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关中历史地理的千年积淀



区域认同是一个人文地理概念,它的内涵很丰富,包括人们对于区域的判断:哪个区好,哪个区不好,哪个区对自己有亲切感,哪个区是完全陌生的,做哪个区的人得意,做哪个区的人郁闷,等等。

在古代,关中曾经是最令人骄傲的地区。

关中这个名字,在今天很少用,但稍一读书,特别是读中国历史的书,这个名字就频频出现了。关中在古代很有名。关中是个地区的名字,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关中的意思就是关的里面,那么是指哪一个?关于这个问题,古人留下了不同的说法。我们这里赞同唐朝学者颜师古的说法:自函谷关以西,总名中。关,是指函谷关,关中,即函谷关的里面,在函谷关以西。这里有一个相对方位的问题。称关的西边是关中,证明说话者是以函谷关的西边为里面的。而东边就是关外。为什么西边是里面,因为在历史的很长的一个时期,强大的都城,比如西周的丰镐、秦国的咸阳、汉唐的长安,都在关的西边,那里是天下的腹心地带,当然算里面。

从自然地理上看,关中的核心地区是陕西省秦岭北麓的渭河冲积平原,平均海拔高度在500 米左右,渭河平原北面是一层层升高的黄土高原,西面是陇山山地。关中的东面有黄河、华山。关中平原实际上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盆地。

渭河平原

关中盆地平原上最重要的一条河流是渭河,渭河从西到东横贯关中,最后注入黄河。渭河有一条支流也很有名,叫泾河。有一个成语泾渭分明,是说两件事情判然有别。泾渭为什么分明?这是一个自然地理现象。泾河之水在注入渭河的时候,两条河的水并没有立刻混合起来,而是你是你,我是我,并流了好长一段。岸上的人看下去,两股水之间有一条界线,两边水的颜色、浑浊程度都不一样,差别十分清楚,所以感慨:真是泾渭分明呀!后来,这句话被引申开来,比喻各种判然有别的事物,就变为了成语。

在人文地理上讲,关中有一个好处,既有交通性,也有独立性,两头全占着。这样的好地方在中国是不多的。说交通性,是指它四面通关,可以联络远方。比如西北面有萧关,过了萧关可以到达宁夏、甘肃地区。关中的正北方还有一些通道,可以一直到达黄河河套地区。关中的西面有大散关,号称川陕咽喉。秦汉时期,刘邦大军所谓暗度陈仓,就是取道这里。往东南看,有武关,过了关就可以到达南阳地区。往东更不用说,过了函谷关就是发达的中原地区。说独立性,是指它有山岭环绕的盆地特征,上面提到的那些关,和平的时候是通道,而出现威胁的时候又都是便于据守的要塞,能够为关中地区带来平安。

关中平原

看一下当年刘邦决心定都关中时的一场对话:

刘敬说高帝曰:都关中。上疑之。左右大臣皆山东人,多劝上都雒阳:雒阳东有成皋,西有崤黾,倍河,向伊雒,其固亦足恃。留侯曰: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刘敬说是也。于是高帝即日驾,西都关中。(《史记· 留侯世家》)

(白话翻译):刘敬劝说高祖(刘邦):要把国都建在关中。皇上犹豫不决。此时身边的大臣都是家乡在崤山以东的人,他们大都劝皇上到洛阳建都,说:洛阳东有成皋,西有崤山、渑池,背靠黄河,面朝伊水、洛水,防守坚固,完全靠得住。但是留侯张良认为:洛阳虽然有这些险要,但它地区狭小,方圆不过数百里,而且土地贫瘠,四面受敌,这在军事上是不利的。而关中地区,左边有崤山、函谷关,右边有陇山、蜀山,沃野千里,南边有富饶的巴、蜀,北方有胡人的牛马之利。关中依靠险阻而固守三面,独以一面向东,控制诸侯。诸侯安定的时候,可通过黄河、渭水转运天下的粮食,向西供给京师。如果诸侯有乱,顺流而下,足以满足出征军队的补给。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刘敬所言是正确的。于是,高祖当天就起驾,西进,建都关中。

原来,关中是第一个拥有天府之国称号的地方。关中这个盆地,平原沃野,所谓八百里秦川,早在远古的时候就是人类生存的好地方。考古学家在这里发现了不少新石器时代的村落遗址,有的遗址内容丰富得很,于是成为研究原始社会的标本,比如西安的半坡遗址、临潼的姜寨遗址。后来的周人、秦人在这里扎根发展,一步步壮大起来。以关中为基地,除了东方,其他方向都没有强大的对手,而自己又守着这八百里富庶的平川,怎么能不顺利壮大起来。周人以此为基地,首先统一了天下,建立了分封制的周朝。后来的秦人,沿着周人的办法,又一次统一了天下,建立了郡县制的秦朝。这两个朝代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开创上,都有顶级的功劳。

