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无不为

其他

学人类学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世界存在层次、也在过程中,历史上的不同理论和方法各自处理人类世界的不同过程和层次。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用不同层级和过程上的事物相互批判(比如,正常人就不会用微分方程来批判三角形全等定理)。人类学研究人的整体性,研究者应该努力把各层级和过程放到它们应有的位置,既看到人类这个整体,也看到它内部构成复杂、机理分明。对人类学来说,最基础的层级是社会文化这个事物,这是民族志个案研究的基础。历史上的超有机论、结构功能论、政治经济理论、以及诠释和象征都只在单个民族志范围内有效。在这个层级上,两个过程相互扭结:社会过程涉及人群分化和资源分配形成的三六九等格局(阶层、种姓
2023年2月4日
其他

我不推荐读人类学博士

暑假,重读《学术与政治》到这,我有种冷漠的共鸣:打字时,读博总被打成赌博。这些年,总有学生问是否读人类学博士,甚有陌生人在微信公众号留言。我都建议慎重考虑:结果有极大可能是变傻,而非获得清明思考。
2022年6月20日
其他

我为什么不喜欢后现代?

本科学物理,接触到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它认为我们无法获知实在世界是什么样子,也无法确证我们探知到的世界是否实在;我们唯一能理解的是实验结果,在其中,粒子是用来理解实验结果的概念工具,不指向实体。学完物理,进入人类学读硕士,三年都在读列维-斯特劳斯。到美国读博士后,读到《写文化》,似曾相识:“部分真实”,“真实是建构的”等观念可能震撼了当时人类学界,但对我,似乎还没有量子力学的冲击力大,我只是惊讶原来人类学家也开始探索物理学家看到的那个世界的人类版本。我非常希望看到后现代作者们的民族志实践,因为,无论量子力学家是否接受哥本哈根解释,他们还有精密的实验设计和细致的理论计算,可以继续推进物理学的知识进展,而不是原地踏步打口水战。但我很失望,这些民族志极度糟糕。《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提到的实验民族志一朝回到马林诺夫斯基之前。我特意读了其中两部,《马杜萨的头发》,《图哈米》,要么以意识形态代替分析论证,要么粗暴地用理论切割材料。在人类学界引发波澜的奥·贝叶塞卡勒跟萨林斯的论战,读起来就有小学生的情绪上头对上职业人类学家的精密分析的即视感。我也发现,American
2022年6月19日
其他

人类学的终极劝退

可能我传达偏了。学生留言:“人类学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孤独诗人、走在漫长的道路上。诗人充满智慧,但穷尽一生也没找到伯乐,被迫经商。诗人不失望,他存在的价值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守护身边的美好。”
2021年3月31日
其他

“出版这本书将会毁了你的前途”

读到序言,我还很认可他:把田野过程作为民族志考察的对象,的确是人类学知识生产必不可少的一环。加上出书前他导师格尔兹劝他慎重考虑,“这会毁了他的前途”,虽然对格尔兹不感冒,但这个建议激起了我不少兴趣。
2021年2月16日
其他

学人类学,不要成为人类文化的人形手册

思远:我感兴趣的是历史,源于我对布罗戴尔的阅读。博厄斯强调在漫长、宏大的历史进程中,个体行动如何延伸、又沉淀下来成为结构,从而塑造今天的行动。这是比较打动我的一点。
2021年2月15日
其他

拼出学科眼中的整个世界

加州理工学院是20世纪中后期物理学界的中心。这学校听起来不怎么出名,但在物理学上,它超过普林斯顿、MIT、哈佛,20世纪的很多学术明星都在这。60年代,物理系试图改革本科教学,安排费曼去给大一和大二学生教普通物理学。费曼就彻底改变了讲述物理学的方式。
2020年9月27日
其他

触动人心的人类学

更有甚者,我们对知识多是工具取向,功利第一。学习和探索,不再因为知识有某种让你灵魂为之震颤的东西。只有体会到这东西,才会把知识化入生命,让知识不再沦为工具,也才塑造一种独特的身体、情感和感觉的状态。
2019年12月30日
其他

我不推荐读人类学博士

暑假,重读《学术与政治》到这,我有种冷漠的共鸣:打字时,读博总被打成赌博。这些年,总有学生问是否读人类学博士,甚有陌生人在微信公众号留言。我都建议慎重考虑:结果有极大可能是变傻,而非获得清明思考。
2019年7月29日
其他

人类学零级入门

(图·水生木)最近总被非人类学专业的朋友问,就在这里推荐一下。这些每年都给本专业低年级同学读。第一部分为兴趣,第二部分是可读性强的教材,第三部分是深度自恋。1.
2019年3月8日
其他

“我是谁”是一个集体表象

依据这两个条件,我们来看孝道。第二点是满足的,不孝会承受巨大的制度和舆论压力,如不能继承财产、不能参加家族仪式、死后无缘祖先牌位等。但孝道是源头性的吗?是否可从别的观念推出孝道?
2019年2月25日
其他

还有人理解结构主义吗?

