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昔年 | 高仕汉:大跃进年代的大学,扫舞盲成了恋爱推进器

高仕汉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大学毕业时照片


高仕汉,福州人,1962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数学系。从事过中学数学教学、高等教育的教学和管理。曾任黄石教育学院教务处长、学报副主编,国家教委课题组成员,湖北省教委评估专家組成员,曾荣获曾宪梓教师奖。


原题

我大学时的往事




作者:高仕汉



人的一生经历过大大小小的事,不计其数。有的像风,有的像雨,往事如烟。而有的往事并非如烟,正如一首歌所唱,“往事如烟,时隔多年,是谁把岁月刻在眉宇之间”,忘不了的往事却铭记在心。

劳动的乐趣与磨难

我是1958年夏录取到武汉师范学院(简称武师,今湖北大学)数学系的。武师是由武汉师范专科学校和湖北师范专科学校,在大跃进年代合并新建的一所本科院校,鲜为人知。

当年,位于武昌宝积庵(后来改了一个潮流地名宝集安)的武师校园内,没有尼姑,自然更没有和尚,也无处寻觅到数百年前古庵的断垣残壁,不然的话湖北大学校园早成了网紅打卡的胜地。不管怎么说,那年,宝积庵一下子涌进近千名未剃度的少男少女,一扫往日冷冷清清,死气沉沉,呈现一派生机勃勃。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1950~1960年代的高考政策部分解密,我们才得知,这些少男少女绝大多数是因为家庭问题,而降格录取到武汉师院。

我们一入学,正赶上大跃进、大办钢铁、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火红年代。我记得是1958年初秋,刚刚开展完师范专业教育活动。大概是从国庆节之后开始,全校师生都停课,投入到大办钢铁运动,直到12月下旬才正式上课。


1960年毛著学习小组

一天下午,系领导通知我班全体同学晚饭后,徒步到江汉路附近的汉正街日杂用品商场,搬运修建炼铁小高炉急需的陶磁土管。那时的高师生伙食国家全包,饭菜不定量敞开吃。大家担心晚上要转更后才能返校,怕中途肚子饿,于是晚饭时个个吃得腰滚肚圆。

饭后,以男生寝室为小组(也是学习小组,后来是毛著学习小组),全班4个小组,次第从宝积庵原武师校门出发,经过积玉桥武昌国棉厂,再转到武昌沿江大道,直达汉阳门武昌桥头堡。体力强的同学是连蹦带跳,沿着数十级台阶登上了大桥公路桥面,而多数同学是一级一级登上去的。


一登上桥面,迎着习习江风,极目眺望,“风樯动,龟蛇静”,两江三岸灯火如繁星闪闪。许多同学尤其是专县来的同学,第一次徒步过大桥,如刘姥姥进大观园,好奇之中而兴奋,观赏之中而赞叹。

刚进大学那段时间,我们还没有完全脱掉中学生的稚气,一路上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不知不觉,不到三个小时就到达了目的地。回来时,两人共扛一根数米长,10来厘米粗的陶磁土管。那时的大学生愚钝,还没有开悟到“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的意识。只是考虑女生体力差,各个小组有意安排她们和男生搭配一起扛。我记得我是与我个子差不多高,同寝室的武汉伢王建华同学共扛一根。一路上时而共扛,时而一个人扛,一人扶着,走走歇歇。

等扛回学校炼铁厂时,已凌晨两点左右。第一次扛这么重的东西,走五六十里路,个个累得筋疲力竭。一放下陶瓷管就飞奔食堂,食堂大厅內摆了五六个,装满青菜肉丝面的大木桶,一长溜的条桌上还堆放了花卷、馍头、肉包子等面点,可以敞开肚皮吃。饥肠辘辘的我们,不管三七二十一又海吃了一通。当我们回到寝室,比我们早回来的身强力壮的王楚和、许书策等同学,早已鼾声如雷奏起了交响乐。尽管这次劳动是生平第一次扛着重物,走这么远的路,却如同“旅游式”的劳动,大家感到乐趣无穷。

其实,像这样“拉练式” 长途跋涉劳动,在那个年代多的去了。我们参加过1959年春修建汉丹铁路;1959年冬从汉阳门挑萝卜到宝集庵;1960年夏到应山、云梦人民公社割麦运粮,大大小小劳动如同家常便饭。并非每次劳动都是充满乐趣,有的是磨练,有的简直是把你当成“右派”似的劳改,让你经受一种精神磨难。

