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论坛撷萃 | 梁少雄:请把“帮”字放下,认识乡村在当下的价值及对自身未来的思考

小C 社会生态农业CSA网络 2022-12-31


蒲韩新青年公社


梁少雄:大家晚上好!我们现在已经到吃饭时间了,还有我最后做分享。希望可以跟大家交流关于青年人才培养方面的一些经验和思考。

   


先插个广告,我们蒲韩新青年公社是希望年轻人在集体的空间认识和回应社会的变化,这两天有很多朋友在市集上吃到了我们的柿饼,农户采摘老树的柿子,通过自然晾晒制作而成,大家反馈比较好,没有吃到的朋友明天可以继续去市集看看。


蒲韩新青年携好食物

参加第十届全国CSA大会

何慧丽老师曾给我说,真正的老师所分享的知识和思想,是源自于与自己生命有关系的体悟,我接下来的分享也不会太多去介绍我们具体怎么操作的,具体操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关注我们微信公众号上有很多相应的介绍材料。我更多的是想去分享我们在这些年,特别是与发展了20年的蒲韩乡村(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结合起来之后,我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思考。

当代的乡村建设体系里,大家都知道有一个比较核心的板块是关于年轻人的影响。任何一项社会事业没有源源不断的年轻人参与其中,那它一定是不可持续的。而对于我们来说,无论10年还是20年,最大的收获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的成长。我们希望促进更多的年轻大学生能够走出象牙塔,走向泥巴墙,在实践中走出迷茫与困境。

在我自己上大学的时期,就开始参与当代的大学生支农调研运动,接受了乡建,特别是温老师的思想。大四开始参与第六期农村可持续发展青年人才培养计划,在北京西山脚下的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我们有一群理想青年对社会有强烈的思考和反思,希望用行动可以让社会在向善方面有更多的改变。

在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参与三年多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后,我自己也有了困惑和思考,有很多年轻人接受了我们的思想和理念,临近毕业时会非常的困惑,他可能认同思想,但是他的身体没有办法去践行,大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冲突或者压力,感觉身心是分离的。有些时候我也会感觉到我是身心分离的,我只是在一个批判的视角之下,希望对社会的发展有很多倡议和理解,而没有直接参与具体实践。于是在2015年3月,我们就带着困惑和希望,当然也带着老婆和孩子到了山西永济蒲韩乡村。

去了蒲韩乡村之后,我发现原来我们不是头顶光环的所谓乡村建设者,而是一个脚踏实地,在做事情当中是最直接的受益者。现在我是两个孩子的父亲,那边坐的是我大儿子,还有一个一岁半的小闺女。在乡村我们发现关系到基本生存的教育和医疗问题,我们都可以用乡村元素去解决,这个后面我会跟大家分享。而这个过程其实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参与乡村建设这些事情,没有光环,也不悲情,你越参与时间久,参与得越深,其实是受益最大,我们自己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和提升。


乡村建设者需要不断解放自己,只有把自己从金钱和消费为导向的文化价值体系中解放出来,才有信心、动力、和时间把所参与的事情持续做下去。

在我们的理解里,首先乡村振兴它是以乡村为载体的可持续生活的振兴,在我们中华文明的整个经验里,乡村是具有一整套的可持续生存体系,它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更核心的是农民身上所展示的那种可持续的生存方式。只有可持续生活方式的振兴,我们才能去回应当前在城乡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其次,乡村振兴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大部署,现在人类面临的问题是我们把自己想超越于自然,通过科技想寻求短暂的比较脆弱的确能性,但这一定是不确定的。因为人是宇宙的一分子,无法超脱宇宙之外,人体也是个小宇宙。无论城市生活,还是乡村生活,还是城乡共同的生活,还是我们去探讨人类的未来,乡村振兴我们觉得具有非常大的价值和意义。

生活是什么,在我们自己的观察当中它蕴含了非常丰富的内涵,特别是生活当中有非常多样的教育元素。可是我们现在把生活的底色全部都弄没了。我们说一个家庭的温度看厨房,一个家庭最核心的关系是夫妻关系,但当前社会因为亲子关系让整个家庭的夫妻关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所以,我们说生活其实就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它是我们自己智慧的积累,也是自身人生价值和意义的追求,更是对生命本源的回应。

