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绘画艺术中的理性与情感』孙晓枫—“物”外之话

Dudu Du Laboratory 2023-05-03



『绘画艺术中的理性与情感』,是Du/laboratory以主题性策划发布的一个推送。此次我们邀请艺术家分享他们的艺术实践。Du/laboratory后续会发布不同主题性推荐。

"Rationality and Emotion in Painting" is an article planned and published by Du/laboratory. This time we invite artists to share their artistic practice. Du/laboratory will release different themed recommendations in the future.


-------------请朋友们多多支持-------------






艺术家 / 孙晓枫




绘画是一个不断被否定和质疑的过程,最终会落实到一种价值判断。完成之作是否有意义,这些意义将在不同的维度和场域中论证。坐标可以不断移动,作品在不同的经纬之中和个人、历史、风格、现实产生了种种关联。最后的论证也可消解一切意义。


以“物”作为观察和表现的对象,来自于个人对于“物”的认知和经验。“物”的诞生,是一个能量不断转化的过程,每个过程中交替发生作用的力量或元素,一步步塑造“物”的现实。一切都指向着“物”的价值判断以及实用性和适用性的设定。比如,当一堆陶泥变成一个杯子的时候,一方面,杯子的诞生是被设定的,它通过人的意志到来;另一方面,杯子来自于自然的内部(水、土、火),当这些形成杯子的元素俱全之后,它借助了某个人的力量让它到来。这是一个相向而行的过程,更强大而内核的力量往往更容易被忽视。有时候把“物”当做是人绝对的创造物的时候,我们为何不去考虑人的创造或许是服膺于自然的提示和意志呢!


博物馆里是一个“物”的世界,那些还留有指纹的古瓷和陶器,那些在原始的、有限的工艺里琢制出来的玉器,那些让人瞠目结舌精幻的青铜器,都让人惊心动魄于先人的伟力和创想。对“物”的敬畏,即是敬畏于历史、生命、时间与智慧。文明的启迪之意也在于此——隐秘的智慧和知识让生之为人获得内在的崇高感。


“物”之间也有内在的逻辑关系,应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天下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自名也。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觐殷死,议而教人。强梁者不得其死,我将以为学父。”(《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物”与“物”之间是一个不断生成并确立联系的过程,与其功用相互呼应,如食器系统,有了锅,就必须有勺子等分装工具,有了勺子,必须有分装盛皿,分装盛皿又再一步细分,便有了碗、盏、盘、碟等,不一而足。这便应了“物物相生”的道理。东方人用碗筷,西方人善用刀叉盘子,这是食物结构和饮食习惯之使然,形式内容的统一。“物”与“物”之间的这种关系,是一种辩证。里面自然包含着哲理与觉悟。这是我观“物”画“物”的重要因由。


日本美学大师柳宗悦说:“谁说器物无心。器物一旦放在没有爱的世界里,雇用者即没有对制作的器物产生爱,也没有对作者的事业产生爱,在这样的场合是不会产生具有喜悦之念和诚实之心的器物。当一切都服从利润,丑陋的器物就被隐藏于社会之中。”器物既然有心有爱,那么“物”是有其生命灵魂,也是人道成肉身的一个变相。善待“物”,就是善待自己与生命,身边“物”即是自我心灵的投影和画像。


至于个人的创作方式,是一个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记得1993年到敦煌,看到满窟败旧的壁画和残缺的塑像,并不影响内心的膜拜与讶叹。时间风尘也成了同构作品的力量。在古物和古画中,更可以感受到抱残守缺的睿智和时间那种摧人心魄的悲凉。我给自己刻过一方“守缺”的章子(瓷器里的金缮和焗钉等工艺也源自此理念),目的也是提醒个人作为“恒河之沙”的渺小——既然,生命需要时间不断的淘洗磨砺直至湮灭,何不用时间最后隐约而粗砾的形象还原之。


任何材料皆可以为创作所用,一种材料对于另一种材料就是一种对话、介入、干扰的力量,不同材料之间的差异既加大了创作的难度同时也创造了歧义、不安和可能性。这是一个不断地制造矛盾和解决矛盾的过程,焦虑、绝望与激喜之间交替发生,让精神在其中沉浮并获得自由。当第一个画面完成之后,在用突如其来的材料破坏,冲洗、喷染、刮蹭、撕裂等手法让原先完整的图像变成了过程中的一个痕迹,一个沉溺在底部的现实,最后得以保留的是运动与破坏之后的妥协。我从来不拒绝最后的失败和创作意绪的败坏。这种致命的结果其实也是求证存在的必经之路。


