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亲节丨张维迎:父亲,你这么不辞而别,给儿女们的悲伤太大了!

新三届 2021-10-20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辛庄课堂 Author 张维迎


  学者简历

本文作者


         张维迎,1959年生,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人。1979年考入西北大学,1994年牛津大学博士毕业。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创始人、教授。


原题

父亲,你走得太猛了





作者:张维迎


张维迎与父亲在自家的谷地。冯东旭摄


2021年农历二月十四晚上11:30分许,父亲身体不适,瞬间撒手人寰,享年九十一岁(虚龄)。

父亲算高寿之人,但他老人家走得太猛了,让他所有的子孙和亲人们悲痛万分,至今难以接受这个事实。熟悉他的亲戚、朋友、村民们,对他的离世,也倍感震惊!一个朋友在得知父亲去世的消息后,说:“惊得我都无语了。”

去年十月初一,我们在榆林为父亲做了90岁寿辰宴(点击蓝字阅读《张维迎:父亲九十》),参加的人除了他的子孙和亲戚,还有不少他的熟人和朋友,以及我的朋友,其中有些是从北京、西安、太原、重庆等地专程赶来的。生日宴上,父亲红光满面,精神抖擞,三个小时,腰板挺得直直的,毫无疲劳迹象。他跟随民歌手丁文军,即兴演唱了《赶生灵》,震惊四座。他唱歌声音高亢,中气十足,情感丰富,让所有在场的和看过视频的人无不惊叹:这哪像一个九十岁高龄的人!


快乐的父亲

90华诞宴会后,他告诉我,他本来准备了一首《祝酒歌》献给大家,自己编的词,但我们没给他机会。我说:爸,你怎不早说啊?但别难过,等你百岁生日宴会上再唱吧!

无论就身体状况,还是他的精神气看,我一直坚信,父亲能活到一百岁。但他突然就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亲人、朋友、熟人,没有说一句告别的话,去了另一个世界。

父亲走了,他的音容笑貌不时浮现在我的眼前。回顾父亲的一生,我感慨万千。如一首歌里唱的:这辈子做他的儿女,我没有做够。


父亲是一个响当当的男子汉。他自强自立,不畏苦难,有责任心,敢担当。他既不欺软,也不怕硬;既不攀富,也不嫌贫;既不惹事,也不怕事。他光明磊落,坦坦荡荡,从不偷奸耍滑,一生没有做过任何偷鸡摸狗的事。

父亲是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但凡他答应的事情,一定办到,绝不轻诺寡信。凡求助于他的人,他总是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他借过别人的钱,但总能做到“债不过年”。对帮助过他的人,他总是感恩戴德,但凡他欠的人情,他一定加倍偿还,努力做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父亲为人大度,不记仇,即使对欺负和伤害过他的人,需要他帮助的时候,他也会伸出援助之手,真正做到了孔子讲的“以德报德,以直报怨”。

父亲是一个有领导才能的人。合作化一开始,他就出任村干部。数十年里,他曾担任过生产队队长,生产大队队长,大队党支部副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等职务,也多次受命领导过公社的工程队。在每一个岗位上,他做得都可圈可点,有口皆碑。他处理矛盾,情、理、法兼顾;他办事公道,努力做到一碗水端平,从不偏三向四,更不私仇公报。无论在合作化和人民公社时期,还是包产到户之后,父亲没有沾过公家的便宜。人民公社时期返销粮、救济款的分配,我们家总是排在同类家庭的最后,这一点,连母亲有时候也愤愤不平。

1975年10月25日《陕西日报》上发表的照片

父亲是有大智慧的人。他多次对我说过,世事变化无常,今天对的明天不一定对,今天错的明天不一定错;今天富的人,明天不一定富,今天穷的人,明天不一定穷。所以,为人处事,不能太势利,一定要凭良心,千万不能做亏心事,因为只有良心是不变的。

因此,文化大革命期间,因犯错误被发配到村里的下乡干部,都成为他的好朋友;一个从渭南发配来的魏姓医生,居然和他成了“拜把兄弟”;村里开批判“走资派”支书王世招的会,他一言不发;社员霍常金因为倒卖布票受批判,村支书主张扣发他的口粮,父亲(时任生产队队长)坚持给他分口粮,因为他认为,无论什么政策、法律,都不能不让人吃饭;村小学有些学生结伙造老师的反,父亲严令禁止我参与,说:老师永远是老师!村里有“富农成分”的人,还有一个“历史反革命分子”,父亲不仅不歧视村他们,而且对他们抱有极大的同情。

