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文学

少年 | 甘明: 香慈八年师恩难忘, 同桌的那个她还好吗?

甘明 新三届 2023-05-29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甘明,北京市建筑设计院教授级工程师,1952年出生,香山慈幼院小学部(白堆子校区)1965届毕业生。68届初中生,1969年到延安插队,1973年到西北工大念书;1976年12月到3347厂工作;1980年考上江苏大学研究生;1983年到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工作,其间1989年-1995年在清华大学土木系攻读博士学位。从事工作为结构设计,尤以空间结构设计见长,科研工作以大跨度结构、CAD、结构弹塑性分析为主。 已退休。


原题

小学六年,师恩难忘




作者:甘明


记得小时候父亲对我说:“你们的学习条件比较好,你们要珍惜啊!”我却觉得弟弟妹妹上的育英小学条件比我的更好,觉得香山慈幼院没什么,我父亲说我身在福中不知福。

在香山慈幼院小学部学习期间留影(10岁)

长大了,父亲又说:“你中小学学习条件比别人好,为以后的学习工作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我觉得以后的自学,主要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小学没什么关系。和中学有关系的也就是英语和代数,毕竟我自学是从那里开始的。

父亲听了我的想法,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有位饥饿的人吃了两碗面才吃饱,他认为第一碗面没有用,因为他是吃了第二碗面才吃饱的。通过这个故事,使我知道小学的学习是基础,但是感触不是太深。

直到最近加入了香山慈幼院校友群,看到我的各年级班主任都是二级以上的老师,六年级班主任施德勤老师是一级教师。

我插过队,在三线国防工厂工作过,还当过厂子弟小学的老师。通过对比,才体会到我在香山慈幼院受到了全国最好的小学教育。

香山慈幼院小学部(白堆子校区)校牌


最近回忆其童年往事,觉得香山慈幼院不仅给了我们知识,同时给我们灌输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这些,使我这个只上了一年正规中学的1968届初中生,通过在不同时间的自学,抓住了三次稍纵即逝的升学机会,拿下了博士学位,在技术上有所突破。今天,感恩香慈,把老师当年的教诲写出来,以偿忘不了的香慈情。我在香山慈幼院生活学习共八年,几位老师给我留下特别深印象的有下面的几件事:

 一年级班主任孟红秀老师

当我刚上小学一年级不久,就迎来了共和国成立十周年大庆。班主任孟红秀老师满怀激情地对我们说:

孩子们,过几天就是共和国十年大庆了,你们今年7岁。

当共和国20周年大庆时,你们应该17岁,那个时候你们正在上高中,相信你们会刻苦努力,准备两年后的高考。

共和国成立30年时,你们27岁,刚刚大学毕业不久,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那时你们充满青春的活力,成为建设祖国的生力军。

共和国成立40周年时,你们37岁。

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时候,你们47岁,那时你们在各个工作岗位上发挥力量,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栋梁之材。

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你们57岁,快到退休的时候了。我希望在那时祖国因你们而骄傲,人民为你们自豪!

可惜,一生蹉跎。新中国成立20周年的时候,我在延安插队。那天,我没有出工,和几个要好的同学买了只鸡,弄了点儿黄米酒,大家都不知道今后的前途怎么样,有个同学打算投靠父亲的老战友,当兵去;有个同学想去父亲的五七干校;有个同学家里还黑着呢,自叹没有明天;我盼着大学招生,大家都说这顿酒就是告别酒,在惆怅中大家喝得酩酊大醉。

新中国成立30周年的时候,在江西的一个三线工厂备考研究生,离家已经整十年了,一个人在山沟里孤零零的,托人买了一瓶四特酒,想着还不知道能不能考上研究生,考上了能不能回北京,能不能改成结构专业,在忐忑中度过了国庆节。

新中国成立40周年,我趁着那年因客观原因几乎没人报名,考上了清华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开学不久,就是国庆节,虽然进了清华读博士,但大家对中国今后的出路抱着忧虑,饮酒时都充满了忧虑,喝得很悲伤、低沉。我醉了,骑着车摇摇晃晃地从清华骑回位于白石桥的家中,和衣睡了一宿。

