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苏杭的夏日味道,有点难忘。

苏杭日记 2024-03-22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苏杭日记”


还记得夏天时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西湖荷花,古往今来令多少文人墨客流连忘返。
▲ 三虾面,苏州至鲜盛宴里的一道绝味
▲杭州“署”的味道


而如今苏州杭州,除了古朴古香的亭台楼阁、造型精致、味道出众的苏杭美食,也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这些是不是你熟悉的苏州味道?



苏州人的夏天,灵是灵的嘞。能把“不时不食”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的,大概只有苏州人了。


春日里的“七头一脑”、秋风中的大闸蟹、冬至夜的“一年一冬酿”…而恼人的梅雨季节虽带来了闷热与潮湿,但也为苏州的夏天平添了不少惊喜——




▲ 苏州人在夏天讲究吃“三鲜”,自上而下图为“地三鲜”里的红苋菜与蚕豆,以及“树三鲜”里的梅子。


立夏见“三鲜”;小满荔枝甜;梅子黄时雨,迎接三虾面;端午络子五黄宴;三伏煮锅绿豆汤,梅雨停后再把经书晒……一众鲜灵美食,共同组成了一个活色生香的苏式夏天。


初夏,鲜是鲜的嘞?


5月下旬,太湖籽虾成熟之时,各个面馆门口纷纷支起了三虾面的广告牌。三虾面,堪称苏州人的“一期一会”。对于痴迷“至鲜”的苏州人来说,一碗鲜嫩丰满的三虾面是心尖上的至福。哪怕价格堪称“面中爱马仕”,也要走进面馆来一碗“豪华早午餐”。


▲ 娟秀的三虾面,与生长在江南水乡的苏州人契合


三虾面中的“三虾”,指的是虾籽、虾脑和虾仁。手巧的阿姨们先用指腹轻轻地将虾籽剥离后淘洗,而后再挤虾仁、剥虾脑,每一部分的精细拆分和烹调,都是决定三虾面风味的关键。以至于当三虾面上桌,一时间竟不知是该细嚼慢咽还是大快朵颐。



▲ 晶莹剔透的虾仁,既是灵魂浇头,也存着手艺人的匠心


做三虾面,是一门手艺活儿。吃三虾面,更是如此。快速把面条翻拌均匀后倒入三虾浇头,尽量让每一根面条都裹上酱油和虾籽,再搭配上姜丝、炒青菜、炸黄豆、酸豇豆几碟小菜,翻拌均匀后“嗦”上一口。


虾仁的爽滑Q弹,虾籽的鲜甜,与虾脑的喷香完美地在一碗面中融合,江南的至鲜就在这一瞬间被揽入舌尖。吃完极鲜的面,若是再喝上一碗清汤,那便真是原汤化原食,鲜是鲜的嘞!



▲ 喷喷香的三虾面,也是苏州人在“至鲜”的探索中,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


除了河虾,就属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为肥美,难怪苏州有“小暑里格黄鳝赛人参”之说。最有名的一道“响油鳝糊”,若是拿来做浇头,一份面条或许还不够。


把鳝丝加各种配料,炒到色泽金黄,再勾芡盛盘,洒上碧青滴翠的香菜葱末,以及蒜茸、胡椒粉。最后泼上一小盅热油,“嗤嗤”一阵响过,鳝丝的鲜美才被完全激发,这也是“响油鳝糊”的精髓所在。


▲ 相比于其他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噼啪作响的响油鳝糊又多了一道吸引人的声音


无论是剥离河虾时的心细如发,还是往鳝丝上浇热油时的泼辣洒脱,苏州人的夏季至鲜盛宴,永远不会缺席。


盛夏,薄荷味儿的?


炎炎夏日走在大街上,可以发现:在四川,人手一碗冰粉儿;在东北,人手一根雪糕;在甘肃,人手一杯甜醅子奶茶……然而到了苏州,男女老少都捧着一个巨大的玻璃杯,拿着一根粗吸管边吸边嚼,这便是苏州人的夏季专属“奶茶”——苏式绿豆汤。




▲ 可以用扎啤杯装的绿豆汤,用料丰富,连碰杯都很有气势


在苏州人心里,凭借汤水清亮,配料丰富而“拔得头等”的苏式绿豆汤,可称得上举世无双。粒粒分明,软而不破的绿豆做底、加上一勺雪白的糯米饭,又缀以蜜枣、金桔、青红丝、冬瓜糖和些许红豆,色泽缤纷的配料在微微冒泡的薄荷水中显得赏心悦目。光是端起透明玻璃杯欣赏一番它的“美颜”,暑气就已消了大半。


▲ 五彩缤纷的苏式绿豆汤,更像一碗“绿豆粥”


初尝绿豆汤,冰凉沁爽的薄荷水滑入咽喉,加倍的清凉从舌尖蔓延至全身,瞬间理解了何为“一口解暑”。同时,丰富的配料也在不断赋予食客们新的惊喜。清香朴素的绿豆和绵软甜糯的红豆巧妙中和,糯米饭更是颇有嚼劲儿。



▲ 相较于别地熬出沙的绿豆,在苏州,粒粒分明的绿豆让口感变得更加有层次


苏州的冰镇薄荷绿豆汤,最早由绿豆百合汤发展而来。据说配料丰富,尤其是加了青红丝的绿豆汤,在当时只有大户人家才会享用,而加入糯米团更是让绿豆汤喝完便能“顶饱”。由此,百合绿豆汤才逐渐演变为如今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冰镇薄荷绿豆汤。


