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博说楼市

其他

北上广深,被这几个城市秒杀了

谁是中国内地最有钱的城市?毫无疑问,是北京、上海、深圳和广州。谁是中国住房公积金方面“最富裕的城市”?仍然是它们四个。北京每年缴存的公积金接近3000亿,上海超过2200亿,广深都在1100亿左右。至于杭州、成都、天津、重庆,1年的缴存额分别为920亿元、736亿元、643亿元、549亿元。房价贵、公积金收得多,按理说北上广深应该是中国住房公积金额度最高的城市。但怪异的是,四大一线城市公积金额度不仅不是最高,反而在去年以来的“公积金竞赛”中,全面落败了!今天,从郑州传来一个大消息:公积金贷款额度的上限,最高到了150万元!不过,能享受这个额度的人非常少,需要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公积金是在“省直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纳的;第二,符合高层次人才的认证条件。也就是说,你必须是省直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且是高层次人才,才可以。15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额上限,比北上广深要高了一大截。下面看看,四大一线城市目前公积金最高额度:北京规定,家庭购买首套房申请住房公积金的,最高额度是120万元。如果你是从中心城区搬迁出去,到次中心或者郊区买房,额度可以上浮10到20万:比如你的户籍在北京东城区、西城区,也就是民间说的“中央政务区”,你迁出户口、去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以外的区,而且是买首套住房,可以申请到140万的公积金贷款额度。140万,就是北京的公积金贷款的最高上限了,条件更加小众,需要付出的代价是“不可逆的”。上海的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也是120万,目前尚未看到面向人才、多子女家庭的“政策补丁”。广州公积金贷款额度上限是100万元。最近广州正在公示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购房方面暂时没有新的调整。深圳是四大一线城市里,公积金贷款上限最低的,此前只有90万元,甚至低于东莞。最近深圳做了一个调整:购买首套住房的,贷款最高额度上浮20%;购买首套住房且所购住房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的,或购买首套住房且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的,贷款最高额度上浮30%;生育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住房,且所购住房为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的,贷款最高额度上浮40%。这意味着深圳首套房公积金贷款额度最高到了108万元,如果是多子女家庭、购买的是绿色建筑,最高可以贷款到126万元。河南(郑州)的最高150万元,秒杀了北上广深。同样把公积金贷款最高额度搞到了150万元的,还有宁波。宁波的这项公积金新政,将从今年5月1日开始执行,本科生最高可以申请到120万元、硕士生可以申请到130万元,高级人才则可以申请到15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相比河南的“省直单位+高层次人才”,宁波可以享受较高公积金贷款额的人更多,没有“吃小灶”的嫌疑。如果你以为150万元就是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额度,那你就错了。去年8月,南通的海门区,把最高额度提高到了160万元。海门区发文宣布:对于取得硕士研究生或高级职称及以上的在职职工申请公积金贷款的,最高贷款额度调整为80万元/人,160万元/户。160万元的最高额度,是海门的创造吗?并不是。早在2021年,沈阳曾出台吸引人才的住房公积金政策。对于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以在普通上限额度上乘以4!沈阳日报的解读说:高层次A类、B类、C类人才单方缴存住房公积金的,公积金贷款最高限额分别调整为单方职工公积金贷款当期最高限额的4倍、3倍、2倍,按照现行政策计算,贷款最高限额分别为160万元、120万元、80万元。还有更高的吗?有!南京曾在2018年宣布:为促进人才安居,针对高层次人才购买自住住房的贷款限额最高可放宽到限额的4倍。具体是:A、B、C类可分别放宽到限额的4倍、3倍、2倍。也就是说,A类人才公积金最高可贷200万。广东相对比较穷的城市——汕尾,2022年也曾宣布,对高级人才最高可以公积金贷款200万元。今年3月,南通宣布也提供最高20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额度,以吸引人才。总之,住房公积金的额度,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未来会不断突破记录,向上攀升。中小城市,为了跟大城市竞争人才,更热衷于在最高额度上“放卫星”。至于最终有没有人真正申请到手200万元的公积金贷款,就搞不清楚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比商业房贷利率要低很多。去年9月下调后,5年期以上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到了3.1%。而当前的商业房贷基准利率为4.3%,部分符合条件、可以取消首套房利率下限的城市,跌破了4%,最低为3.7%。如果贷款150万元,全部使用商业房贷,按照3.7%的利率,20年、等额本息贷款方式,月供为8854元,总利息为62.5万元。如果全部使用公积金贷款,按照3.1%的利率,月供为8394元,总利息为51.46万元。如果没有利率优惠,按照4.3%的商业房贷基准利率来计算,月供为9329元,总利息为73.88万元。由此可见,能使用公积金贷款买房是非常幸福的。尤其是公积金贷款额度可以覆盖、或者接近覆盖全部房贷的三四线城市,幸福感更强。比如汕尾市区住房均价是7000多元,200万的公积金贷款,可以买到非常大的房子,并实现公积金贷款全覆盖。这一轮公积金新政的大比拼,其实质是:让愿意在当下买房的人,享受到充分的好处。而补贴他们的,是不愿意买房子、相信通缩发生、持币观望的人。想想看,你交了公积金,但不买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在下降,你的公积金获得的存款利息是非常低的。除非你提取出来,用以消费。而提取的前提,是有装修、租房或者购房行为发生。否则,是无法提取的。其实银行存款也是如此。在多轮降息之后,把钱存在银行的人,即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最大补贴提供者——你以为自己在享受通缩(钱越来越值钱),但最终获得的是通胀(印钞速度已经超过12%了)。欢迎关注以下公众号:
2023年4月24日
其他