新中国成立50周年,我遇到好事,正高级职称评下来了,被一帮同事逼着到鸿宾楼摆了一桌。这是自小学以后,过得最愉快的一个正日子。

新中国成立60周年,过得平平淡淡。虽然快到退休了,自己没有实现孟老师对我们的期望,“让祖国为我而骄傲,人民为我而自豪”,但是可以说我为祖国尽力了。

记得小学一年级下学期,正值三年困难时期,我们一个月只有21斤定量,每天7两,平时吃不饱。一次,学校食堂开始做窝头了,外班有个同学家里是华侨,吃不下窝头,扔在桌上。我因为吃不饱,捡起来吃了。孟老师看见了,问我谁扔的,我当然不能出卖哥们儿了,只能说不知道,是外班的桌子。旁边打扫卫生的师傅给我作证。他说不是这个小家伙扔的,这小家伙经常捡别人剩下的吃。

孟老师点点头,和我一起出食堂门时,孟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你们生活得太容易了,生在福中不知福呀!”孟老师还给我们讲了香山慈幼院勤俭节约的校风,告诉我一句谚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

但是我没有听懂为什么我们是生在福中,又怎么不知福了,回家就和父亲讲了。我父亲以为我犯了什么天条,惹了什么大祸,不放心。星期天送我回学校时约见了孟老师,知道没我什么事才舒了口气,两人又探讨了怎么用正面的方法教育我这个未谙世事的熊孩子。

到了下个星期,父亲和我谈了一次话,教我念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并且告诉我,老师说班里有些同学讲吃讲穿,你应当不讲吃,不讲穿,专心学习。还给我写了几句话,“布衣觉暖,菜根味香,有志求学者谙此语。”从此我就养成了不挑吃、不挑穿的习惯。无论是在艰苦的延安或者三线工厂,还是后来在设计院,对生活的要求都不高,只要衣能保暖、饭能饱腹,就专心学问。

石峨副院长

1961年7月1日,时值建党40周年纪念日,石峨副院长在大礼堂给我们做了一个有关党史的报告。我第一次知道了许党史的名词,如党的一大、大革命、北伐、井冈山根据地、古田会议、王明路线、抗日敌后根据地、三大战役、土地改革等等,这使我开始了对党史的关注。

过了不久,放暑假了,母亲单位北京建筑设计院办了个暑假辅导班,把我们这些职工子弟都弄到设计院,找了个老师看着我们,好让我们父母安心工作。在设计院的宣传栏中,展示了新华社为建党40周年发的一套照片,每张照片下面都有一些说明文字,如果说石副院长的报告是个纲目的话,这些照片和说明就像一个提纲,使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初步的理解。

父亲看到我对党史感兴趣,也从华北局图书馆借了许多有关党史的书,如《红旗飘飘》《红岩》《文史资料》。我也翻看了家里一些藏书,如《星火燎原》《大革命简史》《金陵春梦》和《侍卫官杂记》。我还利用星期天,借了邻居家二哥的学生证,到军事博物馆看了展览。自认为是党史专家了,几个哥们儿自娱取乐,经常聚在一起聊党史、互相吹牛侃大山。

一个六年级的同院大哥哥崔京生(小时候我们两家都住在南礼士路北京建筑设计院宿舍,我在幼儿园时,我们家和他家同租了一辆儿童车,每到星期六,一起坐儿童车回家。1958年时,我们两家同时搬到展览路北四巷北京建筑设计院宿舍)看到后,主动告诉我应该怎样学党史。那是一次回家的路上,我碰到了他,他和我聊起党史,他讲了学习党史的意义。他说学习党史就要学习前辈们英勇奋斗的事迹,他们在毛主席领导下打下了一个新中国,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要把祖国建设好。他指着35路汽车上面的鼓包说:“甘明你看,上面鼓包是煤气,因为咱们国家现在没有汽油,只能这样。所以国家建设需要我们现在好好学习,将来努力工作。学习党史,就要学习前辈们精神,鼓励自己,老争论哪个野战军厉害没什么意思。”

 范毓秀老师

五年级第二学期最后一节算术课讲完后,教我们算术的范毓秀老师(曾任教导主任)让我到她办公室去,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嘀咕着,我又没犯什么天条,找我干嘛呀!