用薄荷味儿来形容苏州的盛夏一点也不夸张。不仅是绿豆汤,就连糕团,都飘荡着满满的薄荷清香。



▲ 绵软细腻的薄荷糕里,藏着一颗打开清凉世界的心


外皮米香四溢,内馅儿松子酥脆,清甜的薄荷大方糕、夹杂着甜蜜豆沙的薄荷拉糕、以及红白绿三色,让人眼前一亮的三色薄荷糕,软糯却不油腻,难怪夏日里的苏式宴席总是以一道薄荷糕收尾。


入伏,一碗羊汤赛药方


在多数人眼里,羊肉温热,往往冬季才吃羊驱寒。但在苏州等地区却反其道而行之,喜欢在三伏天里“吃伏羊”,颇有重庆人夏天吃火锅“以毒攻毒”的气魄。


▲ 传统的藏书羊肉,需要用穹窿山的木桶来烧,称作“盆堂”


吃伏羊起源于淮海地区,最早可追溯至尧舜时期。每年一入伏,徐州的“彭城伏羊节”就拉开大幕。夏日食欲不振,只要喝上一碗咸鲜美味、热气腾腾的羊肉汤,便让人大汗淋漓,胃口大开,好一个通透爽快!难怪民谚常说:“喝上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


▲ 最适合白烧的藏书羊肉,汤色乳白,飘香四溢


来到江南地区,自然认准“藏书羊肉”。位于苏州城西,毗邻太湖东岸的藏书镇,在一百多年前就诞生了知名的羊肉店。当地选用的山羊肉,经过冬春两季的滋养,膘肥肉嫩,炖出的羊汤清淡细腻,堪称羊肉界的“扛把子”。


▲ 带皮的藏书羊肉,拥有果冻般的质感,细腻的口味轻易就能俘获人心


藏书人吃羊肉讲究活杀,吃的是一个“鲜”字,做法上则白烧、红烧、冷切、炖汤皆宜。正宗的藏书羊汤,不求第一口就惊艳,而是越喝越有滋味。


用羊骨和羊肉一起慢慢熬煮至汤浓肉酥,奶白色的汤,香气浓郁,口感鲜而不腻。若是再搭配一盘白切羊肉,大口喝汤,大口吃肉,那真是“打耳光也不肯放”呀(形容东西好吃)!


▲ 苏州的夏天,喝羊汤,赛药方


好羊肉,要物尽其用。待到羊肉吃尽,再往羊肉汤里下一把苏式细面,一碗汤头鲜甜、面条爽滑的白汤羊肉面自然而成。清晨来上一碗热气翻腾的羊汤面,一整天筋骨都是活泛。


除了羊汤,当然更少不了白烧羊肉、红烧羊蹄、日常下饭的羊肚炒大蒜叶,以及清淡醇香、寓意“高升”的藏书羊糕。饶是天再热也阻挡不了苏州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匠心。


夏末,品一碗“水中贵族”


从初夏的河鲜,到盛夏的“薄荷”,与时鲜互道“知己”的苏州人,来至夏末,又翘首以盼着一碗新鲜的鸡头米。


▲ 水煮后加桂花提味的鸡头米,香甜白绵,活像一碗“鸡头肉汤”


鸡头米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很陌生。而对于苏州人来说,却是乡愁一般的存在。苏州人在外地读书的时候,最开心的就是寒假回家也能吃到水灵灵的鸡头米。


鸡头米,即南芡实,苏州葑门南塘,是它唯一产地。因此鸡头米也被老苏州人称作南荡鸡头(南塘鸡头)。



▲ 被誉为“水中珍珠”的鸡头米饱满硕大,未剥开时像一颗大石榴。


相比北芡,正宗的南芡个头更大,果实浑圆光滑,自带诱人的鹅黄色。南芡的稀罕之处除了产量稀少,更在于它的口感,软糯而不粉,鲜嫩有质感,温软清香,粒粒弹牙。


为迎接鸡头米的本尊,真可谓是“粒粒皆辛苦”。农户们打开它形似鸡喙的花萼,再拿剪刀与特制的指套一点点除去外皮,就如剖蚌得珠,要万分小心,才能得到一颗水灵滑润的种仁。


▲ 鸡头米与虾仁同炒,可谓“水中双鲜”的一大聚会


最讲究“不时不食”的苏州人,面对赏味期不到50天的鸡头米时却耍起了“小性子”,偏要屯上满满一冰箱(一定要加水冻起来),吃上一整年。


水煮,是苏州人对新鲜的鸡头米最大的敬意。新鲜的鸡头米在沸水中煮两分钟和清汤一起盛出,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加上糖桂花做成鸡头米糖水。


▲ 入了山药薏仁粥的鸡头米,又添一份老道的养生感


清水煮过的鸡头米圆白莹润,吃起来清香软糯,甘美细腻。最后端起碗把汤也一饮而尽,来自食物的原香沁入心房,让人不禁道上一句“人间至味”。


除了水煮之外,鸡头米也有许多创新的吃法。与莲藕和菱角同炒,爽口清新,相得益彰;煮粥时加几颗鸡头米,朴实的白粥也变得可口甜美;甜品上点缀几颗鸡头米,赤豆圆子更添丰富……做了配菜的鸡头米,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 鸡头米,堪称苏州甜品界的“硬核”配料


