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知青 | 帅哥球星陨落贵州,同学捐资买一方葬身之地

赵志渊 新三届 2022-03-21

作者简历

赵志渊,上海市向明中学66届初中生,1968年崇明农场务农五年半,上调后在上海铁路局上海站工作36年至退休。


原题
向明球星在贵州陨落




作者:赵志渊



1968年9月,我们向明中学的三十多个66届初中生,全部被分配到崇明长征农场六队干革命。


有个同学报到晚了几天,就被分到了七队。后来费了千辛万苦才与大家汇合。还有个同学,他曾经是篮球校队球员,名气很响,却迟迟没有露面。大家还在为他担心。过了几个月,我们才知道他一个人分到条件最好的九队。


长征九队,堪称长征农场的京畿要地,环境整洁,出门就是车站。一条沙石公路,北去南门港,交通方便。南边的场部,近在咫尺。我们羡慕他的好福气,正准备去九队串门。不料传来的消息,竟说他已经离开长征农场,跟随女朋友去了贵州插队落户。


他的举动,让大家惊愕不已。我们这一届中,上海农场名额的含金量,与上工和外农相比,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一直是抢手货。起初大家还没有深刻体会,几年后它的优越性就大大凸显,有的甚至超过了上工。这是因为农场后面还有上调这出戏。许多演得好的人,后发制人。无论单位优劣,还是获利多寡,有些农场职工上调后,综合收益超过了分配在工矿的同学。


我们这位向明同学,为了伟大的爱情,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步,跨到了千里之外。他命中注定与长征农场有缘无份,却与中国革命和万里长征的转折点遵义结下了生死因缘。他去了贵州省遵义市郊区的湄潭县插队。


他出发前,大家都不看好他。他的结局,每一个人都扼腕叹息。有道是,一步走偏,翻盘就难。现在我们不必讨论谁对谁错,也不要指责谁抛弃了谁。一个人到了这类节骨眼上,无论谁做出的什么选择,都有它的道理。在那个年代,知青本是笼中鸟,能逃一只是一只。这个故事谁是谁非谁也讲不清。只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我们的身边就有伟大的爱情。


我们这位同学名叫谈汝安。他的名字,注定他要与多个异性深度交往。他名字的笔划,查下来凶多吉少。他出生在虎年正月初二,时辰八字也不好。不过半个多世纪前,他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1963年到1968年,谈汝安是向明初中男篮校队的核心队员。相貌堂堂,个子高挑。他的钩手投篮,姿势漂亮又有准头,吸引了许多男女球迷。他的球技堪称一流,理所应当地拥有了一个美媚女友。她是低两届的长腿学妹。当年在我们面前,有的是花心大萝卜。然而,谈同学却是用情专一的正人君子。这是因为他后来经受的考验,让人们肃然起敬。


时光倒流到了1968年8、9月,我们66届的学生,在向明中学的折腾即将结束。我们和谈汝安一起,被分配到崇明长征农场。有本事的人,对农场的去向可以不屑一顾。不过谈汝安的家庭情况不好,靠了篮球队球友的帮忙,才分配到了市郊农场。


这个结局已是上上大吉。但他的女友何小姐,只有一点点好运。她不必去干冷的白山黑水,也不须去湿热的彩云之南,她插队的地方,是不远不近的贵州。


一个花季少女,豆蔻年华却要孤身一人离乡背井,谈汝安一谈起心上人就深感不安。他决心要当一个护花使者,并且很快就决定亲自护驾女友南行。


他不是全程护送,而是决定用一生的年华来陪伴。


忠不忠,看行动。爱不爱,永陪伴。爱一个人,就要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刻出现。去意已决的他,让邻居和许多女同学,一次次的劝说都无功而返。


最后在去贵州的大队人马出发时,谈汝安把自己的行李和他们的放在一起,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途。他的女友,虽然深知他说到做到的脾性,但没有想到他的出手,像打球投篮一样果断。小姑娘感动的五体投地。其他送行的小伙伴也都惊呆了。


