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布面油画《青春之歌》和女知青的故事

苏杭日记 2021-10-23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这幅近乎戏谑的画

毋宁说是一首关于青春理想破灭的挽歌


记忆


时间


爱情

亲情

友情


感知

人生


人生

艺术


时代

生活


这幅《我的前夫》油画,

表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山西知青,

窑洞前的一场中国“文革”特色的婚礼,

在那个因扭曲、畸形和苦难,

而难忘的年代,

这样的婚礼并不罕见。

布面油画作品原名《青春之歌》,

作者是王国斌,

以下油画均为他的作品,

版权归他本人所有。



在这幅作品中,新郎穿着新布鞋和褪色的粗布棉衣,脸色黝黑苍老,手指粗大扭曲,笑得合不拢嘴,情状得意、满足。他的年纪看起来比新娘大许多,也许就是某村干部的光棍儿子,由于拥有当时最为显耀的贫下中农的阶级身份,他理当享有娶漂亮女知青的权利。



《我的前夫》


在这幅作品中,新郎穿着新布鞋和褪色的粗布棉衣,脸色黝黑苍老,手指粗大扭曲,笑得合不拢嘴,情状得意、满足。他的年纪看起来比新娘大许多,也许就是某村干部的光棍儿子,由于拥有当时最为显耀的贫下中农的阶级身份,他理当享有娶漂亮女知青的权利。



《我的前夫》局部


从女知青身上,我们还可以产生联想,也许她城里慈爱的父母已身陷牛棚甚至遭逢不测,她现在沦为无家可归;或许还有更多的打击降临她身上,因此之故,他才会别无选择,委身并不爱的光棍做老婆。她脚边的旅行包就是她的全部嫁妆。门楣贴的标语“接受再教育”既点明这是一间知青屋,又富有讽刺意味地说明“接受再教育”的成果就是像这女知青一样“扎根农村一辈子”。

《我的前夫》局部


牧羊铲和角落的胶鞋说明了新娘是个正在从事放羊接受改造的知青,她脚上穿的一双红色绣花鞋是做新娘的标志,一身浆洗得发白的旧军装是那个时代最为时尚的代表革命的服装,手上一本“红宝书”是时代的标记,三者极不和谐,却在她身上统一了。这一切都证明了她嫁给了村干部的光棍儿子,是服从革命事业的需要、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成果。这一切符合当时主流意识形态和普通人的行为逻辑,曾经被视为天经地义、无可非议,其实却是违背人性、天理难容,真是亘古未闻、荒诞无稽。

《寒露雁南飞》


婚后不久,到了“寒露”节气。天凉了,大雁南飞了。她手拿结婚证斜靠在窑洞门前,蹙紧眉头,满脸愁容,身体则僵硬而局促。喜字还在,新婚丈夫不知去向,也许是去喝酒、赌博了。而此时此刻,慈祥的父母,你们在又哪里?

《我爱北京天安门》


几年过去了,女知青的孩子已经该入学了。为了圆梦,带着孩子在天安门的绘画幕布前留个影。少妇裤腿上的补丁和孩子的赤足,说明了她过得并不好,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油画作品《我的前夫》及系列,以传神的画笔勾画出在那特定的年代,知青坎坷生命历程中的归宿和命运之神的无情,虽不是普遍的人生遭遇,但从一个视角揭示了当时知青的生存处境。浓缩了一段真实的历史。



这部油画作品正视和反思了文革和知青上山下乡那一段惨痛的历史,勾起了有过相似经历的人沉痛的记忆。婚姻的悲剧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悲剧。油画《我的前夫》选择女知青的婚姻悲剧作为切入点,对文革和知青运动作了有力的控诉,内涵十分丰富,表现十分深刻。据说初展时很多老知青在这幅画前泣不成声。他们静静地注视这幅画,看到女知青眼里的恐惧;看到她无声的眼泪,满脸的愁容和她无助的焦虑;看到她对命运的失望,对未来前途的绝望,对自己处境的悲凉。做了新娘的女知青,无论从眼神还是从坐姿,不仅没有表现一丁点儿的幸福和满足,反而透出了无限委屈、忧伤和无奈,避之唯恐不及——这对主角极不和谐的表情暗示婚姻的荒谬性和悲剧性。老知青们已经看到她今后生活的坎坷,这不是青春少女应有的神情