初夏品“至鲜”,盛夏食薄荷,再到夏末囤鸡头米,苏州人的“夏日之光”远不止于此——


爹爹下厨做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面拖六月黄(面拖蟹)、好婆在慵懒的周末拌的风扇凉面、孩子们围坐在锅边“笨手笨脚”地剥着莲蓬头、亦或是烈日下与朋友分享的冰镇酸梅汤……


▲ “园丁种树岂因花,为卖酸浆冰齿牙”,在初夏尝梅子的苏州人,在盛夏以酸梅汤再续清凉


吃完夏天,九月的大闸蟹又是新一轮的企盼。这是温软的苏州人,留下最炙热的生活印记。




杭州人的夏天到底有多鲜?

 


食物带来的治愈和满足可以说是独一份,尤其在人人胃口不佳的夏天,对美食的需求甚至更高了。夏天的美食往往特色鲜明,或消暑解热,或开胃解腻,虽不比满汉全席,却也别有滋味。有美食相伴,酷暑也变得没那么难捱。
杭州人夏日的一天里,可以吃些什么呢?这就跟着小编一起解锁“一日食谱”吧!或许可以给“今天吃什么”这一难题些许参考。
▲ 拌川+虾皮紫菜汤
杭州的拌川即干拌面,拌川用的“川”,大都是宽宽扁扁的面,韧性好,生面条在滚水中汆过之后,加入佐料和浇头拌成,油光发亮里闪着最真实的烟火气。



浇头,是拌川的灵魂。猪肝、腰花、大肠、鳝丝、肉丝……大厨们总是能把浇头做得熟而不老,嫩而不生。
一碗热腾腾的拌川,落胃又实在,比起汤面更适合夏日的早晨,搭配一碗虾皮紫菜汤,清油解腻,完美。
▲ 南宋定胜糕+甜豆浆
一看便是甜口爱好者的最爱。南宋定胜糕始于宋代,千百年来一直为杭城人民所喜爱。南宋定胜糕外层是精制的香米和糯米粉,米粉细而均匀,里面是豆沙馅,中间混有少量白糖和桂花。

如果早上想吃点甜的,那么松软清香、甜而不腻的定胜糕会是不错的选择,再配一杯甜豆浆,这一天的起点便充满甜蜜滋味。
▲ 锅贴+小馄饨
皮薄馅足,口感兼具松软酥脆的锅贴是开启夏日早晨的另一把秘钥。锅贴散热快,转眼一小盘便已下肚,加上小馄饨的搭配,简直是肉食爱好者的福音。

早餐吃饱吃好,开启“扎实”的一天,也是一种平实的幸福。
▲ 盐水鸡+卤鸭
中午吃什么?先来点“硬菜”。在杭州,售卖盐水鸡和卤鸭的店铺随处可寻,杭州人在夏天可太爱这道“冷荤菜”了。



盐水鸡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卤鸭色泽红润光亮,肉质鲜嫩香甜,卤汁稠浓香醇,乃下饭一绝。
▲ 凉拌豆腐
每每到炎热的夏季,餐桌上总少不了各类凉拌菜,不如先来道凉拌豆腐?



小葱拌豆腐、皮蛋拌豆腐、茼蒿拌豆腐......简单的凉拌豆腐也被吃出了花儿,小小的一碗嫩豆腐,也可解夏日的烦闷和燥热。
▲ 桂花酸梅汤
饭后来碗酸梅汤,为这顿夏日午餐添上灵魂一笔。酸酸甜甜的酸梅汤也是夏天的标配,一定要加上少许杭州的干桂花,入口酸甜,咽下去后口舌生津,回味无穷。

▲ 西瓜
夏天总少不了在午后小憩片刻,午睡醒来便是快乐的“点心时间”,最受欢迎的便是各类冰镇水果,尤其是夏季果王——西瓜。冷水浸过的西瓜解热效果更是翻倍增长。

冰镇水果自古便是人们消暑的良方之一。曹丕的《与朝歌令吴质书》便载有“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这两句诗也被后人简写为“浮瓜沉李”或“沉李浮瓜”,用以形容夏季消暑的情景。
坐在凉席上,捧着半个冰西瓜,拿勺舀着吃,是属于夏天的独家记忆。
▲ 甜酒酿
除了水果,还有许多甜品可选。说起杭州人夏天必吃的老底子甜品,其一便是甜酒酿了。

舀起一勺,整块的酒酿伴随着一股超级浓郁的粮食酒味儿和丝丝凉气扑面而来。这一小碗凉凉的甜酒酿,可是无数老杭州的童年记忆咧。
▲ 老冰棍
记得来根老冰棍啊,这样夏天才完整。
而今的“老冰棍”已不再单指某一款冰棍,那些存于儿时记忆中的味美价廉的各式冰棍雪糕都成了老冰棍。