可惜,虽然结构主义席卷整个人文社科,但没多少人理解。英国经验主义者和美国唯物/唯心主义者,依旧以社会的构成因子、或人的某个层面来理解整体属性。
2019年2月17日
其他

当人类学是一种物理学

第二:社会性跟个体无关,不能用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来解释它。社会学的解释是用社会事实解释社会事实,一路往前推到社会事实的原点,即集体表象,从而理解社会本质。集体表象不显露于社会,我们所见都是社会现象。
2019年2月9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为什么会有人类学和社会学?

层级思考的逻辑是:1+1小于2,2有1和1、以及+没有的整体属性。社会学研究社会性,人类学研究人的整体性。社会性和整体性都是整体属性,源于个体而超越个体。往期精彩文章:社会如何控制我们?
2019年2月2日
其他

社会如何控制我们?

诠释学派无中生有,按自己的意愿创造想象。但人并不自由,都被具体时空的无形网络裹挟。不碰它,一切都很开心,当你试图触碰,它就浮现。越碰,你被捆得越紧,越挣扎,你越鲜血淋漓。
2019年1月31日
其他

如何整理田野资料

(婚宴上的厨师)化碎片入整体需要细致准备。整理材料时扔掉原来的研究计划,那不过是事前根据有限资料的设计,虽充满想象,也只够自我赞赏。从田野材料中发现触动人心的部分,发展完善它,既不陷入材料细节,也不沉溺于对人对事的情绪。第一原则是,不要用外加的观念、分类体系、学术概念来裁剪材料,切忌带着上帝的目光,把材料切割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从材料(包括你、当地世界,以及你们的互动)中发现属于材料的东西,以期改变学科理论和方法。。
2019年1月12日
其他

人类学田野必备:建立整体的视野

以上只可参考,不可作为标准。不同气质的头脑和行为方式的人共同努力,才能看到人的完整存在。拒绝在人类学中寻求统一做法,接纳矛盾、斗争、混乱和沉寂
2019年1月6日
其他

人类学家跟物理学家学什么?

可惜,今天人类学逃避了时代问题,也错失了时代机遇。我们的课程似乎还是几十年前的样貌:民族文化、田野调查、文化相对论。这是我们时代的生存状况吗?没跟上时代,就会失去向前推进的土壤。
2018年12月13日
其他

用一张图表达人类学,竟然连毛线都出来了 ...

...)(过程是曲折的,结果是美好的,非常正能量、主旋律)当然,蒙神眷顾是意外,多数情况下,内外交织带来纠结、矛盾和折腾:(我鼓励你在信与不信之间)(大胆地去追吧
2018年9月30日
其他

从物理学到人类学的一百条人生道路

我本科学物理,转学人类学,总有人问为什么。没什么故事,更没惊心动魄或浪漫温情的人生转变,仅仅是因为喜欢。可没人相信。他们的眼神、语气、和心情总在无声挑衅,催促我编织各种理由,开启和培育我的小说家潜质。这些年,断断续续地,我为自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转变故事,磕磕碰碰,起起落落。回顾过去,就是创造人生。也许,有一天我可以写一本书:《从物理学到人类学的一百条人生道路》。好吧,今天编一个。
2018年9月28日
其他

当科学遇上算命

我学打卦用的卦石就是死的。村里上一代老祭司去世时,家人忘了埋它。每次,祭司给我用它前,总摩挲半天,目光充满不舍。他曾尽力救它,在深山激流中冲刷了它七天七夜,做了好几个仪式,但它最终没活过来。
2018年6月28日
其他

什么才是真正的人类学问题?

