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旅读:抗战,由华北浅说日军侵华战略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18


漫谈诸葛亮的北伐——秦岭随想

父亲,故乡的感怀

太原会战的句号——祁县子洪口旧战场勘察散笔

家史,即国史——流浪八十二年,橡树回家散记

过太行山随笔:我的远方,不是诗与远方

旅读:邺城,少为人知的隋唐明清都城之父


沿津浦线南下的日军。


在七七事变爆发后,期间,7月9日至7月28日,冀察军政及第29军就平津局势,曾经于7月9日、11日、19日、26日数次与日军举行现地谈判。


不过,中日平津现地谈判与淞沪会战、南口会战、太原会战、南京会战存在的军事方面的必然关系,历来少为人注意。


抗战爆发早期,冯治安、徐维烈等西北军高级将领谈论时局认为,如果当时中国外交政策稍微宽大,促成现地谈判成功,或者这场战祸不至于发生。


这一观点,目前在网络颇为流行。


中日平津现地谈判对华北局势,尤其对中日战争产生极大的影响极为深远。不过,如是就军事角度观察,谈判破裂远比牵强和谈,更具战略价值。


中日谈判直接关系当时中日关系,以及苏、美、英、德等国在远东利益博弈,情况之复杂,远不是区区冀察军政及第29军可以把控。


彼时,自西安事变之后,抗战已经成为国内各界舆论主流。


受舆论、民情驱动,更受军事影响,南京政府高层决策实际已经失去和谈退路。


同样,现地谈判期间,日军军车昼夜不停,呼啸南下,平津局势日益紧张。


日本企图划滹沱河、永定河一线停战方案,也因为关东军与日本内阁、军部产生重大分歧,处于搁浅。


7月17日,华北战云密布。


这天,蒋先生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和《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这是中国在日军咄咄逼人态势下极为强硬的一次发声:


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抗战到底,惟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


由平汉路进犯太行山区的一股日军。


7月30日,华北局势进一步恶化。


彼时,日本天皇裕仁召见近卫文磨,就平津态势,作出平定平津局势即刻停止军事行动,尽快解决时局的决策。


随即,由石原莞尔、柴山兼四郎牵头陆、海军及外务省研究具体解决平津时局方案。


8月8日,日本抛出看似空前温和的停战交涉条件。


然而,受日本军方愤青,尤其关东军干扰极大。中日双方平津外交空谈之下,事实上已经无以维持。


与第29军军事、政治力量弱小相反,日本强大的关东军,确是决定平津时局的关键力量。


九一八事变案例在前,七七事变日军以不到500人伤亡代价占领平津在后,关东军连战连胜,既对现地谈判不感冒,更对蒋先生讲演不以为意。


谈判陷入僵局,战事自然难免。


同样在8月8日这天,驻防察、绥的中国军队绕道自北方南出居庸关,在南口出击平津日军,南口会战爆发。


8月13日,中国军队在南线对盘踞上海,及长江流域的日军发起扫荡,淞沪会战爆发。


就此,中日再无回旋余地,开始进入全面战争。


中日华北现地谈判涉及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方面内容。其中,政治、外交、经济不提,仅在军事方面,当时日军控制平津,由此刺激平津危急迅速升级影响华北。


在军事上,日军掌控先机,中国已经落入全局被动态势,一目了然。


自九一八事变、轻兵攻占锦州及辽西走廊,以及淞沪一二八事变、策划华北自治等事件之后,日军打通本土、朝鲜、满洲及辽西走廊、热河、华北的交通线。


日军可以通过较为发达的辽西走廊铁路、道路线,迅速向平津投放其现代化军力。


事实上,也正是现地谈判期间,日军完成了由朝鲜、满洲往平津地区部署新的兵力。


反之,中国在平津驻军仅宋哲元第29军。


平津、河北南临山东,驻军韩复榘、孙桐萱、谷良民、曹福林等部,疏于战训,兵无斗志,自保尤显不足。


平汉线上处于作战状态的日军。


同时,华北局势紧张却并没有迅速明朗。是以,北方晋、察、鲁各地的地方势力维持相互忌惮常态。


——日军威胁之下,无论黄埔嫡系部队,或者同属地方部队的晋绥军,均无北上支援平津的机会。


如此,中国要向平津投放兵力,需要斡旋平津、晋、冀、鲁等地地方势力同意放行,再由由河南、安徽及京沪杭,甚至由更远的川滇、甘陕、桂粤、两湖调兵北上。


姑且不谈当时中国政令、军令尚未完全统一,华北各路地方军沿途设卡,行程艰难之现实。


即便调兵成功,要靠穿草鞋、扛步枪的近代化军队千里迢迢北上抗日,同样更是鞭长不及。


可见,现地谈判解决平津时局,在军事方面是利于日本而不利于中国。


是以,蒋先生及何应钦、徐永昌、白崇禧、陈诚等会商,决策在上海主动出击日军。


淞沪会战最早的战略目的之一,即为解决、转移、消化日军在华北炮制的危机。


淞沪会战,进犯上海的日本海军。


事实上,七七事变前后至南口会战、淞沪会战爆发之前,在九一八事变后迅速完成重炮、坦克、飞机、军舰等先进武器国产化,并且列装军队的日军,极容易控制中国当时最为重要的三条铁路线:


津浦线、平汉线和平绥线。


津浦线,大致类似现在京台高速公路北段,是华北通向华东的主要干线;


平汉线,类似现在京港澳高速公路武汉以北段,是华北通向华中的主要干线。


平绥线,类似京藏高速包头以东段,是华北通往山西、蒙古的主要干线。


控制这三条铁路线,尤其控制津浦线、平汉线,理论上,日军可以由其本土、朝鲜及满洲,迅速调集军力投放中国腹地的武汉、太原、郑州、徐蚌、京沪杭等地区。


就此可见,即便现地谈判圆满完成,中日七七事变不再扩大,中日局势也绝非如冯治安、徐维烈等西北军高级将领那般想象。


就算平津谈判取得和平,日军控制津浦线、平汉线和平绥线,即便悬而不发,其兵势之战略威胁,直指中国华东、华中和山西、蒙古腹心。


假设如此,中国要战略备战日本,就将围绕这三条铁路线层层防御,国防前线更将划到武汉、太原、郑州、济南、徐蚌、京沪杭一线。


如此态势,中国完全处于战略被动。遑论未来的发展?


淞沪会战,日军军舰与准备登陆的日本陆军。


是以,选择在津浦线南端上海开打淞沪会战,实则是中国于无奈之中唯一的,也是最佳的选择。


上海,是英、法、美及苏、德、意等国在远东利益的交汇点。


上海战事一旦激化,中日全面战争容易引起列强注意,更容易引爆列强与日本关系。


在军事上,中国军队由内地调往上海,相对距离较近,相对便于机动、集中兵力。


京沪杭战区背靠南京,于政令、军令统一指挥便利,于后勤保障也显得相对有力。


同时,京沪杭战区是当时山海关内中国最为密集的民族工业基地,更是亟待西迁备战持久抗战。


此外,在纯粹军事战略上,在华北局势紧张,日本对华终极军事战略目的模糊的态势下,中国于津浦线南端主动发起淞沪会战,即可反制日本蚕食战略,更可打破日军自北而南的攻略。