杭州人的解暑甜品可少不了它们——白糖棒冰、小布丁、赤豆棒冰、血糯米......这些冰棍第一口不会让人惊艳,但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味道,清爽不腻,简直不能更夏天。
▲ 西湖醋鱼
晚餐时间到!杭州人的夏季餐桌上可少不了河鲜,酸甜口味的西湖醋鱼可太适合夏天了。鱼肉鲜美,汤汁下饭,是夏日里不可或缺的家常味道。
▲ 霉苋菜梗
杭州人的夏日晚餐少不了一道“小众美食”——霉苋菜梗。作为知名的臭味美食之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因为它闻起来的味道,嗯……确实有点臭,但这一点也不影响杭州吃货们的热情。简单清蒸就能获得一道美味,有些人家会搭配豆腐,美味加倍!
▲ 盐水毛豆
晚上不知道吃什么?先来碟盐水毛豆吧。杭州家家户户都会在夏天做上一道盐水毛豆,作为老少皆宜,鲜香爽口的美食,毛豆在夏天必不可少。
▲ 小龙虾
深夜的杭州街头,人们聚在街边排档,聊着开心或烦恼的事,桌上一定有的一道菜便是小龙虾。


吃着肉质鲜美的小龙虾,吹着凉快的空调,喝着汽水饮料,这一刻时光简单而快乐。
▲ 螺蛳
螺蛳也是杭州人夜宵上的常客,也不知怎么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似的,也许这就是嗦螺蛳的快乐所在吧。
▲ 烧烤
锡纸烧烤、炭火烧烤、炉边烧烤......夏天的烧烤不同于其他季节,更火热有味,充满了热烈的烟火气。和许久未见的好友齐聚,点上一顿烧烤,等待时便已然雀跃。盛夏时节,食欲偶有不振,不如来杭州寻觅夏日美食吧!食在杭州,快乐消夏!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连旗袍都禁止的年代,你还怀念个锤子!

【纪实】老人存银行120万,儿子结婚想取出,银行:倒欠13万。

她在江南长大,写中国故事获诺贝尔奖,却因“辱华”被拒签,留下终生遗憾。

「国学文化」梁实秋: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语音)

山东未婚女孩瞒着母亲,买精生下混血三胞胎,称:不需要男人。

好与人斗的张维迎摧毁了备受指责张维为的自信

勾起无锡人满满回忆的两版《无锡景》

杨月花:毛泽东不为人知的长女

两位江南才子钱锺书和徐志摩的交集

南浔豪门千金张荔英:从江南名媛到南洋“国宝”级艺术家

两天换8套衣服,韩国第一夫人访美上演“时装秀”,“芭比脸”惊艳西方。

四月再见,五月你好!

慈禧“真实照片”,被美国博物馆珍藏至今,这才是她真实的模样。

最新1-5线城市完整名单!看看你在几线城市

上海车展:继宝马冰淇淋事件后,又现宾利女销售不穿底裤走光大瓜!网友:最喜欢不穿内裤的女生

时尚圈又出幺蛾子了!是你不懂时尚,还是你不懂艺术?

采访走出红墙的她

它们的得寸进尺和贪得无厌,让中国失去了图们江的出海口。

《红楼梦》谁写的?曹家不认亲:查无此人

迷一样消失多年后,46岁依然未婚单身的欧阳夏丹,真相令人心酸。

决战开始?普京和泽连斯基双双“上前线”释放出何种信号?

为什么“砖家”一开口,老百姓就开骂?

蒋勋:没有诗歌,生命多么荒凉

往事 | 红色延安十大美女,她们最后嫁给了谁?

蒋勋《细说红楼梦》全八十回(完整版)
俄乌战争,让俄罗斯失去了三样东西!基辛格:但也得到三样东西
易中天:谁是中国改朝换代史的主演?
高颜值实用好物!小嗨锅:涮煮焖炖都能做
穷人为什么要自杀:穷一次,你就懂了!
影响人类深远的100大发明中,近现代国内外最具意义的50大发明,你知道几个?
《千里江山图》绝版感温变色杯,捧在手心里的千年艳遇!只此青绿,雅致千年。湖南邵阳再现“唐山陈继志”,秃头男当街骚扰疯狂殴打女孩!(完整版视频)
世界最美的40个小镇,江南古镇占10个。
关于人性的15个真相,看完我恍然大悟。
宝岛私藏相册,告诉你湾湾长啥样?婆媳关系是家庭结构的纵轴,是家庭关系的晴雨表。
60个有趣的冷知识带你看到更大的世界
乌克兰当年放弃核武器,如今自尝苦果,毛泽东早就看透了这一切。
洪都拉斯女总统的传奇人生
缅北的诈骗集团有多疯狂:花钱的速度远远超过骗钱的速度
错过挖野菜的好时机,也就错过这个春天。社会现象文摘三则
26张可爱的春天小漫画,治愈你的小心脏。
蒋勋《细说红楼梦》全八十回(01-05)
人间四月天,窗景美如画,出门就是诗。
江南人春天最爱的腌笃鲜,鲜到掉眉毛!
只要苏东坡肯娶我
吴亦凡被判刑13年后,我不敢看他妈妈的朋友圈……湖南妹子张也的故事:与初恋相爱8年未果,与同行相伴21年却不结婚。
哈佛大学教授:教育的目的不是学会一堆知识,而是学会一种思维。
拔刀相向:乌克兰与俄罗斯300年恩仇录
越南新晋世界小姐第一美女是怎么炼成的?
《诗经》里最美的春天,穿越千年款款而来。你不知道南京的春天究竟有多美
何以满江红?
87版红楼梦:5大硬伤永成遗憾,尤其是被扭曲了的宝黛爱情。
江南最美的春天,都在这里了!
江南年夜饭的顶级菜单(附视频完整版)
揭秘十道流传百年杭帮菜背后的故事
上海“绿房子”里,主人与大太太、姨太太间爱恨情仇的故事。
美到让人不敢方物的中国古建筑,怎能让它消逝?
太湖之畔八大凄美爱情故事,你知道几个?
真实的民国到底长啥样?老照片不会骗人。
上海人的小资,那是深入骨髓的。