接纳后现代提出的碎片,与体系相融,人类学的研究主题也发生了变化。以前研究特定区域的社会结构、政治经济过程、信仰体系等,现在研究人如何在社会中凸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现代人类学的重心是社会结构、世界体系,把人的一切归结为社会,当代人类学关注主体与世界的互动。
2018年6月12日
其他

岔路口上的人类学

1950-70年代是人类学的法国时代,探寻社会发展的规律。此时,人类学与社会学殊途同归,社会学研究西方社会从前资本主义过渡到资本主义的过程,人类学比较归纳所有社会文化,都探求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2018年6月11日
其他

现代和后现代人类学,森林和树木

曾玥:那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树木跟森林有过程关系。首先一棵树长出来,1,2,3,4,5棵,多了就成森林。开始有一个“我觉得”,有很多“我觉得”后,你就会对“我觉得”产生新的认知,有一个知识体系。
2018年6月9日
其他

什么才是人类学的田野?以一个月为例

要么意义自明但方法要求极高(想象组、饮食组、和宗教组),要么意义模糊但方法明确直白(教育组和仪式组)。而形成一个好的叙事,找到视角,是所有人的难题。我敦促他们,每获得一则新材料,都思考这些问题。
2018年6月8日
其他

人类学 —— 在科学与人文之间

我期待这场革命,也期待人类学在这个过程中,扮演其人类之学的作用,整合科学与人文、感性与理性、可言说与不可言说,回归其学科创立之初的宗旨:搭建科学与人文的桥梁,理解人的整体,探讨人之为人的意味和机制。
2018年6月4日
其他

人类学遭遇社会学,经常用力过猛 ...

怕我想太多,学生安慰说,可能是人类学更强调感受和领悟力,力所不及时就会在课堂上懵逼。就此,学生还建议我学一下社会学家视野中的社会治理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让不同观念无声渗透,潜移默化,让人心甘情愿。
2018年6月1日
其他

人类学的方法论:内外视角的交织

scholarship的概念。田野时不要把自己当成电脑,只访谈和记录,要带着身体进去,开放五感。嘴巴不止用来访谈,还用来吃,耳朵不止用来听词句,还用来听说话时的语气语调和话外之音。身体还要来感触。
2018年5月30日
其他

你要定义和实践一种什么样的人类学?

一切似乎都很顺利,却有种说不出的不知所措:视野中只有光明,没有阴影供我沉入,看不到光明依托的光线。因为,世界在阴阳之间相生相衍,人生也在浑浑噩噩与清晰明净之间交替起伏。
2018年5月15日
其他

当代人类学的三个方向

中大本科人类学田野实习也在第一条路上。出于资金限制和安全考虑,实习基本在乡村,但这不意味着脱离信息与资本的时代。时代也在乡村,不过方式和城市不同
2018年5月1日
其他

​人类学太把人当人看了

先看一眼列维-斯特劳斯最后得到的方程,有没有感到绝望?
2018年4月25日
其他

从民族志到人类学的第一步:立足民族志个案提炼研究问题

打着研究名义自我辐射和映照,不是人类学的田野。研究问题是人类学田野的拐杖和探针,不是目标。人类学家在田野中经历内在转化的过程,允许新材料给自己打开一个个世界,延伸进去,看到未知。
2018年4月19日
其他

走上研究之路

芝加哥明确宣布人类学博士八年不许毕业,密西根的教授会说“你才八年,急什么”,哥伦比亚大学也差不多,我读博的UIUC分两派,有必须让学生八年内毕业、不然找不到工作的,也有坚持必须读完八年。
2018年4月13日
其他

从民族志到人类学,是研究的开始

因为学术是一个群体事业,薪火相传,不需要你燃烧全部生命,也不是非把一件事情做到完美极致才放手。每个人的思考和经历都有极限,只能走到某一步,想到了,提出来让别人把它带到不同方向,你再接上。
2018年4月6日
其他

最具人类学精神的,可能是公司老总

人类学理解人的整体性,触摸不到学科边界,是优势,也是劣势。确立了内外交织的方法论,没几人做到;站在所有学科中间拧出整体,又欠缺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我经常不自主感慨,“这个学科困住了”。
2018年3月23日
其他

你遇到了谁?说书人施耐庵,圣人老子,和巫师唐望

首先,学得快乐。如施耐庵讲水浒:“风雪夜,听我说书者五六人;阴雨,七八人;风和日丽,十人。我读,众人听,都高兴,别无他想。”关键是别无他想。在广州上课,除风雪夜,都能满足。
2018年3月18日
其他

人类学是因陀罗网的映照

科学是因陀罗网的珠子和线,人文艺术是像,人类学是映照过程。人类学最实,也最虚。映照牵起珠子、线和像,是万物生衍的过程,所以最实。映照是过程,化身万物而非万物,演绎无穷,不可捉摸,最是虚幻。
2018年2月28日
其他

人类学家执念深沉

列维-施特劳斯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人类学首先是心理学。他想理解什么样的人类心智才创造出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找到这心智,就明白了所有文化,甚至推演、创造新的文化。
2018年2月26日
其他

什么是人类学的气质?

