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疫论丨饶毅:我国疫情管理四个选项,现在如何选择更好?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2-10-07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学者简历

饶毅教授


饶毅,1962年生于江西,1983年江西医学院本科毕业后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研究生。1991年获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科学哲学博士。曾任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归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理学部主任、生物学讲席教授,北大麦戈文研究所创始所长,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创始主任,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创始主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著名生物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题

当前我国疫情管理的

四个选项




作者:饶毅 



疫情版上海城市天际线


疫情两年后的今天,我国面临比较容易想象的四个选项:延续现行方法,按照国外放开,推广国外RNA疫苗后放开,普及国产灭活疫苗后放开。如何选择比较好?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两年多以来,作为全世界新冠发病率最低的大国,中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奇迹。

在全世界没有一个人可以预计新冠病毒变化的情况下,恐怕不能以预计病毒变化来决定管理办法,而应该依据人类的能力来决定管理办法。病毒变化是自然界的现象,可以说是天算。而人类能够做到什么,是人算。

天算不如人算。

01
延续现行方法

大家都知道现行方法并非永恒的方法:延续现行方法的意思是一方面坚持,一方面等待。

一是等待新冠病毒消失。但是,无法预计何时新冠疫情不流行了,无法预计何时新冠病毒消失,无法预计消失后何时出现新的变种,无法预计每一次的变种是更弱、还是更强。

二是等待特别有预防效果的疫苗:历史上,对有些疾病人类发明了非常好的疫苗,用一次就终身免疫;但也有一些疾病,长期困扰人类而人类始终做不出真正高效的疫苗。能够完全预防新冠的最佳疫苗,现在看起来无法预计。目前的新冠疫苗,预防效果有限,而且出现变种后,特别是“奥密克戎”,其实逃脱了现有的绝大多数疫苗,使它们都失去预防作用。

三是等待特别有治疗效果的药物:有些疾病,包括传染病,人类发明了几乎完全治愈疾病的药物;但还有一些疾病,人类长期拿不出有效药物。目前的新冠药物,治疗效果有限。如果以后出现变种,是否会对已有药物抗药性?有多大的抗药性性?目前无法预计。能够完全治疗新冠的最佳药物,现在看起来也还无法预计。

空空荡荡的上海外滩

02
以“奥密克戎”为契机开放

有一种观点,认为既然西方国家普遍开放,而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种引起的症状轻,干脆我国立即开放,“利用” 症状轻、但传染性大的“奥密克戎”替代疫苗,开放后,我国大部分人通过感染而建立免疫。

这种观点一方面是认为应该学习西方很多国家已经开放的经验,一方面认为我国坚持现行方法也有代价。

这种观点的问题是,如果我国人群大量感染“奥密克戎”,那么我们如何预计目前轻症的“奥密克戎”进入大量人群后,不会突变出现重症、或其他危害性更大的变种?如果出现,引狼入室后、而且大量的狼来之后,我们如何排除可能无处躲藏的严重后果?

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保证,新冠病毒--包括奥密克戎变种--不会突变,而且也不能预计它何时突变,不能预计突变的后果,也不能预计感染的后果,包括感染了奥密克戎不能预防以后所有变种的可能性。

所谓利用奥密克戎契机的观点,可能不值得采纳。

03
推广国外RNA疫苗后开放

长期不清楚的RNA疫苗,在新冠时期获得验证机会,被证明效果很好,至少在新冠病毒的应对措施中,迄今被公认为最佳,特别是能够减少症状、降低死亡率。

但是,RNA疫苗对突变的预防作用,例如奥密克戎,并非很好。接种过现有RNA疫苗者,仍可以感染奥密克戎。现有的RNA疫苗也不一定能够预防以后的突变种。

目前,在中国推广RNA疫苗最大的障碍并非有些人认为的是中国爱面子、或因为疫苗付费国外厂家,而是其副作用。很多人接种RNA疫苗后出现发热等,而它们并非不令人担忧的症状。

我国目前疫苗接种最低的人群是老年人和婴幼儿。如果现在推广国外的RNA疫苗,势必主要是用于我国年老或年幼的人群。

常识告诉大家,所有年龄段的人群,都有自然死亡率,而以老年人最高。在使用国外疫苗后,即使不是疫苗本身,也会按统计规律而伴随死亡(非疫苗造成的其他原因的死亡和“自然”死亡),我国人民是否能够冷静地接受?

