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1991——上海》:一座城的普鲁斯特时刻

ZiWU誌屋 ZiWU誌屋 2022-10-08



我们终归会过去,留下这些照片和生活场景,让他们了解在1991年前后的上海,他们父辈们是如何生活在朴实精彩的小日子里。
——邬立强

港风随着香港影视剧席卷内地,一些电影演员和明星会定期到锦江南街购物(图中为演员林芳兵)


早高峰时被堵在狭窄马路上的车辆;公用电话亭前的争吵;摆在弄堂口杂乱参差小商品摊;夏日晚上街边路灯下的四国大战棋局……在摄影师邬立强的《1991——上海》中,影像记录了30年之前的某一个时刻,生活的局促与不安隔着相机隐隐展开,但30年的岁月形成包围,一切都被柔化了,过去的时光变得诗意而不真实。

 


真实的是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返城后找不到工作的颓废青年,没有独处空间的新婚夫妻,梅雨季后一张看起来寻常的晒梅照片,邬立强细细标注:两个晒出裘皮大衣眉清目秀的老太太,实是同侍一夫的大小老婆,小的原先是四马路惠乐里的头牌,老早天天鲍鱼面、抄家抄出不少金刚钻……然后呢?没有然后。摄影师把那一刻尽可能详尽地收到这张相片里,然后继续过日子。

 

企业转岗、工人下岗,聪明、肯吃苦的一批人,停薪留职出来拼世界,只要能变现的东西都拿出来卖,并开始了经商的日子,最无本的生意就是做黄牛,小的炒外币,大的做进口额度四大件,进口的摩托车额度一个转手就是500元,远远超过当时每月工资120元。

 

现在的每个夏日,三伏天还没有拉到高温,社交媒体上已经一片嚎叫“命是空调给的”;一起租房的小伙伴生活习惯稍有不同,立刻下定决心存钱买房;上班通勤嫌公交慢可以坐地铁;嫌地铁挤还可以叫出租……放在30年前全部是无解之题,除了忍耐,别无他法。

 

自行车曾是上海市民出行的最主要交通工具,无论上下班通勤,还是载着女朋友谈恋爱。


路上随机找个切实经历过上海这30年变迁的人来问一句:如果可以选择回到那时的生活,愿不愿意?那多半是摇头摆手。物质匮乏的日子,再多情怀也是海市蜃楼,苦难不是财富,来日并不方长,后会未必有期。

 

香港的美美百货在淮海大楼底层开业了,做惯了奢侈品的香港高管,每天用客客气气、冷冰冰的口吻教育上海年轻的销售员工,让他们学会如何让客人开开心心地在美美百货多待上五分钟。世界各种品牌、各种款式的服装,用轻柔的力量把传统的绿黑蓝三色衫扯破。


1990年代的上海仅有几家报社,后来名震业界的摄影师陆元敏与雍和已然小有名气,那时邬立强是热爱摄影的小青年,同时为多家大小报刊拍摄各种选题。白天拍照,晚上在公共厨房冲洗底片,每天身跨两个巨大的摄影包、骑着自行车穿行在上海的大街小巷,邬立强零距离观察到这座城市的肌理,“1991年,明显感受到‘要变了’,整个城市处在一个‘有’和‘没有’的巨大节点。”这种隐隐的感知促使他不停地拍,仿佛有某种后坐力推动他不断地记录、记录,再记录。

 

淮海电影院地下室,一场摄影沙龙正在激烈讨论,与此同时,在淮海坊里的一间房子里,有关沙特与波夫娃的存在主义,大家懵懵懂懂中舒缓展开。一壶寡味的咖啡从一个房间飘到另一个房间。


从1991年到2021年,这是上海这座城市巨变的30年。眼见高楼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拔地而起,随着大面积动迁,市民的生活环境从一家几口人挤一间石库门房逐渐住上宽敞明亮的公寓;配给制消亡,外企纷纷进驻,起初印着外文说明书的舶来品是稀奇物,渐渐的人们会对归国的亲友说,“不用带礼物,上海什么都有”;上海商城见证了一大批白领的诞生,随之而来的是从前只在外国电影里看到、想也不敢想的与世界时尚接轨的生活方式……我们在生机勃勃的时代发展中埋首向前跑,甚至无暇回头望一望。

 

精品商厦在南京西路口开张,当年满大街最流行的高档化妆品是霞飞奥利斯


而这些黑白照片,再看到的那一刻,过去生活的某一个与之相连的记忆盒子瞬间被打开了,就像《追忆似水年华》里的玛德莱纳小点心,它的香甜是钥匙,身后蒸腾起童年在乡村的无忧无虑。《1991——上海》那些黑白两色的影像,并不试图让过去回来,没有经历过的人看到的是好奇,曾经走来的人得到的是一整本的上海普鲁斯特时刻——此刻什么都不需要,只希望时间走得慢些。


高端歌舞厅开始收小费,点唱一曲基本消费10元起,有些客人天天捧场,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是必点曲目,还有《美酒加咖啡》。



编辑:杨扬 撰文:关子夫 图片由艺术家提供



往期精彩内容

  • 《誌屋Journal》Vol.18|被凝视的“她”


  • 幻梦之影,真实瞬间:来自誌屋的7本摄影集推荐


  • 内生风景:春夏之影,灵壳之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