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域外丨资深博主阎润涛在美国死于新冠病毒?

新三届 2021-04-24

  人物简历

阎润涛
1956年3月26日~2020年11月22日


阎润涛,笔名润涛阎。1956年出生于河北廊坊农民家庭。大学毕业后从事科研工作,1985年获得中国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85年来到美国;1994年获得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在伯明翰大学医学院从事医学研究。虽然是理科生,但自幼爱好文学,系北美华人圈的网络名人,2020年11月22日去世。


写在前面


新三届学人、北美华文圈资深博主阎润涛先生,11月22日在美国去世,享年64岁。阎润涛先生从一位科学家摇变知名博主、网络达人,在北美文学城开博多年,声播遐迩。



阎润涛的最后一篇博客




11月18, 2020
2:00下午


我感冒好多天,今天算是活过来了。


星期天半夜,突然间浑身发抖,难道是发烧了?头痛的要命。一量,102华氏度=39.1摄氏度。怕是中招了,立刻跑到地下室隔离。中间隔一层楼,老婆在二楼,也许就没事?


可病毒在发生症状之前一天都开始传播了。不管它了。地下室把门一关,有厕所。老婆做好早餐就放在门口,我戴着口罩开门把饭拿进来吃。


老婆还是手机联系了核检,居民区很方便,星期一中午就拉我去做了核检。这次她没做,她认为我就是流感。因为我有味觉。我觉得也是流感,只是胃影响最大,头痛发烧都可以用阿司匹林控制住,但胃不能吃东西很麻烦。因为吃不进去,就浑身没劲,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就这么凑合到今天,感觉肚子饿了,老婆问我想吃什么,我说疙瘩汤。一小锅疙瘩汤三大碗,我一口气就光。然后,就可出去了。到外面干活啊,院子里的树叶子清理干净。


反正就是感冒,没啥病。可能是胃病毒?今天正常了,就去查看核检的结果。老婆说没必要看,肯定是阴性。就跟上两次一样,都是流感病毒。可上两次我没胃病毒的麻烦。一查,果真是阴性。


这么多年没感冒了,今年竟然三次了!这是演的哪一出啊。零件老化了无疑。可我纳闷:流感病毒是怎么接触到我呼吸道的?我出门戴口罩,还戴透明面罩,病毒得从下面往上走进入我的呼吸道。纳闷啊。


如果流感病毒可以感染我,那新冠病毒也一样能感染我啊。从今晚开始,我就从地下室搬上来了。以前是流感病毒只感染她不感染我,现在倒过来了。


还没看大家的评论,有没有新闻。这几天就躺在床上闭目养神,因为没劲,总想吐。这也是第一次有这类流感的感觉。而且鼻子一直畅通无阻,没鼻涕,不堵塞。我有医疗保险,医生说什么时候感觉呼吸困难就到医院急救室,否则就在家养着。我呼吸正常。就是头痛发烧想吐。三碗疙瘩汤吃进去,现在一切正常了。


感觉:活着真好。



阎润涛死于新冠病毒?




        阎润涛先生的死因,不断有人质疑是新冠病毒感染。鉴于他去世前四天(11月18日)核酸检测结果阴性,一位医生朋友判断他的死因是病毒性心肌炎诱发的心脏骤停:


我昨天读了他十八号最后一篇博文,他描述了他的病情,短期内三次感冒,新冠检测又是阴性,我个人觉得有可能是高量的流感病毒造成的急性(爆发性)病毒性心肌炎而引起的心脏骤停,他描述的症状急性心肌炎都有,而且急性心肌炎大部分都是感冒后引起,所以大家对感冒特别是反复多次(请特别注意反复多次)的感冒要引起重视。


 
追思一组

悼念润涛阎先生


作者:桦树

 

那是在前天。

看着美国病毒感染数字的飞速窜高,我的心境越发沉郁,百事皆无心思。枯坐在案前,我在小香炉里燃起一盘香,袅袅的白烟升起,转眼就没了……

我浏览了几个华人网站,满眼皆是无意义的争吵和乏味。心想那些活灵活现的有趣网友们都去了哪里?于是点击进入文学城,至少可以跟润涛阎先生打个招呼,他永远会在那儿。而我已近十年没去了。

我在他最新的文章下面留了言:“阎先生好。还在坚持写作啊?佩服一下。”

今天又来文学城,为了读他给我的回帖。可是,没有等到……

扑面而来的,是阎先生去世的消息。

开玩笑吗?我不信,我没有能力相信,我不要相信!接着就涌上了疼,悲伤,难过,恐惧,失落 ……我默默地想着死亡这个概念,难道就这么简单吗?

我是在万维的五味斋结识阎先生的,多年来,他对我有过诸多的帮助。也是由于他的再三推荐和说服,我才在文学城建立了博客,并把早期网络上的部分随笔存放在了那里。否则那些零七八碎可能早已随着生命流逝了。今天让我遗憾的是,除了远远地关注,我不曾为阎先生做过任何事情,甚至没来得及感谢他,想来后悔不已。

阎先生是有名的海外华人网络作家,拥有无数多的读者和粉丝。他的文字诙谐轻松,大胆不羁,完全蔑视任何拘束。在我的眼里,他是个有才华,有勇气,和极为勤奋的人,拥有一颗有趣的灵魂。

我原准备写一篇完整的文字纪念润涛阎先生,但是心里难受下笔艰难。就用他曾给我留言的大观楼长联来结束吧。

“想起大学时去颐和园,看着雕梁画栋,常忆起孙冉翁给滇池大观楼写的长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 西翥灵仪, 北走蜿蜒, 南翔缟素。高人韵士, 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州,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蘋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周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我自己也写了字数同样多的一幅长联,平仄也没问题,但意境达不到。” ——by 润涛阎


2020.11.23



阎先生、这次您不够厚道 !