亏麻了,一大批中产靠买房返贫

不管是看多党还是看空党,都会给予一线城市应有的尊重。“全国人口、资金不断流入,深圳楼市值得看好”更是被许多购房者奉为圭臬。然而事实上,深圳市场正涌现一批通过买网红盘实现返贫的人,他们在用实际行动击穿深圳楼市的信仰。01曾经“买到就是赚到”的顶流网红盘,现在反而成了亏损成百上千万的烫手山芋,这样的案例在近期的深圳市场可谓屡见不鲜。如沙井华强城:在空港新城,大前海概念炒作下,深圳西部沙井成为深圳最热门的片区之一,二手房成交价最高飙升到8万一平,当新房如华强城,海岸城以4-5万价格入市,自然引发万人摇号争抢。近期,华强城成交了一套164平的大户型,总价800万成交,折合单价约4.8万/平。而这套房2018年的买入价为4.63万/平,总价约762万。如果以首付3成、贷款30年、房贷利率上浮15%来计算,这套房的总成本约为895.86万,业主亏损95.86万。现在,与华强城同片区的海岸城、博林君瑞、中粮凤凰里等项目也出现挂牌价的大幅下跌和部分业主的挥泪甩卖。如光明龙光玖龙台:光明凤凰城是目前光明区城市界面最完善、配套最优秀、房价最高的热门片区,而龙光玖龙台更是被称为“光明顶”,其二手房成交价曾突破9万一平。就在今天(4月4日),龙光玖龙台(一期)1栋C3003号房成功拍出,面积88.36㎡,起拍价466万,成交价约540万,折合单价约6.1万/㎡。而在2020年光明凤凰城热度最高期间,龙光玖龙台二手房成交价最高的时候破9万/㎡,2021年该户型的最高成交价也达到8.2万/㎡,也就是说,近两三年时间里,龙光玖龙台业主的房子跌了200-300万。如南山的网红盘XX城:它曾经是深圳楼市一个时代的代名词。2020年末这个“网红盘”开卖引发疯抢,不少购房者甚至“借名买房”。一手房和二手房之间有超过5万元/平方米的价差,买到一套房可能有500万元的价差空间。近期,一张截图在网上热传,据说是一位码农三年前高杠杆买了2套华润城,月供12万,最终亏损1000万的经历。从图中信息推算,这应该是89平户型,在2021年单价破20万的高点买入,而去年年底,同户型跌至14万多一平。2套89平的房子,单价从20万降到14万多,总价从3560万降到2580万,叠加这三年的房贷和持有成本,差不多亏了1000万。理论上讲,这些网红盘的地段、价格都是个顶个的好,符合我们对一线城市核心资产的定义,为什么会出现业主宁可亏损,也要低价抛售的现象?答案就是高杠杆买房02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的出台,撕下了炒房客和伪中产最后的面具。很多中产阶级希望通过高杠杆买房来实现阶层跃迁,但谁也无法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高杠杆不可拍,可怕的是高杠杆买房后,工作没了,甚至一夜之间你所在的行业都没了,还不起房贷只能割肉甩卖或沦为法拍。