范老师拿了一份我的考试卷,问我为什么没有考100分。

我嘀咕了一句:“班里又不是谁都考100呀。”

范老师和蔼地说:“你应当考100分。”

我委屈地说道:“你出的题给的单位是斤,答案却要求是公斤,等于故意挖了个坑,让我们跳。”

范老师也不生气,耐心地说:“就是要锻炼你的审题能力,你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都不错,但审题能力有欠缺。”她在卷子上那道题下面画了三道线,分别写了条件一、条件二、所求问题,在公斤那又在下面画了一道杠,问我明白了吗,我点点头。她告诉我:“做完题一定要看看是否符合要求”,还教给我许多验算的方法(我记得有什么九余法、逆推法等等)。最后她说:“你考试成绩不错,但是平常作业老有小错,我说考试的时候要检查,就是因为你们平时做完作业就交 了,没有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范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认真的习惯是从平常一点一滴中养成的,平常认真,考试时也可以减少错误。”最后她告诉我:“每天应该想想自己还有什么不足,怎么改进。”最后她饱含深情地说了一句:“真希望你们长大了成才呀!”

施德勤老师


六年级,一次和女生竞争,男生失败了。那天我们很生气,我记得我悲壮地念了一段毛主席语录:“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又和几个哥们儿鬼哭狼嚎地唱起了:“跌倒算什么,我们骨头硬,爬起来,再前进。”我从此开始搜集攻击女生的句子,什么“牝鸡司晨,惟家之索” “商亡于妲己,周衰于褒姒”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到了六年级下学期,我想收集这么多东西,总要物尽其用吧。一天下午,我和几个要好的同学留在教室,我看到还有几个女生没走,就大讲起“牝鸡司晨、惟家之索”是母鸡打鸣,母鸡只能下蛋,不能打鸣,母鸡打鸣,国之不幸。又讲了狐狸变成妲己祸害天下和千金一笑的故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的意思就是世界上只有女生和那些内心阴险狡诈、卑鄙无耻的小人是最难相处的,和他亲近相处时,他不懂得谦逊有礼对别人,别人疏远他了,他又有怨恨。

说完这些,看到有几个女同学愤怒的样子,自己十分高兴,哥几个就撤了。我告诉他们,那些小人肯定要给我们告老师,咱们就说批判男尊女卑的错误思想,我给他们念了一首诗:“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这是我给我妹妹讲什么妲己、褒姒的故事时,我父亲批判把什么事情都推给妇女时,念的一首诗,据说作者是后蜀的花蕊夫人。

过了几天,这件事被反映到施德勤老师那了,我被叫到了施老师的办公室,我狡辩说是在批判男尊女卑。

施老师果然老辣,她很严肃地说:“在教室先气女生,然后再回宿舍批判男尊女卑,又是你的鬼主意吧?女同学最生气的是你说她们是小人。”

我说:“这是孔子说的,不过她们就是小人,还让孔子说对了。”

施老师问:“你为什么这么说?”

我讲:“她们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大恶似善。”我当时想,我父亲正在邯郸搞“四清”,我母亲在工地搞设计革命,你反正也找不着我家长,我胡说几句,你也不能给个处分。我反正把心里的愤恨表达出来了,你要批评我,那我就不说话就是了。

施老师却和蔼地说:“谁是大奸似忠呀?”

我张口就说:“×××,她就是一个李林甫式的人物,凡才望功业出己右及为上所厚,势位将逼己者,必百计去之。”说完后我觉得特别痛快,总算在老师面前发泄了我对她的痛恨。

施老师听了后,只是笑着叹了口气,和蔼地说了一句:“书读得不少,没用对地方呀!你和她的矛盾不就是有一次你比她考得好,×老师没表扬你表扬她了吗?”