我记得,1960年初夏,在应山割麦运粮劳动的一个月,如芒刺在身,难熬。学校本意是要我们参加割麦运粮,支援公社化运动,让我们经风雨见世面。可是我们班的领队,是一位系团总支委员W同学,显得最革命,他把劳动当成惩罚,当成磨难。他来自古隆中的农村,瘦高个子,一副透着冷漠的脸庞,不苟言笑,胸有城府,似乎与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青年学生。他带领我们割麦时,爱发号施令,咋呼呼的,一个活脫脱的公社大队长作派。

有一天下午,我们班在一块足有十多亩的开阔山坡地割麦,太阳已落土,天近漆黑,还有两亩多地没有割完。体力差的同学已直不起腰,只能跪在地上割,而有些女同学累得实在受不了,只好趴在地上拾麦穗。要知道这二十多天来,两头不见太阳,每顿吃的是四两双蒸饭,咽的是海虾酱,餐餐半饥半饱,看到此情此景,惨不忍睹。

作为班长的我曾请求他早点收工,他却高呼:“同学们!鼓足干劲加油干,不放卫星不收兵!”

1960年困难时期,由于过度劳动又营养不良,许多同学分别患了不同程度的肺炎、浮肿和黄胆肝炎。而W同学和同班另一位同学,却被系里推荐保送到华南理工学院学习,准备培养为学校的后备师资。

几十年后,大学同学聚会时,对我们那个年代大学生活,运动多劳动多,有所非议,尤其是对那些违背规律,不以人为本的极左做法,颇有怨恨。

最严的毕业考试

1960下半年我已读大三。经过1960年下半年休养生息,我国各项事业渐渐复苏。1961年开春之后,系领导在我们首届本科准毕业生大会上郑重宣布,为了保证武师首届师范本科生质量,将采取了一系列壮士断腕的措施:


一是按照北师大教学计划,开足开好“初等代数和函数复习与研究”和“初等几何复习与研究” 两门课程;


二是派全系最好的老师讲授和辅导这两门课,其中就有武汉市中数界号称八大金刚(仅仅是民间传说,还有称四大金刚的,总之是武汉市中数界有名望的教师)的宰华如、陈化贞、肖竞择、马从杰,以及后来摘了右派帽子而未平反的程奎等老师;


三是改革考试和升留级、退学办法。规定这两门课考试时间,各是一个上午,从上午8点一直考到12点共四个小时。每门课的试卷,大小试题共100道,1000分,试题的范围广,考点细,难度大。


数十年后,回想起这种考试和命题方法,有点像我后来读到的,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美国外科学院院士俞培荣先生的《从协和到哈佛,我在美国的外科经历》一文中介绍﹕“在美国,(医学院学士)申请住院医生训练之前,必须得通过两门考试:即UnitedStates Medical Licensing Examination (USMLE), step 1和 step2(即美国医师资格考试第一级和第二级)。Step 1是基础课程的考试,比如解剖、生理、病理、药理等,而step 2是临床课程的考试,比如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


其考试方法与我们考试颇为相似。我真佩服数学系的领导,在那封闭年代,具有远见卓识,竟然想得出这样的高招,除了没有选择题的题型外,其它几乎同出一辙。看来培养一个优秀教师或医生,同样要求博学多才和娴熟的专业技能。


伴随这次特別考试,还发生了两个有趣的插曲,至今记忆犹新。当时听了系领导一席话后,顿时引起我们振奋和焦虑。其实,这两门课已经上了一个学期,并没有引起我的高度重视。自以为凭自己中学数学底子,足以应付这两门课,没有什么高深的内容需要复习和研究,井蛙之见。所以一个学期下来,我仅仅是上课听听讲而已,课后并没有在解题方面花功夫研究,这恰恰是我的短板。


那时各方面学习条件不如现在,图书资料极为稀缺。会后,我急忙去问高中同班同学,也是数学系同窗刘恒发,是否有这两门课配套的资料。他告诉我开课后就去过图书馆,根本就没有这类图书。要不我们去书店购买。


一个春光明媚乍暖还寒的星期天清晨,我们俩一大清早就搭2 5路公交车到中华路轮渡码头,乘过江轮渡到江汉关。轮船刚刚靠好江汉关码头,我们就撒着腿跑,直奔江汉路邻近的交通路口,新华书店旧书店。


我们到达书店时刚好开门,于是我们俩人分头在楼上楼下,自然科学书柜和旧书堆里翻找,看看能不能淘到一本适合的习题集或资料。翻找了两个多小时,一无收获。恰好一个半百老营业员走到我身旁,轻言细语问我要找什么书。我随即从裤荷包里摸出一张小纸条递给他,上面写着:“C. H. 诺洼塞洛夫著《初等代数专门教程》,梁绍鸿著《初等数学(平面几何部分)》,朱德祥著《初等数学(立体几何部分)》”三本教材配套习题集。