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彩陶

司马迁说:关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众不过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史记· 货殖列传》)司马迁这里用的关中概念,包括了秦国故地,其富冠天下的声望,再加上关中盆地里京师的至高地位,令关中这个区域,获得了人文上强势的、优越的地位。

因为关中是如此重要、如此发达的地区,所以生活在关中的人,都很骄傲自得。而没有在关中落下户口的人,则有些郁闷。有一个流传的故事,说西汉有位官员叫杨仆,有些功劳,上以为能,受到汉武帝的认可。

可是有一件事情,杨仆想起来就不快。他的籍贯在函谷关以东的宜阳县,算是关外,杨仆耻为关外民。后来,他憋不住了,向汉武帝申请把函谷关向东搬一搬,他宁愿出钱赞助。汉武帝本来就好广阔,于是给了杨仆一个顺水人情,把函谷关从原来灵宝县那里,东移300 里,搬到了新安县。杨仆终于如愿成了关内民。而这样,历史上就出现了两个函谷关,一新一旧。这个故事是喜欢搜集风俗传闻的应劭(东汉人)讲的,其情节并不可靠,把函谷关搬家其实另有原因,但故事中所透露的人们以居关中为荣的风俗应该是真实的。

老函谷关旧址,仿古建筑是现代修建的

新(汉)函谷关遗址,关门是后代修复的

不过,函谷关最终还是在东汉三国间被放弃了,而在西边离黄河自北折向东流的大拐弯处不远的地方,修建了潼关,这样,潼关又成了关中的东大门。人们开始赞美潼关,比如杜甫就有描述潼关险要的诗句: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潼关吏》)后来的乾隆皇帝到了这里,一时兴起,把山海关的事忘了,提笔给潼关题写了第一关的御书。

潼关位置

其实,在乾隆皇帝的时候,也就是清代,关中地位的重要性已经下降很久很久了。这个变化是由于都城位置的改变而引起的。自宋朝开始,统一王朝的都城不再放在关中,而是搬到了东部,最初在开封,后来又改在北京。文人们先是改口赞扬开封,说开封是南通淮泗,北接滑魏,舟车之所凑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再是改口赞扬北京,说北京是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燕蓟为轩黄建都之地,扆山带海,形势之雄伟博大,甲于天下。我朝定鼎于兹,巩亿万载丕丕基,美矣,茂矣。不过,不管后来的人们怎样追逐皇帝的銮舆唱赞歌,关中的历史地位却是不可动摇的。今天,每当我们阅读《史记》《汉书》《资治通鉴》,我们都会浮想联翩,感怀当初关中的盛况。

本文选自唐晓峰著《给孩子的历史地理》,来源:活字文化公众号,原题:西安经济迎来井喷,背后是关中历史地理的千年积淀。

作者简介

   唐晓峰,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21975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学习,毕业后到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室工作。1978年复入北京大学,为历史地理学研究生,师从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院士,之后留校工作。1986年秋赴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University)地理系留学,1994年获博士学位。1995年返回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任教。主要从事城市历史地理、中国先秦历史地理、地理学思想史方面的研究。讲授《地理学思想史》《中外城市建设史》等课程。著有《人文地理随笔》《文化地理学释义》等。

点击标题阅读往期精彩

【大家】唐晓峰: 历史地理离每个人都不远

【书讯】唐晓峰、姚大力等著《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出版

唐晓峰:如何用地图扯谎?

【论文】东亚都城时代的诞生

【综述】2016年隋唐五代史研究述评

【动态】2014年日本隋唐史研究

【原创】隋唐长安城历史文化研究的新进展、新视野

【论文】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大学精神建设的启迪

【论文】欧亚大陆视野下的汉唐丝绸之路

【论文】丝绸贸易史上的汉匈关系

【论文】丝绸之路的宗教之魂

【原创】荣新江:粟特人的中国梦

【荐读】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中国行政区划的划界原则

【论文】边疆、民族与国家:拉铁摩尔眼中的游牧帝国与古典中国

【原创】早期丝绸之路跨民族情爱与婚姻

【论文】汉唐长安城与生态环境

【笔谈】历史政治地理常用概念标准化举要

【笔谈】“人地时空学”的理论建构和现实思考

【笔谈】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笔谈】历史地理研究方法刍议

【论文】历史时期中国疆域伸缩的地理基础

【综论】2014—2015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述评

【原创】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刍议

【原创】论历史地理学的学科交叉性及其学术价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