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西兰红灯下让不让孩子返校?做决定前先问问自己这九个重要的问题!

Monica Li Crimson教育咨询 NZ 2024-03-13

各个学校已经陆续开学了,新西兰却再次进入红灯模式。虽然红灯下学校可以开放,但家长们还是陷入了纠结:这次是传染性很强的Omicron毒株,到底让不让孩子回学校呢?


虽然新西兰的疫情一直不是很严重,但从2020年新冠大流行开始,我们也经历了若干次封锁。经历了这几次封城,你或许也发现了一个现象:每次封城后复课,华裔孩子的返校率总是比较低的,多数家长对返校持观望态度,再三确认安全后才会谨慎地选择让孩子回上学。

作为华裔家长,如此谨慎地对待复课其实不难理解。我们一直信奉“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总想着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即使这几年少上几天学,少学点东西,也没什么的,毕竟什么能比得过孩子的健康呢?身体就是“1”,其他都是“0”,如果这个“1”没有了,那么有多少个“0”也没有任何意义了。


但是,在经历了始于2021年8月最长的这次封城后,有些家长慢慢意识到一个问题:孩子不去上学,好像并不是少学一些知识这么简单,自己的孩子好像变了!曾经乖巧的孩子变得暴躁易怒;曾经活动的孩子变得沉默不语;曾经阳光的孩子变得沉迷网络和游戏,对学业不闻不问……不仅孩子有了变化,整个家庭氛围有了变化,曾经和谐的亲子关系不在了,全家常常因为一件小事而争吵不休。

长期封闭自己,我们的身体健康确实是保住了,但精神和心理问题却越来越多。原来,我们曾经努力坚守那个“1”并不是仅仅指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也是组成“1”的重要一部分!这也是常常被我们华裔群体忽视的一部分。

何为健康?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中可以看出,与我们传统的理解有明显区别的是:它包涵了三个基本要素:⑴躯体健康;⑵心理健康;⑶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社会适应能力是国际上公认的心理健康首要标准,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曾做过一份调查:新冠病毒病大流行期间,儿童青少年的脆弱性凸显。对于世界各地的孩子们来说,疫情颠覆了他们的生活,打破了他们舒适且熟悉的生活规律,不能去上学或在户外玩耍;对于青少年来说,疫情限制措施让他们无法与同龄人进行社交和沟通,而这是他们这个年纪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对于那些在家庭中遭受暴力、忽视或虐待等创伤影响的儿童来说,疫情限制措施使许多儿童与施虐者一同被困在家中,孩子们无法得到其通常能从学校、家人及社区获得的支持,疫情导致全球93%的国家中断或停止了提供至关重要的心理健康服务。


疫情已经进入第三年,如何在孩子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之间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家的平衡?我们在生活中,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哪里?如何第一时间发现自己孩子心理出问题了呢?Crimson联合新西兰华裔教育工作者范忆老师 ,一起和大家探讨一下华裔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希望给家长一些实用的建议。
范忆老师


范忆老师先后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奥克兰大学教育学院,“在教育领域学习和工作四十年,从大学老师到婴幼儿老师,终于活成了孩子们的朋友”。


01

孩子的“心理健康”,华裔家庭最容易忽视的重要一课

就像我们前面说的,一提到健康,我们华人第一反应往往是身体健康。在养育、教育孩子上,我们一直强调的健康也多指的是身体。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

为了孩子营养均衡,很多华人家庭喜欢量化孩子的饮食。比如,这一餐应该吃多少,吃什么,摄入哪些营养,会精心计算,有的家长还特别喜欢用标准化的数字衡量孩子:这个年纪的孩子该吃多少,我们的孩子就必须要达到,否则就要担心营养不良。

所以 ,追着喂饭、完全不考虑孩子个体的差异硬逼着吃够量,类似这种情况在海外华裔家庭中依然屡见不鲜。禁止孩子吃快餐的情况也很普遍。


但是,当我们精打细算地制定孩子的“喂养”计划的时候,你有没有考虑过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内心承受了多大压力吗?作为成人,我们也有吃不下的时候,成年人也有人食量大、有人食量小,也有人爱重油火锅、奶茶这种不健康的食品,如果有人硬逼着你吃你无法承受的饭量,完全剥夺你吃火锅奶茶的机会,你会生气吗?会觉得心情低落吗?会影响到你的心情吗?

