正当那个妖婆刚刚来到他的房间找他的时候,在他的理解中,他战胜了敌人……这是不可能的情况,当我们去救要完蛋的朋友的时候,不会这么做的。我身边没有一个人会这么做的。首先萨金塞夫对自己的态度就是病态的,不健康的。其次,总体而言,对人、对上帝的态度也是病态的。对我而言他的电影就是他在坚持人就是下流的动物的观点。……这样的导演,毫无疑问,他有命题的权力。

萨金塞夫实际上是反基督教者,同时《利维坦》是一部反基督教电影。就像电影《伊莲娜》中表现的不爱的力量。完全不爱任何人……”

萨:您为什么要给我读这个呢?

萨:我不会讨论这个评论。电影按自己的方式存在,并在不同的人的身上形成不同的印象。我只能按我的眼光看《利维坦》,这不是社会电影。


索:那是什么样的呢?

萨:也不是“个人戏剧”。电影与任何可以下定义的体裁相比更宽泛,相当宽泛。准确地说,它是带有固定的精神上的解脱悲剧情节的电影。

往期导演录

乔纳森·戴米

侯孝贤谈小津

克莱尔·德尼谈小津

考里斯马基谈小津

王兵 布列松 杜琪峰 押井守 法斯宾德

王家卫 彭尼贝克 王久良 贾法·帕纳西

阿巴斯谈塔伦蒂诺 克里斯蒂安·蒙吉 

塔可夫斯基 是枝裕和 卢奎西亚·马特尔

特吕弗 河濑直美 胡金铨 谢飞

戈达尔  侯孝贤 考里斯马基

铃木清顺 北野武 特吕弗

伯格曼与费里尼 大卫林奇

李沧东 娄烨 法哈蒂

姜文 贾樟柯 今村昌平


扫描二维码,关注本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