过去3年,新冠疫情,封城封区,让很多行业陷入停滞状态,如旅游、航空、餐饮、酒店、会展、文化娱乐等行业,都面临巨大经济损失。而国家整顿互联网,房地产,教培行业,也让一大批高收入人群收入骤降,甚至面临失业。在房价疯涨的年代,即使还不起房贷,也能找到下一个接盘侠,高价卖出。但在房住不炒的时代,依然不评估风险去高杠杆买房,最后不但赚不到钱,甚至可能还要爆仓。对于炒房客而言,深圳出台的史上最严厉限购政策,以及与银行信贷挂钩的二手房参考价是非常沉重的打击。过去3年,深圳楼市因为以上两个政策,二手房成交量快速降温。随着成交量和需求的走低,深圳房价也进入下行通道,越来越高比例的二手房源的挂牌价开始贴近参考价。而囤积大量房子的炒房客,面对一个几乎冰封的二手房市场,当现金流遇到问题时,似乎只能通过低价抛售来渡过难关。不仅仅是网红盘令炒房客折戟沉沙,还有学区房,小产权,搏拆迁等。像福田八卦岭的学区房,前海有拆迁概念的月亮湾花园,都是深圳跌幅榜排在前列的小区。03这些购买网红盘返贫的案例,会对深圳楼市产生哪些影响?未来,此类案例是否会频频发生?深圳是否会因此出现抛售潮?团长认为一定不会。一方面,炒房客只占很小比例,敢于高杠杆买房的“赌狗”也寥寥无几。另一方面,深圳购房的首付比例一直限制在30%,深圳的房贷利率相比于国际一线城市也是较高的,高首付比例和高利率剔除了大部分激进的购房者,降低了违约风险。我们可以参考08年美国次贷危机。回顾美国21世纪初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主要原因是一些“创新性”的金融手段所埋下的隐患。在美国房价高涨的地区,如加利福尼亚州沿海岸,购房者特别容易接受一些激进的金融手段来实现自己的购房梦,比如说“零首付”购房。2002年,全美的新增贷款中,零首付贷款的份额不到10%,而到2005年,这一数字随房价一样暴涨,达到31%。丹佛、华盛顿、菲尼克斯、西雅图等城市零首付贷款占2005年全部新增贷款的40%。在房价最贵的旧金山湾,2002年新增贷款中,零首付贷款占11%,时至房地产白热化的2005年,这一数字暴涨至66%。反观深圳,市场中不可能出现零首付购房,而且还有限购,限贷,限售等调控政策,已经把楼市的风险降低到可控范围内。尽管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房价出现波动,大部分深圳业主的收入也完全支付得起月供,除非急用钱否则不会降价出售,更不可能出现大面积停贷或抛盘。最后,希望大家认清现实,克制贪念,买房赚快钱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合理控制风险,深入挖掘城市片区价值,学会做时间的朋友才是明智之举。2023年二季度,预计还有更多类似的网红盘低价抛售的案例,这对于很多刚需来说,也不失为一个难得的上车机会。欢迎关注深圳看房团
2023年4月5日
其他

2400亿美元华人资产,紧急大搬家?!

