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译论 | 覃江华:实证性翻译学研究的局限

敬请关注——> 比较文学与翻译研究 2022-06-09


作者简介:覃江华,哲学博士,华中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翻译哲学。

源自:《翻译论坛》2019年第1期,侵删。




实证研究是一种科学取向,其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然而,人类经验、能力和技术手段是有限的,即便样本再大,数据再丰富,也不可能是穷尽的。有些信息甚至难以通过观察、实验或调查采集、测量和分析。研究设计再完备,也难以控制所有变量,对数据的搜集、整理和解读也难以完全准确客观,无法彻底排除主观因素的干扰,甚至会掺杂一些有意迎合、主观臆断和个人偏见,表述出来的结果有其适用的特定时空范围 (2) 。而且,自然、社会现象(尤其是人类行为)复杂多样、变化多端,研究结论即便总体上正确,也难以排除例外情况。因此,实证研究所得只是部分真理,不是整体性的全部真理。此外,实证研究论文结构模块化,有其规范性、直观性、便利性,但往往缺乏灵气与个性。

 

那么,非实证研究是否就可以避免这些不足呢?我们认为,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非实证研究同样也有其局限性。此类研究以理论思辨见长,研究者思考能力、经验、方式和对象范围不同,思考的结果及其价值大小各异。这些理论思考很多源自个人直觉和体验,带有个体倾向性,也可能是基于亲身观察、实验和调查的直接知识,还有很多源自二手材料和他人思想成果的间接知识。所谓的文学、艺术、宗教、哲学、科学便由此诞生,但同时也带来了脱离现实的空想、妄想、迷信和伪科学。这些多样化思想成果常常难以完全被证实或证伪,对其评价往往因时、因地、因人而异,见仁见智、众说纷纭是常态,莫衷一是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非实证研究是最简单的,拍拍脑袋就行;又是最困难的,因为理论上有所突破,是实践提升的前提和归宿。

 

此外,与非实证研究相比,实证研究尤为重视学术规范。前者虽然也讲究规范,但在某些领域,打破规范不仅是常见的,而且是得到鼓励的;实证研究常常从小处入手,关注具体的现实问题。非实证研究往往从大处着眼,注重抽象性理论思辨。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这样把实证研究和非实证研究进行二分,是一种简单粗暴的二元对立,是范畴性思维的体现,难免有缺陷。实际上,二者各有所长、相辅相成,在很多研究项目里同时并用,其研究方法(如观察、调查和访谈等)也经常可以通用。要保证研究的深入性、系统性,实证研究离不开理论思辨,非实证研究也需要证据支撑。而且,现实关怀和理论建构本来就是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因此,不宜将实证研究与非实证研究简单对立起来。

 

翻译过程研究是典型的实证研究。目前,翻译过程研究主要有两大分支,一支采取的是社会学路径,另一支采取的是认知心理学、神经科学路径。这两大路径都强调实证。在当下翻译学界,实证性翻译过程研究已蔚然成为一门显学,尤其是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路径的研究,以善于采用最尖端、最时髦的技术手段著称。截至目前,相关研究已经取得不少令人振奋的成绩,尤其是在语料库、眼动追踪、键盘记录技术应用等方面(许钧,2018)。然而,这一路径面临的挑战也有不少,最主要的有三点:一是生态效度问题,即实验室小样本封闭式研究得出来的结论,能否解释社会化翻译活动的动态性、多样性和复杂性;二是研究范围问题,即受试主要为学生译员,高水平职业译员少之又少;三是创新性问题,即很多人怀疑这些结论并未超出翻译学常识,仅仅是对众所周知的事实进行了验证和修补而已。虽然在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上有所突破,但并未提出什么有重大影响的新理论。

 

提出这些挑战的人,有些可能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过程研究所经历的深刻变革缺乏了解,也没有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研究。当前,针对翻译过程的实证研究设计越来越科学,目标越来越远大,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多方验证运用越来越广泛,实验设备越来越人性化,侵入性越来越小。就理论方面而言,国外学者认为,认知路径的翻译研究主要目标有三,且相互关联:一是弄清翻译过程中认知主体能力的结构和组织;二是构建更好的翻译理论和模式;三是开发更高效的翻译教育方法和项目(Serban, 2018:411)。可见,理论建构是其重要目标之一。虽然翻译过程研究缺乏一种主导型理论(master theory),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此类研究缺乏理论指导,或没有理论追求。它们往往基于不同学科理论框架,着眼于解决不同具体问题的一些马赛克式的动态项目集合(同上)。虽则如此,研究问题的分散化,理论上的一盘散沙,仍然是实证性翻译过程研究急需面对和解决的难题。

