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荐读】王小波:有些崇高比堕落还要坏

七十年代发生了这样一回事:河里发大水,冲走了一根国家的电线杆。有位知青下水去追,电线杆没捞上来,人却淹死了。这位知青受到表彰,成了革命烈士。

 

这件事在知青中间引起了一点小小的困惑:我们的一条命,到底抵不抵得上一根木头?结果是困惑的人惨遭批判,不瞒你说,我本人就是困惑者之一,所以对这件事记忆犹新。

 

照我看来,我们吃了很多年的饭才长到这么大,价值肯定比一根木头高;拿我们去换木头是不值的。但人家告诉我说:国家财产是大义之所在,见到它被水冲走,连想都不要想,就要下水去捞。不要说是木头,就是根稻草,也得跳下水。他们还说,我这种值不值的论调是种落后言论——幸好还没有说我反动。

 

实际上,我在年轻时是个标准的愣头青,水性也好。见到大水冲走了木头,第一个跳下水的准是我,假如水势太大,我也可能被淹死,成为烈士,因为我毕竟还不是鸭子。

 

这就是说,我并不缺少崇高的气质,我只是不会唱那些高调。

 

时隔二十多年,我也读了一些书,从书本知识和亲身经历之中,我得到了这样一种结论:自打孔孟到如今,我们这个社会里只有两种人。

 

一种编写生活的脚本,另一种去演出这些脚本。前一种人是古代的圣贤,七十年代的政工干部;后一种包括古代的老百姓和近代的知青。所谓上智下愚、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就是这个意思吧。

 

事实上,有些崇高是人所共知的虚伪,这种东西比堕落还要坏。

人有权拒绝一种虚伪的崇高,正如他有权拒绝下水去捞一根稻草。假如这是对的,就对营造或提倡社会伦理的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顾浪漫煽情,要留有余地;换言之,不能够只讲崇高,不讲道理。

 

举例来说,孟子发明了一种伦理学,说亲亲敬长是人的良知良能,孝敬父母、忠君爱国是人间的大义。所以,臣民向君父奉献一切,就是崇高之所在。

 

孟子的文章写得很煽情,让我自愧不如,他老人家要是肯去做诗,就是中国的拜伦;只可惜不讲道理。臣民奉献了一切之后,靠什么活着?

 

再比方说,在七十年代,人们说,大公无私就是崇高之所在。为公前进一步死,强过了为私后退半步生。这是不讲道理的:我们都死了,谁来干活呢?

 

在煽情的伦理流行之时,人所共知的虚伪无所不在;因为照那些高调去生活,不是累死就是饿死——高调加虚伪才能构成一种可行的生活方式。

 

从历史上我们知道,宋明理学是一种高调。理学越兴盛,人也越虚伪。从亲身经历中我们知道,七十年代的调门最高。知青为了上大学、回城,什么事都干出来了。

 

有种虚伪是不该受谴责的,因为这是为了能活着。现在又有人在提倡追逐崇高,我不知道是在提倡理性,还是一味煽情。假如是后者,那就是犯了老毛病。

 

我总觉得有煽情气质的人唱高调是浪费自己的才能:应该试试去写诗——照我看,七十年代的政工干部都有诗人的气质——把营造社会伦理的工作让给那些善讲道理的人,于公于私,这都不是坏事。

来源:网络

点击标题阅读往期文章精选


【荐读】科技日报编辑大胆演讲:你的国真没那么厉害!

【悲叹】千年佛像被修复成“喜洋洋”: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

【悲叹】郭于华:权力如何阉割我们的历史记忆

【赞叹】这些自掏腰包到中国沙漠植树的日本人,他们想干什么?

【荐读】天亡大明朝!一场改变中国历史的瘟疫

【可悲】唯一因马屁拍的太肉麻被斩首,头颅在菜市口挂了12年

【荐读】2018陕西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专门史复试试题

【赞叹】百年前光绪帝在北大的演讲,完全超出你想象!

【荐读】回趟家,就知道东北为啥不行了

【荐读】一个博士生的返乡亲历:为什么我们越读书越困窘?

【悲叹】1958年的“教育大跃进”

【悲叹】教育系统的腐败,是将神圣的事业看成了牟利的途径

【大家】易中天:中国教育丢掉了根本

【荐读】易中天:中国教育最不拿人当人,让人不能原谅

【思考】凭什么教育一定要是快乐的?

【专栏】“遛娃师”折射出家长陪伴教育的缺失

【原创】中国古代社会与水利问题

【原创】明代关中地区的水利建设

【论文】论淤灌是中国农田水利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重要阶段

【追思】陈忠实的水利情结

【悲叹】副教授舍不得装空调被热死,中国的大学老师到底“有多穷”?

【话题】我国在校研究生的学术贡献有多大?

【荐读】北大教授:没有底线伦理,社会会崩溃的

【悲叹】高校教授:“我这样做有错吗”

【赞叹】行业认可度最高的九所低调大学

【大家】余英时:如何读书——做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

【赞叹】行业认可度最高的九所低调大学

【悲叹】鲁迅笔下的九类知识分子

【悲叹】救命药:国内卖2万印度卖200!中国人为什么用不上平价救命药?

【视频】任志强:说真话是要付出代价的

【荐读】郑宗义:放任人文学科萎缩,社会将付出沉重代价

【观点】楼宇烈:群魔乱舞的时代,要想办法让正气压过邪气

【悲叹】刘亚洲:老百姓啥也不信,专家啥也不懂,媒体啥也不说

【荐读】一个博士生的返乡亲历:为什么我们越读书越困窘?

【荐读】冯骥才:不能靠糟蹋文化来赚钱

【赞叹】唐朝女人也背“LV”?!

【荐读】中国丝绸最早何时传入古代希腊

【视频】马云:失败者总在怪别人,成功者总在怪自己

【视频】面对威胁崔永元发最新视频:“讲真话,动真心,负责任,挺得住。”

【赞叹】科研界的足球大V

【荐读】进出口银行前行长:中美关系已经发生根本变化

【视频】中国队勇夺世界杯冠军

【视频】老梁炮轰范冰冰,说的狠啊

【视频】北大教授猛烈大胆的演讲!

【点赞】一“砖家”在节目现场辱骂复旦大学教授,老教授的反击太漂亮了!

【愤怒】核心期刊《求索》编辑卖版面谋利200万获缓刑,原主编巨额受贿

【惊叹】历史,是吃出来的!

【趣史】谁才是唐太宗最宠爱的女儿?

【赞叹】唐朝女人也背“LV”?!

【赞叹】古籍修复的传统技艺与现代发展

【赞叹】科研界的足球大V


看完记得点Z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