贵州省上山下乡办公室来沪接收知青的办事员,白白地赚了个强劳力,喜出望外。崇明长征农场的招工组,还要把人事档案退回上海,麻烦不少。


谈汝安的父母和祖母,隐隐约约感到,这个任性的孩子像风筝一样,飞得太远就有断线的可能。他的弟妹们觉得,大哥的离开,这个家就失去了顶梁柱,再也没有人来保护这个家了。


为了爱情,谈汝安舍弃得太多太多。只有何小姐,在谈大哥的保护下,安然渡过了最初的生活关和劳动关。知青集体户的一切工作,担水砍柴煮三餐,或到镇上赶集,样样事情都离不开谈汝安,他俨然是一个知青户的家长。有了爱情的滋润,谈汝安渡过了一生中最最幸福的三年。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三年的插队生活,没有什么文体娱乐,极度枯燥贫乏。打篮球是想也不要想的事了。一天的劳作,换不来多少收获。天无三日晴的贵州,天气对农业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大。地无三尺平的交通,还是无所改观。最要紧的是人无三分银的局面,在贵州愈演愈烈。此时的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大河缺水小河干。贵州湄潭县地处山区,是个贫困县。谈汝安插队的大队,知青的工分值少得可怜。


何小姐的家中,还能有所支援。谈汝安却与后方渐渐失去了联系。在他南去贵州插队的头几年里,谈汝安的家庭发生了许多变故。


他的妹妹北上吉林插队,与哥哥相隔万里,一南一北遥相呼应。兄妹再要碰头,倒也容易。只要眼睛一闭,就能在梦中相见。因为儿子的头脑发热,一点都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傻乎乎地离开了上海。谈汝安的母亲,觉得这个儿子白养了。他如此叛逆如此不听话,伤透了自己的心。丈夫的历史问题,被定性为反革命。有一次她被人指指点点,受到刺激,竟在南京长江大桥上跳江自杀。


谈汝安的祖母,过去在里弄里,是个样样事情都要管的角色,说一不二。现在受到儿子媳妇的拖累,没有了发言权。面子挂不住,一直想不通,胸闷气急,竟一病不起。不久,谈汝安的父亲也走了。好端端的一个家,就这样没了影踪。


远在贵州的谈汝安还天真地认为,重在表现是党的一贯政策。但是家庭中这么多的问题,怎么会对自己的前途毫无影响?这一点在女朋友的脸上,就可以一见端倪。谈汝安的后背,开始感到一丝凉意。过去只要母亲在,这个家就在。现在母亲不在了,这个家就散了。幸好自己心爱的女友还在身边。人间的亲情,是治愈一切悲痛的良药。他更加卖力工作。


女友在他的帮助下,也出色地完成了每天的劳作。因为谈汝安过去是打篮球的,个子高力气大。只要有可能,谈汝安帮女朋友插秧,帮她挑稻,甚至帮她上山采茶叶。小姑娘赚到的工分里,大概有一半是谈大哥的功劳。明察秋毫的贫下中农,认为她表现不错,一致推荐她去贵阳上大学。小姑娘将成为人人羡慕的工农兵大学生。然而谈汝安,由于大家知道的原因,表现再好,也只能原地踏步。我们知道,从上海来湄潭,一起来容易,头脑一热就来了。现在想一起回去就难了,难于上青天。
      

小姑娘有了读书的机会,谈汝安从心底里为她高兴。小姑娘过去像一只小小鸟,现在翅膀慢慢变硬了,可以远走高飞了。现在的选择有点尴尬。不让她走,说不过去。放她单飞,她还会回来吗?
      

小姑娘离开了山沟,她的前途一片光明。而谈汝安再胸有成竹,渐渐地也淡定不起来了。当年为了爱,不惜牺牲自己,伴随她一起踏上一条充满艰险的道路,并没有错。现在让她走进新生活,也没有错。两个人一起面对困难时,困难就只剩下一半。今后将要一个人去独吞苦果,那痛苦的滋味翻一倍还远远不止。


与周围每个人的估计一样,那刻骨铭心的痛苦如期而至。虽然谈汝安是最后一个感受到这个痛苦的人,但这个痛苦还是来了。因为渐渐地,小姑娘的来信越来越少。湄潭这边,长时间收不到新的消息。去贵阳的信又石沉大海。在无比的惆怅和思念之后,谈汝安知道,自己将永远地失去她了。


