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业而绝望的泣血之言,需要被聆听!

小传姐 喀秋莎来信 2022-04-04
真诚的声音
永远最有力量



沪上的情况,我们从各种途径大略知道,其情形之艰难,毋庸赘言。
昨日,上海滩两位女性疾控专业人员的电话录音被当事人允许公开,其声如雷,其音如泣,天下动容。
第一段录音大抵前为两后两段。

电话发起者是一位男士,接听电话的是女科长从通话内容推断,这是她每天接到的。

开始,面对每天几百余个类似咨询中的其中一个,女科长显然在打官腔,想尽快把这位男士“敷衍”走,但到10分钟左右,女科长“失控”了:

我作为一个专业人员,我没发现这个问题吗?……没有人听的啊!你现在还来指责我。

就是彻底的“扯”一个字。

是个正常人,听到这里,都能感受到深深的无力感,甚至,绝望!

更令人绝望的是,这段话的完整版,如果您想看的话,可能加文末微信才能私发给你了。

上海的体面此时出现:

官民保有基本的善意和理解。

呃,领导,我现在是有录音的。对你也不好。

听到女科长的上述言辞,市民马上给出提醒。他是担心录音公开后,会给女科长带来麻烦。

女科长的第一反应是无所谓,既而是错愕,质问为何未经同意就录音,这也是人之常情。

听到这里,我深深地被两位打动,一位秉持自己的专业性、执著于真相;另一位市民也堂堂正正,体谅到基层官员和专业人员的难处,告诉她风险,不想给她带来大麻烦。

如果这段对话发生在某省,说出“我有100种方法去刑事他儿子”的女书记,大概马上要想出100种方式销毁录音。市民,也会马上拿着录音去往死里搞人。
现实中,有多少人在制度化的角色中,蜕化了人性,我不再是我,是庞大机器中的螺丝钉,而老百姓更恨不得抓住官员的小辫子,一解其恨。
但这里是上海!哪怕形势令人沮丧,官民之间仍保有少见的信任和善意。
2 有担当,不回避。
有一刹那,女科长试图结束对话,但她很快调整过来,干脆放开了讲。除给出非常专业的建议外,再次表明心迹:

我们专业机构,也要被逼*疯了,知道吧?

3 对权力的态度。
一般的地方,民众对官员及其代表的权力,又爱又恨,在某些北方地区甚至是没来由的崇拜。但从这两位的对话中,你听不出市民对官员的膜拜。
无崇拜,当然也无仇恨。这一点,很多个上海场景已经示范过了。
难得的是,一般的体制内官员,视上级如神明。无论如何,管牢嘴巴、夹紧尾巴才是为官首要。但这位女科长,看起来也很淡然,全然没有那种为了某个小小的职位就谨小慎微的拘束感。
这就是文明,文明包括对古老权力的祛魅!
其最后爽朗的笑声,给了我们无比的信心。

公民不惧官、权力不会摧毁一切,这也很上海!

4 上海人的小气与自私。
外界对上海人有个成见,认为他们小气、自私,不多管闲事,不热心。但在这话通话中,女科长却表示
你这样,你把我的录音放出去,可以的。
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此事关乎公共利益,她要公开发言。
在公与私、人与人、人与权力的关系中,人类至今未能超过密尔的论述。可惜的是,很多人至今未能超出严复翻译《群己权界论》时的国民认知水平。
但上海仍然是个例外。
包括那些试图小区自治,感染后自我隔离而不去医院的居民,上海人将你交还给你自己。

这其实是文明的高标准。

5 沪上双姝。
更加惊艳的是,昨日下午,另一位女性医学专业人士在接受科普作家采访时,给出了同样的结论:

这就是个大号流感,到目前为止,本轮流行中没有一例重症、没有一例死亡。

关键的是,她也知道,既然是采访、科普,必然会被公开,但她仍然勇敢发声!
不止一个张文宏,不止一个女科长,这才是上海最令人心动的文明高度!

最后我想说的是,上海的运气,是国人的运气。
虽然有一些傻子想看上海的笑话,但正如宋志标兄所言:

一直到今天,舆论中对上海的热望依旧在。这种希望是想它担负起疫变现实下探索先锋的角色,此类希望即使遇到冷嘲热讽仍未消退。

是的,从普通市民和基层官员、专业人士的身上,我们仍能看到这种希望。

请记住这一串勇敢的名字,不要让她们受到伤害!
请听到这一番绝望的泣血之言,没有比这个更紧要的了!


世事激荡,家族沧桑,父辈已老

但无论怎样,人不该如烟散去

家传在全国各地专业写作传记

给长辈一个历史席位

给孙辈一本独门家书

续家族一条百年脉络

想尽孝心,请按下图三秒钟

◆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