《我的前夫》这幅画确实很震撼,不仅是让人流泪,泣不成声,还有锥心的痛,让知青们心头引起一阵颤抖和轰鸣。他们的眼前似乎再现了那难以忘怀的50多年前的知青往事:那些至今还留在农村的同学的身影,她们扎根农村,与当地农民结了婚,过完全不属于她们的生活。


女知青姜姜的故事


女知青姜姜,省城名作家的女儿。名作家文革前走红时与原配离婚娶了后妻,文革中成了批斗对象,女儿姜姜因父母离异和黑帮女儿身份,被下放到农村无人问津。姜姜的家庭成分不好身体弱小,干不动农活不说,又没有父母亲情关爱,那种无助比起一般的下放知青,更多了一份苦情。

《豆蔻年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这是特殊年代具有特殊含义的、随着岁月渐渐淡去的名词和口号。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他(她)们把自己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献给了一个时代的召唤,把汗水和热血洒在了共和国贫瘠的大地上。


在姜姜下放的地方,有个右派医生茆XX也被下放在此。茆医生原芜湖地区医院的医生,五七年反右时一不小心成了19岁的安徽最年轻的右派。一个是黑五类文人之女,一个是年逾30的右派医生,不经意间这对孤男寡女就对上了眼。据茆医生回忆,他虽然是右派身份但毕竟还有一份工资,对没有劳力没有经济来源的J来说是依靠和保障,他们也想打结婚证的,可是因为他的右派身份公社不批准结婚耽搁下来,他俩先是私下往来后来干脆就同居了。

《我的大学》:她是一个养猪姑娘,也是下乡知青。寒冷的冬夜,桅灯和盆火给养猪场带来光明和温暖。刚生下的小猪崽又冷又饿,姑娘用奶瓶把它喂饱之后,又抱在怀里给它取暖。姑娘身着单薄的旧军装,佩带毛主席像章,板凳上还有一本学习笔记。她的梦想就是象墙上宣传画中的偶像一样,在农村这个毛泽东思想的大学校中锻炼、成长,将革命进行到底。


一个未婚一个未嫁,两个单身年轻人同居却弄出天大事来——差点被枪毙了的茆医生!1971年中发26号文件要求各地坚决打击破坏上山下乡的阶级敌人,凡是强奸女知识青年的,都要依法严惩;干部利用职权为非作歹的要撤职查办;包庇怂恿犯罪分子的,要给予严格的纪律处分。各地知青部门纷纷发文,贯彻文件精神,处理了一批摧残女知青的案件。

《让我们荡起双桨》:作品中,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长大的女知青,手握的已非双浆,而是挖地的锨、牧羊的铲;“美丽的白塔”,则取代于灰白、驯顺的绵羊;在理该有“绿树红墙”处,却只有灰褐、焦干的土。那曾“小船儿飘荡”的少女,如今坐于土地上,如涸辙中的鲋鱼。


女知青J和茆医生所在的公社,把茆医生五花大绑地抓到公社关押,不但准备给他戴上“破坏上山下乡”「强奸女知青」帽子,县委和公社的某头头为泄私愤“与茆医生有过节”,一定要把茆医生案子办成速决案,让他尽快伏法。可怜的女知青姜姜,成了专案组的羔羊,每天轮番劝导要她交代男女问题不说,还要她指认茆医生强奸。威逼利诱软硬兼施,说是只要她肯指认强奸,就立即给她重新安排到较好的生产队,还让她做民办教师不干农活等等。

《知青系列-卫红》:这段历史不应该泯灭,这是一个时代的痕迹,这是共和国热血儿女的足迹。十年艰苦的岁月,这些共和国的热血儿女以不同的形式、以不同的理解,铸造了共和国曾经的灵魂。他(她)们不应该被忘记。


茆医生关在公社里呼天天不应求地地不灵,很怕姜姜扛不住瞎招口供那只有死路一条了。女知青姜姜还是很有良心的,她一口咬定是自己勾引茆医生并且是自己主动投怀送抱的,那个年代女的这样说自己简直就是自甘堕落下流无耻,但唯有这样才能救茆医生一条命!女知青姜姜死不改口让专政队无可奈何,茆医生才鬼门关前捡了一条命。


两个上海女知青的故事


安徽郎溪县某公社,安排了一批下放知青,有上海的省城的芜湖的县城的等等。下放学生根据地域不同都有自己的圈子,我的同学傅这样描绘那两个上海女知青:两个女知青除了讲上海话之外,外貌长相极其普通甚至颜值有点次的那种,别人不理她俩,包括上海来的其他知青;她俩也不理别人,公社开会知青集会她俩独坐一旁叽叽咕咕。

