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最值得警惕时刻到了!

交易员Owen 第7交易室 2023-08-18

摘要:


决定美元命运的时候终于要到了,


由于近期美国经济指标的不断趋弱,再加上加息预期的降温,美元指数在这一个月来出现了连续的阴跌,几乎回吐了2月以来的所有涨幅,当前的美元指数已经接近两个月前的反弹起点100点读数的地方。


这是个在近8年来曾被反复测试过的支撑位,这也意味着,我们曾给出的:美元在衰退前后会有最后一涨的预期,在此处可能迎来最严峻的考验,很多人可能认为,随着全球去美元化的加速深入,美元指数在100的关口是要破位崩盘的。


回顾:为什么我们坚持认为美元已经触底


但我们今天要告诉你的是,大量媒体叫嚣的去美元化,对于整体市场影响而言只是一个笑话,而人民币代替美元的前景,还是一个很遥远的传说。


虽然美联储在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和银行业危机的双重逼迫下可能难以招架继续紧缩的政策路径,但重启宽松的成本可能比继续紧缩的成本更加巨大,两害相权,鲍威尔们可能更倾向于后者。


而被很多人嘲笑说已经老态龙钟,割不动全球“韭菜”的美元回流潮汐,依然有它稳固且锋利的基本盘影响力在。所以说,美元的最后一涨你大概率还是逃不掉的。


来看看这篇深入的数据分析吧,毕竟,脱离了任何统计层面的结论,都是耍流氓不是么?



全文3000多字,小标题可检索重要内容


三地市场如期爬升

这是个“坏消息当好消息买”的季节

你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没有,随着美国经济指标的不断恶化,10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已经彻底跌破200日均线,美元指数甚至阴跌长达一月之久,似乎更多的债市交易员们已经认为今年出现衰退和降息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了,但美港A三地股市为什么还在持续的上涨,丝毫没有下跌的迹象呢?

10年美债收益率期货已经跌破200日均关键指标,但标普(黑色)却走出反向上涨走势

在曾经的分享中,我们曾多次聊到过一个计价链条,各大类资产对美国衰退的计价顺序一般是这样的:

先是美债收益率的倒挂,然后是美债收益率的大跌,之后,伴随着美股的下跌,衰退正式降临,再之后大概率就是美元指数出现最后一涨,而后再翻转暴跌,大宗商品也会在衰退来临前出现一波大幅上涨,之后再出现倒V型的翻转下跌走势。

这个周期是被多次衰退反复验证过的历史规律,也是接下来大概率会发生的剧情,但棘手的问题是,当前的这个计价进程被卡到了美股下跌的环节上,迟迟没有进展,全球市场也陷入到了尴尬的僵局当中。

其实对于近期美港A三地市场的短线上涨,我们在第7交易室的会员专享内容里,早已做过了预警:

3月22日的复盘分享

入圈方式见末尾

原因很简单,就像截图里说的,这是一个“把坏消息当好消息来买”的季节,当市场出现的消息越是坏,就越能证明衰退即将来临,那么市场就越是要购买这个重启宽松的预期,

但当这个衰退的鞋子确定要落地的时候,也是美联储加息态度有确定性转向的时候,那么衰退的预期就有了官方的背书,接下来的剧情就是:全球市场跟随美股出现大幅下跌,完成对衰退的最后计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购买预期,但卖出事实的过程。

我们认为,今年的这个过程可能比你想象的还更要持久一些,因为有太多的干扰项在影响这市场预期的变化,所以在当前这个不确定性增强的时期里,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市场得到了难得的喘息机会,

美元会做双底反弹吗?

小心剧震就在前方

一场百年难遇的大通胀和一场百年难遇的快速加息相撞,再加上全球去美元化的程度加深,这让未来的剧情变得扑朔迷离,即便是市场在按照历史规律来演进价格的走势,但周期上空间上的不同都会让预判的准确性出现折扣。

所以你看,我们曾预判说美元指数会在100点位上触底上涨,并快速测试前高,完成衰退前的最后一涨。但结果呢?虽然没有被打脸,但反弹的力度却远远比不上规律所预示出的情况。如今美元已经回到原点,那么接下来才是真正值得警惕的时候。

因为很可能,一些错误的计价即将被证伪。剧烈的修正行情即将来袭,而债市和股市必然有一个是错的。

从表面上看,有太多的迹象似乎都在证明今年的衰退已经势不可挡,而美联储被迫降息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看下近期的经济指标汇总:

美国的制造业PMI 进一步下滑到了46.3,这已经是连续第5个月低于50,工厂订单和耐用品订单继续下降。

我们曾提醒过的,最值得注意的劳动力市场恶化也终于开始:最新的JOLTS职位空缺开始下降,并回到了 2021 年夏季的最低水平

最新的3月ADP就业仅 14.5 万,低于上个月的24万多人。

ISM 服务业指数为 51.2,低于前值55.1,

正是这一系列的数据轰炸,把今年的利率终点预期一再砸低,同时下半年的降息预期也同时增强

红色是利率终点预期,目前利率衍生品市场仅计价利率终点为4.9%,绿线为降息预期,向下探底证明降息预期的次数在增多。

美国的经济意外指数(下图红色:宏观经济指标越是低于预期,指数越低)不断下跌,终于把劳动力市场就业意外指数(绿色:就业数越低于预期,指数越低)给拉了下来,:

鲍威尔最青睐的指标18个月和3月美债收益率倒挂程度,再度加深,出现了几乎是历史上的最低值

衍生品市场预示出的年底利率数和美联储点阵图中的预示出现了非常讽刺的大幅差距

相信这个程度的差值也可能是历史上第一次发生。

但即便是债市已经几乎确认了衰退今年必然冲击而至,但在宽松预期的刺激下,美股仍然是倔强的上扬,大多数的股市交易员们依然认为,美联储官员们坚定的加息态度让他们无法确定衰退冲击的程度和时间,所以也就无法确定什么时候应该在顶点抛售。

这种只计价宽松但不计价衰退的小幅向上攀升的走势,正是一步步向上测试顶点的过程,而打破局面的石子,相信将是这次美元指数的再度反弹。

为什么美元的最后一涨你躲不掉

对宽松的乐观情绪过头了

衰退的过早冲击和对宽松的过度计价很可能全都是错误的。我们相信大概率的场景是:未来美联储会将利率保持在5%上下的高位不变,坚持的时间可能会超过我们能想到的所有猜测。

从历史周期统计上看,美联储第一降息和上次加息之间的间隔平均只有6周,而所有周期的统计中位数是4个月时间,

在5月份的最后一次加息过后,美联储能坚持7个多月的时间不降息吗?

我们拭目以待吧,但有一点较为确定的是,现在正是考验鲍威尔耐性的时候,美国经济在上个QE周期里,长时间的加杠杆之后留下了一个极为棘手的烂摊子:高粘性的通胀是史无前例的,同时又出现了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加快,鲍威尔不得不在试图尽量拖延衰退冲击的同时,维持一个高利率预期,降低通胀的同时,还得小心呵护这脆弱的全球美债买盘的信心。

你看,这届美联储难不难,这种左右为难的走钢丝状态,似乎自从鲍威尔接手以来就从来没有变过,

而我们要注意的是,这根钢丝,美联储目前来说走得还是挺稳的,甚至能保持目前的状态完成这次衰退周期里美元的最后一轮收割,我相信,这将是鲍威尔脚下钢丝的终点:尽量在衰退冲击前,保持高利率状态。

首先看银行业危机,这恐怕很难让美联储转向宽松。

从目前的数据看,假如再度加息的话,那么危机一定还会加深,从3月份的数据来看,由于硅银的暴雷,大量中小银行被动抬高存贷利率来留住存款,造成贷款需求的大幅下滑。

很明显已经影响到了劳动力市场,最新的3月非农数据今晚即将公布,相信也会是和小非农一样是个偏冷的数据。这也是我们认为5月份可能会停止加息原因,

但再加25个基点是不是会引发失业率的飞速上涨呢?这还需要今晚的非农数据来决定,如果失业率大幅上涨的话,那么首次0基点加息就在5月份。如果失业率增长不多甚至降低,那么5月份大概率还是会落地25个基点的加息

如果仅仅是停留在高利率水平不变,银行业目前的危机程度仍然是可控的。目前中小银行的存量贷款9成以上低于政策利率,违约率很低,贷款需求虽然走弱,但还没有到大幅挤压整体银行业利润的地步,截止今年2月份,美国银行业的资产收益率还普遍处于较高水平,