让孩子在长久的压力中进食,即使吃完了你认可的全面营养的饭菜,饭桌上压抑的氛围也会破坏让孩子的心理健康,只是我们太注重身体上的健康了,对这种心理健康的破坏没有在意 ,甚至完全意识不到孩子所遭受的压力。

和谐的吃饭氛围,允许孩子偶尔胃口不佳,允许孩子偶尔放纵吃几次快餐,这比硬逼着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进食,更加有益于孩子的健康。

就像强迫孩子吃饭一样,习惯为孩子做主,是多数华裔家庭存在的问题。


大到选择学校、专业,小到孩子学什么爱好,交什么朋友,穿什么衣服,很多家长喜欢为孩子做主。甚至在很多时候,我们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为孩子做了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比如,我们可能会用引导的方式暗示孩子做决定。“妈妈觉得这个衣服更适合你”;“爸爸愿意尊重你的想法,但是爸爸觉得这样更好”。这些话看似征求孩子的意见,实际上则是为孩子做主的另一种方式。当孩子心智越来越成熟,个体意识越来越强,这些“做主”会让孩子感到越来越难以忍受,内心的隔阂越来越大。

02

遇到问题,如何保护孩子的自尊和心理健康

很多家长可能会想:我可以和孩子沟通,但小孩子毕竟年纪小,怎么可能全面衡量一件事的方方面面呢?比如返校这件事,孩子只想着和朋友们在一起玩,想不到一旦得了病会有多严重,我不强迫孩子留在家里,孩子真染上病毒了怎么办?

其实,无论什么事,孩子的行为多数来源于家长态度。

比如返校这件事,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也有自己的考量,孩子们的性格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家长在仔细衡量了各种因素后,做出适合自家孩子的决定。但无论做哪种决定,这个过程一定要与孩子商量,特别对待较大的孩子,强硬地要求孩子更是会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造成严重的青春期叛逆。


有些孩子比较活泼,非常需要和同龄人的社交,而这种社交是大人以及兄弟姐妹难以替代的,如果强硬地把这样的孩子长期留在家里,孩子很可能会产生心理上的问题。这种时候,作为爸爸妈妈,可能就要全面衡量一下是返校对孩子身心健康更有利,还是留在家里更有利。

想找到这个平衡点是非常不容易的,百年一遇的疫情对于我们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大挑战,并且这个问题没有一个正确的、标准的答案。作为家长,我们要尽量搜集一些官方的、客观的、科学的信息,比如世卫组织给出的建议、英美澳等疫情严重国家的儿童、青少年的感染数据、重症率、校园感染率等,再结合新西兰本地的情况自己做出评判。在自媒体过于发达的今天,不同的信息从四面八方涌来,如果家长听风就是雨,很容易自己慌了手脚,从而给孩子带来更多的精神压力。


在决定孩子是否返校之前,我们可以先问自己这样几个问题:
决定返校前的9大类问题

1,家庭中是否存在高危成员,比如基础病患者、老人等。孩子本身身体状况如何?家庭成员是否接种的疫苗?孩子返校对身体脆弱家庭成员是否会带来较严重的健康威胁?


2,如果孩子留在家里,是否能得到有质量的陪伴,或者能否给孩子学习生活安排得比较充实?我能否兼顾工作和孩子的家庭教育?


3,我的孩子性格是怎样的?如果长期没有校园社交,对我的孩子心理健康影响会多大?


4,我收集到足够的有关疫情的资料了吗?这些资料是较为客观的科学数据 ,还是社交媒体博人眼球的只字片语?


