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讯】周亚著《晋南龙祠:黄土高原一个水利社区的结构与变迁》出版

近日,中心周亚副教授新作《晋南龙祠:黄土高原一个水利社区的结构与变迁》列入“田野·社会丛书”第二辑,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

周亚副教授长期致力于社会经济史和环境史研究,本书是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并得到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助,是其十年来研究水利社会史的成果结晶。在此书出版之前,相关内容已在《史学月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山西大学学报》等刊物发表,得到了相关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此书的出版,是我校20年水利社会史研究的又一力作,也是中心民间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研究理念的新实践和新成果。

内容简介:

龙祠水利社区的结构变迁具有鲜明的时间阶段性和地域特殊性,且每一个重大的变迁节点都是国家力量介入的结果;“地水夫钱一体化”原则、水利管理的精英化、上下游利益关系等要素的“固化不变”则是水利社区实现长期稳定的基本保障。本书充分利用田野调查中新发现的碑刻、水册、契约、档案等文献,从环境背景、水利开发、水利组织、水权形态、水利制度、水利技术、水利景观、区域互动等多个角度透视龙祠水利社区的结构,并在千年尺度中探求其变迁发展。将水利社会史的研究时限下延至集体化时期是本书的另一个鲜明特色,深入探讨了这一时期国家在水利工程、技术方面的成绩和对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积极探索,同时也对工程质量、管理方式、传统文化等予以了深刻反思。

作者简介:

周亚,男,1982年3月生,山西长治人,历史学博士,副教授,山西大学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1999年9月考入山西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2003年7月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入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历史地理学专业),2006年7月获历史地理学硕士学位;2006年9月入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中国近现代史专业),2009年6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9年7月留校任教。工作以来,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多部;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省级项目2项,目前主持2017年教育部哲学社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

附录:《晋南龙祠》后记

 

这本书的基础是我的博士论文,在获得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助后,又进行了增补、修改和完善,仔细算来,从选题确定到将要付梓出版,前前后后已有十个年头。把它看作是自己十年来学习、研究的一个总结,也不为过。

2003年,我本科毕业于山西大学历史系,在张俊峰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毕业论文《清末晋南乡村社会的水利管理与运行——以通利渠为例》(该文之后发表于《中国农史》2005年第3期),从此开始与“水”的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年,我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跟随李令福老师攻读硕士研究生,三年后以《环境影响下民国前期关中水利的结构与趋势》为题通过论文答辩,历史地理的视角和方法让我对“水”的认知又进了一步。2006年,我又回到母校山西大学跟随行龙老师攻读博士研究生,“水”的话题自然地成为论文题目的首选,尤其是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收藏的一批龙祠水利文书,更是为我继续开展“水”的研究提供了方便。

山西大学是社会史研究的重镇,其特色之一的水利社会史研究自本世纪初开始即走在了学界前列。能否在前辈学人基础上有所突破,是这一题目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行师给我的指导原则是:走向田野与社会,将社会史与历史地理结合起来开展研究。

从那时起,龙祠便成为我的“田野与社会”。2007年秋,我独自一人来到龙祠。由晋语区到官话区,语言上的沟通困难给了我当头一棒。如果不是乡亲们引荐我认识刘红昌先生,这第一次“独闯”田野的经历恐怕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刘先生是当地的文化名人,诗、书、画皆通,他个头高大,和蔼可亲,对龙祠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如数家珍。他对乡土文化的钟爱与我之于龙祠一切的渴望,几乎就是无缝对接。只要下田野,必去龙祠村;只要去龙祠,必找刘先生,成为那几年田野调查的一个“标配”。龙祠让我们成了忘年交。于是,除了一般的口述,刘先生还饶有兴致地带着我一起在龙祠的东泉里抓螃蟹,在泉边的农家乐吃河虾,到泉源的空心田亲自演示灌溉原理,安排我住在龙子祠对面的屋舍,以更好地观察四月十四日的祭祀活动……这样的美好就像是上天的恩赐。可是,当我于2010年夏借着在临汾参加学术会议去龙祠拜访先生时,才知道他在几个月前已经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走进家门的那一刻,阿姨抱着我一阵痛苦,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换做谁都不可能淡定自如。每想及此,心里不免有几分伤感,也更多了几分思念。后来的日子,刘先生的儿子刘文敏成了我们的田野联络人,2012年夏,我带着学生赴龙祠考察,文敏兄开着自己的面包车拉着我们一行六人奔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这是田野情谊的延续,更是龙祠文脉的传承。在龙祠,我们真的幸运。