克莱因瓶是一个不可定向的二维紧流形,而球面或轮胎面是可 克莱因瓶 克莱因瓶 定向的二维紧流形。如果观察克莱因瓶,有一点似乎令人困惑--克莱因瓶的瓶颈和瓶身是相交的,换句话说,瓶颈上的某些点和瓶壁上的某些点占据了三维空间中的同一个位置。我们可以把克莱因瓶放在四维空间中理解:克莱因瓶是一个在四维空间中才可能真正表现出来的曲面。如果我们一定要把它表现在我们生活的三维空间中,我们只好将就点,把它表现得似乎是自己和自己相交一样。克莱因瓶的瓶颈是穿过了第四维空间再和瓶底圈连起来的,并不穿过瓶壁。用扭结来打比方,如果把它看作平面上的曲线的话,那么它似乎自身相交,再一看似乎又断成了三截。但其实很容易明白,这个图形其实是三维空间中的曲线。它并不和自己相交,而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在平面上一条曲线自然做不到这样,但是如果有第三维的话,它就可以穿过第三维来避开和自己相交。只是因为我们要把它画在二维平面上时,只好将就一点,把它画成相交或者断裂了的样子。克莱因瓶也一样,我们可以把它理解成处于四维空间中的曲面。在我们这个三维空间中,即使是最高明的能工巧匠,也不得不把它做成自身相交的模样;就好像最高明的画家,在纸上画扭结的时候也不得不把它们画成自身相交的模样。有趣的是,如果把克莱因瓶沿着它的对称线切下去,竟会得到两个莫比乌斯环。在二维看似穿过自身的绳子 在二维看似穿过自身的绳子 如果莫比乌斯带能够完美的展现一个“二维空间中一维可无限扩展之空间模型”的话,克莱因瓶只能作为展现一个“三维空间中二维可无限扩展之空间模型”的参考。因为在制作莫比乌斯带的过程中,我们要对纸带进行180°翻转再首尾相连,这就是一个三维空间下的操作。理想的“三维空间中二维可无限扩展之空间模型”应该是在二维面中,朝任意方向前进都可以回到原点的模型,而克莱因瓶虽然在二维面上可以向任意方向无限前进。但是只有在两个特定的方向上才会回到原点,并且只有在其中一个方向上,回到原点之前会经过一个“逆向原点”,真正理想的“三维空间中二维可无限扩展之空间模型”也应该是在二维面上朝任何方向前进,都会先经过一次“逆向原点”,再回到原点。而制作这个模型,则需要在四维空间上对三维模型进行扭曲。数学中有一个重要分支叫“拓扑学”,主要是研究几何图形连续改变形状时的一些特征和规律的,克莱因瓶和莫比乌斯带变成了拓扑学中最有趣的问题之一。莫比乌斯带的概念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建筑,艺术,工业生产中。三维空间里的克莱因瓶 拓扑学的定义编辑 克莱因瓶定义为正方形区域 [0,1]×[0,1] 模掉等价关系(0,y)~(1,y), 0≤y≤1 和 (x,0)~(1-x,1), 0≤x≤1。类似于 Mobius Band, 克莱因瓶不可定向。但 Mobius 带可嵌入   ,而克莱因瓶只能嵌入四维(或更高维)空间。莫比乌斯带编辑 把一条纸带的一段扭180°,再和另一端粘起来就得到一条莫比乌斯带的模型。这也是一个只有莫比乌斯带、一个面的曲面,但是和球面、轮胎面和克莱因瓶不同的是,它有边(注意,它只有一条边)。如果我们把两条莫比乌斯带沿着它们唯一的边粘合起来,你就得到了一个克莱因瓶 莫比乌斯带 莫比乌斯带 (当然不要忘了,我们必须在四维空间中才能真正有可能完成这个粘合,否则的话就不得不把纸撕破一点)。同样地,如果把一个克莱因瓶适当地剪开来,我们就能得到两条莫比乌斯带。除了我们上面看到的克莱因瓶的模样,还有一种不太为人所知的“8字形”克莱因瓶。它看起来和上面的曲面完全不同,但是在四维空间中它们其实就是同一个曲面--克莱因瓶。实际上,可以说克莱因瓶是一个3°的莫比乌斯带。我们知道,在平面上画一个圆,再在圆内放一样东西,假如在二度空间中将它拿出来,就不得不越过圆周。但在三度空间中,很容易不越过圆周就将其拿出来,放到圆外。将物体的轨迹连同原来的圆投影到二度空间中,就是一个“二维克莱因瓶”,即莫比乌斯带(这里的莫比乌斯带是指拓扑意义上的莫比乌斯带)。再设想一下,在我们的3°空间中,不可能在不打破蛋壳的前提下从鸡蛋中取出蛋黄,但在四度空间里却可以。将蛋黄的轨迹连同蛋壳投影在三度空间中,必然可以看到一个克莱因瓶。制造经历编辑 过去,德国数学家克莱因就曾提出了“不可能”设想,即拓扑学的大怪物--克莱因瓶。这种瓶子根本没有内、外之分,无论从什么地方穿透曲面,到达之处依然在瓶的外面,所以,它本质上就是一个“有外无内”的古怪东西。尽管现代玻璃工业已经发展得非常先进,但是,所谓的“克莱因瓶”却始终是大数学家克莱因先生脑子里头的“虚构物”,根本制造不出来。许多国家的数学家老是想造它一个出来,作为献给国际数学家大会的礼物。然而,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失败接着一个失败。也有人认为,即使造不出玻璃制品,能造出一个纸模型也不错。如果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可是个大收获!直径和年龄 最新的研究认为宇宙的直径可920亿光年,甚至更大。[28] 目前可观测的宇宙年龄大约为138.2亿年。[29] 形状 宇宙微波背景的温度一端高,暗示呈弯曲状 宇宙微波背景的温度一端高,暗示呈弯曲状 [30] 目前的宇宙理论认为宇宙可能是类似马鞍状的负弯曲形状,该理论源于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的外形如同一个吹起的气球,我们则生活在宇宙的“表面”。