他把纸条浏览一遍后说道:“同学,你要的这几本书,恐怕全武汉的书店都买不到。你们大学生懂得,现在基本不印苏联教材;二来现在纸张供应紧张,一时洛阳纸贵,你们用的教材是不是用粗糙的毛边纸印的?那有纸印习题集啊!”说的也是,岂止是又黑又粗糙毛边纸的教材,连学了两年的《数学分析》教材,还是用钢板腊字刻写的油印讲义。



听了老营业员这么一讲,我们心里凉了半截,只好怏怏不乐地打道回府。当我们从花楼街口出来时,看见鄱阳街口前一家百货商店门前,站了长长一条人龙。那个年月人们有一种怪癖,凡是见到站队的地方,像发了神经似的都要跑去湊热闹。我叫刘恒发赶快站在队伍后面,我去商店门口瞅瞅,原来是免票卖搪瓷脸盆。不管是不是实用、急用,反正机会难得,价格又不贵,只要几块钱,物到用时方恨少。


真没想到,我将脸盆带回家后交給母亲,她老人家一直舍不得用,保存到我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结婚时,派上了用场。如今这类物品已成了稀有之物,成了老古董。每当我看到过往物品,就会触景生情。


始终让我难以释怀的还有一个哭笑不得的小插曲。

那是考试完后,大家心情焦虑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都想早点知道自己成绩,那种心情并不亚于现在等待高考分数的公佈。我们年级就有两三伙(其中也有我们班的)同学,考完不久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老师家中探听虚实。

那天事也凑巧,其中有一伙是别班同学,他们所去询问的老师恰好不在家。受那个时代感染,我们大学生为人处事都谨小慎微,不知他们拌动了哪根神经,竟忘乎所以翻看了老师办公桌抽屉中的试卷。这样一来,本来是询问成绩却演变成了私自偷看成绩,对老师大有不尊。

班团支委毕业时合影,右一为作者

这件事闹大了,直接捅到李成文院长那里去了,凡去老师家中的同学名单一一在列。事后不久系团委书记刘开运老师通知我,系里准备处分他们。我一听急了眼。我时任班团支书,一向听话就要听党的话,竟一反常态不同意系里的决定,恳求放他们一码从轻处理。我说,我去动员他们向老师赔礼道歉,要处分的话,到顶给一个大会通报批评。也许当时正在调整干群关系,整顿极左之风;或许正在贯彻高校工作条例“六十条”,好像最后就是给了一个大会通报批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现在回想起来,那次毕业考试是我们高中毕业后,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筛选。第一次筛选是1958年高考录取,主要是依照家庭岀身,作为政审标准来筛选,身不由己。这次筛选是以学业成绩为标准,自己的事自己能做主。当时系里规定一门不及格留级,两门不及格退学。到1961年秋上大四时,58级数学系6个小班近200人,缩减为4个小班150多人。“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谁也没想到20年后,武汉师院数学62届毕业生中,评选出了24位特级教师。其中江志、田化澜两位同学,还是1981年湖北省首届评委会,评选出的中学数学特级教师。难怪在一次校友座谈会上,原数学系主任肖竞择教授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多亏1958年贯彻党的阶级路线,武师数学系才有今天名气。

1961年夏,58级数3班同学合影


奇葩的规定

上世纪50、60年代,在武汉地区的大学生中,流传着“学在华工,玩在武大,爱在华师”的一个段子。华师学生的爱,不是指的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这是师范生从事职业的本能。这里说的爱帶了点调侃意味,是指华师的学生恋爱成风。其实武师也不逊于华师。这也难怪师范生恋爱的多,那个年代读理工科的,男的多女的少,比例失调。

师范院校相对好些,这就为男女生谈恋爱提供了原生态土壤。何况那时又大力开展扫舞盲运动,无形中添加了恋爱的润滑剂、推进器。当然,那时“扫”的不是如今盛行的大妈“广场舞”,更不是“文革”中全民疯狂跳的“忠字舞” ,而是西方世界绅士淑女的交际舞。我不知华师是不是这样,反正武师团委要求各班团支部,把扫舞盲当成政治任务来完成。

1960年代大学生风采

劳卫制达标和扫舞盲也要大跃进。一时间武师校园內互教互学交际舞渐成风气。文史大楼(1960年以前学校唯一一栋四层楼的教学楼),为人民服务大楼(理科男生宿舍楼)四合院内,不时传出嘣嚓嚓悦耳的声音。我曾在文史大楼见过,少许的文科英俊男生,没有舞伴就手抱拐手椅,口里不停地唸着嘣嚓嚓、嚓嚓嘣,他们苦练痴迷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那两年每逢周六夜晚,学校都要在小礼堂举办由校民乐队伴奏的舞会,五彩灯闪耀而明亮,有声有色。随之而来,校园内成双入对也渐渐多将起来。

