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撷英 | 中国文学期刊的公号推文

随着移动互联在学习与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不断拓展,微信公众号已经成为学术分享与交流的新平台。许多学术期刊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优秀文章,开放评论讨论。

本期推送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中国文学期刊中选取部分微信公众号推文与我国台湾地区的期刊论文进行分享,旨在为学界同仁提供便利的阅读指引。


*扫描期刊二维码可获得期刊投稿要求与投稿方式。

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

当代文坛


1

推送文章

王德威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东北往往成为大叙事的场景,与其他作家相比,迟子建擅长不同规模和题材的叙事,下笔清明健朗,不乏低回绵密的弦外之音,关注东北的人世风景,点点滴滴,无不有情。她的才华体现在中篇小说创作上,“让正直的人遇见他自己”是其中篇美学的气韵所在。《候鸟的勇敢》正呈现了这样的特色,它是一本伤逝之书,铭刻了个人生命最深切的悲伤,与李渝的《待鹤》有着相似的语境。

2

原文链接

王德威|我们与鹤的距离——评迟子建《候鸟的勇敢》

3

栏目设置

设有“名家论坛”、“对话与交锋理论探索”、“创作研究小说面面观”、“艺术广角”等栏目

4

通讯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二段85号

公众号名称:当代文坛编辑部



辽宁省作家协会主办

当代作家评论


1

推送文章

吴义勤

付秀莹是新世纪以来备受关注的青年作家,《爱情到处流传》《陌上》等作品以其特有的、浸透着浓郁传统诗性抒情味道的文学气质,迅速征服了文坛,在中国当代文学界刮起了一股温柔的旋风。她的长篇新作《他乡》既是一部试图突破自我的探索性作品,又是一部个人标识和风格被再次“强化”的极富生活实感和生命质感的作品。小说处理的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这样典型的现代主义命题,但诗意浓郁,情感丰厚,在深层涌动着人道主义热流。小说虽名为“他乡”,在根本上却是一部“返乡”之作,是一个关于“还乡”的巨大隐喻。其“返乡”有着多重蕴涵:从艺术美学上看,《他乡》是对沈从文、郁达夫、汪曾祺、孙犁、铁凝等20世纪中国小说诗化传统,乃至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传统的承续和延展;从人文价值上看,《他乡》是向伟大的人文主义传统的致敬和回归,它让文学返回到最根本最原初的对人的存在境遇的人性关爱和人道关怀上;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来看,《他乡》以最切实最直接的个人体验为基础,却不受个人化视野局限,而是将之与更为广阔的经验领域建立深层关联,在“个人性”与“宏大性”之间重构了现实主义小说的深度意义模式。

2

原文链接

吴义勤|他乡即故乡——论付秀莹长篇小说《他乡》

3

栏目设置

设有“小说探讨”、“评论小辑”、“创作批评论”、“创作手记”、“作家论作家”等栏目。

4

通讯地址

辽宁省沈阳市大东区小北关街31号

公众号名称:当代作家评论



北京鲁迅博物馆主办

鲁迅研究月刊


1

推送文章


郜元宝

1924年2月7日,鲁迅创作了短篇小说《祝福》,3月25日便发表于当时的重要刊物《东方杂志》上。1926年鲁迅第二部短篇小说集《彷徨》出版,《祝福》是打头第一篇。现在中学语文课本经常选到《祝福》,作为鲁迅同情劳动人民的一个证据。寡妇祥林嫂的悲苦命运感动了许多读者的心。小说许多细节,大家都耳熟能详。作者通过对《祝福》的深入分析,展现祝福这一故事对作者,时代与读者的叩问与解剖。

2

原文链接

3

栏目设置

设有“作品与思想研究”、“青年论坛”、“鲁迅同时代人研究”、“拾遗与补正”、“翻译研究”等栏目。

4

通讯地址

北京市阜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

公众号名称:北京鲁迅博物馆



广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南方文坛


1

推送文章

 李建军

他们,一个是大树,一棵从黄土高原上生长起来的大树;一个是凤凰,一只从轮椅上飞向云霄的凤凰。

他们都出身于社会底层,都是“受苦人”,都有很强的苦难意识。他们将苦难转化成了爱的能力。他们爱人们,爱生活,爱一切值得爱的事物。

作为自己时代生活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他们通过写作,宣达了自己的生活哲学或精神信仰。在令人迷茫和恍惚的时分,他们的思想之光芒与精神之力量,显得弥足珍贵。