 

还有人提出上述挑战,则有可能是站在一定思想高度,看到了这一路径翻译过程研究的贡献与局限。我们认为,当前的实证研究有一种技术导向/倾向。但技术不同于科学,技术重应用,更新快(过时也快),科学重理论、求本质。熟悉新技术的翻译过程研究者,不能缺乏真正的科学思维。但反过来,用科学革命的标准来评价技术革新,既是一种高估,也是一种苛求。即便是科学本身,也无法给出所有问题的答案。研究者还需要具备哲学视野,尤其不能缺少对人类语言、思维与世界的关系、意义、价值与交际等理论与现实问题(难题)的深刻洞察。否则,容易被人诟病为小打小闹。缺乏终极关怀的研究,往往是盲目的、功利性的,难免一叶障目,见树不见林。然而,自轴心时代以来,人类知识的积累就好像滚雪球,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老子、孔子、先知、佛陀等滚下了雪球的核心,雄心壮志的后来者都想滚一滚。雪球越滚越大,但核心没有变。换言之,对于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核心问题,轴心时代思想家大多思考过,后人不过是一点点增加而已。当然,如果真能有一些小小的推动,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因此,对于基于新技术手段的翻译过程实证研究,我们乐见其成,但也不必急于求成,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总有其特定过程和规律。我们对实证性翻译学研究的上述反思,并非是要否定相关研究的合理性及其对人类知识积累的重要历史贡献。恰恰相反,我们是支持和鼓励实证研究的,也为其所取得的每一重大进展而欢欣鼓舞。希望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能够更为全面、准确、客观地认识各种研究范式的短长,并在研究的选题和设计,数据的搜集和整理,结果的阐释和讨论过程中,能够以一种更加公正平和、科学理性的态度予以对待,得出更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结论,不仅是要验证现有理论模式的合理性,而且要为新的理论建构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译论】专题回顾:
  1. 译论|马晓冬:外来启迪与本土创造:傅雷的翻译思想研究

  2. 译论|孙乃荣 史耕山:文化自觉视野下的民俗文化英译研究

  3. 译论|袁丽梅:全球史视野下的翻译史研究——关系梳理与参考借鉴

  4. 译论 | 蓝红军:从学科自觉到理论建构:中国译学理论研究 (1987-2017)

  5. 译论 | 孙艺风:翻译研究与世界文学

  6. 译论| 罗迪江:翻译研究中的问题域转换: 生态翻译学视角

  7. 译论 | 周红民:认知视域中汉诗意象的文化属性和可译性限度

  8. 译论| 副文本视角下16至19世纪古典汉诗英译翻译话语研究

  9. 译论| 中国文学“走出去”之翻译策略——以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禅诗英译为例

  10. 译论|岳中生:译者生态位与“译者中心”