今天我们探讨这些问题,我想必须回归到四个基本的常识。第一个常识是,我们的基本生存已经受到严重的威胁,如果说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以及后来的黄浦江漂猪,再到柴静的那部《穹顶之下》纪录片,让食品安全和环境问题摆在了我们的大众面前。那去年的幼儿园事件和今年的疫苗事件让教育和医疗呈现在了我们面前,只是以科技崇尚的这一套价值体系不愿意做太多反思而已,人们都以为城市的教育和医疗是应用了最牛的科学技术,但现实告诫我们,这个体系非常值得我们反思和探索。

第二个常识是,有人说如何让年轻人返乡,一个月给六七千块钱的工资,肯定能返乡,但这行不通,年轻人回乡一定要处理文化价值问题,有没有自我的认同。而且在乡村里面,如果使劲的去以挣钱为目标,然后又想办法去享受城市的一套医疗和教育保障体系,既不可持续又本末倒置。

第三个常识是,当下的乡村因为自2005年以来的新农村建设到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十几年时间十几万亿的投入,使乡村的硬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物流直接送货上门,农村网络信息比城市还快,乡村的准城市化生活方式已经打破了城乡之间的距离,而且乡村的婚嫁习俗也在加速着这个准城市化的生活方式的转化。

第四个尝试是,乡村具备构建可持续生存体系的天然条件,核心是教育和医疗问题。我们现在大人不把孩子当人看,不把他当一个独立的个体看,给孩子制定了很多很多规则和标准化的成长过程,我们的孩子成长过程是缺爱的,但孩子只有在有爱的环境和氛围种才能有自由,才能形成自我的情致和人格的健全,才能掌握我们现在所催生的知识和能力。

所以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知识和技能是最不重要的,特别是在0-6岁这个阶段,一定让孩子有一个独立成长的环境和空间。医疗问题,是当下最头和最严重的问题,朋友圈每天至少一例众筹,是因为钱的问题吗?不是的,人体是一个小宇宙,生活在大自然这个大宇宙当中,我们必须去遵循大自然因为春夏秋冬四季变化所形成的能量的升降沉浮,就这个简单道理。现在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把这个能量循环给阻断了,特别是城市的高楼和柏油马路。而能量的升降沉浮当中它蕴含了非常丰富的道理,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人的健康不仅仅在物质层面,更重要的在能量和精神层面。大病不是钱的问题,筹的钱越快越多,基本上把人往死路上推的越快,现实中有太多惨痛的教训了。我们把父母带到身边,头晕调理好了,高血压也调理好了。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人体与生俱来就有很强的自我平衡和修复功能,外界的干预只是激发你自身的平衡和修复功能。这是关于身体健康的问题,也希望大家能够去关注和体验。

这是我们谈论当前青年人才培养的四个基本常识问题,我们再去理解到底给年轻人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什么样的思路往前去走。

这是我们自己讨论筹建社区小学的照片,年轻人回到乡村必须解决我们孩子的教育问题,当我们不认可当前的教育方式的时,哪怕没有条件也得按照我们认可的方式往前推动,要不然就成为空谈了。乡村的文化价值就是以生态生产为基础载体,可以解决当下的教育、医疗和养老等问题。

根据我们的经验,对青年人的影响有三个层面。

第一是,思想认识。刚来蒲韩的时候我们比较注重经验和技能,最后越来越发现最核心的影响是思想和认识,当一个人对自己所参与的事情有不断的认同的时,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会想办法怎么去解决,当没有认同和认识的时候很容易否定自己。

第二是,文化价值。在乡村里一定要认识到在乡村待下去的文化价值是什么,刚才已经说了,以资本和消费为导向的那一套文化价值是没有办法让我们在乡村待下去的。

第三个是,经验技能。经验和技能是在长期的实践当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它不是一个快速就能掌握的,也需要不断提升。

所以我们来到乡村既没有光环,也没有悲情,就是以生活的心态为理想而奋斗。如果谁说回到乡村要带领村民致富,这样会给自己背上非常重的壳,而且我们也看到社会上说很多人回到乡村带领村民干了这干了那,有很多被包装的故事,对年轻人来说要放下光环,也放下悲情,你既不是别人所标榜的楷模,也不是别人所误解的苦行僧,你是一个真实的自我,去寻求自己内心生命价值的过程。待在乡村里的年轻人一定要有爱,没有爱你其实是沉不下去的,永远浮在表面;其次,一定要会玩,乡村玩的东西非常多,这种玩有很多层次,好比说现在很多玩都是打麻将打扑克,其实可以创造很多更有趣的玩法。最后要懂得生活,我们人才计划学员首先要学的是做饭,现在年轻人的自理能力太差,乡村首先恢复的是人的自理能力,而背后是意识的改变,一种重视生活的观念改变,不是说仅仅学会了什么技能。