然而,在基本的写作理念和写作方法上,他们的选择却迥乎不同。

路遥是现实主义作家,史铁生是现代主义作家。

路遥的写作属于黎明的写作,热情而充满活力,史铁生的写作属于夜晚的写作,深沉而充满智慧。

总之,无论从伦理精神,还是从文学成就看,路遥和史铁生都是我们时代值得尊敬的伟大作家。对这样两位作家进行比较研究,不仅有助于彰显他们的不同个性,也有助于我们发现优秀作家和伟大文学的共同品质。

2

原文链接

李建军|论路遥与史铁生

3

栏目设置

设有“名家论坛”、“对话与交锋理论探索”、“创作研究小说面面观”、“艺术广角”等栏目

4

通讯地址

广西省南宁市建政路28号

公众号名称:南方文坛



清华大学(新竹)中国文学系主办

清华中文学报


1

推送文章

 郑文惠、邱伟云

本文奠基在前人研究基础与成果上,借用数位人文技术与方法,探勘近代中国思想转型时期,大量以「新/旧」词族——一套以关键词丛表述的话语系统——所建构与再现的中国多元现代性样态及其演化的发展过程。

 本文首先撷取近代中国以「新/旧」为字首的巨量词丛,并从这巨量词丛在百年历时性的新陈代谢轨迹中,发现「新/旧」话语交锋与激辩的七大主题:新旧社会、新旧政府、新旧思想、新旧道德、新旧势力、新旧制度、新旧文学;接续再运用数位人文技术中的时间序列研究法,计算出「新/旧」话语交锋与激辩之七大主题的时间向度数据,以揭示「新/旧」话语交锋与激辩之七大主题在时间序列上的历史意涵。最后,从「旧的代谢」、「新的失能」、「概念的『二重现代』转化」三面向提出考察,藉以验证、修正传统人文学者定性研究的旧说,并提出巨观视野下数位人文研究的新看法。

2

原文链接

3

栏目设置

设有“抒情美学”、“中国叙事学”、“汉学与物质文化”、“近现代文类转型与视野变化”等专题

4

通讯地址

新竹市光复路二段101号

清华中文学报官方网站



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主办

台大中文学报


1

推送文章

曹淑娟

唐人今存系列「亭记」,其中多数记载谪迁官吏于任职地修亭的经过与成效,他们往往于荒弃之地发现胜景,施以简单有效的整治工程,成就一处大小规模不一的游赏空间。为方便讨论,笔者统称这些建筑及其所形成的空间曰「官亭」。立亭者选址自由,不必与郡斋官舍相连属,规划形态亦多元,或为单一建筑,或者形成建筑群。官亭建成,往往开放向同僚、宾朋乃至当地百姓,成为公共性景区。笔者认为它们是州府邑郊风景园林的早期形态,投映著唐代文士游宦历程的心境和与民同乐的儒家理想。

本文由「官亭」的角度检视这批唐人「亭记」文献,排除少数私人园亭的书写,聚焦观察官员如何从蓁莽中修造官亭,修造的行动与其仕宦履历的关联,以及普遍由他人书写记文的意义,是以展开三个单元的讨论:一、何以是亭:官亭之建制与功能;二、何人立亭:修造行动与仕宦履历能力;三、谁来书写:书写者的位置与手法。

2

原文链接

3

栏目设置

主要刊登经学、小学、朱子、文学、文献学等领域学术论文与书评。

4

通讯地址

台北市106大安区罗斯福路四段1号

台大中文学报官方网站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主办

文学评论


1

推送文章

 宋莉华

每一领域内的现代化进程都是用各学科的术语加以界说的。就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而言,“小说”这一概念历史悠久,内涵复杂,对其进行知识考古式的术语考订极为必要。正如谭帆教授所说,通过钩稽小说术语的历史,可以考知中国小说之特性,进而揭示中国小说之独特“谱系”,是小说史研究的一种特殊路径。有关“小说”术语的梳理,目前已取得丰硕成果,不过仍存在一较大缺憾,就是对 “小说”是如何与西方文体概念对接的,始终语焉不详。目前最为普遍的看法是,“小说”在19世纪后期经由日本这一中介,开始与“novel”对译。甚至有一些学者误认为,这一对译是晚清时由林纾等人提出的,由其选择“小说”一词作为“fiction”和“novel”的对译语。那么,“小说”是在何种语境中与西方文体概念建立对应关系的?如何对应?“小说”概念的中西对接,对中国古代小说研究本身又产生了何种影响?本文拟对18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小说”在西方的翻译、界定及文体分类,考镜源流,抉发意旨,通过历史探微,更为全面地梳理中国古代小说的中、西知识谱系,揭示中国古代“小说”概念如何在中、西对接中完成向现代文学术语的转化。