我说:“造成这件事的原因,就是她在背后说我的坏话。”

施老师说出了一句我不能相信的话:“她从来没有说过你一句坏话。”

我憋不住,信口说了我心里的想法:“她是好学生,您当然向着她了!”

施老师说:“在我眼里,你也是好学生。”

我听了后觉得好笑,我是好学生?!真是天晓得!我心想那就气气老师吧:“那您要真认为我是好学生,我就买个三道杠,星期一三五她戴,二四六我戴。”

施老师说:“不是每个好孩子都能佩戴三道杠,这要经过全校少先队员选举呢!我说你是好孩子,是因为最近从于院长那知道你的一些事情。你家里每个星期给你一毛钱的路费,你都走路上学。每年春节给你一元钱的压岁钱,每个暑假给两元钱的月票钱,你全攒起来买书。听说把班里新年活动费用也花了买书,然后藏起来说是得病了。还有你每个中午和下午活动的时间都用来读书。就凭这两点我就认为你是好孩子。但是你身上还有一些缺点。其实于院长早就和我谈过,无外乎恃才自傲、和女同学关系处理得不好、生活能力差。”

施老师讲:“生活能力差,以后多学学;和女同学的关系,反正你报男校,六年后相信你会懂事的;今天着重谈谈你恃才自傲的事情。”

施老师问我:“先不说别的,你和×××谁的学习好?”

我骄傲地回答:“我的算术比她好!”

施老师问:“语文呢?”

我不得不承认:“她的语文比我好。”

施老师说:“其实×××的算术也不差,从悟性讲你可能强一点儿,但是她比你细心;从分数上讲,你们两人差不多。语文你六年级有进步,但是比她还差些。从品质上讲,她从来没有给你使过坏。”

施老师看着我流露出的不相信的眼神,很坚定地对我说:“我以一个人民教师的人格告诉你:她是一个老实的女孩,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搬弄过是非。我们小时候男女同学之间可团结了,不像你们。其实你和×××可以交流一下学习经验,她向你学算术,你向她学语文。总之,不要老是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要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把别人的优点变成自己的优点。一上来觉得自己的算术比别人好,别人都不如你,这就是你恃才自傲的原因。毛主席讲‘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过去讲有些干部子弟身上有娇、骄二气,你女字旁的‘娇’没有,马字旁的‘骄’突出。”

被施老师批评了一通,自己还是不服气,对施老师讲:“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才须待七年期。长大了才知道谁能给国家做贡献。”

施老师看了我一眼,仔细想了一下,说:“你们的路很长,我想如果保持现在的状态,你们两个人都是可造之才。”过了一会儿,她又说:“你们两个可能走的路不一样,你可能向理工方向发展,她可能向文科发展。你的特点是勤奋,她的特点是踏踏实实,各有千秋。”

最后我拿出我一个记有许多格言的本子请施老师为我写点儿东西。她思索了一下,给我写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八个字。

她还对我和×××进行了评价,认为×××是个老实的孩子,我是个淘气包。

从施老师的办公室出来了好几天,我一直琢磨她的那句话:“×××从来没在我这告过你!”如果是这样,那我对我的这个同桌是不是就全做错了?我做过许多针对她的事情,要是我都错了,她从来没说过我坏话,那怎么办呀?还有让我向她请教怎么写好作文,我一个我堂堂的男子汉,怎么有可能在她面前低头呢?男儿膝下有黄金。

我思索再三,就算她真的没给我使过坏,我以后不再针对她就是了。反正再过一个月就各奔东西,以后也用不着打交道了。至于向她学习,可以偷看她的作文本,看看她是怎么写作文的。反正不能开口向她请教,不能丢男子汉的脸。我利用早上的时间翻看了×××的作文本,发现她的作文确实比我的好,文章写得很自然,层次清楚,语言也下了很大的功夫。

我还发现她还有一个小本子,记了许多描述不同事物的句子,上面还有一些英语单词。我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可以学学。我在后来真的弄了个本子,专门抄各种文章摘下来的句子,对我写作能力的提高帮助很大。同时找了个小本子记英语单词,上中学时,在公共汽车上背英语;插队拉石头时,往山上走时背英语,对我掌握英语帮助很大。

我记得和×××最后一次见面,那是1965年8月5日,我回学校办理转户口、领毕业证手续,一上3路无轨,发现她也在上面,她似乎在用眼神讥讽我,那么牛,才考上35中!

