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深V曲线,只能看不能碰!

水冰月 大碗楼市 2021-09-25




这是一个巨星陨落的故事,也是一个回到原点的楼市。


2001年,城区房价7000元,是上海房价的两倍;


2010年,诞生楼面价3.7万元/平米的全国地王;


2011年,城区楼面价再次突破3万元/平米。


 


温州,曾令全国人民仰望、艳羡的城市。


这几天,我们来到温州调研,为什么选择温州,因为这十年,温州楼市走出了和全国所有城市都不同的曲线,


温州—起点即是巅峰的深V型性感曲线;


其他—曲折向上的爬坡式曲线。


去之前我很好奇,


那个曾经纸醉金迷,青街小镇步行十分钟就能看到8、9辆劳斯莱斯,被英国BBC拍成记录片的传奇之城现在究竟落寞成了什么鬼样子?


那个30年前就集资筹建中国第一城龙港,20年前房价就秒杀北上广深,10年前民间借贷暴雷楼市一蹶不振的温州,现在到底是什么鬼样子?


看过温州之后,我发现温州楼市很矛盾,有热度但没人追捧,


大城市的楼市拥有的特质它都有,大城市实施的调控政策它也有,可它的楼市就是没法像杭州、苏州、宁波一样支棱。


1、地价涨了


今年上半年,温州市区共出让19宗涉宅土地,其中15宗土地以封顶价+竞配人才房面积出让,2宗土地以接近封顶的价格成交,土地楼面价比2020年高8%。


今年的温州市区没有一块地是便宜的,地块竞拍到封顶价是常态,后续竞配多少面积人才房才是真正的决胜局。


最夸张的是未来视界项目南侧地块竞价123轮,参与竞拍的有中国铁建、华润、保利、招商、中海、绿城、万科等约11家开发商。


最终,华润以封顶价22.65亿元+政策性住房6200㎡竞得该地块,可售住宅的楼面价约为23000元/㎡,要知道,旁边在售的未来视界成交单价是34000元,还包含2500元精装。


温州的土地很抢手。


2、房价涨了



2019年至2021年温州房价上涨10%左右,


2012年房价19000元左右,2014年跌落谷底房价15000元,从2014年开始温吞吞地涨价,今年又回到了十年前的原点。


温州的房价很慢热


3、改善抢了


温州最像大城市的一点是畸形分化,改善热,刚需冷。


改善区域,抢;改善板块,抢;改善户型,抢。


鹿城区二手房成交量始终占全市的65%左右,8月甚至达到69%。


要知道鹿城区价格最高,二手成交价27109元, 瓯海区二手成交价19237元, 龙湾区二手成交价18669元。


而全温州最贵的板块鹿城区滨江CBD,新房平均成交单价逼近4万元,区域内项目一房难求,出现2万元/平米的倒挂红利,百万茶水费,托人找关系的现象。


高单价大面积高总价的改善盘,也稳坐温州新房销售榜的前三甲。


成交均价4万的滨江上品六开六清;


成交均价4万的华润九悦292套住宅2000人登记;


成交均价4万2的融创德信江山云起三开三清;


这三个温州最贵豪宅月均去化居然达到100套以上;


其他板块,比如绿轴、市中、南汇板块月均去化30-50套,单价最低的龙湾区的一些楼盘每月的去化量甚至还达不到30套。


鹿城区。瓯海区的楼盘遵循面积越大单价越高的原则,130平米大户型比90平米的小户型单价至少高2000元。,


温州的改善就是爹


4、调控严了



眼看房价又回到了十年前,不捶打可还行。


全国流行的限购政策,温州都有,


土地,限房价、限溢价、竞地价,竞配建;


摇号,摇号人数与开盘房源比例达到2:1以上,采取公证机构主持的公开摇号方式;


二手房参考价,对热点住宅小区二手住房交易价格进行监测,发布二手住房交易参考价格;


打击学区房,领取房屋产权证须满三年可就近上学,要求三年读一户;


温州的调控真时髦,


别的城市都翻倍了,温州白扑腾了十年,


这么乖巧的温州,这么温吞的楼市,完全不像当年那个横冲直撞、胆大包天的温州了。


要知道,包着私人飞机扛着一麻袋一麻袋现金的温州购房团,谁敢不服。




依靠走私下海,家庭作坊,民营经济三大法宝走出致富路的温州,1978年GDP13亿,2000年822亿,排名浙江省第三,伴随着GDP增长的还有温州人买房的热情,


别墅论套,房子论栋,钱论麻袋,成了他们横扫全国售楼部的三大法器。


1998年到2001年,三年里温州市市区商品房房价从2000元涨到7000元,2001年上海一手房均价仅仅为3500元。


2001年,温州房价是上海的两倍。


2001年在温州买房需要排号,托关系走后门。很快,小小的温州已经装不下温州人膨胀的欲望和野心了。


1998年,温州购房团扛着一麻袋一麻袋的钱,坐着火车闯进上海滩,上海房产协会在温州买房团来之前,就收到了市政府的指示:一定要把温州看房团服务好。


结果当场成交49套,成交额6500多万元,很快温州购房团名声大噪,全国各个城市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10万温州购房团大军,北到鄂尔多斯,南到海南岛,东到丹东,西到乌鲁木齐。


二十年叱咤风云的购房团,像一只训练有素的队伍,令很多城市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由于温州人全国到处买房,2004年全国房展会干脆就在温州举办了。


那时候的温州,多风光。


这富裕之路平坦宽阔的温州怎么就虎落平阳了呢?