每年寒暑假我们都会组织年轻的大学生以社团为载体进行培训和交流,让大家讨论和交流学校里社团运作的经验,社会发展的形势,让年轻人明白下乡不是带着高高的光环,自以为学了点东西去帮农民帮什么,而是塑造自我。如果想帮农民干什么,没有三年五年的决心和积累,就请把“帮”字放下,好好认识乡村在当下的价值及对自身未来的思考。

这是我们人才培养计划,从2005年开始,由社区伙伴支持,每年从全国范围内招10-30个年轻人,要在农村学习实践一年时间,目前正在进行第十四期,已有217名学员参与学习。从2015年开始我们就将人才计划项目放到了蒲韩乡村,我们希望扎根乡村,培养兼具乡村建设思想理论以及实操经验的青年人才。郑老师团队会很开放的给我们这些人去参与学习各个板块的业务,这是我们非常感激的。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场景:徒步拉练、农场参与劳作、在集市上义卖、外出学习、集中培训等。目前参与人才计划的有60%以上大家都还在乡村建设领域参与工作,会场里也有很多人才计划的学员。


蒲韩乡村是一个发展了二十年,坚持以真实生活品质提升第一,经济互助发展第二为理念,以服务教育再服务为宗旨,服务内容涉及农户生产生活方方面面的综合性农民合作组织。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

这些都是我们学习的场景:徒步拉练、农场参与劳作、在集市上义卖、外出学习、集中培训等,每年来访蒲韩的老师跟我们年轻人深入互动的有30次左右。

在蒲韩我们不仅仅是学习,更需要创造。这个老房子租金一年800块钱,我们租了二十年,把城市元素融进来进行改造。这是我们自己应用发酵床养殖技术养的猪,为什么讲这个呢?就是因为现在的养殖方式毁了或者说不尊重猪性,猪的天性是拱,不尊重猪性就说明人没有人性。尊重猪性时这个猪非常的健康,看上去和人一样的,光泽、毛发非常亮,而且没有任何污染。和我们的医疗结合起来,一定要尊重人性,什么节气就干什么事情,冬天这会儿集体供暖热得又开空调,那人身体一定会出问题的。我们也在记录农户的生产过程,希望是陪伴农户去改变,而不是要求农户去改变,而且希望和更多的消费者建立里互信互利的关系,我们发现比化肥农药问题更可怕是催熟和膨大等问题,比如今年我们的杏比市场晚摘了半个月时间,消费者收到之后就非常好吃,它也没有说完全做到不用化肥和农药。我们不光是卖产品,还有教育医疗话题的探讨,是全方位构建人与人信任关系的过程。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没有任何的祝福,只希望每一个朋友都可以成为家庭的医者和师者,不要把教育和医疗交给信息完全不对称的市场和资本。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资料源自梁少雄先生在第十届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分论坛六:如何培育“一懂两爱”人才·国际交流工作坊(一)发言整理。)




第十届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精彩回顾

论坛撷萃 | 乡村振兴:不忘初心,回归人本——记梁漱溟与乡村建设运动

论坛撷萃 | 农业中使用区块链的好处

论坛撷萃 | 泰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支持青年人回归家园

论坛撷萃 | 20世纪上半叶,一位中国人播下的善因推动了菲律宾乡村教育的起步!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由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倡导成立,推动社会化、生态化的食物体系,自2003年开始培训农民学习立体循环农业和生态建筑、2009年开始构建全国的CSA网络,于2017年正式注册社会团体,连续每年举办年度最广泛参与的CSA大会,并与国际社会生态农业联盟(URGENCI)进行直接的对接。


联盟致力于成为全国社会化生态农业领域专业倡导型、多元服务型的社会团体,将全国各地认同并愿意支持CSA模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连接起来,构建社会生态农业互助网络,2017年发起“有种有种”全国性倡议活动。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研究相关课题、举办年度CSA大会、推动建立参与式保障体系(PGS)和组织培训学习等。


联系方式:

电话:136-8129-1083 小C

邮箱:csalianmeng@163.com

微信: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微博:@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