“我”—“物”—“时间”,这是一个无限开放的关系,“我”于“物”与“时间”,只是一种暂时性的关联,“我”只是过客,只是一刹那的存在,两者的存在正是为了见证“我”的短暂,而“我”这个短途的旅人,能见证永恒并依托于此,未必不是一种荣幸。


孙晓枫草就于2019立秋之后,新造旧邦




王,布面综合,40×30cm,2022




前尘之三,布面综合,30×40cm




前尘之二,布面综合,30×40cm,2022



 


空相  /  46 × 69 cm  /  综合纸本  /  2018

 

 



如常之三  /  46 × 69 cm  /  综合纸本  /  2018





常在之一  /  46 × 69 cm  /  综合纸本  /  2017




 

如常之二  /  46 × 69 cm  /  综合纸本  /  2018





尘光  /  46 × 69 cm  /  综合纸本  /  2018

 



 

识器No.1  /  55 × 138 cm  /  综合纸本  /  2018



 


藏宝图  /  46 × 69 cm  /  综合纸本  /  2016

 

 



福禄寿  /  35 × 35 cm  /  布面综合纸本  /  2020

 




绣墩  /  70 × 80 cm  /  布面综合纸本  /  2021




 

古物记·锦  /  50 × 50 cm  /  布面综合纸本  /  2020




 

侍茶  /  100 × 200 cm  /  布面综合纸本  /  2019

 



 

松枝  /  50 × 40 cm  /  布面综合纸本  /  2021




 

时间的样子  /  60 × 50 cm  /  布面综合纸本  /  2021

 



 

一点桃花  /  40 × 50 cm  /  布面综合纸本  /  2021




 

失忆之书202114  /  41 × 55 cm  /  2021 /  布面综合纸本

 



 

失忆之书202102  /  41 × 55 cm  /  布面综合纸本  /  2021

 



 

失忆之书202112  /  41 × 55 cm  /  布面综合纸本  /  2021










孙晓枫


1972年生于广东澄海,2006—2008年任广东美术馆拓展部副主任,策展人。2011—2015年为汕上空间合伙人及艺术总监,现为广东美术馆学术委员会委员、威狮国际艺术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策展(节选)

2006 第二届当代水墨:渗——移景与幻想(与杨天娜、王嘉联合策展),广东美术馆

2008 “广州站”广东当代艺术特展(与皮道坚、王璜生、杨小彦、陈侗联合策展),广东美术馆

2016 第三届当代水墨空间:变相——水墨的维度,广东美术馆

2017 后岭南与珠三角,广东美术馆

2017 之间·中国新水墨作品展(墨西哥),广东美术馆

2018 闽江—关于水的想象,威狮国际艺术中心

2018 笔墨纸砚——格式与想象,广东美术馆

2018 趁景——当代艺术邀请展,万江壹号美术馆

2018 左右开弓——鲁大东、施力刚双个展,月湖时当代艺术中心

2019 星象·五年——水墨当下与未来研究展(与尚辉、傅军、刘梓封联合策展),刘海粟美术馆

2019 珠江夜游——后珠三角景观(与王绍强联合策展),广东美术馆

2019 折叠时态——石磊作品展,广东美术馆

2019 漂亮的,柔软的——江衡作品展,广东美术馆

2019 庆祝建国70周年系列展之江汉繁星计划(第六回)——天桥交叉的经验,武汉美术馆

2020 闽江计划第二回:山海、神邸与乡愁,威狮国际艺术中心

2020 介入与再造——当代绘画的图像方式,广东美术馆

2020 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1巡回展·桂林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馆

2021 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1巡回展·昆明站,云南美术馆

2021 王璜生珠江溯源记——1984/2021巡回展·贵州站,贵州美术馆

2021 情怀——相逢与擦肩,半日美术馆

2021 错流:共同体想象与可能路径——2021年学院空间艺术展,湖北美术馆

2021 海边的安敞庐——刘彦湖个展,半日美术馆

2021 村容村貌——一个乡村文本的备忘,尚榕美术馆

2021 闽江计划第三回:沙茶面与大红袍,威狮国际艺术中心

2021 出境——绘画的岔道,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馆

2022 王璜生珠江溯源记——巡回展·广州站,广州图书馆

2022 幡动——靳卫红作品展,半日美术馆

2022 截图——刘庆和作品展,半日美术馆

 

展览

2022  尘落——郭工、孙晓枫联展,摩天轮画廊(广东·深圳)

2022  臆象——粤港澳当代水墨艺术谱系 (2000-2022),澳门艺术博物馆(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