2

原文链接

宋莉华|中国古代“小说”概念的中西对接

3

栏目设置

设有“新作批评”、“综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专栏”、“学人研究”、“特稿”、“争鸣”等栏目。

4

通讯地址

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公众号名称:文学评论



中国文艺理论学会 等主办

文艺理论研究


1

推送文章

周宪

在中国,西方美学的文献学研究及其资源建设的相对薄弱,影响了本土西方美学研究。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倡西方美学的比较文献学研究很有必要。比较文献学研究一方面描绘出西方美学经典在西方发展流变的知识图谱,另一方面描画西方美学经典在中国传播接受的知识图谱。通过这两个知识图谱的比较分析,可以清晰地揭示本土的西方美学研究有何特征、热点、嬗变和盲区。比较文献学的研究可以针对性地弥补“短板”,改变西方美学经典的译介和资源建设状况,全面提升本土西方美学研究的水准,争取中国学者更多的国际学术话语权。

2

原文链接

周宪|关于西方美学的比较文献学研究

3

栏目设置

设有“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古代文论和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现当代文论与批评”等栏目。

4

通讯地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

公众号名称:文艺理论研究杂志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文艺理论与批评


1

推送文章

鲁太光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严肃的文艺批评的重要性,因而,不时会听到对这样的批评的呼吁之声,然而悖论的是,严肃的文艺批评却依然少之又少,如果不是没有的话。这自然是一个重要问题,值得加以研究和解决。但首要的,是推动严肃的文艺批评的发生、发展。为此,本期推送鲁太光的批评文章《数学思维与知识化写作的的困境——评李洱长篇小说〈应物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2019年度声势煊赫的小说文本《应物兄》为对象,对当今文坛存在的把主要精力用于钻研“文学成功学”而非文学,以及忽视拓展作品精神、情感空间,反而以僵硬的知识化写作排斥、解构文学精神、情感的行为进行了深入剖析,颇有启发,甚至给人以警醒之感。

2

原文链接

鲁太光|数学思维与知识化写作的困境——评李洱长篇小说《应物兄》

3

栏目设置

设有“作家作品研究”、“当代文艺评论”、“中外文艺交流”、“理论探索”、“商讨与争鸣”等栏目。

4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新北里甲1号

公众号名称:文艺理论与批评



吉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文艺争鸣


1

推送文章

丁帆

柏拉图的“灵感说”似乎就是建立在“神灵附体”的诗学基础上的眩惑之论,与中国文论中的“妙悟”“顿悟”亦是相通的,其目的都是想寻觅到一条通往诗学道路的金钥匙。我们过去批判过这种唯心主义的诗学理论,后来又盛行过对它的膜拜,进入消费时代以后,大家对它却又淡漠了。然而,文学创作一旦失去了“灵感”就会像一杯白开水那样无味,这样的观念是容易被人接受的,那么,倘若把从事理性工作的文学批评和文学评论者也归为需要“灵感”的类别,尤其是占着这项工作比例百分之九十的“学院派”批评者和评论者,在高楼深院的论文制作的流水线上制造出来的大量论文,这样的“产品”究竟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形呢?

2

原文链接

丁帆|批评家与评论家的灵感

3

栏目设置

设有“视像”、“视野”、“评论”、“史论”、“理论”、“艺术空间”、“广角”、“艺术史”等栏目。

4

通讯地址

吉林省长春市自由大路509号

公众号名称:文艺争鸣



中山大学(高雄)主办

文与哲


1

推送文章

何儒玉

本文旨在观察庄学视野下白居易于庐山草堂的气化体验。为求贴近唐代《庄子》学的义理内涵,本文採用学界较少採用的研究进路,将白居易深具庄子意蕴的诗文,与成玄英《南华真经疏》对观,冀能丰富当前学界对白居易之《庄子》思想研究的理脉,呈现其庄学较完整的图像。

