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福尔《夜莺》

法国 保尔·福尔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保尔·福尔(1872—1960),法国诗人,被称为“象征派诗王”。他的诗集共有32卷之多,有名的《法兰西短歌集》,便是包含了他全部作品的总集。他在从1905~1914年这十年间主编《诗与散文》之前,主要是一个剧场老板、剧作家、象征主义演剧运动者。他很早就活跃于巴黎的戏剧界了。1890年,他创办了一个“艺术剧场”,上演梅特林克和马拉美等象征派的诗戏曲,对抗当时的“自由剧场”的自然主义。在一般人认为此类戏曲不可能上演的议论纷纷之下,他终于获得了可惊异的成功。1912年,他获得了“诗王”的光荣称号。
保尔·福尔弗尔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懈地写作“巴拉德” (Ballades,民歌形式的短歌),这是他毕生创作诗歌的固定形式。尽管中世纪诗歌和后世的民歌体中也有“巴拉德”,但保尔·福尔的“巴拉德”与它们都不一样,在法国诗歌史上保尔·福尔的“巴拉德”独具一格。他的诗歌作品以纯真自然、清新朴质见称,青年男女的纯真爱情、大自然在感情上的启发和震动,是他的作品的中心内容。 [1]  他的作品收入总集《法兰西巴拉德》,于1896年出版。后多次重版,每次都有所增益,直到1949年还有新版问世。戴望舒称他为“法国后期象征派中的最淳朴,最光耀,最富于诗情的诗人。



福尔《夜莺》


你在寂静的心灵里歌唱,隐蔽的黄莺呵!

整个玫瑰怒放的花园在侧耳将你的歌声谛听。

月光的翅翼轻轻地滑翔着。

是否在夜莺歌唱的玫瑰丛里没有一丝风?

在这芳香渐浓的玫瑰丛里没有一丝风

能将它们的灵魂拢入你的歌唱。

这黄莺的歌在宁静的深夜,

犹如向潜藏在黑暗中上帝的呼唤,

这歌声就是一丝风,它在向,

唉!向那香气益浓而不萎的玫瑰呼唤!


葛 雷 / 译



夜色渐渐地深重了,一只黄莺躲在树丛深处,深情地歌唱着,它唱得是那么的专注,那歌声就像是从它的心里流出的一样。整个宁静的夜空就像是它的心灵,而夜空下花园里怒放的玫瑰花们就是它的忠实听众,它们静静地伫立在夜幕下的花园里,已经陶醉在夜莺那优美的歌声中了吧?月亮像一只巨大的飞鸟,时不时地用它那半透明的翅翼轻轻地拨开云层,让花园里的玫瑰能够沐浴在它的光辉里。夜莺的独唱使这里的夜晚太过宁静了,静静伫立的玫瑰也许已经睡着了吧,它们怎么一动也不动呢?空气中玫瑰的芳香越来越浓了,可是没有风吹过,把沉睡的玫瑰们唤醒,它们的灵魂是否也被夜莺那动人的歌声环绕呢?在这宁静的深夜里,黄莺不知疲倦地依然歌唱着,就像虔诚的信徒在向黑暗中的上帝呼唤一样执著而真诚。它的歌声就是一丝丝微风,轻轻地环绕在花园的四周,向那些怒放的玫瑰深情地呼唤着,它的深情就像那香气四溢的玫瑰一样永不凋零!

像一首优美的小夜曲,这首诗以歌唱的“黄莺”和怒放的“玫瑰”为中心意象,它们之间就像深情的恋人:夜莺在深情歌唱,玫瑰则静静地伫立在夜空下,陶醉在夜莺的歌声中。这些意象色彩浓厚而鲜艳,使诗情显得浓烈而诚挚;但同时诗人的语言却是那么的轻灵而优美,又使诗情摆脱了压抑、厚重而显得通脱、飘逸。
作为法国后期象征派诗人,福尔的诗从民歌民谣中汲取营养,以天真、纯朴和快活的抒情色彩见长,在某些方面接近雅默,但又有自己的特色。他的诗节律上有散文化的特点,但韵律相当和谐。歌行婉转,连绵反复,用词极为平易简约,然而却予人以荡气回肠、余音绕梁之感,这是他从古代浪漫曲和牧歌中汲取营养的成果。他的诗里有爱情、民间传说、大自然和外省风习,一切都溶化在一幅幅画境之中。这些诗看来绝类散文,但实在全是格律诗或无韵诗。他在《路易十一的故事》中谈到自己的诗歌时说:“至于形式,我重视节奏远远超过重视诗的技巧。我探索一种风格:随着情感起伏,散文可以转入诗歌,而诗歌也可以转向希腊文。这种变化就是有节奏的散文所引起的。散文、有节奏的散文、诗,这三者只是一个音调逐渐升高的乐器。”( 杜 绣 琳 )



相关阅读:

保尔·福尔诗7首

纪伯伦《我曾有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曼德尔施塔姆《马蹄铁的发现者》

曼德尔施塔姆《干草堆》

曼德尔施塔姆《列宁格勒》

卡明斯《我喜欢我的身体》

卡波维兹《沉默的一课》

威廉•斯塔福德《秋风》

阿米亥《人的一生》

阿列克山德里《爱》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布罗茨基《黑马》

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马拉美《叹》

洛尔迦《梦游人谣》

索德格朗《星星》

聂鲁达《我记得你去秋的神情》

聂鲁达《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聂鲁达《女人的身体》

聂鲁达《马克丘•毕克丘之巅》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