最近两天,一个令人吃惊的财经新闻在网上流传:硅谷银行、瑞士信贷暴雷后,引发了在美国、欧洲的华人资产大搬家。一个月内,华人从美国和瑞士分别转出了760亿美元和1650亿美元的资产。这些流出的钱,投奔了新加坡、香港或者加拿大。消息还说,由于近期业务太繁忙,香港某大银行已经取消了员工休假,周六、周日也上班。我在网上搜了一下,没有查到权威媒体对华人资产逃离欧美的报道,也无从证实上述资金量的真伪。但的确查到:汇丰银行在香港宣布,由于业务繁忙,从3月25日开始在旗下三家分行率先试行一星期7天营业,在周末的额外营业时段为预约客户提供服务。具做法是:星期六延长服务时间至下午5时,并于星期日下午2时至5时营业。(下图)那么:欧美华人资金大搬家是真是假?背后到底有什么玄机?我个人的判断是:由于美国硅谷银行、签名银行暴雷,第一共和银行、银门银行岌岌可危,银行业的多米诺骨牌已经被推倒,虽然监管当局对硅谷银行、签名银行储户存款予以了兜底。但未来如果有更多银行出事,是否都可以获得兜底,尚存在不确定性,所以部分存款搬家是必然的。更令人担忧的是,此次瑞士监管当局在处理瑞士信贷问题上,打破了业内的惯例,让持有AT1债券的机构和个人血本无归,让更多的人对银行业和监管规则的不确定性深感忧虑,资金从欧洲流出也是必然的。上图是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发布的2022年版“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名单,瑞士信贷虽然处于最低一级,但仍然名列全球最重要的15家银行之列,跟中国建设银行地位接近。这样的大银行,显然不能倒闭。如果倒闭,必然地动山摇。所以当瑞士信贷暴雷后,瑞士监管当局立即宣布将不惜代价地救助。其中包括:第一,让瑞士最大的银行——瑞银来收购瑞士信贷,价格为30亿瑞士法郎。第二,提供无限量流动性支持,保证救助瑞信成功。最新的消息说,瑞士政府和央行将提供约2600亿瑞士法郎(合2800亿美元)的支持,相当于瑞士GDP的1/3。这笔交易将涉及大量公共支持,包括三笔流动资金和贷款,以及瑞士政府承诺消化收购带来的高达90亿瑞郎的潜在损失。2800亿美元,接近2万亿人民币,这笔钱足以帮助恒大还债了。瑞士总人口才870万,这相当于每人拿出3.6万美元来救助瑞信。第三,最令人瞠目的是,在这样不惜成本的大救助下,瑞士当局竟然宣布:总金额约160亿瑞郎(约合172.4亿美元)的瑞信额外一级资本债券(AT1)将被减记为零!也就是说,在瑞信被收购、股东可以拿回40%资产的同时,持有160亿瑞士法郎债券的投资人将血本无归!这绝对是惊世骇俗之举,被一些人认为是“国家赖账”。熟悉金融的朋友应该知道,在银行暴雷的时候,有一个公认的资产清算顺序。一般按照存款优先于其他债权、其他债权优先于股权来安排。具体来讲就是:当银行暴雷,需要破产清算的时候,首先要保证清算工作组的费用,他们处于最优先考虑的地位;其次是所欠员工工资和社保,再次是优先支付个人储户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再往后,是企业存款、各类债务,一般债务优先于次级债务;最后如果还有一点渣渣资产,可以按比例分给股东们。总之,站在第一排挡“破产子弹”的首先是银行的股东们。站在第二排“挡子弹”的,就是上面说的AT1债券的购买者。这种债券是次级债,主要是用来帮助银行满足资本充足率的。