首先,统整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前对「性」一概念之运用(见附表),归纳出其对人与万物的「气禀之性」展开三层理论脉络。其次,讨论其从双遣兼忘的哲理玄思,推拓至委顺赋命的身心体验,观照白居易在草堂居处时,常透过尽遣「成心」所致之欲求与价值分判,溯反、委顺本然之性,身心在浑朴清淨、体气周流的状态中,自然与万物浑一。其三,从气化体验与物主心境,开启对白居易「吏隐」思想的探究,观照其以溯反自身浑朴自如的身心状态,泯除迁谪之悲,体验江州生活的丰富美好,敞开经历一切体验的可能。

2

原文链接

3

栏目设置

主要刊登文学、史学、哲学等领域学术论文与书评。

4

通讯地址

高雄市鼓山区莲海路70号

文与哲官方网站



华东师范大学等 主办

现代中文学刊


1

推送文章

 陈建华

1913年由郑正秋、张石川与美国亚西亚影戏公司合拍的《难夫难妻》作为中国早期故事片早在1963年就被程季华、李少白和刑祖文编写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列为经典。本世纪初自从“重写电影史”以来学者对于《难夫难妻》的史实及“经典化”等问题作了考证与探讨。本文在该片的本事、片名《洞房花烛》及摄影者方面结合新材料而进行考订,并以此为基础从民间“经典化”角度追溯有关郑正秋、张石川与亚西亚影戏公司合作拍片的历史形成,着重讨论张石川民鸣社的拍片实践,涉及早期电影观念、资本运作与中国电影主体性等问题,藉以重新评估张石川对中国电影的筚路蓝缕的贡献,最后就《难夫难妻》是否应当被视为中国“故事片开端”略作讨论。

2

原文链接

陈建华|郑正秋与《难夫难妻》的本事、片名及摄影者考辨——兼论张石川“新民公司”与“经典化”问题(上)


陈建华|郑正秋与《难夫难妻》的本事、片名及摄影者考辨——兼论张石川“新民公司”与“经典化”问题(下)

3

栏目设置

设有“中国现代文学史料”、“重返80年代”等研究专辑,并设有“批评”、“书评”、“译文”等栏目。

4

通讯地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理科大楼A座

公众号名称:现代中文学刊



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办

小说评论


1

推送文章

孟繁华

王春林如此“狂热”地从事文学评论写作,说到底还是对文学的热爱。大学期间,他曾经有过对“小说创作的狂热向往和追求”。阴差阳错地做了文学批评,创作于批评虽然是两个行当,但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却也在某种程度上了却他的心愿——评论毕竟也是文学梦的一种形式。王春林是“60后”一代批评家,但他的文学批评谱系和思想来源,应该和“50后”、或者说八十年代成名的批评家没有区别。这一点,可以从他的自述中得到证实。

2

原文链接

孟繁华|文学批评前线的战士——王春林和他的文学批评

3

栏目设置

设有“文坛纵横”、“小说形势分析”、“小说家档案”、“小说作家作品研究”等栏目。

4

通讯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建国路83号

公众号名称:小说评论



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

新文学史料


1

推送文章

刘志侠

在二十世纪初留法中国学生中,傅雷的欧洲经历资料最丰富,最为人熟悉。他本人在这方面提供了主要的材料,1928年《法行通信》三篇(第十四至第十六)和《湖上通信》;1957年《傅雷自述》;1980年代遗作《傅雷家书》里的相关片断。他的同时代人也留下不常见的详细见证,1931年孙伏园的《丽芒湖》,1935年刘海粟的《欧行随笔》,八十年代刘海粟和刘抗的回忆文章。此外他的家属和刘抗家属收藏着数量繁多的照片和手稿,尚在陆续整理公开。

根据这些已知材料衍写的文章不胜枚举,然而傅雷的经历仍存在空白。《傅雷自述》说:“留法期间与外人来往较多,其中有大学教授,有批评家,有汉学家,有音乐家,有巴黎美专的校长及其他老年画家;与本国留学生接触较少。”这句话给人印象很深,但是认真数一下已知的外国人名字,数目不多,而且几乎全部属于社会交际应酬,不能归入真正的互动交流之列,笔者开始整理他与罗曼·罗兰的通信时,就有这种困惑。为了解决疑问,首先要厘清他的欧洲经历。

2

原文链接

刘志侠|傅雷的欧洲岁月(上)