然而贵州是个好地方。它有许多河流的河水非常适宜酿酒。距湄潭三百里,就是闻名天下的茅台酒厂。而本县的小酒厂到处都是。这里的气候又适宜种烟叶,家家都会烤烟。


失去了心上人,谈汝安就和烟酒交上了朋友。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浇愁愁更愁。没有几年,他就完成了从知青到酒徒的角色转变,疾病缠身。烟草和酒精造成的所有恶果,一个不落地在他身上开花结果。失去了精神支柱,他的劳动力也跟着失去了。吃力的农活干不了,只能去镇上学剃头。


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师傅拉了他一把。不仅教他吃饭的手艺,还把女儿嫁给了他。老师傅的掌上明珠,是县里有名的美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上海小伙子的艳福不浅。他跟师傅学理发,又做徒弟又做女婿。一人同时出演两个角色,这是命运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结婚以后,他生了两个女儿。女儿们集中了父母双方的优点,比母亲还要漂亮。大女儿的名字,就是女朋友名字中的一个字。可见他心心念念还是想着一个人。身在福中不知福,他的幸福就打了折扣。这是因为大女儿的身体不佳,治病的花费把他又卷进了贫困的深渊。这是现实的生活跟他开了第二个玩笑。


下乡的知青们,苦苦捱到1979年。这时,大回城的巨浪席卷了每一个角落。知青们都能回家,但是结了婚的除外。这是历史又给他开的第三个玩笑。


1970年代末,留给知青的机会和希望已经不多了。在湄潭插队的许多上海知青拼命读书,只要能离开贵州,上什么学校都行。只要能回上海,曲线救国也可以。一些插姐插兄,经历千辛万苦的调动,一步步向上海市靠拢。实在回不去,退休回上海是最后一招。贵州最牛的上海知青叶辛,笔杆子摇出了名堂,就是大家的榜样。


谈汝安有好几个向明中学的同学,读书救国,都离开了贵州。但谈汝安在向明中学的强项是打篮球。如今风骚不再的谈汝安,略输文采,读书这条路他走不通。


改革开放的大潮风起云涌。地处贵州山区的湄潭,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开放的前沿相差甚远。谈汝安不愿在贵州束手待毙,尽管此时上海,已经没有他落脚的地方。他几次回上海,就想搏取翻身的机会。他最后一次与向明同学聚会,是在同学的家里。


席间,有过去一起打篮球的球友,也有去过长征农场的好友。大家不愿引起他的伤感,不再把酒话当年。然而谈汝安却说,这次聚会,是他这些年来最高兴的一天。只因命中与长征农场有缘无份,走偏一步,差之千里,但错不在己。虽然命运欺骗了自己,但无亏天地,也没有对不起别人。


谈汝安认为,在要好的同学面前,心灵不需要设防。多少年压抑的心情,得到了尽情的释放。他不顾餐厅的狭小,竟放开手脚跳起舞来。幸亏有同学录下了他的舞姿,虽然只有几秒钟,却让我们看到了他人生的绽放。


在上海滩,他没有做大生意的本钱和本事,只能到柳林路摆地摊试水。但是商海水深,他没有把握住机会,最后铩羽而归。可以说,柳林路的一仗,他没有打赢,却输掉了他全部的斗志。从此以后的谈汝安,精神状态每况愈下。


湄潭这个小县城,堪称八线城市,本来就有小江南的美誉。改革开放以后,不光有了大城市一样的高楼,也有了一线城市一样的消费。酒吧舞厅麻将房,鳞次栉比。既然回上海成了画饼,但生活还要继续,他就成了这种地方的常客。


因为过去打篮球,长得又高又瘦,交际又广,舞姿一流,湄潭这个小地方,当地人个个都认识这个高个子,尊称他为“金丝猴”。他的周围都是新交的当地朋友,但他忘了与老同学保持联系。也不知道过去一起打球的同学们,都在满世界找他。现代人的生活方式里,像离婚这种时髦的举动,在小城也不再稀罕。他的婚姻也亮起了红灯。灯红酒绿,苦中作乐。醉里不知身是客,误把他乡作故乡。且不知,出来混,债总是要还的。而且这是六月里借的债,还得快。