赞成方法【2】和方法【3】的人们,除了理智分析和考虑之外,还有部分人有亲美、信美因素。他们不一定愿意考虑,还有与他们倾向相反的,例如反美群体。如果反美群体以引狼入室来抨击本来可行的政策,社会矛盾不一定比亲美、信美能够引起的更小。何况,谁能排除年纪大的具体个人的死亡不是因为疫苗引起发热的后果?这种舆情及其后果,可能也不能忽视。


04
普及我国灭活疫苗后开放

我国生产的疫苗,效果一直被认为低于国外疫苗。

因为香港使用了国内和国外的疫苗,最近这次香港爆发新冠为客观比较中外疫苗提供了绝佳的资料。香港的资料显示:国内外已经大规模使用的疫苗预防最新病毒变种的作用都不很好。但是疫苗可以减轻症状和降低死亡率。比较国外使用最多的RNA疫苗和国内使用最多的科兴灭活疫苗,在第二针之前国外的疫苗效果优于国内的。第三针后,两者在预防的作用还是国外的好些,但在减轻症状和降低死亡率方面,国内外的疫苗效果非常接近,都达98%左右的效果,没有统计差别。

这是重要信息,意味着中国有很好的走出疫情的路径:加强疫苗接种,并辅以普及科学知识。

有了这样的资料,我国应该可以推广国产疫苗,它不仅是国产,而且有效,更重要的是,它的副作用明显低于国外的RNA疫苗,这样就更容易为我国老年人和婴幼儿所接受。

当然,相对而言,我国老年人和婴幼儿缺乏接种我国疫苗的数据。所以,我国在全民推广国产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对这两个群体需要特别监测健康状况和检测抗体产生情况。

我国已经具备较大规模检测抗体的能力,可以对接种疫苗的人群进行抗体检测,并从检测结果推断抗体水平与疗效的关系。有了这一数据,特别是有了老年人和婴幼儿群体的抗体与疗效关系的数据,对于具体的个人,接种几次(包括低于和高于3次)都可以比较精准地确定:打了三针后,如果抗体水平不够,可以第四针。

简而言之,香港数据比较了国产和国外疫苗作用,证明第三针后国产疫苗与国外疫苗有同等减轻症状和降低死亡率的作用,展现了我国走出疫情的一线曙光。在全国所有年龄段推广国产疫苗的同时,对部分人群进行接种后抗体检测,确定抗体与疫苗的关系、抗体与疗效的关系,再加强知识普及,改变我国民众轻症去医院的文化习俗、缓解可能对医疗体系的冲击,有望改变我国疫情防控的措施。

上海,蔬菜卖出机票价


外一篇

争论新冠:

不宜不顾事实、

不能违反常识




作者:饶毅


01. 病毒与生命
 
病毒是简单的生命,由少量核酸和蛋白质分子组成。
 
新冠病毒也一样。
 
病毒不能自己复制,但其核酸携带复制自己的信息,需要进入宿主细胞,将信息交给宿主细胞进行复制。
 
新冠病毒也一样。
 
进化上,先有病毒,后有人,其间间隔很长很长时间(病毒比恐龙早多了)。不是病毒找上人,而是人自己献身,出现在病毒面前。 
 
02. 病毒与细胞
 
病毒太简单,比细胞简单多了。
 
病毒没有翅膀没有腿,不能飞不能走,只能借助其他物体,动物当然最好,但一般每一种病毒能够借助(结合)的都是特定生物,不是所有生物,例如:细菌、植物、动物,而且都是特定的细菌,特定的某些植物,特定的某些动物。
 
细菌是细胞,有专门感染细菌的病毒(称为“噬菌体”,按人的观点,吃细菌似乎就是好事,但感染人就称之为“病毒”。这是因为人的自大、以自己为坐标,以双重标准定义同一类生物)。
 
细胞里面有多种机构,包括复制DNA、生产蛋白质的机构。病毒把信息交给细胞,让细胞复制自己的遗传信息,并生产自己需要的蛋白质,并把自己需要的核酸和自己需要的蛋白质组装为病毒。
 