整体上看,4715家银行的ROA平均水平为1.55%,5000亿美元以上银行的ROA水平均超过1.10%。

而从危机发生后的几周来看,大量的存款已经转移到中大型银行。自2021年第3季度以来,大型和区域性银行存款储蓄率并未发生实质性变化;存款利率也接近2019年第二季度的峰值,并没有因为存款外流而大幅提升利率

而从最新的货币基金流入的速度来看,流入力度已经明显放缓

由于贴现窗口的使用量减少,再加上美联储持续的缩表,大量的存量债到期没有续作,上周的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居然还出现了缩减

注意,这是2020年7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资产量的降幅,看来美联储对目前的危机控制仍有信心。

只要美联储可以停止加息,不在资产端挤压资产价格,在负债端停止储蓄流失的话,目前的事态其实并不可怕。即便是再来一次挤兑潮,通过美联储的短期扩表仍然是可以平衡整个金融系统内的风险。

从高盛的固收部门统计的数据看,对冲基金们在区域性银行上的头寸虽然有所降低,当同时还高于历史最低水平

从这点看,银行业危机的发酵并不足以让美联储立刻降息。

更重要的是,

高利率是当前美联储借美元回流潮汐来收割全球资本的必要条件。

所以他们肯定不会轻易降息。

很多人认为,由于近期全球去美元化的程度加深,美元的购买力大不如前,很多地区都在着手绕过美元进行贸易交易,不远的将来,rmb甚至会代替美元地位,而美元则会持续下跌,出现崩盘。

这个想法太过理想化了,美元指数可能会在未来出现崩盘,但一定不是现在。短时间而言,还没有哪国货币能够代替美元成为全球储备货币的。

最新的2022年Q4的统计表明,美元占有全球外汇储备的58%,甚至远远高于仅占 20% 的第二位货币欧元。日元约占所有储备的 5.5%,而英镑占不到 5%。人民币排名第五,约为 2.7%。

而欧元的主体过于分散,央行政策难以统一和保持稳定,而其他国家的外储占有量还太低,人民币虽然有向外输出走向国际化的趋势,但资本的进出并不完全自由,限制了想象力。

更重要的是,代替美元并不是什么好事情,让全球各国都大量储蓄本国货币则意味着,这个国家必须做好常年对外逆差的准备,而且对贸易赤字有相当强大的耐受力,所以我们没有必要着急喊着RMB代替美元,这在短时间内不但不可能,而且还成本巨大。

而对美元来说,虽然Z日两国对美债的持有量出现降低,但从存量上看,美债的基本盘依旧稳固,我给你简单分享几个数据你就知道美元的地位有多么难以撼动了。

过去几年,海外国家主体对美债的整体持有量一直在持续增加

外资流入美国的资产多数增加在美股和美债上面,股市的吸金能力大于债市

外汇交易中,美元的占比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

你看,从这些数据上看,美元的使用优先性,在当下全球市场中仍然是第一位的,这也意味着,在衰退来临时,仍然会有大量的资金流入美元资产。

这轮衰退周期内,美元对全球的收割逻辑在目前来看,并没有因为所谓的去美元化的几个新闻事件而受到影响,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美国可以肆无忌惮的和以前一样,继续宽松来向外输出通胀。因为美债的边际买盘增量已经出现减少,并引发了硅谷银行的内爆,从每次美国国债的拍卖买盘来看,美联储仍旧是最后的购买人,所以这次银行危机给美联储的最大启发并不是提前降息,而是坚持高利率,甚至是在经济可承受的范围内,坚持加息!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买盘流入美元资产,完成这轮衰退前,美元的最后收割,你看,根据华泰证券的研究,美元指数在每次衰退临近后,都会有一次不小的避险盘买入的涨幅,

我们相信,这也会很快反应在美元指数的反弹走高当中,同时已经稳定上涨已久的三地市场将会迎来久违的动荡。

机会再度出现了,黄金和美债,以及能源等,各品种走势的预判,我们已经更新到最新的会员圈每日复盘当中了,点开下图即可预览>>

    突然有人大笔押注美元的崩盘

    为什么我们的认为美元已经筑底

    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期

    衰退中藏着一个牛市,A股迈出了第一步

    凝视“衰退”的深渊,美股还将有最后一跌

    为最坏的结果做好准备!

    一个坏消息:乌俄的战争趋于长期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