龙祠之外,水利社区内还有七八十个村庄,我多是以徒步的方式挨村考察的。它的好处是可以仔细观察渠系和乡村风貌,方便路边采访;坏处就是效率较低,可能会走冤枉路。选择了精细,就只能放弃效率。每天十公里,三四个村庄,十来个村民,几千字日志,构成了考察的一般状态。不仅文献中的一些问题在考察中得到解决,更重要的是在田野中发现了很多有意思的新问题。而历史之外,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民众对现实社会的抱怨和无奈,以及对我这个来自省城象牙塔的年轻人的期许——我能够为他们做点什么?对比我从他们那里所获得的,这些要求显然并不过分。至少在他们眼中,我作为一个外来者,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丝可能。而这样一个问题,也从内心深处引发我对于良知的叩问:我们这些在村落中汲取学术养分的人,是完成研究后的一去不复返,还是真的能为他们做点什么?

不止于学术,更在乎情怀,也许这才是走向田野与社会的真正收获。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把村庄的故事讲好,并尽可能地挖掘村庄历史文化的当代价值,为乡村的全面振兴贡献力量。眼前的这本小书是否达到上述要求,还需要读者和实践去检验。但我坚信,只要捧着一颗心来,就一定会写出有温度的文章。对这本小书而言,它的温度则更多地来自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乡民耆老的智慧光芒,他们是刘红昌、刘文敏、冯先平、王大孝、王全亮、王安生、徐平来、柴国英、李庭珠、张治平、王德荫、陈振乾、陈琳、张尧、徐天顺、史平安、徐锡川、王银生、杜高升……还有很多不知姓名,却善良宽容的老乡,没有他们,文献只能是沉睡的字眼。仅说声道谢的话,总显得不够分量。

田野调查和资料收集过程中,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郝平教授、临汾市政府刘玉平秘书、省水利厅水利发展研究中心龚孟建主任和临汾市汾西水利管理局迪德俊局长等帮我联系调查单位和相关当事人,使我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好朋友王艳峰及其家人则为我安顿住处,在生活上给予细心照顾,解决了调查的后顾之忧。山西省地方志办公室赵永强师兄、临汾市档案馆沈国印局长、尧都区档案馆高玉平局长、尧都区三晋文化研究会赵红霞主任、襄汾县档案馆张淑爱局长和临汾市汾西水利管理局高伟琴主任等,在资料查阅方面提供了诸多方便。谨向他们表示真挚的谢意。社会史中心所藏龙子祠水利资料本是杂乱纷繁,后经中心师生认真整理归档,查阅极为方便,也向他们的付出表示感谢。

行师所谓将社会史与历史地理结合起来开展研究,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开阔视野,充分借鉴多学科的研究方法。面对山西这样一个学术边缘的境地,他百般为我们创造学术交流的机会,送出去、请进来,接触到国内外很多社会史、经济史、环境史、人类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他们的报告、点评和交谈中,不仅在思路上有茅塞顿开之感,更在学术品格和人格魅力上找到效仿。在论文写作、答辩和学术交流中,中国社会科学院曾业英研究员、上海师范大学钱杭教授、陕西师范大学侯甬坚教授、复旦大学安介生教授、南开大学张思教授、山西大学李书吉教授、岳谦厚教授、胡英泽教授等,从不同角度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修改意见;在课题结项时,五位匿名评审专家也极为认真地给出评价和见解,让我更加清楚了其中的不足。所以,要向他们道声感谢。