周而复始。

 
03. 病毒如何进入细胞
 
病毒进入细胞,依赖病毒表面的蛋白质,其中有特定的蛋白质的特定氨基酸序列与细胞的受体相结合。
 
新冠病毒的受体是人的细胞膜上的受体(如ACE2、后来发现还有其他受体)。结合受体之后,才能进入人的细胞。
       
有受体的细胞,才能感染新冠病毒。
       
受体能够结合病毒,才能感染病毒。
 
04. 病毒的突变
 
病毒的核酸携带遗传信息。但核酸本身会变异,有多种原因,化学、物理、生物原因。
 
变异的多少、具体变异的位点,人们无法预计。
 
病毒变异本身没有方向性,但受选择。如果变异后感染性增强,容易扩散。
 
病毒变异,不是为了让人生病,而是为了病毒自己的生存。
 
病毒变异,与感染人的症状没有相关性。不会因为流行越久,而感染性越强、或者越弱,也不会因为流行越久,人的症状越强、或越弱。
 
病毒的感染性、抗原性、致病性、人的症状等,没有相关性,流行过程中不同方面也没有相关性。
 
病毒变异也没有一定的规律。从人看来,也可以一段时间变得温和,但下一段时间变得恶劣。但病毒不是为人表演,而是它自己变自己的。人只是载体。

 
05. 病毒流行
 
一种新的病毒流行,没有人可以预计。
 
什么“病毒流行越广、症状越轻”是瞎说的,极具片面性,没人知道。
 
科技工作者只能观察、记录,事后总结,不能事先准确预计病毒的流行情况。
 
有人自作聪明,认为达尔文的选择学说可以起作用。那是在杀死病人的情况下,而死亡率并不高到骇人的程度,不可能通过病人去世而阻止恶性病毒株传播。新冠病毒死亡率从来只有百分之几或百分之零点几,所以人的症状强而降低传播的可能性没有出现过。
 
疫情早期有人号称“群体免疫”,也是没有考虑病毒变异,算出来需要免疫或自然感染的数字,早已成为昨日黄花,没有起到作用。
 
06. 疫苗
 
有些病原菌,特别是细菌,人类制造了很好的疫苗,用一次以后终生免疫。
 
病毒的疫苗,也有好的,如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
 
但有些细菌、和很多病毒,人类长期做不出好的疫苗。例如,结核菌,人类试图做疫苗的时间费了上百年,迄今还不能说有很好的疫苗。又如疟疾,也是人类长期希望有疫苗。而这些病原菌都比病毒大很多,可以攻击的点,理论上很多,但人类却长期被困扰。
 
在一次终生的好疫苗和做不出之间,还有其他的疫苗。没有人可以预计
 
只有努力做,做多种,试验之后才知道疫苗可以起多大作用,管多长时间。
 
一种疫苗,能够预防一种病毒,还是也可以预防它的变异株?没有人能够准确预计。很多科技工作者希望自己能够制造包治多种变异株、甚至包治多种病毒的疫苗,理想很好、一般比较不容易实现。

 
07. 与流感比较
 
通常我们说的流感,也是病毒导致,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的流行,每一次致病性不同,有重有轻。每一次的疫苗,对于下一次没有保护性,需要重新制造疫苗。
 
流感有季节性。新冠病毒迄今没有显示季节性。
 
流感可以制造年度疫苗,在季节早期,通过观察可能首先发生新流感变异株的地方,发现新的突变株,制造疫苗。
 
新冠病毒没有季节性,也没有特定区域性,所以,如果要针对每一种新突变制造疫苗,不可能在刚刚发生突变的时间和地点,而需要传播了一阵之后。以后,能否全世界监测、及时制造新的疫苗,不清楚。
 
08. 美国是老师吗?
 
