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牛年看牛

苏杭日记 2023-02-22




牛气

冲天





农历辛丑年春节将至,牛年即将到来。在中国人心中,牛是一种勤劳而温顺的动物。在中国数千年的农耕文化中,牛与大地谱写着耕耘的诗篇,寄托着人们深厚的情感。



牛在新石器时代就被人类驯化,距今至少有7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之中,牛排名第二,这一排位也被演绎出很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比较为人熟知的是这样一个典故:天地未开之时,混沌一片,鼠于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鼠咬天开”,所以子时属鼠。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是辟地之物,所以丑属牛。



自古以来,牛以农耕为主。在南方,牛下水田;北方,牛犁土地。《周易》中称牛为“坤卦”的象征物,代表生养万物的大地,具有极高的象征意义。史书记载,每到立春节气,官府都会举行“鞭打春牛”仪式,以示春耕开始,并兆示丰年。春牛是用泥土塑造的,塑造土牛始自周代。农历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气”,那时的土牛是寒冷的象征。汉以后,“造土牛以劝农耕”,土牛成了春天的象征,故又称春牛。



民间的《春牛图》,画上除春牛外,还有芒神,即眉清目秀的放牛郎。芒神光脚,则预示来年雨水大,要防涝;双足穿草鞋,预示来年天旱,要抗旱蓄水;一脚赤足,一脚草鞋,预示不旱不涝,好年景,要辛勤耕作。春牛身长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365天;牛尾长一尺二寸,象征一年12个月;四蹄象征四季;柳条象征春天,鞭长二尺四寸,表明一年24个节气。牛肚子里放五谷杂粮,鞭牛之后,人们就将泥牛“瓜分”,撒到自己家地里,争取五谷丰登。



而牛的功绩并不仅限于耕田辟地,其在交通、食用、艺术甚至军事上都得到广泛运用。如军事上,相传战国齐将田单曾发明“火牛阵”战术,在齐燕交战之时把千余头牛角上缚上兵刃,尾上缚苇灌油点燃,冲向燕军,大败燕军,连克七十余城。交通上,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王亥就发明了牛车,在晋代,牛车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和运输工具。



牛在中国文化中是勤奋、获取少、贡献多的象征,而牛也被寄寓吉祥安泰、继往开来的含义。古时《鞭牛歌》说:“一鞭曰风调雨顺,二鞭曰国泰民安,三鞭曰天子万岁春”,就是人们将美好希望寄托于牛的写照。耐疾苦、任劳怨、性宽厚,古人诗词中对牛吟诵颇多,尤以南宋李纲的《病牛》最著名,诗言:“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愿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牛的精神从来都是可嘉的。



牛,作为数千年来一直陪伴人类的动物之一,被赋予了中华民族的美德。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是家喻户晓的美好形象,是底蕴深厚的文化意象,蕴含着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精神密码。欣逢牛年,希望牛的精神能继续滋养我们,一如既往脚踏实地、苦干实干、开拓创新,用平凡铸就伟大,耕耘人生之美。