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摸到天花板的温州制造业,面临转型,可是宗族关系为纽带,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没有及时升级转型。


所以很多人从银行贷款之后放高利贷,做房地产投资而不是扩大生产规模。


实业成了他们的融资平台,当年的置信集团开发楼盘六个月回报100%,实业只有10%,置信联合250和小企业主以37亿元的价格拍得了黄金地段的置信广场项目,这背后有上千人的集资。


那时候的温州从实体抽调大量资金投入房地产,40多家制造业企业都涉足房地产开发。


很快,温州市区的房价从从8000元上涨至34674元,整个温州进入到一场自我催眠中。


到了2010年5月,温州的民间借贷利率高达6分利,也就是年利率72%,1000万借出去,一个月就有60万的利息,一年720万的利息,那时候连温州连老太太都知道放给高利贷的去赚钱。


然而这一切的膨胀贪婪,在2011年戛然而止。


2011年全国出了限贷政策,要求二套首付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


3月温州出台政策,规定本地户籍家庭,纳税一年的非本市户籍家庭只能购买一套商品房,后续又出台取消工业用地的市场化。


很快,温州的房价开始回落,绿城广场从9.5万元下跌到4.5万元,中梁府从7万跌到3万元,普通的楼盘也下跌30%。


2011年温州的银行不良贷款率0.37%全国最低, 2013年3月攀升至4.0%全国最高,紧接着就是银行抽贷,包括江南皮革董事长黄鹤在内的老板逃亡跑路潮来袭,老板跑路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大白于天下。


从此温州制造业元气大伤,温州乐清黄华港的船厂,不再汽笛轰鸣。最繁华的主干道,温州车站大道最抢手的商铺,租金下降三分之一。2013年2000多套登记拍卖的银行抵押房产在温州法院排队等着被拍卖。


十年后的今天,温州的楼市仿佛重燃战火,房价也从低谷开始慢慢爬升,保持了近六年的稳定增长,


曾经房价9万5的温州,要不要干一把?



要,


但是仅限自住,投资温州,别闹了,出门左转看看A股有没有机会吧。


温州太特殊了,只有温州购房团扫荡你的城市,你不敢扫荡温州。


买温州,只有自住一个价值,就算连续再涨两年,我也不敢干温州。


说说原因,


第一,城市土地紧缺,更多依靠拆迁


温州山地众多,耕地浙江省最低,人均半亩,可供居住开发的土地规模比深圳还少。又由于温州经济发展早,城区建设早早完成,能利用的土地基本利用完毕。


要想大量开发居住用地,只能通过不断地拆迁腾挪土地,但是拆迁涉及方方面面,不是一个高效的土地利用模式,这就导致温州的城区升级速度很慢,新楼盘供应极其有限。


2016年年底温州就开始了“大拆大整”。今年5月又制定了未来五年的拆迁计划,要对温州市区78个村整村拆迁,但是拆迁的地块中热门区鹿城区只占4个。


也就是说未来3-5年,温州核心区的新房供应依然紧缺,房价下跌空间并不大。


第二,经济没落,人口流失


曾经浙江省内定下目标:跑出两个千万人口的城市,一个杭州一个温州,虹吸外来人口扩大影响力。


现如今杭州早已突破1100万人口,温州2017年起人口持续流出,18年2.5万人选择离开,19年4.8万人选择离开。


温州19年人口增量竟然比丽水都要低,仅仅为杭州金华人口增量的1/5,宁波人口增量的1/3。


最要紧的是这座先锋城市现在却有了几分老龄化的味道。


七普数据显示,温州近十年15-59岁人口比重减少6.4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加5.45%,65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4.09%。


没有持续人口流入、没有年轻人口支撑的城市,投资就是一步险棋。


第三,2012-16年楼市休克,产品断代


2012年到16年、17年,温州一直处于元气大伤的疗养阶段,几乎没有什么新建楼盘入市,市场笼罩在暴雷之后的迷雾中,产品的更新换代更是奢望。


所以我们调研发现,温州次新房非常少,遍地都是年代久远的老房子,就是源于12-16年之间五六年的楼市休克。


这种状态下,温州改善型客户只能扎堆到新房市场。


第四、宗族文化浓厚,外来人口难以融入


温州为什么没有大量的人口流入呢?除了经济没落之外,相对封闭排外的宗族文化也是其原因之一。


如果你去过温州就会发现,城区三步一座庙,五步一个教堂,甚至有些家族为了保证血缘纯正不愿意和外地人通婚。


这么封闭的宗族体系组成的城市,经济再发达也注定无法成长为大都市,这样外来人口很难留下来。


温州有钱的是谁?是本地拆迁户、私企老板,那些外来的打工者,工资很低廉。


外地人难融入,难挣钱,难留下,外来人口无法转为有效的购房群体。


供地太少、城市陈旧、经济没落、人口流失、楼市断代、缺乏包容,多个因素桎梏了温州的发展,也封锁了温州的楼市。


以至于财富再饱满,房子也只能是自产自销。


有些城市日渐崛起,有些城市日渐失声。


温州的购房团,已渐渐理性退出历史舞台,


温州的房地产,依然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专题研究:


  万字长文:上篇 | 中篇 | 下篇
  螺旋解体:上篇 | 中篇 | 下篇


 城市调研:


重庆:一线调研 | 城市分析 | 政策分析 刚需购房 | 两江四岸
北京:固安 | 雄安(上) | 雄安(下) | 北三县 | 燕郊 | 香河
上海:调控政策 | 大虹桥 | 改善置业 | 五大新城 
苏州:城市发展 | 楼市分析 | 工业园区
成都:成都商业 城市板块 楼市分析
武汉:城市分析 | 武汉与重庆
天津:学区房 | 楼市妙计
其他城市:宁波 | 嘉兴 | 南通 | 石家庄 | 义乌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