我有一种冲动,想向她解释,今年八中直接和实验二小对接,所以减少了对其他校的招生名额。要按往年的考分,我的成绩是能够被八中录取的。但是我想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我现在栽了,我愿赌服输,三年后等我踏进四中的大门,咱们再较量!

到了甘家口,她在前门下车,我从后门下车,两人一直向西走去。她在前面走,我在后面,我右手握紧拳头在胸前微微挥动,以示决心:三年后一定要踏入四中的大门,以雪今日之耻!

当走到向北拐时,我看到了香山慈幼院校园的轮廓,我的思想又跳跃到了离别,我在这里生活学习了八年,今天我就要告别自己的童年,告别自己的母校,当时想的是,长大了,如果事业有成,我一定回母校看看老师。

在香山慈幼院幼儿部生活期间留影(6岁)

当写完这段时,已经是2020年10月了,重读以后,不觉为少年时代的幼稚、淘气感到好笑。也不知道我的这个小同桌今日在何方,如有重聚之日,应当向她道歉,小时候太淘了。我在百度上搜过她,无结果。

我在香山慈幼院生活学习了八年(幼儿园两年,小学六年),以上是香慈老师对我的教育的一小部分,但也是对我一生最有影响的部分

孟红秀老师教育我们要生活上艰苦朴素,无论是在插队时,还是大学毕业后分到山沟里的三线厂,生活虽然艰苦,但我都淡然处之,不忘记好好念书。改革开放后,虽然自己的收入有很大提高,也依然保持着简单的生活,把精力主要放在钻研业务上。

石院长的报告勾起我对党史的兴趣;大宝哥哥说的“先辈们在毛主席领导打下了新中国,我们长大了要把祖国建设好”,这句话一直埋在我的心头,鼓励我前行;范老师教育我,要时时刻刻找自己的不足,想办法提高自己,永不止步;施老师告诉我,不要无端怀疑同学,同时不要老拿自己的长处比别人,要注意学习别人的优点。这些教导都使我终生受益。

西北工业大学42专业毕业合影(第三排左9甘明)

硕士研究生毕业合影(后排左3甘明)

清华大学博士学位答辩合影(左5甘明)

2019年建设部聘任甘明为全国超限审查委员会委员(前左2甘明)

背景资料
1920年10月,前民国总理熊希龄在香山静宜园创建香山慈幼院。1949年3月,香山慈幼院因中共中央由西柏坡移驻香山而搬迁至城内西安门大街26号继续办学。1954年春,迁入阜外白堆子新址。1967年3月25日,北京市海淀区文教局接管私立香山慈幼院。1973年1月,合并成立北京市立新学校。2015年6月,更名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并与平谷区四个分校共同组建北实教育集团。
文图由作者惠赐本号分享
原载微信公众号香山慈幼院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中小学老师
高峰:我进了顶级小学纯属偶然
孙毅安: 小学班主任陈老师,
宁给好心, 不给好脸
孙毅安:我的高中老师,
人生十字路口的引领者
王小玲:刘老师,
我为当年的麻木向您忏悔
张志鸿:那些正在远去的明师
张亦嵘:世上有一种人生,叫“三锅头”
北京知青山西教初中,不装,讲真话
谢悦:在那个放牛班的春天里
谢侯之 :我在延安教乡学
刘明:代课记,好日子总是过得太快
戴克中:武大附小的四位“右派”老师
汪炜:我一边代课一边蹭课,
教书复习两不误
几位女知青播洒在荒原上的爱
叶卫华:我在新疆兵团当教师
张志鸿:我的乡愁,
那些正在远去的明师
张晓丽:二冶二中,从学生到老师
崔卫平:回乡知青老师,
我最早接触的“精英团体”
马雅:我的小学老师赵谦光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