5,我的孩子自我防疫能力如何?比如,是否能在学校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如果不能,有没有培养出好习惯的潜质?


6,我的孩子自我管理能力如何?小孩子长期在家需要高质量的陪伴,大孩子需要较强的自控力。长期留在家,孩子会不会沾染上网瘾,游戏瘾等难以戒掉的坏习惯?


7,我是否能接受万一孩子感染病毒的情况?根据家人现有身体状况和疫苗接种情况预判如果感染了,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对这个状况我能接受吗?


8,我的孩子现在的心理状况健康吗?根据几次封城孩子的状态,预判一下,如果继续留下家里,孩子的心理会出现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否会产生一个失控的后果?如果失控了,我怎么应对?


9,病毒不会消失,我家的长期应对方案是什么?比如,我不能接受孩子感染病毒的风险,那么,我可以为孩子做一个怎样的在家学习计划,来保证孩子的身心都健康?比如选择什么样的网课,怎样保持孩子的基本社交需求。


长做好搜集信息、独立思考等基本工作后,可以邀请包括孩子在内的全家人一起讨论是否返校,帮孩子列出返校的利弊端,让孩子参与到决策中。毕竟,如果准备长期在家学习,也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重大决定,他们也是具有独立思考的个体。即使家庭中存在身体健康方面比较脆弱的成员,比如不能打疫苗的幼儿、有基础病的老人等,也要学会和孩子讲清楚这些状况,让他们理解自己返校给家人会带来哪些风险,并最终一起做出适合自己家的决定。


决定是否返校,只是生活中家长尊重孩子的一个例子。在其他事情上,同样需要父母换位思考,充分尊重并理解孩子的想法,和他们成为朋友,获得孩子的信任与尊重。如果凡事强硬地为他们做主,那么长期下来,孩子就不愿意和家长谈论自己真实的想法了,一旦亲子距离拉远,我们就很难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变化,更难以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了。

03

如何能及时发现孩子心理出现了问题


Markus Landolt是儿童精神创伤学领域的欧洲领先专家之一,据他透露,2020疫情爆发期间,苏黎世儿童医院一共收治了49名自杀未遂的儿童,而2019年收治的儿童人数只有22名。

日本全国中小学生2020年新冠病毒流行期间,自杀人数达415人,是1974年有记录来的新高;该国一项调查显示,15%的四至六年级小学生、24%的初中生和30%的高中生,都出现了中度或严重的抑郁症症状。

历史上,新西兰的亚裔人口自杀率是所有种族中最低的。但是,卫生部网站上的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确认的亚裔自杀人数从20人增加到了34人。2020年,亚裔中有55人疑似自杀。新西兰更广泛人口中的疑似自杀率也从4人/10万人上升到6.5人。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心理健康不算大事?为什么我们会对悲痛中的人说‘你就是想太多了’?为什么我们会带有成见地认为有心理健康疾病的人就是‘疯子’?……看过前面的数据 ,你可能已经抛弃这些刻板印象,认识到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同样重要了。

那么,作为孩子最亲密的家人,为人父母该如何及时发现自家孩子心理出现问题了呢?有没有一个标准呢?比如,孩子多少天不爱吃饭了、闷闷不乐才是抑郁了呢?或者孩子几天不爱和我讲话就是自闭了呢?

其实,这并没有一个可以精准衡量的标准。因为孩子与孩子的差别是非常大的。只有平时足够了解你的孩子,才能从各个细节中发现孩子的“不对头”。如果没有良好的亲子关系 ,平时难以和孩子交心,或者不在意孩子的生活习惯,那么当孩子真的出现了心理问题时,成人就不易及时察觉。这些变化是非常个性化的,体现在每个孩子身上是不同的,绝对不是孩子少吃了几顿饭,少讲了几句话,多发了几次脾气,孩子就是抑郁了。有时候表面上看似正常的孩子,内心却出现了问题,就像成人一样,很多成人表面看起来开朗依旧,实际却是抑郁症患者。


