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讯】《万物并作:中西方环境史的起源与展望》出版

作者:[美] 濮德培 (Peter C. Perdue)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副标题:中西方环境史的起源与展望

译者:韩昭庆

出版年:2018-8-1

页数:268

定价:CNY 46.00

装帧:精装

丛书:复旦大学光华人文杰出学者讲座丛书

ISBN:9787108061942

 

内容简介

《万物并作》是著名新清史学者濮德培于2012年夏天为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所作的四场报告的基础上编撰而成。本书十分简明扼要而条分缕析地了讲述环境史的源流和中国环境史的发展,并通过丰富的例子来讨论环境史的研究方法,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书中不时闪现一些真知灼见和贯穿始终的史学理念,给人以无限的启迪和想象。《万物并作》是一部优秀的环境史入门著作,也是了解新史学的必读书。

本书首先考察肇始于古代,直至20世纪发展成为一个专门研究领域的西方环境史的历程。环境史源自两个学派:法国年鉴学派和美国边疆史研究学派。前者关注长时段的研究以及自然界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制约,后者强调近代资本主义对自然界的不断改造。第二章相应地介绍中国环境史自帝国时期以来到近代的逐渐兴起。第三章考量分析人地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使用的不同尺度,以及他们如何通过地方、区域以及全球的范围的观念来彼此相联。第四章梳理了把环境史与科学研究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的诸多创见。 

本书分为四章,第一章《西方环境史的起源》将西方环境史的传统追溯到年鉴学派和美国的边疆史研究先驱。第二章《中国环境史的兴起》则按照历史事件顺序,叙述了从传统的历史地理中脱胎出来的中国环境史,重点讲述了“禹贡派”和欧文·拉铁摩尔的影响,以及从近代以来中国人对自然看法的转变。第三章《环境史的研究尺度》中讲述了毛皮和茶叶这种地方性的货物如何被纳入到全球经济的故事。论述了环境史的视角应该考察在不同地理尺度范围内发生的历史变迁,将地区和更大范围的历史进程结合起来。第四章《环境与自然科学》则讲述了适合环境史研究者的自然科学理论,其中包括进化论和生态史,并用黄河治理作为例子详述如何应用这些科学理论。

 

作者简介

濮培德(PeterC.Perdue),1949年生,美国著名历史学家,汉学家,现任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1981年在哈佛大学历史与东亚语言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他的著作China Marches West: The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HarvardUniversityPress, 2005),曾获得2006年的列文森奖。他的著作还包括中国的粮食市场、农业发展、历史环境等方面,他的研究兴趣包括中国现代史、日本社会经济史、边疆史以及世界史。

 

目录导读

前言和致谢

序言 环境史的兴起

环境史是一门关注过去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学科,包括诸如食物、矿物、能量和气候等各种资源以及他们与人类福祉之间的关系,还包括通过人类劳动转化自然物质维持人类生活的各种生产方式。

第一章 西方环境史的起源

年鉴学派和美国边疆史学派的研究在许多方面互相抵牾,但是他们都关注人类和赖以谋生的自然产物及其生活的环境之间紧密的互动关系。这两个学派为我们创造了内涵丰富的词汇,并且也为打算研究世界其他地方的环境史学家们提供了许多研究工具。

第二章 中国环境史的兴起

在古典时期,许多作者为了德育教育和科学调查的目的谈到了自然过程,他们相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根本的和谐关系。19世纪和20世纪,著名的学者和官员都非常关注利用自然资源为军事和工业服务,他们丢掉了相互联系的系统论,把自然分割成单片的水域、土地、树林和单体的矿物。直到20世纪最后十年,古典的生态思想才开始在中国复兴,人们开始理解可持续发展、自然的弹性以及与自然力量合作的重要性。