同时,在南线大战,逼迫日军在华北蓄积兵势做出取舍,便于在战略上最终确认日本对华终极军事战略目的。


不过,中国没有料想到,日本全面侵华,其天皇、内阁、军部和关东军、华北驻屯军各方分歧重重,其实没有相对系统的、明确的战略目的。


简单分析即可发现,日军如是无意全面侵华,华北日军自然不会轻易分散兵势。


就算日军要应对淞沪会战,也会限于津浦线向南动作,威胁淞沪战场。


淞沪会战期间,上海市政府遭遇炮击。


反之,日军如是蓄意全面侵华,那么,在淞沪会战爆发后,华北日军势必增兵决战淞沪,同时加紧沿津浦线、平汉线和平绥线,争取全面战略优势。


尤其,日军由平津西出平绥线,由华北西出正太线,过太行八陉侵入、经略山西、太行山,进而居高临下威胁陕、豫,再由平汉线威胁武汉。


这都是历史上金、元等外族侵华的老套路。


由此,华北日军是否会四面出击,中国高层自然极为敏感。


不过,古代女真、蒙古等外族侵华,多是经略平津、华北、太行山,进行旷日持久的兼并作战。


抗战时期,日军国力军力远强于中国,并没有强大到可以短期鲸吞、消化中国广袤国土的程度。


是以,日军一旦战线拉开,又急于速胜,自然陷入战略举重态势。


事实上,七七事变之后自南口会战、淞沪会战开始,日军忽而在华北增兵,忽而往京沪杭战区增兵,兵势迅速分散。


这一阶段抗战,日军看似攻势凌厉,但是,不过一味依仗绝对优势陆海空军队猛冲猛打,并没有完整、系列的侵华战略。


1937年8月,北线南口会战激战正炽,南线淞沪会战更是迅速升级。


山东驻军在韩复榘部溃逃,日军旋即占领济南。


当时,中、日双方,尤其日本军方、内阁等,均未充分考虑对方激烈反应。


激战惨烈,为抢夺淞沪战场决战取胜先机,迫于骑虎难下之态势,中、日双方均以兵家大忌之添油战术,不断以各自最为精锐的军队,增兵决战淞沪战场。


自1937年8月13日至11月8日,近3个月血战鏖战中,中国以步兵为主的平面化、近代化的80万大军,血拼抵挡装备先进的27万余陆、海、空现代化日军。


是役,中国以弱敌强,抵抗之坚决,牺牲之惨烈,可谓中国军队抵御外辱战史之空前。


11月8日,南线,日军取得淞沪会战的战役胜利。


当时,日军并没有立即跨越苏嘉制令线西犯南京的意图。


同期,北线,日军经过南口会战、保定会战、太原会战之后,于11月8日基本结束其华北战略攻势。


在中国顽强抵抗下,南北两线日军持续作战,乱冲乱打,消耗、战损极大。


不过,日军持续作战,乱冲乱打虽犯兵家大忌,确因中日军队战力存在事实上的代差,每每会战取胜,攻城略地,进展神速。


抗战期间,中日双方战力悬殊,由双方火力投送距离比较,即可侧见。


日军借助重炮、战机、战车等先进武器,强大、优势火力大多可以投送数公里、数十公里、甚至数百公里之远。


——在机械化战争时期,现代化军队抢夺制空权、制海权,也可以理解为抢夺火力投送主动权。


反之,中国军队多以步兵为主,主要火力,无非枪弹、手榴弹、迫击炮弹,威胁不过千米之内。


火力投送距离悬殊,客观决定了当时中国军队于战役、战术战场被动挨打的现实。这种困难,远不是靠思想、口号可以解决。


1937年12月,南京会战前夕,日军须磨联队向黄河渡口行军。


淞沪会战和太原会战结束,南线日军控制了京沪杭战区主动。


北线日军由平津、华北平原经平绥线、正太线,控制了军都陉、飞狐陉、蒲阴陉、井陉等太行八陉若干重要通道,率先击穿我国北方太行山第二地理棱线天堑。


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尤其是湖南、四川的交界处,是当时中国抗战持久战略最为核心的相持决战概念的关键地带。


太行山相距湖南、四川较远,不是中国预定的长江抗战主战场。


但是,抗战不久,日军就突破太行山屏障攻占山西腹地,自然加大中国高层对第二棱线决战是否可以消耗、抵挡日军攻势的隐忧。


至此,七七事变之后,无论日本是否有着全面侵华动机,事实上日军击穿太行山天堑,并且以此威胁陕、豫及中原腹地。


于此可见,淞沪会战、太原会战结束之时,在军事态势上,日军自北而南,确实摆开全面侵略、威压逼迫、速战决胜架势,预备一口鲸吞中国。


日军三月灭亡中国之叫嚣,绝非空穴来风。


彼时,中国军队在南线血战南京,国、共两军在北线游击太行山,以弱敌强,寸土寸血,战事惨烈远非今人可以想象。


激战连连,日军多采取分路进击作战,分兵之下,日军师团、旅团或支队,甚至联队等各部队长更是急功盲动,各行其是。


客观上,日军在战术上自下而上,反推日本高层全面侵华战略决策。


太行八陉草图,抗战初期平型关会战、娘子关会战、子洪口战役及八路军若干伏击战,都发生在其间。至今,太行八陉也是华北进出太行的主要通道。


1937年12月,北线日军完全攻占华北,控制太行山。


为华北日军兵势推动,也为日军愤青鼓噪,南线侵华日军结束休整,悍然跨越嘉兴制令线,开始直接攻击南京。


日军主力聚集京沪杭,又要急于速战决胜,攻击南京同属日本天皇、内阁、军部和华中派遣军唯一的选择。


就此,日本侵华战略由华北南移华中,中日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此后,依靠中国地理第二棱线有利地形,中国在两湖、河南、山西、两广等区域,步步抵抗,消耗、抵挡日军攻势,使得日军就此陷入持久战泥淖。


说到这里,中国当年以步兵为主体的近代化军队,屡败屡战,寸土寸血,苦苦支撑八年最终赢得抗战胜利,确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地理第二棱线地区的好山好水。


好的山水,便是好的战场。


穿行太行山腹地,举目所见,流曲深澈,植被茂密,山峦延绵,峡谷毗连,气势极为雄壮。


果真如此。


不过,停车驻足欣赏太行山景色,感慨之余,山水不变,人事已远。再说抗战,听者寥寥,不免满纸苍凉。


鸣谢情谊赞,关注朋友请注明请加:zksd1222

有一个抗战的老兵,名叫汤恩伯

苏军大反攻,最强的强拆队

越战,台湾人难以忘怀的往事(下)

越战,两张照片和照片的故事

杨文,由少年往少年,边走边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