刘志侠|傅雷的欧洲岁月(中)


刘志侠|傅雷的欧洲岁月(下)

3

栏目设置

设有“理论思考与探索”、“民间文学论坛”、“现当代作家作品评论”、“古典文学研究”等栏目。

4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内大街166号

公众号名称:《新文学史料》杂志



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办

扬子江文学评论


1

推送文章

王尧

天才总是有忧郁的眼神,忧郁的不一定是天才。写作《解密》《暗算》《风声》的这个麦家应该是个天才式的家伙。散漫并不是不专注,是专注时的走神。写作的人在不写作时总是会走神的,他身体在文本之外,脑子还在写作的文本之中。所以,我觉得麦家即使在公众场合,他仍然处于写作的状态。有时候在一起聊天,麦家谈到什么作品,他总是直言不讳,但没有写作之外的话题。谈论别人,他也是在写作之中完成的。其实麦家是个热情的朋友,他以冷静、细心、周到和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表达他对朋友的热情和诚恳。他在这个过程中,删除了多余细节和客套。麦家的热情更多地弥漫在他的写作中。

2

原文链接

王尧|为麦家解密,或关于麦家的误读

3

栏目设置

设有“焦点话题”、“乡土都市文学与文化评论”、“名编视野”、“名刊观察”等栏目。

4

通讯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梦都大街50号

公众号名称:扬子江文学评论



中国现代文学馆主办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

推送文章

田延

汪曾祺的小说创作经历了1940年代到1980年代的转变后形 成了自己独特的口语化风格。《异秉》作为汪曾祺1980年代重写1940 年代旧作的一个篇目,极为清晰地呈现了这种转变。但既往的研究并 未明确考察产生这种转变的原因。通过比较《异秉》重写前后的文本 差异,并且从“向群众学习”这一思想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效果,以及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文化氛围和知识分子的关系等角度可以看出,20世 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经验对汪曾祺重写《异秉》及其在整个1980年代 的创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如重视语言的群众性、善于以具体化的描写 塑造典型等。因此,有必要把汪曾祺放回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 环境中,重新探索那个年代和汪曾祺之间的关联。

2

原文链接

田延|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文化经验与汪曾祺1980 年代的小说创作 ——以《异秉》的重写为例

3

栏目设置

设有“笔谈”、“诗化小说研究”、“文学史研究”、“朱自清研究”、“作家作品研究”等栏目。

4

通讯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文学馆路45号

公众号名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上海外国语大学 等主办

中国比较文学


1

推送文章

金柄珉

中韩文化与文学交流历史悠久,尤其近现代文学交流历经百年转型与价值重建,亦即从天朝礼治体制下,从中心与边缘之交往,转型为现代国际关系框架内的交流。在近代前期(19世纪中后期),中韩文学交流的主体依旧以使节往来、文本传播、跨界叙事等为主,总体呈现转型期特征;19世纪末起,率先完成近代转型的东亚日本,取代中国成为韩国文学对外交流的主要窗口。但随着日本对韩殖民化加剧,韩国文人将目光逐渐转向“同病相怜”的中国,从新视角密切关注和审视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和文学尤其对韩国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中国遂成韩国接受西方近代思想的主要窗口之一。至现代,以反帝反封建为宗旨的新文化运动在中韩兴起,两国文学交流进入新阶段。中国是韩国人最大海外流散地,也是韩国反日独立运动主战场以及文学想象力之新源泉和现代话语建构场域。中韩文学交流呈现出多层面、多维度及交叉互动的新特征。具体而言,通过人际交流形成相互认知与共同话语;通过文本译介与传播实现知识、思想与学术共享;通过抗日、移民、亡国等跨界叙事创造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作品。中韩现代文学的交流体现出在反对帝国主义武力与文化霸权运动中所创造的宝贵人文价值,也是20世纪上半期东亚现代精神的重要内涵。

2

原文链接

金柄珉|中国与周边: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的历史转型与现代价值

3

栏目设置

设有“专论”、“中外文学关系”、“作家与作品”、“翻译研究”、“比较文学教学”等栏目。

4

通讯地址

上海市大连西路550号上海外国语大学内

公众号名称:中国比较文学杂志



资料来源:各期刊及其微信公众号

如果您对我们的工作有任何建议或有优秀文章希望推送,可以通过公号留言或zhpj@nju.edu.cn邮箱与我们联系,感谢您的关注!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