当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足,即将出现风险的时候,这种债券就自动转换为股权。所以AT1是高风险债券,购买者也知道。他们之所以愿意买,是因为高风险对应了高回报率。只要银行不出事,他们就可以获取超额收益。——刀刃上的血总有人愿意去舔,只要给足够的钱。在整个欧洲,一共发行了2750亿美元的AT1债券。这为欧洲的银行业提供了厚厚的安全垫。现在,瑞士当局打破了惯例,让AT1债券持有者“优先阵亡”,而瑞信的股东们可以在被收购的时候拿回40%的资产,这令全球金融市场深感震惊。这不仅仅是瑞士的问题,也还将是欧洲的问题,甚至是全球的问题。以后,还有人愿意买AT1债券吗?如果没有人愿意买,那么银行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少了一支商业雇佣兵来充当救援“敢死队”。这将直接把各国银行、财政部推到前台:银行出事的时候,你们要么印钞,要么拿纳税人的钱来堵窟窿吧!所以,不仅欧洲的2750亿美元的AT1债券持有者需要跑路,银行的股东们也会跑路——君不见,人傻钱多的沙特国家银行,成为瑞信大股东才几个月,购买股权的15亿美元就损失了80%。这让人联想起2008年全球风暴前夕,中国平安收购比利时的富通集团,最后血亏200多亿元人民币的历史。这两件事惊人相似,都是欧洲对亚洲新兴国家的金融收割。至少这次沙特国家银行更幸运一些而已。瑞信暴雷后,欧洲各大银行客户的安全感会降低。所以,在欧洲的华人资产出逃是大概率的,至少在2023年要避避风头吧。此外,大家还会想:价值172亿美元的瑞信AT1债券阵亡了,持有他们的金融机构是谁,风险会不会外溢。根据公开资料,持有瑞信AT1债券的是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景顺(Invesco)和BlueBay,此外还有高盛、摩根士丹利。看到了吗,大部分是美国和英国的金融大鳄。华尔街或者伦敦金融城的大鳄们按照原来的规则,希望火中取栗,但这次都被瑞士当局割了韭菜,尽数“闷杀”。他们将来会反击瑞士金融当局吗?瑞信出事后,欧洲央行还是决定加息50个基点,而美联储也有可能在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宣布加息25个基点。欧美银行业的生死劫,仍然看不到曙光。欧美的政客们优先考虑的是通胀,是选票,而不是银行业。所以,如果有不少华人资产从欧美流出,投奔新加坡、香港,这一点都不意外。不过汇丰银行等香港的银行加班加点开户,恐怕不仅有欧美的因素,还有内地的因素。疫情三年、关口封闭,大量的金融需求被压抑。现在内地居民可以去香港了,顺便开个账户也是很自然的。这一波欧美银行暴雷,再次告诉我们:资产想安全穿越经济周期,实现升值、保值是很困难的。金融资产,天生就比不动产带有更强的虚拟性和波动性。确定好家庭的资产之锚、资产压舱石,是非常重要的。而大城市、核心地段的优质不动产,是天生的资产之锚,因为逻辑简单、容易看懂,所以不容易上当,不容易被割韭菜。把财富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非常重要。大量配置金融资产等于信任别人,大量配置优质不动产等于相信自己。道理就这么简单。欢迎关注以下公众号:
2023年3月21日
其他