是否能及时发现孩子心理出现问题,靠的是平时亲密的亲子关系以及父母的细心观察!长期积极、良性的沟通,能让孩子习惯和你讲心里话;长期压制孩子,则会让他们失去了对家长的信任,变得善于伪装,心里的真实想法,疑问、困惑也不会和你讲了。

我们在这里讨论回不回学校这个问题,并非鼓励大家在疫情面前“躺平”,或者鼓励大家选择home school,而是想借这个问题,引起大家关注可能被我们忽视了的儿童及青少年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心理疾病对孩子健康的破坏力不容小觑。作为父母,我们要努力支持、帮助孩子成长为在“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都健康的个体。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与孩子沟通的技巧,建立和保持良好亲子关系的方法,请参加1月27日(周四)晚7点举行的在线2022年新西兰华裔家长会

请扫以下二维码
或复制链接到浏览器报名

https://bit.ly/3GZdB46


想知道更多关于学霸的故事吗?想获得专业教育信息吗?请马上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Crimson的官方微信号。这里有新西兰本地教育资讯,英美的教育干货,IB、NCEA 、CIE、SAT 、ACT等各种考试秘籍,还有来自全世界学霸们的真实故事!


近期热门文章

看不懂!新西兰学校的School Report太含糊了!教你读懂老师委婉评语下的“弦外之音”……➤真相!孩子凭兴趣学一样东西,到底能走多远?这些教育怪圈你家肯定也有!快收藏!新西兰2022年最受孩子喜爱的50本书单出炉!覆盖幼儿到青少年。➤重要校园防疫信息:洋人老师只用一个小实验就让学生每天自觉洗手,怎么做到的?比起教育内卷,亚裔移民孩子成长中的这些委屈与痛苦更应引起父母重视新西兰孩子每天浪费在电子产品上的时间太惊人!告诉你电子陷阱是如何吞噬孩子的……➤新西兰华人家长抢着把孩子送入私校,但却忘记考虑这些重要因素……看看你家孩子适合吗?➤快收藏!超全“在线学习娱乐资源大全”:覆盖各个学龄段,新西兰家长人手一份!➤从贫困率99%的公校到哈佛大学,她不仅拿到梦校offer还拿下三个奖学金!➤收藏!新西兰高中阶段要学好这几门课做好这些准备 ,将来才有实力去名企当“技术咖”!➤新西兰青少年自杀率排第一,这些暖心“死亡教育”太害人!➤收藏!新西兰学生假期最全攻略:假期活动、书单、Playground都给你总结好了!➤东西方观念的巨大分歧:优等生到底是天生的还是父母“推”出来的?➤懵了!怕受歧视亚裔父母拼全力鸡娃,但高学历的“移二代”却在西方世界吃不开?世界顶级艺术学院的新西兰华裔女孩:文化交融的移民二代身份给我独特的设计视角➤一文看懂新西兰高考:有人学它毕不了业,有人靠它考上剑桥……➤纽约富人区华裔女孩:我家有钱,但我花起来感觉不自在,因为父母这样对我说……独家!上百篇有关新西兰教育的原创文章都分类整理在这条微信里,华裔家长人手一份!➤公校、私校师生互相交换,体验完对方的生活后,发现两学校差异竟这么大……➤在新西兰给娃择校不要本末倒置!盘点华裔家庭最容易犯的错误,附“学区房”实用妙招!➤重磅!2021年新西兰最佳中学排行榜:女校、私校表现突出,东区公校再进前10!➤新西兰版“樊胜美”靠教育逆天改命,被亲哥拖后腿依然勇敢前行!从辍学打工到内阁部长的成长史!➤神仙对话!新西兰中洋两大哈佛学霸深谈一小时,涉及这些家长学生关心的话题!➤华裔女孩斩获剑桥医学院offer! 接受中国基础教育高中回新西兰,她是如何评价两国教育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