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法律抖音已如拆迁律所做营销一样高度同质化,流量下降怎么破

付中 改变de力量 2023-08-15
最近,多家律所的品牌负责人和我聊天时提到,法律抖音的整体流量好像下降了。

是这样吗?出于研究的心理,我仔细看了多个律所以及一些律师的抖音号,发现了一些问题。今天和大家交流。

未必是流量整体下降,但法律抖音的做法确实到了推陈出新的时候,倒是真的。

律所现在都开始做抖音号,都意识到抖音可以带来案源转化。但如今的法律垂类抖音视频,已经像拆迁律师做营销做案件一样,形成了“程咬金三板斧”,内容和形式高度同一化。


都是坐在屋里口播,单机位,解读法条。如果只听声音不看画面,说实在的,你真分不清这是哪家律所的号。


值得法律解读的法条内容,其实就那么多。在众多账号都在用同一模式运营的情况下,尤其是事先不做查重,很容易导致所讲内容和别人的视频撞车,导致流量不高。


从抖音算法上说,“重复”,也是没有流量的。只有“新颖独特”才整体上给高流量。


从受众角度看,目前高度同一的法律抖音内容,再让很多受众看烦了,而且,看你和看他,又啥区别呢?


据说,现在很多拆迁律所都在转型。因为高度同一的模式带来的红海竞争,导致客单价越来越低,谁都不好挣钱了,尤其在棚改已经进入尾声的当下。


拆迁律所必须转型,法律抖音号内容也必须创新啦!


但确实,内容创新有困境。和真正的企业相比,最大的律所也是小企业,市场品牌这块的预算太有限了。


看看抖音里那些做得牛逼的品类,内容是如何运营的。都是实景化,不同的真实场景,多机位,多演员,从脚本到拍摄剪辑每条都非常讲究,非常动脑子。


这带来一个字:贵。现在的单机位口播法条一天拍N多条的模式,和这种拍摄剪辑方式相比,成本是租房子和买房子的区别。但我觉得,如果某家律所本来就养着视频团队,用他们与不用他们,工资成本都是固定的话,值得尝试。


对于99%的律所来讲,这么做是不现实的,没那么多预算啊。所品牌、新媒体运营的难点,在于既要又要,没钱还得办大事。


旧社会,买不起螃蟹的人把鸡蛋清和姜末炒一起再加上醋,吃“赛螃蟹”(加鱼肉是后来的事了)。


但这道菜是一位御厨发明的。慈禧太后爱吃螃蟹,但当时宫里没有螃蟹,马上也运不来。没螃蟹,还要吃螃蟹,怎么办?这位御厨凭借着对餐饮多年的精湛理解,发明了“赛螃蟹”。


预算有限,还要推陈出新走出红海,唯一能靠的就是厨子发明“赛螃蟹”的脑子。


比如内容的场景化。足球教练醉酒后说俱乐部坏话被偷拍发网上导致被开除,起诉偷拍者能赔偿吗,就事说事就是所谓热点解读,但这种其实没流量;酒后瞎侃被偷拍发网上谁该承担责任,这就是场景化的法律解读,就算讲法条,也得这样讲。


比如内容的独家化。做做内容查重。单纯的热点解读如果抢不到第一时间就别做了。


比如题材的多元化。不一定非得讲法条,这里面空间是最大的,也是最值得打开想象力的,也是最体现运营团队传播策划能力的。近一段时间以来我给我服务的客户提出了多条这方面的建议。


最后就是做好数据分析,发现亮点可以反复复制,发现问题及时修正。数据分析能力也是新媒体运营能力的重点体现。


有人曾问,付老师有的团队代运营抖音100块钱一条啊,你的报价比他们贵太多了。


这些体力服务,可能是如今法律抖音出现红海的原因之一。发明“赛螃蟹”的厨子,贵在脑子。用两吊钱的价格,买人家几十年的经验积累,那不可能。




作者:付中

2002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某检察院公诉部门工作数年,在法制晚报工作十余年,历任记者、主编等职务,长期研究律所品宣传播和法律新媒体。





欢迎关注微信号|lawbeijing2018


往文回顾
这项基于算法的产品,是小成本做律师品宣最优解从零起步做律师品宣或小所品宣,在哪儿发稿最有效?这项基于百度算法的传播产品,是大中型所高性价比品宣补充如何在头条号创作优质法律内容?9家律所主任座谈
改变de力量组织13家律所与字节法律运营负责人座谈抖音号一直没做起来,该如何让它起死回生柳暗花明?法律抖音新号建设,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点,拿谁当对标对象?
把法律自媒体做好,最核心的技术含量是什么?
是每个律师都适合开个法律自媒体号做品宣吗?
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的精准分发能力做案源转化抖音视频号的时代了,做传统媒体品宣的价值在哪里?为什么高流量的法律抖音视频,时长只有40秒? 为什么有的律师发抖音总被限流?? 律所“擅制广播电视节目”被罚,今后视频该怎么做为啥最近一些律所抖音直播功能被封?是每个律师都适合开个法律自媒体号做品宣吗?北京新设律所180家,新所做品牌传播必须想清楚这些为什么说法律品牌营销其实是一把手工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