天空中飘不完云彩,没有一片能擦去牛的忧伤。


牛的眼睛是诚实的眼睛,在生命界,牛的眼睛是最没有恶意的。



牛的眼睛也是美丽的眼睛。



我见过的牛,无论雌雄老少,都有着好看的双眼皮,长而善眨动的睫毛,以及天真黑亮的眸子。



我常常想,世上有丑男丑女,但没有丑牛,牛的灵气都集中在它大而黑的眼睛。


牛,其实是很妩媚的。


牛有角,但那已不大像厮杀的武器,更像是一件对称的艺术品。


有时候,公牛为了争夺情人,也会进行一场爱的争斗。


如果正值黄昏,草场上牛角铿锵,发出金属的响声,母牛羞涩地站在远处,目睹这因它而发起的战争,神情有些惶恐和歉疚。


当夕阳“咣当”一声从牛角上坠落,爱终于有了着落,遍野的夕光摇曳起婚礼的烛光。


那失意的公牛舔着爱情的创伤,消失在夜的深处。


牛在任何地方都会留下蹄印,这是它用全身的重量烙下的印章。


牛的蹄印大气、浑厚而深刻,相比之下,帝王的印章就显得小气、炫耀而造作,充满了人间的狂妄和欺诈。


牛不在意自己身后留下了什么,绝不回头看自己蹄印的深浅,走过去就走过去了,它相信它的每一步都是实实在在走过去的。


雨过天晴,牛的蹄窝里的积水,像一片小小的湖,会摄下天空和白云的倒影,有时还会摄下人的倒影。


那些留在密林里和旷野上的蹄印,将会被落叶和野花掩护起来,成为蛐蛐们的乐池和蚂蚁们的住宅。


而有些蹄印,比如牛因为迷路踩在幽谷苔藓上的蹄印,就永远留在那里了,成为大自然永不披露的秘密。


牛的食谱很简单:除了草,牛没有别的口粮。


牛一直吃着草,从远古吃到今天,从海边攀缘到群山之颠。


天下何处无草,天下何处无牛?


一想到这里我就禁不住激动:地上的所有草都被牛咀嚼过,我随意摘取一片草叶,都能嗅到千万年前牛的气息,听见那认真咀嚼的声音,从远方传来。


牛是少数不制造秽物的动物之一。


牛粪是干净的,不仅不臭,似乎还有着淡淡的草的清香,难怪一位外国诗人曾写道:在被遗忘的山路上,去年的牛粪已变成黄金。




记得小时候,在寒冷的冬天的早晨,我曾将双脚踩进牛粪里取暖。


我想,如果圣人的手接近牛粪,圣人的手会变得更圣洁;如果国王的手捧起牛粪,国王的手会变得更干净。


在城市,除了人的浑浊气息和用以遮掩浑浊而制造的各种化学气息之外,我们已很少嗅到真正的大自然的气息,包括牛粪的气息。


有时候我想,城市的诗人如果经常嗅一嗅牛粪的气息,他会写出更接近自然、生命和土地的诗。


如果一首诗里散发出脂粉气,这首诗已接近非诗;如果一篇散文里散发出牛粪的气息,这篇散文已包含了诗。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end



支持本号

打赏随意



 大家都在看头条 



不堪回首的十年岁月
202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完整原版)
当江南水乡飘起雪,乾隆去过的这12个古镇,哪一个是你的最爱?
空姐是旅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上海最时髦的老年人,都被他拍下来了。
“文革”中文化界逝者的风骨
美到窒息的中国古村落,再不看一眼它就消失了。
“文革”中自杀的十二大美女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部纪录片。
红色名媛章含之的那些事
最中国的雪,在江南。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建筑,美的惊心动魄。华为二公主上线刘晓庆揭秘秦城往事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前世今生
红卫兵大串联--轰轰烈烈的文革式旅游
《周迅模特油画》和她的九儿昔日延安十大美女的最后结局,令后人唏嘘不已。
北方和南方的真正差别在这,超级形象了!
中国画卷
《红楼梦》中最精妙的一处性描写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20位文革风云人物今安在?
十首清丽委婉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
无锡太湖船菜16道,有故事的佳肴最是美味。
神奇的布达拉宫里面长啥样?
江南十八道汤品
住在上海的日本妹子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前世今生
红卫兵大串联--轰轰烈烈的文革式旅游被完好保存下来的中国珍贵古建筑(修正版)
爱在金陵的深秋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10)
江南这几颗银杏树,看着看着就想结婚。
上海本帮招牌菜
钱塘江大潮:10段大片让你一次看过够
腔调韵味十足的越剧10大唱段
一到秋天,无锡就美成金匮。
老上海的蜗居年代
新中国最顶级的饭局
异国风情:印度的那些奇葩事儿
魔都土豪面16碗,你吃过几碗?江南水乡委婉动听的戏曲弄堂的消逝江南十条特色风情街民国好声音:上海滩七大歌姬
酥到骨子里的10首苏州评弹
徽杭的故事:一条古道往东行,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美国人40年前拍摄的彩照里,藏着最真实的徽州原貌。
最江南的28碗面
20世纪,上海的100个瞬间。
上海宋家花园,百年老宅半世传奇。江南馄饨江南民歌小曲28首
从上海到香港:十个人的同框,十个人的传奇。很漂亮很漂亮的100个地方江南养生之音30曲


排版:喜喜

图:网络

文:苏杭原创


扫码关注我们

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