除了在学术方向上的指导,行师对学术一丝不苟、勤奋认真的态度和风格,也成为我的一面镜子,而他不时的询问和鞭策对我这个“拖延症患者”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因此,这本小书能够最终完结,要感谢行师多年来的指导和督促。

感谢张俊峰教授和李嘎教授。张俊峰教授于我亦师亦友,他对学术总是充满激情,对问题常常能一针见血,他的启发和建议对今天的文本产生了重要影响。李嘎教授是真正的学人,他对历史的执着、对文献的把握、对朋友的谦和,让我总能在闲谈中得到收获。两位师友还在生活上予以不小的帮助,点点滴滴,铭记心间。

感谢李令福研究员。虽然毕业多年,虽然远隔千里,李老师却还像从前一样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他给我最多的就是鼓励。今年正月去登门拜访,李老师赠我一本去年刚出的专著,说手头还有两本书稿正在校对,即将付梓。先生尚且如此,学生岂能偷懒。

感谢历史文化学院和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这个大家庭。我自2009年留校工作,即兼任院办秘书,一年后开始兼任本科生辅导员,直至2014年学生毕业。学生工作事无巨细,有时要耗费大量精力,不过,当这所有的付出在面对学生的一声声祝福、一张张笑脸时,显得是那样微不足道。学院是个团结的集体,有着良好的教风、学风,我在其中汲取了不少营养。研究中心虽然成立不久,但团队成员常常在一起解读民间文献,一起参加田野调查,一起进行项目攻关,叫外卖、吃盒饭,已经成为一种工作常态。大家互相帮助,砥砺奋进,期待明天。我想,能从集体中汲取营养,又能为集体有所贡献,是工作中最饱满的幸福感。

而生活中的幸福感,则来自我自己的小家。我出生在黄土高原的一个小村庄,全村五百口人,父母是标准的农民。小时候,母亲会经常教育我要好好学习,不然以后还会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为此,他们不知受了多少苦,把我和妹妹供出大学,帮我们成家立业。可他们从不言苦,甚至在花甲之年重新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为我们照看子女,料理家务。妻子的工作跟我相仿,几年来因为照顾孩子和家庭,又顾及我修改书稿和其他教学科研任务,主动放弃了大量休息时间,又主内,又主外,解除了几乎所有后顾之忧,作出了很大的牺牲。女儿还不懂历史是什么,学术是什么,却能问一连串的为什么,她的天真和好奇,常常成为快乐的源泉和前行的动力。感谢他们,给了我一颗勇敢而温暖的心。

亲情是永远的牵挂,牵挂是不舍的离别。去年到现在,姥爷、姥姥相继离开了我们。他们是我心头的牵挂,我也最受他们疼爱。如今阴阳两隔,能不痛心!愿此小书化作心香一瓣,寄去我对两位老人永久的思念。

作者

2018年3月初作

2018年5月修改

来源: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公众号

点击标题阅读往期文章精选


【书讯】《万物并作:中西方环境史的起源与展望》出版

【书讯】马强著《历史审美与历史地理论集》出版

【书讯】葛剑雄《天地史谭》出版

【书讯】辛德勇《发现燕然山铭》,齐东方《花舞大唐春:解读何家村遗宝》出版

【书讯】赵东《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出版

【书讯】周宏伟《古代西南地理问题新论》赵东《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出版

【资讯】代表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的著作来了!

【书讯】《丰镐考古八十年·资料篇》出版

【书讯】史红帅《近代西方人在西安的活动及其影响研究(1840—1949)》出版

【书讯】《长安学研究》第3辑,《一代明君武则天》论文集出版

【书讯】《大食东部历史地理研究》出版

【书讯】中国先秦音乐文物考古与研究

【书讯】朱士光《历史地理学的传承与开拓》出版

【书讯】盛世荣华:隋唐时期

【书讯】《陕西考古会史》出版

【书讯】《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出版

【书讯】《2016西安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出版

【书讯】李令福《唐长安城郊园林文化研究》出版

【书讯】唐晓峰、姚大力等著《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出版


看完记得点ZAN!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