无规律的生活,透支了自己的健康。年轻时打球炼就的身体底子,开始亏空,但他还不知道多加保养。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身边的插姐插兄,纷纷离开了湄潭,他却成了当地最后一个上海知青。


他的同班一个当头头的同学,一次带着单位的职工去贵州旅游。在景点购物时,有个卖蜜饯的小贩,怯生生地用上海话地问他,你们是不是上海人?把他吓了一跳。


再一攀谈,原来她是个嫁入“豪门”的上海老三届知青。在贵州扎了根,已经回不去了。虽然是个同龄人,却已经老态龙钟。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衣衫破。那副失魂落魄的样子,让上海老乡动了恻隐之心。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头头马上想起自己向明中学打球的同学,也有相仿的境遇,还不知道他后来怎么样了。触景生情,就让大家把老乡小贩带来的蜜饯全部买了下来。天下知青一般苦,助她一臂之力,就算杯水车薪,也是一点点心意。


这位做头头的同学,也认识许多曾经是崇明长征农场的职工,他们在农村才呆了三五年,就已是度日如年。而谈汝安,一个人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耗去了四十多载的春秋年华!到后来大家才知道,他在2014年就患了肺癌。在他行将就木的日子里,昔日的风光荡然无存,过去配合默契的舞伴没有一个露面。他像一盏即将烧完灯油的油灯,经不起北风那个一吹。


晚景凄凉的谈汝安,在2015年2月11日去世,距离66岁的生日还差10天。那天正好是阴历腊月二十三,他陪灶君老爷一起上天。灶君老爷在这一天,肩负着“上天言好事,下界报平安”的任务。在升天的路上,知道了谈汝安的惨况:离了婚的老婆,已在两年前因尿毒症去世。大女儿因为常年有病且无工作,靠低保度日,拿不出一点钱给父亲下葬。小女儿在成都打工,远水救不了近火。


六个向明中学的校友,有的是曾经的插姐插兄,也有昔日打球的球友,得知了这个消息,纷纷为先走一步的铁哥们捐款。其中四个人每人五百,还有两个姓张的死党,过去一起打球,有一个还在一起插过队,就一人一千。集资数目很快超出了原先的计划,大家就为谈汝安买了块四千元钱的坟地。墓碑上墓主大名的上方,冠以“上海知青”的光荣头衔。


在偌大的一个墓园里,这样的头衔绝无仅有。


至此,谈汝安虽然生不逢时,但总算死得其所。校友们最后一次的忙也帮到了底。谈汝安墓园的照片传到上海,只见青山作屏,翠柏环绕,大家都羡慕他的好福气。但也有人为谈汝安扼腕叹息。这个曾经的向明中学球星,命运多舛的他,生无三分银,死亦为鬼穷,至今思孤魂,不能回浦东。



文章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略有删节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二维码打赏吧


上海知青

叶辛: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落幕
邓贤:知青大返城,
竟因为一个上海女知青的惨死
嵇伟:另类知青,
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
夏娜迪:知青姐姐在人间的最后时刻
曹景行和妻子一起走出大山
未婚先孕的上海女生,
从先进堕为“伪君子”
王小鹰:可怜无数山,
那里长眠着11位上海青年
胡道轨:18岁上海妹妹插队回老家,
嫁了贫农小伙
上海女知青热带雨林失踪案
北大荒留守知青口述:铁了心离开上海
毛平先:一个上海姑娘刻骨铭心的十年
范文发:双城记,上海知青的珲春历程
诸炳兴:我把同事的女儿娶回了上海
沈美琴:淮北岁月,我像熬干的小油灯
黄为忻:上海到云南,改变一生的远行
 石明诚:上海知青在延边的历史记忆
范文发:先卖猪肉,再拍人像,
我的供销社生涯
难忘在日本遗孤家的那顿饭
录取电报,我怀疑是虚幻的梦
千山万水回上海
上海姑娘40年后去道歉
陈鸿仪:金训华"牺牲"是一场事故
陈鸿仪:七分钱要了一个父亲的命
陈鸿仪:与死神擦肩而过
陈鸿仪:几曾回首,我的知青生涯
周其仁:从完达山到朗润园
周其仁:在江湖与庙堂之间
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回忆  文革  上山军营华  青工光阴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家国……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