2021  抽象都市——第三届“都市水墨学术邀请展”,深圳画院美术馆(广东·深圳)

2021  针底万千——馆藏潮绣与物品:一种人文现象的持续在场,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广州)

2021  有框的都是书·没框的不是书,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江苏·南京)

2021  自然而然,观空间(广东·广州)

2021  新锦灰堆——当代绘画的新感知,广东美术馆(广东·广州)

2021  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潮州市艺术家——优秀作品联展,潮州美术馆(广东·潮州)

2021  自然而然,观空间(广东·广州)

2021  思想与践行:新中国广东美术叙事(1949-2021)——广东美术馆藏品专题展,湖北美术馆(湖北·武汉)

2021  封面——飞地艺术空间开馆展,飞地艺术空间(广东·深圳)

2021  倚山湖——关于传统的当代想象,湖州市美术馆(浙江·湖州)

2020  臆象——粤港澳当代水墨艺术谱系(2000-2020),广东美术馆(广东·广州)

2020  汇点——2020白域艺术空间作品邀请展,北京白域艺术空间(中国·北京)

2020  正如所见——观空间五周年特展,观空间(广东·广州)

2020  2020中国当代水墨年鉴五周年特展——逐渐形成的闭环档案,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江苏·南京)

2020  空——艺术与空间的融合,大器空间(浙江·宁波)

2020  链接·上海—广州艺术家作品展,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绘画艺术学院(广东·广州)

2020  有趣没趣——为我的生活方式申辩,飞地艺术空间(广东·深圳)

2020  水墨进行时2000-2019,广东美术馆(广东·广州)

2020  空置——孙晓枫作品展,静山空间(广东·广州)

2020  抒情的喻象:东莞2020诗书画邀请展,21空间(广东·东莞)

2020  思如流水去茫茫——孙晓枫作品展,尚榕空间(广东·广州)

2019  2019南京水墨艺术双年展——纸性的语言,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馆(江苏·南京)

2019  珠江边——第四届广州艺术家之夜,太古美术馆(广东·广州)

2019  居——孙晓枫作品展,物物空间(湖南·长沙)

2019  春生夏长——中国当代水墨艺术邀请展,壹美美术馆(中国·北京)

2019  水墨的转向——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龙美美术馆(黑龙江·哈尔滨)

2018  一瞬千里——孙晓枫作品展,尚榕空间(广东·广州)

2018  区间——当代水墨名家研究展,山东威海美术馆(山东·威海)

2018  墨隐——当代艺术展,喜在山舍(浙江·杭州)

2018  回归本体——广东新时期抽象型艺术溯源,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广东·广州)

2017  回归本体——广东新时期抽象性艺术溯源,岭南美术馆(广东·东莞)

2017  两个半圆——孙晓枫、Stefan Müller双人展,S Hotel(中国·台北)

2017  生东集西——水渡河国际艺术展,长沙师范学院北校区美术馆(湖南·长沙)

2017  他山——孙晓枫当代水墨作品展,红专厂E5艺术馆(广东·广州)

2016  空线——孙晓枫当代水墨作品展,北京798虹墙艺术画廊(中国·北京)

2015  开绘——中国抽象艺术邀请展,北京798艺术区上舍空间(中国·北京)

2015  重景——王璜生、杨培江、孙晓枫作品展(广东·汕头)

2014  花园·骑士——孙晓枫、洛鹏双个展,广东花城美术馆(广东·广州)

2014  轻抽象的星丛,尤伦斯艺术商店(中国·北京)

2014  我的花园·孙晓枫水墨展,关山月美术馆(广东·深圳)

2014  《别样》群展,北京虹墙艺术画廊(中国·北京)

2013  所在地·南通2013:孙晓枫作品展,南通中心美术馆(江苏·南通)

2013  所在地/2013:孙晓枫作品展,述古堂美术馆(广东·深圳)

2010  GPS——广州青年艺术的八个样式,华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师大美术馆 (广东·广州)

2009 “中国芭比”孙晓枫油画展 (中国·北京)

2009 哈亚艺术开幕展——哈亚艺术 (广东·广州)

2008 “孙晓枫·儿童团贰零零捌”——当代视程系列展  (福建·厦门)

2008 广州站——广东当代艺术特展 广东美术馆 (广东·广州)

2007 上上美术馆宋庄艺术家推介展 (中国·北京)

2007 第二届广东新青年艺术大展——向前!向前!向前!(广东·广州)

2007 孙晓枫赏珍展 (广东·广州)