《如花岁月》:画面中两个女孩子,一个是穿红衣的知青新娘,一个是穿旧军装的知青赤脚医生,她们正值豆蔻年华,青春美丽。在一间典型的陕北农村窑洞里,节日喜庆气氛被渲染的很浓。床上放着“花馍”和红花褥面;墙上宣传画恰如其分的点明了时代;姑娘们的身上洒满了阳光,显得很温暖,是冬日里让人心里很舒服的那种阳光。作品中的情节隐藏在直观给人温馨冲击的审美情趣中,画面朴素喧闹而又宁和,是那种典型的乡间民俗画气氛,但仔细琢磨,新娘要嫁给谁?它的时代背景,它创伤式的凄凉感则令人油然而生。
不久流言就从本地传开了,原来那两个上海女知青分别住到了村里两个光棍家。知青们很不屑太丢人了,特别是上海知青本来就不带她俩玩。现在想来凡事都有原因的,这两个女知青或因境遇相同认识一致才走到一起,一定有为人不知的苦衷。村里两个光棍也是有原因的,傅同学说农村里的青年光棍,大部分是因为成份不好娶不上老婆,好人家的女儿谁愿意当四类分子的家属受歧视一辈子!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两个上海女知青就自己住进了两个农村光棍家。

《时刻准备着》:这位未成年的城市女知青,一脸幼稚,将手中的羊铲当作红缨枪,心里还经常想着当少先队员时的誓词:“时刻准备着”。她还时刻准备着为祖国作出更大的牺牲。


破坏上山下乡严打的文件下来,没见到公社那些利用职权揩知青油的人倒霉,却听说公社把两个光棍捉拿绑送到公社关押起来,一时间村子里沸沸扬扬起来,在偏僻的农村这么大的事可是震动了四乡八邻的。听说两个上海女知青已经有孕在身,苦歪歪的每天走30多里山路往公社跑去求情。家里的猪地里的庄稼活,眼见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不但老乡就连原来不屑她俩的知青们,也动了恻隐之心,为啥呢?总要给人一条活路吧?!

《青春若梦》:知青们刚下乡时也曾踌躇满志,但长期艰苦的生活却磨去了他们的意志,对革命到底失去了勇气,对“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失去了信心。作品对知青进行了人性中最普遍共性的描绘,这也是对他们遭遇的最诚实、最雄辩的表达。


冬来夏往烈日炎炎,挺着大肚子的两个女知青千难万难地跑公社,几十趟几个月下来,终于有一天,女知青对前来看望的傅同学说:“我男人回来了。”傅同学夫妇都下放在那村子里,夫妻两经常记起这两个上海女知青,估计改革开放后她俩应该是村里最先致富的人,但愿有文化能吃苦的两个上海女知青之后的日子是幸福的。



洗不清的女知青


安徽当涂县红星大队当年是全国模范典型,那里的一个女知青被公社干部糟蹋了,性子刚烈的她没有忍声吞气,回家后就告诉了母亲把那个公社干部告了。赶上中央文件县里公社都不敢包庇,派专案组调查,一查下来恐怕就不是女知青一个人的问题了,不知道那个色狼究竟搞过多少女知青,反正公社最后下了文件,当地所有女知青全部优待返城。

《喜儿》:墙上喜儿红头绳,墙下喜儿花衣裳。本应城里上学堂,无奈乡间做婆娘。


女知青能够全部提前返城是件高兴事,但到后来就高兴不起来了。等到谈婚论嫁时,一说起是下放在当涂红星的,媒人男方都黯然没了兴趣。流言杀人啊!那年头凡在农村入党的提拔的女知青,一提起就是“洪洞县无好人”,婚姻路上都非常坎坷。


嫁不出去的女知青


安徽南陵县有个下放女知青,与大城市女知青相比她很会来事,被公社领导看上提拔为公社妇女主任。

《半个月亮爬上来》:在充满着青春躁动和激情的岁月中,无论何种残酷凄凉的环境都熄灭不了青年男女心中燃起的神圣爱情之火和本能对异性的渴望。由于理想被残酷现实逐渐摧毁,人性极端扭曲和受到压抑,生活中的沉重枯燥……这一切都构成了知青对未来的失望。理想的破灭使青年男女更容易唤醒久已压抑和饥渴着的情欲。但在文革那个特殊的政治背景下,婚前恋爱,接吻和性接触是不被允许的,如果被察觉,就要上升到政治角度上接受批判或冠为“流氓”罪名接收处理。更由于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不正常的冷漠关系,男女之间不能保持正常的恋爱关系,只能人后偷尝“禁果”。于是在荒地上草垛旁发生这一幕幕爱情的悲剧……