楼市传来“噩耗”:大家不离婚了!

近日,民政部公布了《2021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其中离婚数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2021年全年,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一共有283.9万对,比上年大幅下降了34.6%!上表是近年来,中国每年的结婚、离婚数据。离婚包括法院判决离婚和民政部门登记离婚,上面表格里“离婚总数”超过“民政登记离婚”的部分,就是法院判决离婚数。民政部说的离婚下降34.6%,是离婚总数。其中登记离婚的人数,同比下降了42.7%,下降幅度更大。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中国离婚人数的大幅下降?我认为主要是两大原因:第一,楼市入冬了,没有赚钱效应了;第二,经济不景气,需要抱团取暖了。从上面离婚总数来看,2011年为287.4万对,然后每年都在上升,一共涨了8年,到2019年达到了470.1万对。10年来离婚人数的首次下降,是2020年出现的,下降了7.7%。到了2021年,则出现了断崖式下跌,总离婚人数下降了34.6%,登记离婚人数下降了42.7%。一般来说,夫妻为了买房而“离婚”,是通过登记离婚方式,很少采取法院判决方式。2021年登记离婚比2020年减少了近160万对,如果之前三分之一的登记离婚跟购房有关,则2021年仅此一项就减少了50万套住房的购买力。离婚买房,可以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利益:第一,在严格限购的区域,可以多买1套住宅。在此前的限购中,一般来说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每个户籍家庭只可以在限购区域买2套住宅。如果离婚,把2套住宅放在夫妻某一方身上,离婚之后没有房子的一方可以再买一套,复婚之后就拥有3套住房。第二,通过离婚方式买房,可以享受契税等减免。在大城市,户籍家庭的第一套房契税一般是1%或者1.5%,第二套房则是3%的契税率居多。在北上广深,1套房子动辄1000万、2000万。如果是家庭二套房,则办证契税要缴纳30万元或者60万元(税率3%)。离婚之后买2套房,契税是1.5%,就可以节省15到30万的税费。第三,离婚买房,可以降低首付比例、享受更低利率。在大城市,家庭购买2套房,首付比例往往要上升到4成以上,最多可以达到8成;如果离婚后买2套房,则首付比例会低一些,按揭利率也更优惠一些。此外,还有人可能因为卖房而离婚,因为同样可以减少税费,只是这样做的人比较少。看懂了这里面的经济利益,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国近年来离婚人数为何上升这么快。从2011年到2019年的8年间,上升了63.5%!为了遏制离婚买房的风气,以深圳为代表的多个城市被迫出台了限制措施:“购房之日前3年内有一次以上离婚记录的,其拥有的住房套数按购房之日前3年离异时家庭总套数之和计算”。2021年,楼市出现了20多年未有之大变局,大房企暴雷、市场入冬、赚钱效应消失,大家购房意愿大幅下降,离婚人数自然就回归常态了。跟买房密切相关的登记离婚人数,更是大幅下降了42.7%!离婚人数暴跌,意味着楼市的投资性需求大幅下降。经济不景气也是离婚人数下降的原因之一。不是所有的离婚,都跟买房有关。相当一批人离婚,是因为夫妻感情破裂。也不是每对“感情破裂”的夫妻一定会离婚,因为离婚的时候还要考虑孩子、住房、经济等因素。因为没有足够的钱、足够的房子,而无法离婚的夫妻有很多。尤其是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供楼、子女教育甚至吃饭,都可能出现问题。这时候,凑合着过、等等看,就成为一种被动的选择。也就是说,疫情造成了经济不景气,带来了更多失业,也让离婚变得更为慎重了。再看一下2021年的结婚数据:根据民政部的统计,2021全年依法办理结婚登记764.3万对,比上年下降6.1%。结婚率为5.4‰,比上年下降0.4个千分点。从2021年结婚登记人口年龄分布情况来看:20-24岁年龄段人数有252.9万人;25-29岁年龄段人数有539.3万人;30-34岁年龄段人数有305.2万人;35-39岁年龄段人数有133.2万人;40岁以上年龄段人数为297.9万人。下图是近年来结婚人数的走势图:中国近年来结婚人数,是在2013年见顶的,当年为1346.9万对。然后,就出现了逐年走低的状况,至今已经连续跌了8年。2021年登记结婚的夫妻有764.3万对,只有2013年1346.9万对的56.7%,接近于腰斩了。结婚人数不断下降,自然会造成出生人数、出生率的下滑。