从父亲的例子中,我得出一个结论:防“左”并不难,只要遵从良心就行。良心是防“左”的天然预苗。

父亲与人为善,不与人为恶。他没有害人之心,也绝不乘人之危。所以,他熬了个“好人”的名声,不仅本村的村民,而且邻村的村民都非常敬重他。好多人借钱时,借贷双方都愿意找他当“保人”。凡他担保的债,没有借不到的,也没有还不了的。

父亲唱陕北民歌


父亲是个乐和(hu)人,爱耍笑,说话风趣幽默。任何地方,只有他住上几天,总能结交几个聊得来的人,他离开后,大家都会想念他,打问他什么时候再来。2010年在上海参观世博会时,他和陪同他的朋友打了一辆出租车,他在车上唱起了陕北民歌,司机爱听,聊得开心,自告奋勇跟着他们,跑前跑后,还和他们一起吃了晚饭。晚饭后他以为司机回家了,没想到,司机自掏腰包在酒店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把早餐送到他房间,又自愿为他开了一天车,坚决不收钱。

父亲是个乐观人。春播季节,天旱无雨,许多村民都不愿下种,结果耽误了时节,但父亲总是按时节下种,他说,老天爷总会下雨的。在“读书无用”盛行的年代,他仍然借钱供我上学。他说:“等有用了,就晚了。”

今年春节期间,父亲还给我说了一个新的规划:把家里在舍苦沟条(地名)的地栽上果树。这块地刚刚平整过,是他名下最好的一块地。他说,自己栽了一辈子树,因为村里搞土地平整和填沟工程,自己的树被砍光了,现在变成了“光杆司令”。这个设想中的果园,是他要给我们儿女们留下的遗产,让我们回村时能吃到自家的果杏梨桃。开春后,村主任霍东征(点击蓝字阅读《张维迎:村主任霍东征》)按照他的意愿,栽了四种不同的果树苗,还拍视频发给他,等他清明节回来“视察”。


父亲对辛庄村和村内老小充满了感情。2004年迁住榆林后,他经常与村里的人电话聊天,一聊就是一两个小时,对辛庄的事了如指掌。他在村里有几个“忘年交”,年龄比他小三十来岁,都是我的发小。近几年,他学会了使用微信,每天无数次打开辛庄村民的微信群。他听群里发的各种语音信息,特别喜欢看村里人扭秧歌和唱歌的视频。他不识字,偶尔会按几下键盘,发出几个谁也破解不了的“密码”。

父亲是一个合格的丈夫。外祖父愿意把母亲嫁给父亲,是看上他的人品。自与母亲结婚后,父亲就是一个顾家的人,让母亲觉得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我一生只见过父亲流过一次泪,是在母亲去世的那天晚上。父亲受到外祖父的特别信任。外祖父在60岁去世时,把两个未成年的舅舅托付给了父亲。父亲待两个舅舅,就像待自己的孩子,直到他们先后成家立业,养儿育女。

父亲没有不良嗜好。他一生没有参与过赌博,也不酗酒。年轻的时候,他曾在坡洼地里种过烟草,但自己不抽烟,只是为换几个零花钱。

父亲50岁时的照片。田丰摄


父亲爱自己的每一个孩子。我们兄弟姐妹小的时候,家里人多劳少,生活非常困难,但父亲不仅让我们穿得体面,而且供我们上学。记得我小的时候,父亲每次去25华里外的集镇赶集,自己舍不得买得吃,但饿着肚子回来时,总会给我们带一个烧饼或一根黄瓜。父亲在张家鄢打工时,总是把自己省下的玉米面馒头晒成干片,回家时带给我们吃。

父亲与母亲不同,他没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至少表现得不那么明显。

父亲对我们兄弟姐妹的要求非常严格,总是教导我们礼貌对人,懂得感恩,不受无功之禄,不说谎,不能染上任何不良习气。村里人都说,张福元(父亲名)家的孩子有教貌(养),很格铮(不吃别人家的东西)。

父亲栽了一辈子树,第一次见到这么粗的树


自我们兄弟姐妹结婚后,父亲也把他的爱给予女婿和儿媳们。他有三个女婿,个个敬重他。二儿媳妇说,爸爸对她,就像对自己的女儿一样,有些话不给女儿们说,但给她说。

自我们兄弟姐妹有孩子后,父亲又把他的爱延伸到孙辈们。他有两个孙子,八个外孙(女),他疼爱每一个。一个外孙结婚前曾向他借过两万块钱,婚后媳妇问:你还欠谁的钱,我替你还上。外孙打肿脸充胖子,说不欠了。他其实隐瞒了对外爷的欠债。父亲知道后,就把外孙的债免了。长孙婚礼上他给孙媳妇的礼物,早就想好了,钱也准备好了,只是没有来得及采买。