作者:石假装

 

 阎先生是个热情朴实厚道的人。
   
我1998年就买了笔记本式电脑,却不上网。丈夫在网上看杂文很多,有时会跟我聊几句,常谈到润涛阎的博客。那时阎正在连载童年的苦难记忆。苦涩中夹杂着人性的日子描写的让人哭、让人笑······
  
为了在阎先生博客里留言,我注册了笔名,开始写感想、开始跟其他读者打趣。一天打开文学城论坛时,弹出一个小框框,里面写着“老兄、你好”。那时才知道文学城有悄悄话功能,那是阎先生给我悄悄话打招呼,大概是感谢我在他博客里“折腾”吧。
   
这种“折腾”对我自己开博客是个启蒙过程,后来自己也开了博客,阎先生的留言现在看都是遗产了,担心哪天会消失。
   
阎先生很厚道,有问题总可以跟他讨论一番,有时在博客、悄悄话、Email、都可以得到及时答复。
   
去年听说阎先生关了博客,给他寄去Email询问情况,马上收到回信,说是在忙家里的事情,很快会恢复博客。
  
昨天文学城里出现了关于阎先生病逝的消息,以为是他最近博文得罪的人造谣。于是又给先生发了Email,没想到永远得不到回音了。
   
记得阎先生写过一篇博文,是说娶了妻子就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妻子一家人。论点很朴实,道理很简单。可是,这么早就走了,怎样继续你的诺言呢,太不厚道了。
   
曾经得到过阎先生的赠书,扉页有签名,封底有诗句,能与阎先生有如此交往,很幸运!


悼念润涛阎先生



作者:刘以栋


润涛先生走了,我心里很痛!


我跟老阎是半生不熟的朋友。


说半熟,是因为我是他的忠实的读者,虽然我不是总同意他文章中的观点,但是我喜欢他的思考和分析。读者喜欢自己的作者,只能算半熟,因为我知道他,他不知道我。


说半生,是因为我曾经在伯明翰工作过一段时间。我们有共同的朋友,所以见过几次面。第一次见面,我想跟他聊会天,但是很快发现非常困难,因为他那个时候听力已经下降得非常厉害。我们笔谈了一会,我说我读了很多他的文章,他说他也读过我的一些文章。


我们都在万维网上有博客,也都有文章发表在那里,所以相互是知道名字的。


生活中的老阎很善良,我们从他的文章中可以感受到他助人为乐。他对很多事情有思考,所以他的观点经常很新颖。


老阎听力丧失应该十多年了。他的朋友曾经私下告诉我,当时老阎说起来泪流满面。对他这样一个善于观察和交流的人,丧失听力的痛苦是可以理解的。


为了尊重别人的隐私,这么些年,虽然我经常跟我的朋友们说起老阎的故事,但是我从来没有提起过他听力的事。现在他去世了,我只能用贝多芬失去听力来比喻老阎的悲壮和痛苦。


过去几年,我为生活奔波,跟老阎联系比较少。现在老阎去世了,我找到老阎在万维网上在我的博客留的悄悄话,分享在文章后面。


老阎有两个女儿,都是哥大毕业,非常优秀。为了不给他孩子带来不必要的误会,我把老阎留言中的他孩子的公司名字换掉,XX 和 YY 代表两个公司名字。

 
以下是老阎2015年1月8日给我的留言:
 

以栋,您好!


刚看到您的留言,不知道怎么回复。这可是赶巧了,我两年都没到万维博客的留言查看了。今天打开一看,都是很多过去的留言了,也不知道怎么回复大家。我就找到了您的博客,在这里回复吧。

 

我俩孩子都离开了华尔街。老大MBA毕业后就去了企业咨询公司当咨询师。小女儿被XX挖走了,去了硅谷,跟XX的一帮子人搞XX的投资项目。还算是搞投资金融领域。XX的待遇不错,但还是赶不上华尔街投行。她原在YY。突然间就走了。XX也是YY的客户。硅谷的气候很好,工作环境比较好。总之,孩子们大了,我就不操心了。当然,她们小的时候我也是放羊式的,基本上不操心。您孩子们也都大了,最小的也快上大学了吧。加州还是很好的地方。只是我忙着我的事,还没机会到处跑呢。退休再说了。我的电邮:rtyan@uab.edu


延伸阅读
阎润涛:曲啸教授心理是怎么崩溃的
阎润涛:姐姐最漂亮的一天
逝者阎润涛:科学家+资深博主


文图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新三届逝者

范蔚萱:永远的阿范,一路走好
谢园:棋王孩子王影坛封王
第五代导演彭小莲:
我带着一份满满的爱上路了
杨炳章:从烈士遗孤到文革囚徒
陶海粟:奇人邓英淘
刘国新:我和邓英淘交往二三事
郭彦东:考上北大让我一生骄傲
杨百揆:学者要立足于事实的大地上
袁钢:他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道汤
高远东:在忌日纪念海子
骆一禾:在目送海子中离去
熊国胜:追忆同窗挚友骆一禾
梁左:他有趣又深刻,热闹又孤独

王勤学:被“下海”的新华社记者,

《疯狂的君子兰》作者

胡舒立:大真无争张善炬

胡舒立:黎海波的胸中丘壑

李建华:从校园诗人到资深媒体人

追思谢一宁送给睡在我上铺的兄弟

送别周建明教授一个大写的真人

祁林走好天堂没有伤害没有牢狱之灾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