2021年全年全国出生人口1062万人,创下了建国以来最低点,甚至比1961年的饥荒年代还要低!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最近10年来的结婚数字里,是有水分的。部分家庭为了购房而离婚,买房子之后复婚。比如2021年登记结婚的人群里,40岁以上年龄段人数为297.9万人,这些人里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买房子而折腾的。先离婚,再买房子,再复婚。中国人整体的结婚年龄在推迟,结婚率在下降,人口出生率在下降。不过民政部这份统计给我们带来的最大“震惊”是:当经济不景气、楼市入冬之后,大家连离婚等“懒得”了!我的新版语音课——“刘晓博金融地产课”上线了!语音课主要分析当天重大财经新闻(跟公众号内容不重复,或先于公众号发布),涵盖宏观经济、政策、区域和城市价值、楼市、股市(但不荐股、不诊股)等。其内容尺度会明显大于公众号,相当于我给VIP会员的一份财经内参。新版语音课每周更新将不少于6次(极特殊情况例外),每年更新不少于330次,每次不少于10分钟。更新时间一般在每天下午到傍晚,有重大突发事件时例外。语音课单次售价今日起上调为25元,年费会员售价目前为799元,相当于单次收听价格的10分之一,折合每次仅售2.42元。无论你什么时候购买年费会员,都可以从购买之日起收听1年时间。语音课通过第三方平台——小鹅通来提供服务。长按下面的二维码,付费后可以成为年份会员。购买前可以单次试听,购买年费会员请慎重,因为无法办理退费。长按下面的二维码,可以登录语音课首页,收听你购买的课程。你平时也可以通过“刘晓博说楼市”、“刘晓博说财经”、“楼市参考”公众号首页左下角菜单栏的“晓博课堂”登录语音课首页。楼市又到了容易犯错误的关键时刻。为了更好为大家服务,本公司旗下的“知识星球”——“大湾区楼市”,启动2022年度会员招募。“大湾区楼市”以深圳为核心,兼顾大湾区其他10个城市”,为大家提供购房方面“一对一”的在线咨询服务,年费只收1500元(续费也为同样价格;目前为促销期,以后可能会上调)。“大湾区楼市”,由刘晓博的助理、“深圳看房团”、“楼市参考”公众号主编曹俊提供咨询,他毕业自“985+211+双一流”名校,是深圳地产圈资深人士,有丰富的市场经验。他将跑遍深圳所有新盘,以及珠三角主要片区,为大家提供“更贴近市场”的服务。这个“知识星球”跟“刘晓博语音课”的最大区别是,前者提供在线的“一对一咨询服务”,互动性、针对性更强;后者不提供咨询服务,无互动。愿意加入的读者,可以下载“知识星球”的APP,长按下面二维码后,付费加入。平时使用时,可以直接打开“知识星球”APP,或者从微信公众号“知识星球”的菜单栏登录。无论你何时加入,我们都将为你服务365天。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苹果手机会截留超过30%的费用,所以请你尽量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购买、使用这一服务。读者加入“大湾区楼市”知识星球之后,可以获得的服务是:
2022年9月1日
其他

新规发布,楼市又被锤了……

7、确保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平稳。不大规模、短时间拆迁城中村等城市连片旧区,导致住房租赁市场供需失衡,加剧新市民、低收入困难群众租房困难。鼓励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住房租金年度涨幅不超过5%。
2021年8月10日
其他

人民币持续升值?楼市将被碾压?

3、这样,我们的目标就非常清晰:一头抓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确保人民币的国际信誉;一头推动资本账户开放,寻求跨境资本自由流动,确保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可自由使用。
2021年5月23日
其他

有资格谈“都市圈”的城市,不是京沪,而是……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
2021年1月25日
其他

房贷,8月25日将有大变化?

原创的财经评论,独立的观察视角,深度的市场剖析。
2020年8月13日
其他

许家印:一个啃霉窝头长大的中国企业家!

连他自己都说“五年无偿投入110亿对恒大来说不是一件难事,最难的是要派一支能吃苦耐劳、能奉献、能打硬仗,能出思路、能出管理、能出办法、能出技术、能激发当地干部群众内生动力的优秀扶贫团队”
2018年1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