父亲能做到这些,完全是“自学成才”,无师自通。

父亲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父亲13岁时,爷爷病故,撇下了奶奶、他和三个年幼的姑姑,父亲从此担起了养活全家的责任。父亲成家后,奶奶改嫁他乡。所以,父亲完全是在自己的生活实践中,学会成为一个响当当的男子汉,一个优秀的村干部,一个好村民,一个合格的丈夫,一个杰出的父亲!


父亲用过的弹棉花机

父亲的前半生是苦难的,但后半生是幸福的。他是在一生最快乐的时候,离开人世的。

父亲一生做得最不好的一件事,就是走得太突然了,让我们兄弟姐妹都来不及反应。哪怕他得上不治之症,住上一天院,让我们在病床前服伺他几小时,或者至少让我们觉得他并不完美,我们心里也会比现在好受些。我知道,父亲是不想连累我们。他自己的后事所需要的东西,他自己早就准备好了。但他这么不辞而别,给我们儿女们带来的悲伤太大了!

父亲,你走得太猛了。但我们不生你的气。

安息吧,亲爱的爸爸!我们还有重逢的一天!

(本文是2021年4月6日作者在父亲祭奠仪式上的祭文。有删节。)
张维迎与父亲合影


张维迎专列

张维迎:爸你放心吧!

为了你活过100岁,我不惹麻烦

张维迎:他就是辛庄村的特朗普

张维迎:我与发小玉平,

两股道上跑的车,结果真不好说

张维迎:人生是一连串的偶然

张维迎:我是有自由意志的人,

说话要对得住良知

中国靠什么成为制造业强国?

张维迎:知识的本质与企业家精神!

张维迎:创新说到底就是自由

理性应该是欲望的主人,而非奴隶

张维迎: 国企的出路是民营化

张维迎:有两种人是政府无法替代的

张维迎:学术自由、“官本位”及学术规范


原载微信公号辛庄课堂,本号获许可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背影 父辈的故事

张曼菱:平地比高山更伟大,

布衣父亲是我的启蒙之师

俞可平:父亲是花山村的普通农民

张鸣:父亲是国军少校军需官

汪朗忆汪曾祺:老头儿“下蛋”

杨劲桦:母亲节忆父亲

陈昭宜:爸爸消失在无边的黑暗中

潘虹:父亲的自杀让我超越痛苦

马雅:父亲马洪在改革开放年代

父亲刘建章:两次政治运动中蒙冤

对话钱宁:我的父亲钱其琛

叶小纲:父亲叶纯之二三事

李卫英:嫁人要嫁爸爸一样博学多才的人

钟海明祭父文:从哪里来向何处去
朱新地:“双博士”父亲的海归之旅

张维迎:爸你放心吧!
为了你活过100岁,我不惹麻烦
陈好梅:父亲陈荒煤,
搞电影是“戴着镣铐跳舞”
老鬼:我的父亲
李杭:我爹是台湾归来的地下党

海归父亲魏英邦,
背负“作风不正”冤屈离开北京

赵刚:父亲是爱新觉罗后裔,
溥仪给1千大洋到日本学开飞机
赵瀛:我的爸爸,孤独的数学家
寿剑刚:父亲给我的成年礼是一支香烟
雷霆:爸爸帮我抄诊断书“病退”回京
秦曼琳:父亲跌撞沉浮终不弃
父亲庄则栋:"做官两年倒霉几十年"
蒋蓉:父亲走了,我跌入一条悲伤的河
袁晞:九一八,父亲的抗战
曹培:爸爸拥有苏世独立的自由精神
韩贤强:父亲:被辜负的生命存在
赵絪:父亲赵俪生,在苦难中磨砺

邓其平:爸爸是牺牲在朝鲜20名团长之一
杨立伟:抗美援朝时的父亲

张河:我的汾阳情结
李榕:爸爸的故事
王永刚:父亲在滚滚洪流中南下贵州

李世培:我和父亲李一氓的两次会面
吴同:怀念我的父亲吴兴华
陈小春:给天上的爸爸问个安
渝笙:用文字给父亲砌一个坟茔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