[31] 同时,科学家也认为宇宙是平坦的,根据美国宇航局的调查,宇宙可能是平坦的,2013年的调查发现如果宇宙是平坦的,那么误差只有0.4%。[32] 斯蒂芬·霍金表示,我们宇宙的形状可能是一种难以置信的几何图形,更接近于超现实主义的艺术,如同荷兰艺术家摩里茨·科奈里斯·埃舍尔创 银河系 银河系 [33] 作的图形一样。霍金的想法以弦理论为依据,而该理论目前仍然还处于假设之中,并未被验证。如果用语言来形容宇宙的形状,应该是整体呈现多重镶嵌模式,具有无限重复出现的扭曲面,曲面间环环相扣,如同科奈里斯·埃舍尔创作的“圆形极限IV”图案,也与美国工程师P.H. Smith创作的“史密斯圆图”类似,体现出双曲空间的概念,是一种非欧几何的空间形态。[34] 层次结构 当代天文学研究成果表明,宇宙是有层次结构的、 即将发生碰撞的两个星系NGC 470和NGC 474 即将发生碰撞的两个星系NGC 470和NGC 474 [35] 不断膨胀、物质形态多样的、不断运动发展的天体系统。行星、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都围绕中心天体太阳运转,构成太阳系。太阳系外也存在其他行星系统。约2500亿颗类似太阳的恒星和星际物质构成更巨大的天体系统——银河系。银河系的直径约10万光年,太阳位于银河系的一个旋臂中,距银心约2.6万光年。银河系外还有许多类似的天体系统,称为河外星系,常简称星系。目前观测到1000亿个星系,科学家估计宇宙中至少有2万亿个星系。星系聚集成大大小小的集团,叫星系团。平均而言,每个星系团约有百余个星系,直径达上千万光年。现已发现上万个星系团。包括银河系在内约40个星系构成的一个小星系团叫本星系群。椭圆星系Hercules A中心超大黑洞引发的喷流 椭圆星系Hercules A中心超大黑洞引发的喷流 [36] 若干星系团集聚在一起构成的更高一层次的天体系统叫超星系团。超星系团往往具有扁长的外形,其长径可达数亿光年。通常超星系团内只含有几个星系团,只有少数超星系团拥有几十个星系团。本星系群和其附近的约50个星系团构成的超星系团叫做本超星系团。星系分类 根据可反映星系发展状态的序列号对星系进行了分类,可以粗略地将星系划分出椭圆星系、透镜星系、漩涡星系、棒旋星系和不规则星系等五种。[37] 太阳系天体 太阳质量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6%,它以自己强大的引力将 NASA公布的太阳风暴的照片 NASA公布的太阳风暴的照片 [38] 太阳系里的所有天体牢牢地吸引在它的周围,使它们不离不散、井然有序地绕自己旋转。同时,太阳又作为一颗普通恒星,带领它的成员,万古不息地绕银河系的中心运动。[39]  太阳的半径为696000千米,质量为1.989×10^30kg,中心温度约15000000 ℃,。[40]  如果一个人站在太阳表面,那么他的体重将会是在地球上的20倍。[41]  现代星云假说根据观测资料和理论计算,提出:太阳系原始星云是巨大的星际云瓦解的一个小云,一开始就在自转,并在自身引力作用下收缩,中心部分形成太阳,外部演化成星云盘,星云盘以后形成行星。目前,现代星云说又存在不同学派,这些学派之间还存在着许多差别,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证实。[42] 金星是离太阳的第二颗行星,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43]  金星上没有水,大气中严重缺氧,二氧化碳占97%以上,空气中有一层厚达20千米至30千米的浓硫酸云,地面温度从不低于400℃,是个名副其实的“炼狱”般世界。金星地面的大气压强为地球的90倍,相当于地球海洋中900米深度时的压强。金星大气主要由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组成,失控的温室效应,是导致金星极端气候的主要原因。由于金星没有内禀磁层保护,诱发磁层中磁场重联释放的巨大能量,使得金星大气被加热后加速逃逸。科学界认为,金星上大气的逃逸,是造成金星上缺水而被富含二氧化碳的稠密大气所笼罩,从而导致严重的温室效应的原因。[44]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 木星及其卫星欧罗巴(木卫二) 木星及其卫星欧罗巴(木卫二) [45] 的合质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直径142987km。它是气态行星没有实体表面,由90%的氢和10%的氦(原子数之比, 75/25%的质量比)及微量的甲烷、水、氨水和“石头”组成。这与形成整个太阳系的原始的太阳系星云的组成十分相似。木星可能有一个石质的内核,相当于10-15个地球的质量。内核上则是大部分的行星物质集结地,以液态氢的形式存在。液态金属氢由离子化的质子与电子组成(类似于太阳的内部,不过温度低多了)。木星共有67颗木卫。按距离木星中心由近及远的次序为:木卫十六、木卫十四、木卫五、木卫十五、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木卫十三、木卫六、木卫十、木卫七、木卫十二、木卫十一、木卫八和木卫九。[46] 水星是最接近太阳的行星。水星的半径约为2440公里,在八大行星中是最小的。水星昼夜温差极大,白天摄氏 430 度,晚上约可达零下170 度,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温差最大的一个行星。