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霍思曼诗3首

A.E.Housman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霍思曼是一个严谨的古典文学学者,又是一个抒情诗人。他的诗数量不多,一生中就写了两部诗集——《希罗普郡少年》 (1896年)和《最后的诗》(1922年),而且两部作品问世后都受到了评论家的严厉批评。尽管如此,他的诗还是被认为是“属于这个时期最出名的诗歌之列” (《英国文学简史》,123页)。《我的心载满了伤悲》,就是收入《希罗普郡少年》 集子中的第五十四首抒情诗。在这首诗里,诗人通过对故人的回忆和对人生、青春的感喟,表现了对青春之易逝、命运之难握和死亡之不可抗拒的无限伤感。

霍思曼几乎所有的抒情诗都是短诗, 用词异常简朴, 从而形成了“简洁”这一大风格。有人说他的诗“简洁如格言”,一点也不过分。这种如格言的简洁在《我的心载满了伤悲》这首诗中是显而易见的。全诗共两节仅八行,便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了回忆和悲伤的静态世界:矫健的少年已安卧在难以跨越的溪边; 而在凋花落红的田野里,却埋葬了往日鲜丽如妍的少女。唯留下孤独的未亡人, 在默默地为他(她) 们哀伤……其悲剧效果使人无不为之撼动。八行诗用笔经济到了 “吝啬” 的地步, 读来却一点不觉枯燥乏味。在这简洁的形式之下,读者不难捕捉到诗人对人生的悲恸:爱情转眼凋谢; 命运难以抗拒; 死亡啊, 你是何等地残忍! 尽管全诗的感情范围略嫌狭窄, 但毕竟还能从个人的悲哀联系到亘古以来自然的压迫、 天公的不允, 字里行间渗透着对自然对宇宙无可抗争的悲观和自卑感。

霍思曼的诗还有一大特点, 即多着重描写少男少女的心境和感情。青年人本应是朝气蓬勃、 充满希望的, 但他却偏写他们的不幸、 他们的夭折与凋落。这种情调在 《我的心载满了伤悲》 中得到了充分的表现。诗的第一节着重写 “忆” 。读着诗句, 我仿佛望见诗人坐在荒野的一块孤石上,默默地怀念故人,怀念往日矫健美貌的年轻朋友的悲凉情景。第二小节则着重写“悲”:悲昔日捷足少年的夭折, 悲过去红颜少女的凋谢, 悲自然的残忍, 悲宇宙的不公……真让人越读越觉得沉重,愈品愈觉得悲哀。读者的心,恍惚也随着诗人悲伤的目光, 抚过了那 “宽广难越的溪滨”,那“玫瑰花落的田野” , 并久久伫立于亡灵之旁, 默默垂泪, 与之相伴……此时此刻, 诗人的伤悲, 也就成为我的伤悲、 你的伤悲, 成为大伙儿的伤悲。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读者不难体味出来。而这种悲剧性的艺术效果, 也正是霍思曼选择写年青人的不幸所刻意追求的。( 晓 佳 )



西罗普郡少年


二十六


在一年以前我的爱和我,

当我们正沿着田野走过,

矮墙边我听见一棵白杨树

孤独地一个在高处自语,

“啊,且吻且走的那是谁家郎?

一个乡下人和他的姑娘,

两口子看上去好日子快到,

时间就安排请他们睡觉,

可是她将以黄土作床,

他睡在另一个情侣的身旁。”


现在果然是在这棵树底

陪着我走着另一个女子,

头上的白杨银白的树叶

传出萧萧如雨声的太息,

他感慨些什么我可听不真,

也许现在是告诉她一人,

只她能听出是明白的预言,

说有一个日子就在眼前,

那时候我将是墓草作被,

她陪另一个男子同睡。



五十四


为昔日的金玉良朋,

我心中载满了伤悲,

为多少花颜的女儿,

为多少矫健的少年.


