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讯】王建国著《西安历史地理略论》出版

lszyq 历史真有趣 2022-07-20

   出版时间:2018年8月

   出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作者简介

王建国(1981—),男,陕西洋县人,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西安文理学院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省级教学团队“长安历史文化系列课程”成员,省级重点学科专门史团队成员。

主要从事历史城市地理学及中国古都学研究。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9项,在《陕西日报》《西北大学学报》《唐都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撰写《隋唐长安城文化管窥》《秦岭智库》《陕西简史》《西安春秋》《鹿原汉三陵》等学术专著10部,参编《长安历史文化概论》《中国传统文化通识教程》《陕西省情教育》等教材5部。参编的著作教材,参与的项目曾获地市厅局级二、三等奖。在西安电视台讲授西安历史文化多期,兼任西安古都学会副秘书长。

图书目录

附:《西安历史地理略论》序

李令福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历史前半期最繁荣昌盛王朝西周、秦、西汉与隋唐的都城,对中国历史影响巨大。

首先,长安为都时期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主体思想与制度文明。周文化是王国文化的代表,促成了华夏民族的形成,而且周公作礼大化天下,为儒家思想的源头,可以说周礼的制定为中华民族奠定了礼乐文化的性格。秦是中国多民族中央集权帝国时代的开创者,贡献有制度文明的创新: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天下,推行皇帝制与郡县制,“百代皆行秦政治”。

其次,汉唐时期创造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治世”与“盛世”。西汉是汉民族的形成期,北逐匈奴与东北置郡,统一西南与设置西域都护,基本奠定了帝国时代中国的传统疆域。汉朝实现了文景之治,达到了汉武盛世,物质与精神文明得以空前发展。唐代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中华政治经济文化达到鼎盛时期。汉唐先有“治世”后有“盛世”,对于我们未来实现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很有启示。

第三,汉唐长安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张骞“凿空”开辟了以首都长安为起点的丝绸之路,加速了东西方文化交流。唐都长安更成为“天可汗之都”, 也是东亚文化圈的中心,万国来朝,边疆少数民族及外国使节、留学生、商人汇聚长安,使隋唐长安成为当时无与伦比的国际化大都市,占据七至九世纪世界文明的制高点。

第四,秦汉唐首都城市建设成为国内外城市营建的楷模,影响至今。北京颐和园内的昆明湖,名字来源于汉武帝主持修建训练水军的昆明池。北京中南海及其瀛洲的营建受到汉代长安建章宫“一池三神山”皇家园林水景建筑的影响。北京最具标志性的十里长街,名字就叫“长安”,直接沿用了汉唐都城的名字。

在中国经济基本实现现代化,中华民族走向全面复兴的新时代,作为华夏文明根脉发祥与治盛源泉的西安迎来了复兴的机遇,也将成为传承创新中华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起点。因此,研究古都西安服务于大西安建设的西安学研究就应运而兴,陕西师范大学近几年分别成立有“西安学研究所”“国际长安学研究院”,就主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王建国撰写的《西安历史地理略论》这本书就是对西安历史地理进行专题研究的学术成果。

王建国是陕西省洋县人,大学本科学习历史学专业,毕业后考到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发中心,跟我研读历史地理学。硕士研究生阶段选择“隋唐禁苑的历史地理”作为学位论文研究的题目,开始进入西安城市历史地理的学术研究领域。硕士毕业后有幸进入西安市政府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大学——西安文理学院,在耿占军教授领导的长安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工作。这是一个专门进行古都西安历史文化研究的学术机构,为陕西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后来他又考回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院,跟我攻读中国史(历史地理)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论文也是围绕西安历史地理开展的。王建国从研究生阶段就开展西安历史地理学专题研究,现在这本书就是他十余年撰写相关论文基础上编撰完成的。