今天美国的生物医学,仍然领先全世界,比中国发达。
 
凡是美国(或者其他国家),比我们先进的,我们永远应该学习。
 
但是,今天的美国并不能做控制新冠流行的老师。不能做中国的老师,也不能做世界其他国家的老师。
 
一百年前,流感肆虐,美国没有做好,是很重要、甚至很关键的因素。美国隐瞒流行,在流行期间举行国庆游行导致大量死亡。所以,美国并无成功的经验可以传授。
 
美国应对过艾滋病。但艾滋病传染需要体液接触,人人都可以预防,如果愿意的话。而新冠病毒通过呼吸传染,如果需要保护每一个人,比艾滋病难多了。
 
美国已经几十年没有过控制急性突发传染病的经验。美国固然也有流感,但其应对流感的方法,中国和其他国家都会。
 
而对导致更多人死亡的急性突发恶性传染病,美国和西方也没有经验。对于新冠,大家都一样受困扰。
 
特朗普的CDC主任Robert Redfield会艾滋病,新冠流行后在众目睽睽之下犯多个错误,他的贡献,显然还不如无决策权的中国CDC主任。
 
Fauci是研究免疫的专家,对艾滋病也懂。他并非急性突发传染病专家,而是和其他科学家一样,只是他得到的信息快一些、全一些,但显然他当时也不敢得罪特朗普,对于早期病毒的传播试图起作用、但作用很小。Fauci在疫情第一年应该做的,是当众打特朗普的耳光。一个八十多岁的科学家,听到谎言而不能当场反驳,继续担任他已经做了几十年的所长,显然不是其他人的道德老师。

 


09. 世界有专家吗?
 
对于新冠流行,全世界其实都没有什么都懂、永远都懂的专家。
 
美国没有,中国也没有。
 
发达国家做流行病的,包括我国一些地区和我国留学海外的,很多不做传染病的传播,而转做基因突变与疾病的关系。后者在发达国家有很大需求,而且收入很好、研究更有趣。
 
我国的公共卫生学院,很难培养并保留长期坚持做传染病流行的人。
 
与新冠病毒有关的医生是呼吸科医生和传染科医生。呼吸科医生平时重点在肺癌、和其他常见呼吸科疾病,而新冠病毒对他们来说也是新的。我国临床培养的传染病医生,一般很少处理过急性突发传染病,大多数是处理慢性肝炎、结核、艾滋病,和一些其他流行不凶险的传染病。现在的医学生都学分子生物学。但1990年之前的医学院,分子生物学要么没有、要么比较浅,所以现在的权威医生懂分子生物学少是情有可原的。少数权威医生懂分子生物学主要是自己努力。多数学的很少,如果到大场合,不时说错是因为基础不够。
 
我国生物学培养很多学生,但绝大多数没有学过传染病的病毒,主要学和用非致病的病毒(作为生物学的研究工具)。
 
10. 怎么办?
 
因为有很多不确定性,而又没几个全面的专家,人类要度过疫情,确实很不容易。
 
各方争议时,不能以为、或者故意造成假象似乎自己什么都知道,而需要知道自己知道的都有限。
 
各方争议时,不能把不知道的,非事实的,也当成基础。
 
外国人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美国有特朗普,我们已经知道不能跟他了。美国其他人就是神?也不是,只是一般不像特朗普一样的邪恶而已。他们也在摸索,而不是外国人就知道怎么办。
 
不宜妄自菲薄、也不宜老子天下第一。
 
我们恐怕只能摸着石头过河,逐渐积累经验,逐渐探索,大家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共同承担责任。

视频:上海疫情的4个教训,上海变成如今这样,该如何反思?


饶毅专列

饶毅力挺张文宏:

病毒是老祖宗,人类是小孩子

复旦海归数学家杀人案,

网上吃瓜群众打错了板子

饶毅:中国未来最大的挑战,
是对待真理和科学的态度
饶毅:我的语文差,
体育还是数学老师教的

我要向"太监化"文化习俗宣战

饶毅:“反精英论”应该缓行, 
庸才是中国科学进步的障碍

文章原载微信公号饶议科学
插图视频选自网络,版权事务请联络编辑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上海疫请实录

朱健:盼星星, 盼月亮, 盼尽头

上海这一次没考好,下一次呢?

上海究竟发生着什么?

接下来还有下半场

许纪霖: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

拿什么守护我们的青春?

胡道轨:上海小区封闭日记①

胡道轨:上海小区封闭日记②

徐世平:上海人心里,从来不长皱纹

上海把一个门牌号列为中风险地区?

徐世平:道德高地上,

为什么总是站满蠢人

“游街示众”的土壤才是最可怕的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40后、50后、60后的光阴故事这一代人的苦难辉煌和现实关怀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点击分享赞在看,是对我们最佳鼓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