小县城里出了这么个人才,据说她家里人很骄傲,父母到处说生此女时看到凤凰所以命该做官。此女果然官运亨通,一路提拔从公社到县到市,官至芜湖地区医院的党委书记。待到芜湖市做官时,该女已30好几没有结婚。

有人到我婆家来给她提亲,前婆婆很高兴,她的老上级婆婆时任大队妇女主任时该女任公社妇女主任,愿意来做自己的媳妇,一家人在商议。我说:“她嫁你们家我管不着,但是我申明不与她往来”。前小叔子听到我的表态后立即对母亲说,他不要这个女人。大家心知肚明,该女知青名声不好,据说当初是和公社书记有一腿才上来的,随着那个公社书记节节提拔,她也跟着提拔——这一条让男人们望而却步。

《蜜桃熟了》:你深爱的人,正好也深爱你,这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没有之一。一对农村新婚夫妻,高高兴兴回娘家。蜜桃熟了,想必爱情也有了结晶。他们从小青梅竹马,又门当户对,恩恩爱爱。作者在此将自己化身为一位导演,用一个静止的瞬间,表达历史故事。


这个女知青一直到年过四十还是嫁不出去,直到有一天她的那个靠山被人举报,揭发了他与女知青长期通奸的事实,被组织部门开除官职调离地区农业局局长的岗位,此女从此绝了嫁人的希望。我不知道这个女知青是幸还是不幸?为了做官跟一个比自己大十几岁的老家伙蹉跎了一二十年,最终落得个终身未嫁。

每看到或听到令人心碎的知青故事,我总是几天都不能平静。知青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部还活着的历史,每一位知青都有最深的体会和成长的故事。




女人——你的名字叫弱者!在上山下乡的狂潮中,有多少被侮辱被损害的女知青,受害人为了名声为了生活,把屈辱埋在心间甚至终身。她们是时代的牺牲品,有谁还记得她们的故事、她们的血泪。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大家都在看头条


不堪回首的十年岁月
202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完整原版)
当江南水乡飘起雪,乾隆去过的这12个古镇,哪一个是你的最爱?
空姐是旅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上海最时髦的老年人,都被他拍下来了。
“文革”中文化界逝者的风骨
美到窒息的中国古村落,再不看一眼它就消失了。
“文革”中自杀的十二大美女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部纪录片。
红色名媛章含之的那些事
最中国的雪,在江南。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建筑,美的惊心动魄。华为二公主上线刘晓庆揭秘秦城往事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前世今生
红卫兵大串联--轰轰烈烈的文革式旅游
《周迅模特油画》和她的九儿昔日延安十大美女的最后结局,令后人唏嘘不已。
北方和南方的真正差别在这,超级形象了!
中国画卷
《红楼梦》中最精妙的一处性描写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20位文革风云人物今安在?
十首清丽委婉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
无锡太湖船菜16道,有故事的佳肴最是美味。
神奇的布达拉宫里面长啥样?
江南十八道汤品
住在上海的日本妹子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前世今生
红卫兵大串联--轰轰烈烈的文革式旅游被完好保存下来的中国珍贵古建筑(修正版)
爱在金陵的深秋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10)
江南这几颗银杏树,看着看着就想结婚。
上海本帮招牌菜
钱塘江大潮:10段大片让你一次看过够
腔调韵味十足的越剧10大唱段
一到秋天,无锡就美成金匮。
老上海的蜗居年代
新中国最顶级的饭局
异国风情:印度的那些奇葩事儿
魔都土豪面16碗,你吃过几碗?江南水乡委婉动听的戏曲弄堂的消逝江南十条特色风情街民国好声音:上海滩七大歌姬
酥到骨子里的10首苏州评弹
徽杭的故事:一条古道往东行,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美国人40年前拍摄的彩照里,藏着最真实的徽州原貌。
最江南的28碗面
20世纪,上海的100个瞬间。
上海宋家花园,百年老宅半世传奇。江南馄饨江南民歌小曲28首
从上海到香港:十个人的同框,十个人的传奇。很漂亮很漂亮的100个地方江南养生之音30曲



  时光


活生  


壹玖叁伍

排版 / 喜喜

图片 / 网络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