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栏】“遛娃师”折射出家长陪伴教育的缺失

申亚民 历史真有趣 2022-07-20


作者︱申亚民(本公众号特约专栏作者、时事评论员)

遛娃是个技术活。到哪儿遛?怎么遛?考验着年轻爸妈的脑力和体力,也吸引了众多亲子企业的目光,成为不少商家掘金的窗口,一种新职业——遛娃师也应运而生,而且遛娃师的收入不菲,专门陪着孩子玩,就能月入近万元。

客观地说,“遛娃师”的兴起,是市场经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学前的孩子来说,学习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他们有玩的欲望、知道怎么玩、如何玩的高兴,让他们在玩中认识生活、认识社会,使他们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童年。

在当今的社会里,由于少子家庭孩子玩伴的缺失,年轻家长工作的繁忙,既没有陪伴孩子玩的时间,也不知道怎么陪孩子玩,于是就产生了提供专门服务,为孩子创造健康成长环境的市场需求。再加上现在优越的家庭经济条件,就使得这种潜在的市场需求变为现实。于是一个新兴的职业—遛娃师就应运而生。从这个角度来看,遛娃师的出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但是,年轻父母要知道,遛娃师代替不了父母的陪伴。把孩子交给遛娃师,看似是科学专业地育儿,但未必能真正满足孩子的身心需求。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最重要的是父母实实在在的陪伴和互动,因为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情感的投入,因此父母的陪伴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义务。将自己的孩子拿给遛娃师来带,久而久之,与孩子之间就很难建立良好的亲子感情,甚至会让孩子的成长受到影响。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来说,遛娃师兴起的背后,折射了父母家长陪伴教育的缺失。为此,在这里要告诉年轻家长年的是,在遛娃师陪伴孩子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自己作为父母的责任与义务。

当然,遛娃作为一个新兴的服务市场,肯定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因此,从社会角度来讲,政府相关管部门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规定,对市场准入的门槛、从业人员的资格要求、安全事故的处理等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规定,以保证市场有秩序地发展。

该文为《陕广新闻》文字稿,播出日期为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2017年4月26日,调频FM101.8。

作者简介

   申亚民,西安文理学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西安市有突出贡献专家,西安市人民政府督学、西安市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安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陕西广播电视台陕广新闻特约评论员。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等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获得市级以上研究成果奖项10余项。

点击标题阅读往期精彩

【专栏】共享经济不是万能的框

【专栏】共享经济不是万能的框

【专栏】取消“微信红包”,能否让亲情回归?

【专栏】为进站刷脸,点赞!

【专栏】警惕 “代秒”“代拍”背后的风险

【专栏】无奈的选择

【专栏】驴友违规穿越,该不该为救援埋单?

【专栏】 是否阅读“四大名著”,还是由孩子自己定

【专栏】良好的开端,更需要完美的过程

【原创】响鼓还需重锤擂,治乱还需用重典

【专栏】七夕节—传统文化背后的缺憾

【专栏】喊楼助兴不如科学备考

【专栏】个人信息泄露,为何屡屡发生?

【专栏】为传统文化进教材点赞

【专栏】废除“985”“211”,终结高校等级制

【专栏】城市建设不要忘记以人为本的初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