第三章 环境史研究的尺度

我们不应该想当然地把关于人地过程的研究仅仅局限于县、省、国家或帝国的范围,我将对最近有关多尺度人地过程的探索举几个例子。这些研究包括从一个湖的演变来反映中国的命运、全球开拓边疆的历史、基于高地与低地差别产生的新的地理区域的概念,以及毛皮、茶叶和鱼类等跨越中华帝国以及其他国家界线的商品贸易的研究。

来源:转自“西南环境史研究”公众号

点击标题阅读往期文章精选


【书讯】马强著《历史审美与历史地理论集》出版

【赞叹】当《故宫十二美人图》遇上新科技

【荐读】资中筠:不管是最终和解,还是上演“行星撞地球”大片,贸易战都是天大利好

【荐读】许倬云:古代王朝由盛转衰多是因为“权力的小圈子化”

【观点】钱乘旦:中国的“世界史”成了刨除中国历史的“外国史”

【荐读】大学和学院到底有啥区别?

【荐读】暑假了,大学老师都在干什么?看完很多人都沉默了……

【资讯】重大突破!我国科学家造出简约化生命体 开辟探索生命起源的新方向

【资讯】西北大学借3D打印新技术真实还原古人真容

【考古】最新研究成果公布 最早的中国人或在陕西

【书讯】葛剑雄《天地史谭》出版

【书讯】辛德勇《发现燕然山铭》,齐东方《花舞大唐春:解读何家村遗宝》出版

【书讯】赵东《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出版

【书讯】周宏伟《古代西南地理问题新论》赵东《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出版

【资讯】代表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的著作来了!

【书讯】《丰镐考古八十年·资料篇》出版

【书讯】史红帅《近代西方人在西安的活动及其影响研究(1840—1949)》出版

【书讯】《长安学研究》第3辑,《一代明君武则天》论文集出版

【书讯】《大食东部历史地理研究》出版

【书讯】中国先秦音乐文物考古与研究

【书讯】朱士光《历史地理学的传承与开拓》出版

【书讯】盛世荣华:隋唐时期

【书讯】《陕西考古会史》出版

【书讯】《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出版

【书讯】《2016西安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出版

【书讯】李令福《唐长安城郊园林文化研究》出版

【书讯】唐晓峰、姚大力等著《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出版

【赞叹】崔永元的曝光很让人震惊?然而今天,这才是最该曝光的!

【愤怒】还有另一支侵华日军细菌部队,罪行堪比“七三一”

【注意】朋友圈被这张地图刷屏!知道真相的你还想玩吗?

【视频】大型电视记录片《横渠先生》

【视频】古代美女相貌复原图:令人震惊!

【荐读】博士毕业论文悲情致谢引女友回应:学术是一场超越金钱的修行

【震惊】中国大学改名大全

【观点】中国新型大学的新特质与新样态

【荐读】美国的强大是因为有真正的大学

【点赞】一“砖家”在节目现场辱骂复旦大学教授,老教授的反击太漂亮了!

【大学】大学应成为精神堡垒

【大学】过去的教授

【教育】大学文化的四个层次

【札记】林梅村: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何走了不同的路线?

【荐读】北京城的历史与未来

【札记】林梅村: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为何走了不同的路线?

【报告】“北京中轴线”申遗有悖于世界遗产精神

【原创】中国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建设刍议

【推荐】转型期的唐宋都城:城市经济社会空间之拓展

【札记】胡杨:嘉峪关新城魏晋墓探秘

【荐读】不叫马踏飞燕,也不叫铜奔马,中国旅游标志的真名是……

【论文】在历史地理研究中如何正确对待历史文献资料

【资讯】全国数字博物馆地图18日上线 开启AI博物馆计划

【资讯】文科的春天要来了吗?各大名校文科资深学者一览

【资讯】大数据+古籍整理 未来陕西古籍资源将更“数字化”

【荐读】谭其骧:中国历代政区概述

【荐读】量地制邑,度地居民——中国行政区划幅员的历史变迁

【荐读】山川形便,犬牙相入——中国行政区划的划界原则


看完记得点ZAN!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