矫健的少年安卧在

无从飞越的溪边,

在春花凋谢的田野里,

沉睡着花颜的女儿。



“我们在这儿躺着”


我们在这儿躺着,皆因为不屑

活着而玷辱我们出生的乡邦。

生命,诚然,并没有什么足惜,

可我们年轻,而年轻人不如是想。


周 煦 良 / 译




我的心载满了伤悲


为了我的金石故人,

为多少玫瑰唇的少女

为多少捷足的少年

在宽广难越的溪滨

捷足的少年们已埋下,

玫瑰唇的少女们长眠

在玫瑰花落的田野


施 颖 洲 / 译



霍思曼是严谨的古典文学学者,同时又是抒情诗人。他的诗数量不多,主要的集子是《西罗普郡少年》(一八九六)。霍思曼的诗的第一个特点是简洁,简洁得有如格言,但不枯燥,因为简洁的形式之下有着动人的内容,主要是人生的悲剧感:爱情的不能持久,命运的捉弄,死亡的无所不在,例如引用民间谚语来写青年之受绞刑:


从前常有个无忧虑的牧童

在那边月下牧羊


这“月下牧羊”便是民间对吊在绞架上的俗称。诗的背景也是英国的农村,但很少写老人,着重写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年人的感情。青年人应该是朝气蓬勃的,然而霍思曼却写他们的夭折,凋谢,其主要情调可以用下列一节诗所传达的作为代表:


矫健的少年安卧在

无从飞越的溪边,

在春花凋谢的田野里,

沉睡着花颜的女儿。


这是一个充满了回忆和感喟的静态的世界,其吸引力在于英国式的伤感同拉丁式的典雅的结合,用笔极为经济,一字一字象是刻在石板上那样整齐,感情的范围虽然比较窄狭,却常能从个人的不幸联系到豆古以来的宇宙的不公,有点哈代的味道,而哈代正是霍思曼所喜欢的少数英国作家之一。中国译霍思曼而卓有成绩的是已故的周煦良先生。本文所引各行即出他手。( 王 佐 良 )



推荐阅读:

柯勒律治:断片三则

盖斯《我们痛悼既往的爱情》

阿卜杜勒•拉赫曼《爱情》

哈塔克《格言诗》

爱德华•托马斯诗12首

纳博科夫诗13首

特瓦尔多夫斯基诗4首

索洛维约夫诗15首

索洛古勃诗15首

施巴乔夫诗4首

茹科夫斯基诗4首

普罗科菲耶夫《歌》

爱德华·托马斯诗42首

柯勒律治《爱》

柯勒律治《消沈颂》

柯尔律治《忽必烈汗》

爱德华·托马斯诗100首

柯勒律治《克丽斯德蓓》

柯勒律治《老水手行》

奥登《葬礼蓝调》

爱德华·托马斯诗142首

柯勒律治《克丽斯德蓓》

柯勒律治《老水手行》

奥登《葬礼蓝调》

阿多尼斯诗35首

安德拉德《白色上的白》

奥登《悼叶芝》

奥登《美术馆》

阿多尼斯诗18首

奥登诗4首

波勃罗夫斯基诗9首

艾杜尼斯《给掌握中时光的挽歌》

叶赛宁《为什么月光如此暗淡》

丸山薰《雪越下越厚》

特朗斯特罗默《黑色明信片》

希克梅特《我坐在大地上》

卞之琳译奥登诗5首

奥登《来自中国的十四行诗》7首

奥登诗7首

司各特《颂歌》

穆特朗《金字塔》

桑德堡《芝加哥》

史蒂文斯《罐子轶事》

布罗茨基诗7首

米兰·迪奥迭维奇诗8首

卡佛诗22首

狄兰•托马斯诗5首

毕晓普诗9首

巴赫曼诗10首

博纳富瓦《麋鹿的归宿》

纪伯伦《先知•论死》

马查多诗30首

阿莱桑德雷诗15首

阿尔维蒂诗6首

贝克尔诗2首

阿隆索诗2首

卡瓦菲斯诗48首

塞尔努达诗7首

弗罗斯特诗55首

宫泽贤治诗6首

艾略特诗9首

叶芝诗6首

帕斯捷尔纳克《屋里不会再来人了》

裴多菲《我的爱情在一百个形象中》

勃洛克《十二个》

艾赫泰勒《他通宵达旦地畅饮美酒》

拉金诗16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