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土丨田平疆:我与水井结下的不解之缘

田平疆 新三届 2020-08-25

        

作者简介

 田平疆,男,毕业于原河北师范学院化学系(1977年),中学高级教师。先后就职于河北邯郸师范学校、河北邯郸滑翔学校、河北鸡泽第一中学、河北邯郸地区教研室、河北邯郸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从事教学及教育教学研究。2014年退休。

原题

 


前言


    我是1974年进入河北师范学院化学系学习的。属于工农兵学员!当年之所以进入这所学校。也是因为文革所致。我父亲是1949年在绥远起义的(属于傅作义部),后改编为解放军序列,在参加抗美援朝后,回国转业到地方工作(山西太原民政局)。文革伊始,因为这个历史“问题”被批斗、遣返回乡。还是这个原因,我在农村初中毕业后,被剥夺继续上学的权利,终止学业,回乡务农。成为回乡知青。


1972年落实政策,我父亲所谓历史问题得以解决。我的务农岁月终止(户口改回城镇户口,就不再务农劳作了)。这样,通过有关部门,将我安排到县医院工作。1974年县直部门被省里分配了4个上大学指标。其他三所学校都比较热门,被县里头头脑脑的孩子占据,唯有师范这个指标无人问津(教师行业当时依然属于“臭老九”)。我见此情况,努力争取了一把,这样有幸进入高校学习。


虽然当时依然是文革时期,学校正常的课堂教学经常被各种运动、游行所干扰。但河北师范学院已经从北京搬迁至张家口(宣化),比较依旧在大城市的高校,教学秩序还算基本稳定。三年学习,基本掌握了初步的理论知识。为后期的工作打下了一个基础。197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教育口工作,直至退休。 



1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场空前浩劫,将华夏大地卷入腥风血雨之中。我,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这场人为制造的灾祸之中,也被污泥浊水所裹挟,由繁华城市抛向穷乡僻壤,从而和水井结下不解之缘!


水井,顾名思义,是指人工挖成的能取出水的深洞。小时候住在城市里,虽然那个时期中国大部分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居住的院落里,五六户人家也只有一个公用水管,但毕竟是自来水。对于水井的概念,仅仅是从书本上的几个成语:背井离乡、井底之蛙、井井有条、临渴掘井之中,略有所闻。


在这个穷乡僻壤中,目睹和经历了当时中国农民的艰难岁月。那个时候的农村,被穷困所笼罩,农机具和牲口极度缺乏,农田里的绝大部分耕作,如犁、耧、鋤、耙、耕、种、收、割,基本全部靠人力运作。农民脸朝黄土背朝天,一颗汗珠摔八瓣,辛苦劳作,一年到头,换来的也不过是半饱的生活。



受经济条件所限,没有资金打井和购买化肥,致使水源和肥料缺乏,多数耕地还是靠天吃饭。年景好的时光,雨水充足一些,一亩地可以收获一二百斤粮食,如果缺乏雨水,每亩地也就收个七八十斤,贫瘠一些的土地,只有三五十斤的收成。在一些盐碱地里,庄稼几乎绝收!


村庄周边仅有几口十来米深的土井,靠地下水和雨水补充水源。需要浇灌时,用一种铁皮制作的,圆口、尖底的工具(当地农民称之为‘栲栳’)用辘轳将其放下,至井水处,当这种工具盛满水后,用人力摇动辘轳把,将水提升至地面,倒入水渠,灌溉庄稼。这种农活,属于重体力劳动,精壮小伙子,劳作一天,累得筋疲力尽,也浇灌不了几分地。


村子中央有一口饮水井,被称为桔槔井。是村中百十户农民唯一的生活水源。井台用砖石铺就。在井旁边竖立着一根近二丈长的大木杆,上端用铁钩悬挂着一根长木杆,木杆的远端,固定一块石磙,近端悬挂长长的井绳。取水时,将水桶挂在井绳上(井绳入水端,捆扎着一个V形的粗树杈。将水桶的提系放置于V形树杈内,)用人力拉拽井绳,将桶下降至水面,摇动井绳,借势将水桶斜倾入水,迅速提拉井绳,使水桶盛满井水,然后利用杠杆原理,借助石磙的重力和人的提升拉力,将水桶提上来。这种设置,在打水时,是需要一定技巧的,稍不留神,就会将水桶掉落,沉入井底。后来,人们将V形树杈改为带有搭扣的铁钩,可以将水桶卡定在铁钩内,这样,水桶在打水时,就不会掉入井里了。



在那个年代,地下水距地表较浅(因为深水机井还尚为大量开凿),水量足的年份,三、五米就可以打上水来。但是,这种饮水井,多数卫生条件很差,井台设计不合理。(无井台护沿)。一是各家水桶本身就沾染许多不洁污物,当打水时,这些污物会进入井水内。二是无井沿,井台上许多污物会被雨水和水桶提升上来,不小心泼洒出来的水冲入井内。所以,农村各种疾病的产生,这是主要原因之一。但由于贫困所致,无力改善饮水条件,人们也就习以为常,将井水担回,各自想办法处理了。