  11. 译论 | 胡开宝:数字人文视域下翻译研究的进展与前景

  12. 译论| 王运鸿:描写翻译研究及其后

  13. 译论 | 于德英:翻译之喻的历史化:钱锺书的“人化”译文观

  14. 译论 | 邓科:中国当代译论话语场中的生态翻译学:基于理论发展的视角

  15. 译论 | 王家义、李德凤、李丽青:大数据背景下的互联网翻译——开源理念与模式创新

  16. 译论 | 方梦之:建设中国译学话语:认知与方法

  17. 译论 | 单宇、范武邱、蔡万爽:数据时代翻译家研究方法论

  18. 译论|胡庚申:翻译研究“生态范式”的理论建构

  19. 译论 | 王智锋、王和平:翻译的“道”与“器”——对我国翻译理论构建之建议

  20. 译论 | 马会娟:走出“西方中心主义”:基于中国经验的翻译理论研究

  21. 译论 | 刘甜:翻译学的批判和批判性的翻译研究——读《当代译学批判》

  22. 译论|隋晓冰 宋馨培:汉英翻译的女性主义翻译策略探索

  23. 译论| 蓝红军:关于翻译技术伦理性的思考

  24. 译论 | 黄宗英:“晦涩正是他的精神”——赵萝蕤汉译《荒原》直译法互文性艺术管窥

  25. 译论 | 鲁迅译论在当代(1949-1966年)——兼及文学翻译的当代转型

  26. 译论|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解读与反思

  27. 译介学专题 | 谢天振:译介学——理念创新与学术前景

  28. 译介学专题 | 廖七一:译介学与当代中国翻译研究的新发展

  29. 译介学专题 | 宋炳辉:外来启迪与本土发生:译介学理论的中国语境及其意义

  30. 译介学专题 | 傅浩:叶芝在中国:译介与研究

  31. 译论 | 王向远:“翻”、“译”的思想——中国古代 “翻译”概念的建构

  32. 译论 | 夏登山:对古代翻译史上“翻”、“译”之别的再思考

  33. 译论 | 冯全功:翻译研究学派的特征与作用分析——以生态翻译学为例

  34. 译论 | 黄勤 刘晓黎: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肥皂》 中绍兴方言英译策略对比分析

  35. 译论 | 许钧:试论中国文学外译研究的理论思考与探索路径——兼评《中国现代文学在法国的译介与接受》

  36. 译论|胡卫伟:明末清初传教士科学翻译之社会学考察——布迪厄“场域”理论视角

  37. 译论 | 王祖华:也谈陆建德论林译“二三流者”作品的非凡意义

  38. 译论|张丹丹:译出-译入模式下中国文学英译修改过程研究 —以《海上花列传》英译为例

  39. 译论 | 覃江华、许钧:许渊冲翻译语言观释解

  40. 译论|罗新璋:化境说的理论与实践

  41. 译论 | 王东风:五四以降中国百年西诗汉译的诗学谱系研究断想

  42. 译论 | 高胜兵,王娟:利玛窦的文化身份与其翻译策略和效果

  43. 译论 | 林嘉新 李东杰:系统中的竞争、冲突与创造:当下世界文学视域中的翻译研究模式

  44. 译论 | 刘云虹:关于新时期中国文学外译评价的几个问题

  45. 译论 | 夏登山:对中国古代翻译大潮的重新认识

  46. 译论 | 赵稀方: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从西方到中国

  47. 译论 | 廖七一:《新青年》与现代翻译规范

  48. 译论 | 陈琳:从生态译诗论翻译建构性

  49. 译论 | 张丹丹 刘泽权:葛浩文中国文学英译风格新探——基于历时、量化与文本细读的视角

  50. 译论 | 吴冰 朱健平:阿瑟·韦利英译《道德经》中的历史文化语境重构

  51. 译论|徐敏慧:汉学家视野与学术型翻译:金介甫的沈从文翻译研究

  52. 译论 | 左岩:讲述故事的阿连壁《诗经》译本研究

  53. 译论 | 丁水芳 杜泉贵:《牡丹亭》英译研究述评——基于 CNKI 2000—2017年期刊文献的共词可视化分析

  54. 译论 | 许多、许钧:中国典籍对外传播中的“译出行为”及批评探索——兼评《杨宪益翻译研究》

  55. 译论 | 陈小慰:中国文学翻译“走出去”:修辞形势及因应之策

  56. 译论 | 潘文国:中国译论与中国话语

  57. 译论 | 王建开:文学翻译:西方观念影响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媒介

  58. 译论 | 韩子满:再论中国特色翻译学——基于《中国翻译》和 Babel 的研究(1987~2016)

  59. 译论|孙子尧:多元性别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60. 译论|胡作友 刘梦杰:《文心雕龙》英译的陌生化策略分析——以宇文所安英译本为例

  61. 译论|潘文国:文章翻译学的名与实

  62. 译论|方梦之:中外翻译策略类聚——直译、意译、零翻译三元策略框架图

  63. 译论 | 苏艳:翻译中的男性自恋考察

  64. 译论 | 胡开宝 张晨夏:基于语料库的“中国梦”英译在英美等国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65. 译论 | 邵莉 王克非:鲁迅白话小说译作中句法欧化现象的历时变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

  66. 译论 |  穆雷:对设置翻译博士专业学位的思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