[47]  水星的外大气层非常稀薄,是由水星表面和太阳风中的原子和离子构成。[48]  科学家确认水星表面含有丰富的碳,认为碳是水星表面呈黑色的原因,水星表面的岩石是由低重量百分比的石墨碳构成。[49]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采集样本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采集样本 [50]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是太阳系由内往外数第四颗行星。直径6794km,体积为地球的15%,质量为地球的11%。火星表面是一个荒凉的世界,空气中二氧化碳占了95%。火星大气十分稀薄,密度还不到地球大气的1%,因而根本无法保存热量。这导致火星表面温度极低,很少超过0℃,在夜晚,最低温度则可达到-123℃。火星被称为红色的行星,这是因为它表面布满了氧化物,因而呈现出铁锈红色。其表面的大部分地区都是含有大量的红色氧化物的大沙漠,还有赭色的砾石地和凝固的熔岩流。火星上常常有猛烈的大风,大风扬起沙尘能形成可以覆盖火星全球的特大型沙尘暴。每次沙尘暴可持续数个星期。火星两极的冰冠和火星大气中含有水份。从火星表面获得的探测数据证明,在远古时期,火星曾经有过液态的水,而且水量特别大。[51] 土星是离太阳第六颗行星,直径120536㎞,体积仅次于木星。主要由氢组成,还有少量的氦与微量元素,内部的核心包括岩石和冰,外围由数层金属氢和气体包裹着。地球距离土星13亿公里。土星的引力比地球强2.5倍,能够牵引太阳系内其它行星,使地球处于一个椭圆轨道中运行,并且与太阳保持适当距离,适宜生命繁衍。当土星轨道倾斜20度将使地球轨道比金星轨道更接近太阳,同时,这将导致火星完全离开太阳系。[52]  土星是已知唯一密度小于水的行星,假如能够将土星放入一个巨大的浴池之中,它将可以漂浮起来。土星有一个巨大的磁气圈和一个狂风肆虐的大气层,赤道附近的风速可达1800千米/时。在环绕土星运行的31颗卫星中间,土卫六是最大的一颗,比水星和月球还大,也是太阳系中唯一拥有浓厚大气层的卫星。[53] 天王星是离太阳第七颗行星,51118km。体积约为地球的65倍,在九大行星中仅次于木星和土星。天王星的大气层中83%是氢,15%为氦,2%为甲烷以及少量的乙炔和碳氢化合物。上层大气层的甲烷吸收红光,使天王星呈现蓝绿色。大气在固定纬度集结成云层,类似于木星和土星在纬线上鲜艳的条状色带。天王星云层的平均温度为零下193摄氏度。质量为8.6810±13×10²⁵kg,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4.63倍。密度较小,只有1.24克/立方厘米,为海王星密度值的74.7%。[54] 恒星 恒星 海王星是离太阳的第八颗行星,直径49532千米。海王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径为45亿千米,公转一周需要165年。海王星的直径和天王星类似,质量比天王星略大一些。海王星和天王星的主要大气成分都是氢和氦,内部结构也极为相近,所以说海王星与天王星是一对孪生兄弟。[55]  海王星有太阳系最强烈的风,测量到的时速高达2100公里。海王星云顶的温度是-218 °C,是太阳系最冷的地区之一。海王星核心的温度约为7000 °C,可以和太阳的表面比较。海王星在1846年9月23日被发现,是唯一利用数学预测而非有计划的观测发现的行星。[56] 冥王星,位于海王星以外的柯伊伯带内侧,是柯伊伯带中已知的最大天体。[57]  直径约为2370±20km,是地球直径的18.5%。[58] 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24日投票决定,不再将传统九大行星之一的冥王星视为行星,而将其列入“矮行星”。大会通过的决议规定,“行星”指的是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足以克服其刚体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其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在太阳系传统的“九大行星”中,只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符合这些要求。冥王星由于其轨道与海王星的轨道相交,不符合新的行星定义,因此被自动降级为“矮行星”。[59]  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大概在-238到-228℃之间。冥王星的成份由70%岩石和30%冰水混合而成的。地表上光亮的部分可能覆盖着一些固体氮以及少量 卫星拍月球经过地球,可见清晰月球背面 卫星拍月球经过地球,可见清晰月球背面 [60] 的固体甲烷和一氧化碳,冥王星表面的黑暗部分可能是一些基本的有机物质或是由宇宙射线引发的光化学反应。冥王星的大气层主要由氮和少量的一氧化碳及甲烷组成。大气极其稀薄,地面压强只有少量微帕。[61] 地球是离太阳第三颗行星,是我们人类的家乡,尽管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普通的行星,但它在许多方面都是独一无二的。