2


说到水井,还需要介绍一下广袤田野里的土井。


村子里的耕地,最远的距村落有近二十里。在合作化以前,土地归农户,一些有实力的农家,便在自己经营的土地里,挖掘了一些土井,以便浇灌。后来,土地归集体所有,这些土井,水量有限,保证不了大面积农田的灌溉,也没有很好的维护,大多都塌陷,消失了。只有一些修造结实一些的水井,还能够残存。


这些土井的存在,给当年在远离村落一二十里的庄稼地里劳作的农民,提供了临时解渴的方便。



炎热夏季,在一人多高的庄稼地里劳动,体内水分散发得极快。必须补充水分,周边十多里,无其他水源可寻。那时候,机井尚未普及,就只好借助于小土井里的水源了。


临时解渴,就有临时解渴的办法。在没有取水工具的情况下。一根绳子,一把高粱或玉米叶,就是极好的取水工具。取水时,用绳子将高粱(玉米)叶捆扎成斗状,顺入土井内,上下晃动绳子,使得斗状叶子全部沉入水中,然后迅速提起,大家围拢四周,将还没有洒落的水滴,吸吮入口。这样,往返数次,解决口渴问题。


这样的喝水方法,虽然能够解决一时的口渴问题,但也存在极大的不卫生。由于土井多年不用,死水一滩。里面有许多死掉的小动物、死老鼠,还有蚊子的幼虫 ——孑孓,以及杂草、树叶。虽然如此,也阻挡不住口渴难耐的农人们。毕竟生理需求还是比外界条件的影响更胜一筹!


3


1970年代,随着农业学大寨、平整土地,在广袤的田野里,开始打机井。提取深层地下水,以满足大面积农田的灌溉需求。


那个时候,打井设备还很落后。需要用很多长木杆,搭起一个高高的架子。上面架设一个大转轮。将打井的锥杆和大转轮连接,利用人力蹬踏,将锥杆一下一下钻进地下,大约百十米的深度,就会有地下水涌出。此时,将水泥、石子灌注的圆形水泥管,一节一节顺入井内,形成井腔。然后把连接水泵的抽水管放下。开动机器,地下水就会源源不断地被提升至地面。



提升地下水的动力装置,可以是电机带动,也可以是柴油机驱动。至此,农村才出现小型机械化的雏形。一些略有文化的年轻农民,成为第一代操纵电机、柴油机和小型拖拉机的行家。


当清凉的地下水在机器的轰鸣声中,涌出地面,沿着灌溉水渠,流向干渴的禾苗时,对常年劳作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慰藉!困扰中国数千年的水源问题,终于在此时,向农民敞开胸怀,使广袤农田能够旱涝保收。


清凉、甘甜的地下水,在那个时候,是解渴的最佳饮品!给炎炎夏日劳作的农民带来了幸福:再也不用喝小土井里的脏水了。清凉、干净、卫生的地下水,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

               

随着机井的大量开凿、使用。使得地下水距地表越来越深。机井的深度,也由最初的百十米,开凿到两百米、三百米米。这样,整个平原的水资源,开始紧张起来。村子里的饮水井,也换成了由机井通过水塔向各个农户供水,从而结束了几千年来,农村一直使用的桔槔井的历史,原来的小土井,也在这个变革中,无声无息的消亡了……


 当下,水资源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被越来越得以关注,这个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需要每一个人都引起重视,节水、节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


 为了后代!


 

 2018.5写于285医院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推送



乡村记忆

高晋占:我所经历的饥荒岁月

高晋占:高考前赶上百年一遇的山洪暴发

高晋占:寒假时回家过年的辛酸记忆

卜新民: 认命当农民

卜新民:我在乡下的两次辞“官”

冯印谱:中国最小的“走资派”

冯印谱:在"大锅饭"夹缝中维持生计

对不起你被捕了,你犯有"幸灾乐祸"罪

冯印谱:欢乐又苦涩的乡村庙会

冯印谱:在欢庆"九大"闭幕的日子

冯印谱:农村大牲口的“充公”与“私分”

冯印谱:自留地——公社社员的命根子

冯印谱:我家办过“人民公社的大食堂”

冯印谱:难忘“文革" "恓惶年”

在“李善人”大院批林批孔

农业学大寨,越学越贫穷

我在样板戏里“跑龙套”

毛主席像章做了定亲礼品

刘继杰:我插队的秦庄

出了个投降日本人的老八路单德贵

美国90后女孩寻访中国知青"赤脚医生"



记录直白的历史

讲述真实的故事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永远的新三届

   余轩编辑、工圣审读

征 稿


新三届公号向新三届朋友征集稿件

主题一:新三届人的高考之路

主题二:新三届人的大学时光

主题三:新三届人的文革经历

主题四:新三届人的上山下乡

主题五:新三届人的当兵岁月

主题六:新三届人的爱情故事

主题七:新三届中的菁英人物

主题八 新三届人的职业生涯

主题九:新三届人关注的话题

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

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联系人微信号:james_gz7
联系人电话:1357047270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