到了1961年初春,不知上面下达了什么精神,学校风向突变。也就是在那次毕业考试动员大会上,系党总支彭书记在会上,严正宣布了几不准,我不记得是三不准还是五不准。倒是记得他要求每个学生从现在起,不准跳交际舞。说这是资产阶级的腐朽东西,他那时也许不知道抗战时期延安也有舞会。其实,我们那时跳交际舞很绅士,没有贴面,也没有温柔,男女搂抱胸间距一拳头。

更奇葩的是不准谈情说爱,并郑重宣布,凡恋爱的男女同学毕业时,一律发配到湖北省的西伯利亚恩施、宜昌山区。我们正是青春年少时,俗话说“那有猫不吃腥”,更何况那时大学生都读过裴多菲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的诗句,尽管有那奇葩的规定,但绝大多数是明断暗不断,转移成地下相恋。

我们班有一位大四时转来的女同学,她的男朋友就是隔壁班的团支书。原来她们是一个班的,经常在一起切磋学问,久而久之互倾情愫,一进校不到一学期就相恋了。更何况在困难时期,女同学常常从口中抠出口粮支助他,为他练就成特级教师奠定了坚实身体基础,你说他们能断吗?他们是为爱而蛰伏下来的典型。

当然也有那么几对男女同学,“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哪怕是分到恩施深山老林,他(她)们也敢于为了爱情赴汤蹈火。我系有一对姐弟恋,他们依然我行我素,毕业时,学校真把他们分配到穷乡僻壤地区。这奇葩的规定还传承到了“文革”期间造反派手中,成了他们整人的杀手锏。

我的同事中,有一对夫妇,男的是黄石4中高中毕业,女的是汉口铁路中学毕业,都是世代工人的子弟。1963年同时考取华师政治系,分在一个小班又都是班干部,久而久之就恋上了。到了1968年分配时,正是钢二司头头掌握分配生杀大权,他们说正好恩施有两个指标没人去,美其名曰照顾他们关系,把他们发配到了恩施州咸丰县。更奇特是到了咸丰,管人事的说为了革命工作需要,俩人不能分在一个单位。就这样女的留到县城,男的下到公社。他们结婚后很长一段时间分居。这些不合人情的事,都成为教育学弟学妹不准谈恋爱的范例。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有悲伤也有喜悦,有磨难也有顺畅,有所失也有所得,唯有人生经历过世事沧桑,才能获得真正的大智大愚。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青春之歌

张宽:私淑女弟子和彩绣枕套鸳鸯鸟

张宽:小姐姐和我,

上海街角那碗定情的阳春面

张乃千:千里奔她而去,

只留下未完成的亲吻

1978,我那没有发声的初恋

山佬:情窦初开的往事

张辑哲:体育委员与文艺委员拉郎配

张正涛:77封"两地书"的校园之恋

刘山泰:我和我的“小芳”

鲍风:触电般的初吻感觉

伴着我度过整整一年

鲍风:太太是个傻丫头

我在她眼里也很蠢

余琼琼:那不是初恋,

只是有点“思想复杂”

陈永济:那个年代的“早恋”禁忌

卢治安:塞北第一个春天,
萌动在心底的少年情怀
塞北初恋,此情绵绵五十秋
高高的红枣树下,是我童年的小兰
我那青春萌动时期的单相思
 蒋蓉:一个容易受伤的女人,
脸上挂着两行清泪
韩晓秋:家有憨夫,咱有话好好说陈小鹰:火车奇遇结良缘
我的新潮洋派婚礼静茵:雪域高原的悄悄话王海军:女知青和她们的农民丈夫卢治安:塞北初恋此情绵绵五十秋卢治安:青春萌动时期的单相思
马莉:解冻时期的校园爱情故事
于慈江:北大,我姗姗来迟的初恋
马艺华:我在大学收获最完美礼物李夫瑞:农村娃,你没有爱她的资格吉培坤:30岁超龄大学生的两地书
卜新民: "北漂"四年, 鸿雁传书纸短情长徐瑞清:蜜月里,新娘送我上大学
郝荃汪建熙:财金侠侣
田文:一个为爱而生的女人40年后,李银河回信王小波:
我爱过你,我仍然爱着你葛有彦:我们三岁相识,牵手到七旬
丁爱笛:北京娃娶了陕北羊倌的女儿陆庆和:女大当嫁蒋蓉:哥哥的小芳徐晓:爱一个人能有多久? 董秋娟:我与梁晓声的初恋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军营华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