比如,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面积大部分被水覆盖的行星,也是目前所知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质量M=5.9742 ×10^24 公斤,表面温度:t = - 30 ~ +45。[62]  英国科研人员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报告说,如果没有小行星撞击等可能剧烈改变环境的事件发生,地球适宜人类居住的时间还剩约17.5亿年,不过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可能缩短这一时间。[63] 彗星是由灰尘和冰块组成的太阳系中的一类小天体,绕日运动。[64]  科学家使用探测器对彗星的化学遗留物进行分析,发现其主要成份为氨、甲烷、硫化氢、氰化氢和甲醛。科学家得出结论称,彗星的气味闻起来像是臭鸡蛋、马尿、酒精和苦杏仁的气味综合。[65-66] “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 “67P/楚留莫夫-格拉希门克”彗星 [67] 在太阳系的周围还包裹着一个庞大的“奥尔特云”。星云内分布着不计其数的冰块、雪团和碎石。其中的某些会受太阳引力影响飞入内太阳系,这就是彗星。这些冰块、雪团和碎石进入太阳系内部,其表面因受太阳风的吹拂而开始挥发。所以彗星都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而且越靠近太阳尾巴越长、越明显。太阳系内的星际空间并不是真空的,而是充满了各种粒子、射线、气体和尘埃。[68] 柯伊伯带,是一种理论推测认为短周期彗星是来自离太阳50—500天文单位的一个环带,位于太阳系的尽头。柯伊伯带是冰质残片组成的巨环,位于海王星轨道之外,环绕着太阳系的外边缘。[69] 物质多样性 红巨星,当一颗恒星度过它漫长的青壮年期——主序星阶段,步入老年期时,它将首先变为一颗红巨星。称它为“巨星”,是突出它的体积巨大。在巨星阶段,恒星的体积将膨胀到十亿倍之多。称它为“红”巨星,是因为在这恒星迅速膨胀的同时,它的外表面离中心越来越远,所以温度将随之而降低,发出的光也就越来越偏红。不过,虽然温度降低了一些,可红巨星的体积是如此之大,它的光度也变得很大,极为明亮。红巨星一旦形成,就朝恒星的下一阶段白矮星进发。[70] 白矮星,是一种低光度、高密度、高温度的恒星。因为颜色呈白色、体积比较矮小,因此被命名为白矮星。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白矮星死亡过程 哈勃望远镜观测到白矮星死亡过程 [71] 白矮星是一种很特殊的天体,它的体积小、亮度低,但质量大、密度极高。白矮星是中低质量的恒星的演化路线的终点。在红巨星阶段的末期,恒星的中心会因为温度、压力不足或者核聚变达到铁阶段而停止产生能量。恒星外壳的重力会压缩恒星产生一个高密度的天体。一个典型的稳定独立白矮星具有大约半个太阳质量,比地球略大。这种密度仅次于中子星和夸克星。如果白矮星的质量超过1.4倍太阳质量,那么原子核之间的电荷斥力不足以对抗重力,电子会被压入原子核而形成中子星。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电子将脱离原子核,成自由电子。这种自由电子气体将尽可能地占据原子核之间的空隙,从而使单位空间内包含的物质也将大大增多,密度大大提高了。形象地说,这时原子核是“沉浸于”电子中,常称之为“简并态”。[72]  大多数的恒星内核通过氢核聚变进行燃烧,将质量转变为能量,并产生光和热量,当恒星内部氢燃料完成消耗完后就开始进行氦融合反应,并形成更重的碳和氧,这一过程对于类似太阳这样的恒星而言,就显得较为短暂,并形成碳氧组成的白矮星,如果其质量大于1.4倍太阳质量,就会发生Ia型超新星爆发。[73] 类星体,20世纪60年代以来,天文学家还找到一种在银河系以外像恒星一样表现为一个光点的天体,但实际上它的光度和质量又和星系一样,我们叫它类星体,现在已发现了数千个这种天体。[74] 超新星,是恒星演化过程中的一个阶段。超新星爆发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一般认为质量小于9倍太阳质量左右的恒星,在经历引力坍缩的过程后是无法形成超新星的。[75]  在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晚期,内部不能产生新的能量,巨大的引力将整个星体迅速向中心坍缩,将中心物质都压成中子状态,形成中子星,而外层下坍的物质遇到这坚硬的“中子核”反弹引起爆炸。这就成为超新星爆发,质量更大时,中心更可形成黑洞。[76]  在超新星爆发的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需要我们的太阳燃烧900亿年才能与之相当。[77]  超新星研究有着关乎人类自身命运的深层意义。如果一颗超新星爆发的位置非常接近地球,目前国际天文学界普遍认为此距离在100光年以内,它就能够对地球的生物圈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样的超新星被称为近地超新星。有研究认为,在地球历史上的奥陶纪大灭绝,就是一颗近地超新星引起的,这次灭绝导致当时地球近60%的海洋生物消失。[78]克莱因瓶是一个不可定向的二维紧流形,而球面或轮胎面



    微信号:suhang-styl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