《西安历史地理略论》共六章四个附录,我概括为四个专题。第一,从民俗、神话、考古及地方文献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证,认为西安东郊的灞河沿岸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本书第二章华夏源脉钩沉,“在多重证据的前提下,提出华夏源于华胥氏之‘华’和‘夏’后氏之‘夏’组合成‘华夏’的观点;再用灞河及其附近的文化遗存链接为佐证,以关中的民间传说为旁证,说明今灞桥、蓝田、临潼三区县交汇处是华夏族形成的核心地带;以灞河、浐河、渭河交汇为范围,以50公里为半径,是华夏源脉所在地。”确实,这里有蓝田华胥镇,有骊山人宗庙,有考古发掘出来的商代老牛坡遗址。灞河入渭处的北面也有杨官寨聚落遗址的发现,把西安城市的起源向前推进了两三千年。本书的这个观点把西安周秦汉唐的历史向前大大地推进了一步,扩展了西安城市历史的长度,很有价值。

第二,从古都史角度考证西安为十七朝古都,而且由此生发下去,讨论了中国大古都的评选标准问题,提出了今后大古都建设与研究的独特意见。本书第三章西安建置沿革及建都述略认为:“可判定西安在历史上曾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隋、唐等6个统一王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等5个分裂时期的政权,东汉献帝与西晋愍帝等2个末代皇帝以及汉更始帝刘玄、赤眉帝刘盆子、大齐皇帝黄巢、大顺皇帝李白成等4个农民起义政权建都,即合计有17个王朝与政权在西安建都。”“需要对既有的大古都理论进行重新思考和厘定,以期在理论认识上寻求突破。由大古都、中华名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此三者组成一个序列,也是十分可行和符合实际的。”由古都西安向中国大古都标准的研究显示出西安城市古都文化的高度。

第三,以水环境为主题,讨论了生态环境对西安古都选址及发展演变的驱动力。本书第一章论古都西安的地理环境优势,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河流资源、生物种群与地质地貌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了西安城市兴起与扩张的地理基础。第四章历史时期的水环境与都城长安,则专门从昆明池、凝碧池、《全唐诗》中的“八水诗”及历史时期西安城市人居环境建设对秦岭山水的利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水文地理对西安的影响力。从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视角研讨西安之所以成为西安的地理原因,体现出西安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广度。

第四,关于隋唐长安城禁苑的专题研究特别深入系统,这是本书的重点内容。本书研究了禁苑的建设过程与规模、内部建置与布局特色,认为禁苑发挥着五个方面的作用:一是优化国都长安都市布局,二为军事防卫,三是文化生态,四是游乐、驯养、种植等,五为确保水运功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隋唐长安禁苑的历史影响与现代价值,涉及到禁苑的历史遗存及其在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中的应用,禁苑在今后的开发等。这是本书第五章的主要研究内容,反映出在隋唐长安禁苑研究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深度。

本书虽是西安历史地理的专题研究,书名也谦称为略论,但由于抓住了上述几个重大问题,论述也在文献考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故从历史地理角度来看,拓展了西安历史文化研究的长度、高度、广度与深度,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博大精深的西安学存在着大量的学术问题,现实的大西安建设更是需要持续的智力支持,这就需要年轻一代学人立志于西安学的研究。正因为此,这里为本书说了一些鼓励的话,希望作者看到我的期待。是为序。

              2018年5月于陕师大

点击标题阅读往期文章精选


【书讯】周亚著《晋南龙祠:黄土高原一个水利社区的结构与变迁》出版

【书讯】《万物并作:中西方环境史的起源与展望》出版

【书讯】马强著《历史审美与历史地理论集》出版

【书讯】葛剑雄《天地史谭》出版

【书讯】辛德勇《发现燕然山铭》,齐东方《花舞大唐春:解读何家村遗宝》出版

【书讯】赵东《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出版

【书讯】周宏伟《古代西南地理问题新论》赵东《历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出版

【资讯】代表我国历史地理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的著作来了!

【书讯】《丰镐考古八十年·资料篇》出版

【书讯】史红帅《近代西方人在西安的活动及其影响研究(1840—1949)》出版

【书讯】《长安学研究》第3辑,《一代明君武则天》论文集出版

【书讯】《大食东部历史地理研究》出版

【书讯】中国先秦音乐文物考古与研究

【书讯】朱士光《历史地理学的传承与开拓》出版

【书讯】盛世荣华:隋唐时期

【书讯】《陕西考古会史》出版

【书讯】《徐旭生陕西考古日记》出版

【书讯】《2016西安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出版

【书讯】李令福《唐长安城郊园林文化研究》出版

【书讯】唐晓峰、姚大力等著《拉铁摩尔与边疆中国》出版


看完记得点ZAN!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