投入时,人类学家对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和事有共鸣和兴趣:技术人员、商人、政客、罪犯、小混混、农夫、植物、动物、天文、地理、远古智慧、...是纯粹的兴趣,与一己利益和倾向无关。
2018年2月24日
其他

触动人心的人类学

更有甚者,我们对知识多是工具取向,功利第一。学习和探索,不再因为知识有某种让你灵魂为之震颤的东西。只有体会到这东西,才会把知识化入生命,让知识不再沦为工具,也才塑造一种独特的身体、情感和感觉的状态。
2018年2月22日
其他

福柯眼中的薛之谦

同学G:不确定跟义行是不是一样,但我也有类似想法。控制者创造出一套规则,规则脱离创造者,反过来控制所有人。是什么让规则失去控制,自由生长?我觉得是最基本、最广泛的人性,人既是控制者也是被控制者。
2018年2月3日
其他

如何判断一个人是爱你的?

文义:爱是对对方的独特权。你说的不专指男女之爱了。亲子关系也是这样的呀,父母一般会优先考虑孩子。很好的朋友,也有这样的。这个描述要再往下走一步,这里说的是情欲之爱,你觉得该怎么说?
2018年1月31日
其他

心中最美的人类学

学生说,人类学一次次让她惊讶、感动,潘多拉魔盒子打开一扇扇新世界大门,三观不断被颠覆与重塑,以至消失殆尽。原本,按学生的文化资本与阶层位置,人生可以稳定舒适。选择人类学,人生将充满风险,却切中内心。
2018年1月27日
其他

孩子是怎么来的?——想多了的人类学家

对“孩子从哪来”的想象是涂尔干的集体表象之一,从中衍生出亲属、财产继承规则、和道德伦理。比如,汉人社会中,男人可能对小姨子想入非非,而在其他社会中,男人和小姨子理所当然在一起
2018年1月25日
其他

读博士一定要让自己变傻

学生对时间的概念是今天星期几,就看那天的课。高中时,如果星期六补了星期二的课,那天就是星期二,不管校外过星期几。这也是对人的一种约束。如果只有“十五”那天可以休息,人的时间观念就会不同。
2018年1月19日
其他

高校相亲鄙视链与马克思

文义:好,我们看这两个案例:相亲鄙视链和居住地的差异。问两个问题。第一,用马克思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派看这两个现象,会得到什么新理解?第二,用政治经济学派看这两个现象,我们会忽视或放弃现象中的什么?
2018年1月12日
其他

“帝国不可动摇的基础就建立在大脑的软纤维组织上 ...”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继续发挥:个体因此暂时脱离了时间控制,几十年活在人类建造的“垃圾堆”里。“垃圾堆”隔开了时间之轮,人类也得以世代延续。人创造了“垃圾”,取代时间来框住自己。
2018年1月10日
其他

【我喜欢的人类学家】黄应贵:我的人类学经验

年由英回台后,我的研究虽早已有与东南亚或大洋洲民族志及研究的比较视野,但依然是以东埔社的民族志资料及其文化图像为依据,而无法随意地进出全人类社会文化的图像及个别独立的民族志资料。一直到2001
2018年1月3日
其他

人世纠缠与鬼神飘渺:景颇鬼鸡 【合集】

我更喜欢献鬼家的鸡肉稀饭,有泥土的味道,野菜的清香,和边上喝酒抽烟的喧闹。跟他们一起,我不紧张。鬼不高兴了,咬你一口,高兴了,让你吃着稀饭莫名觉得更香。基督徒总让我怀疑哪里又错了,天父在看着。
2018年1月1日
其他

“做我喜欢的事,有人给发工资,最快乐莫过于此”: 纪念导师F. K. L. Chit Hlaing 【全文】

导师和我都没料到,博士毕业,我离导师的学术路径越来越远。他顺着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乔姆斯基走向结构分析,我顺着梅洛-庞蒂走到本体论转向。他从心底拒绝后现代,我接纳这些挑战,寻求结构和情境的互衍。
2017年1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