2006 新改良——2006年度学术邀请展 (广东·广州)

2006 图“墨”——当代水墨艺术邀请展 (广东·广州)

2006 都市状态——中国当代艺术展 (麦沙尼亚·塔林美术馆)

2005 第二届广州三年展——别样:一个特殊的现代化实验空间 (广东·广州)

2004 第五届光州双年展——一尘一滴 (韩国·光州)

2004 开放的姿态——首届广东新青年艺术大展 (广东·广州)

2003 第十八届亚洲国际艺术展 (中国·香港)

2003 转向——《当代美术家》邀请展 (中国·重庆)

2001 中国当代艺术第六届文献方案展 (中国·上海·北京)

2000 艺术中的个人和社会——中国十一位青年艺术家作品展 (广东·广州)





-----------------------------------------------


​​​
▲ 点击关注 Du Laboratory 更多国内外艺术资讯


Du/Laboratory is a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al platform, involving creative media spanning all levels of contemporary art, maintaining a vigilance against the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art trend that airs everywhere, and at the same time committing to the full and in-depth excavation of the artist's own system, continuously  Focus on practices that hover in the "middle state" on the fringes of art and non-art.


Du/Laboratory是一个综合性的试验平台,涉及的创作媒介跨越当代艺术的各个层面,对四处空降的国际化当代艺术潮流保持一种警惕性,同时致力于艺术家自身系统的充分、深入挖掘,持续关注徘徊在艺术和非艺术边缘“中间状态”的实践。



欧美艺术家工作室系列精选 >

ANDEREAS BLANK’STUDIO

Hilde Overbergh’ Studio

Via Lewandowsky维亚•莱万多夫斯

走入欧洲艺术家工作室-亚历山德拉·N·温特伯格 Alexandra N. Winterberg

走入欧洲艺术家工作室- 马蒂亚斯·肖韦克 Mathias Schauwecker

Brice Marden 布赖斯·马登- Inner Space (内空间) 

Shannon Finnegan 香农芬尼根


Art / Lab >

刘香林 - 万种可能

夏国 - 绘画与机器


Du·学者访谈>

夏可君:哲学的艺术之爱


策展·中少年>

米诺:当别人向往“远方”时,我只在当下

殷嫣:没有什么怕失去的,一切都是得到

惠书文:痛感、脆弱和希望,是回应这个时代的无言立场

廖廖: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策展 · 中少年] 宋振熙 - 行者自明


欧美展览系列精选 >

艺术家:彭小佳、黄佳、黄梅、于幸泽、蓝镜、朱贤魏、艺术展在 Art@Berlin (柏林)柏林展览现场:抵抗要点 Points of Resistance

德国柏林展览:Humanity - Artistic Stance - ChinaPOINTS of RESISTANCE IV: SKILLS FOR PEACE 柏林画廊周隆重推出

Poppy and recollection—黄佳、夏鹏、王凯凡、Clara Broermann抽象联展

POINTS of RESISTANCE IV: SKILLS FOR PEACE-(柏林画廊周隆重推出)参展艺术家作品

CY • TWOMBLY -赛•托姆布雷

展览现场:变奏 - 新千年以来的青年艺术

中谷芙二子

德国柏林展览:Königs Galerie


ART 22 条 >

ART 22 条 —— 孙策篇

ART 22 条 —— 沉默篇

ART 22 条 —— 杨重光篇

ART 22 条 —— 刘峰篇

ART 22 条——廖廖篇

ART 22 条—— 孙晓枫篇

ART 22 条—— 王艾 篇

ART 22 条—— 阿 改 篇

ART 22 条—— 聂力 篇

ART 22 条—— 雷徕 篇

ART 22 条—— 蔡八风 篇

ART 22条—— 王波 篇

ART 22条—— 于艾君 篇


收藏&生活系列精选 >

收藏&生活-陈石ChenShi


德意志归来兮系列精选 >

德意志归来-夏鹏 XiaPeng

德意志归来-杨重光YangZhongGuang

德意志归来—吴霜 Wu Shuang

德意志归来-张博夫 Zhang BoFu

德意志归来 - 徐升Xu Sheng


绘画艺术中的理性与情感 >

石磊 - 绘画的巴洛克本质

谢蓓—不为塑造而塑造

直线的意志 | 庄卫美

于林汉 - “ 大于人”和“小于人 ”

李浩 - 意志的表象

王剑 - 提纯萃取

陈若冰 - 光·空·虚

李永庚 - 缝+

廖渊 - 即刻的印迹

郝云 - “形”与形的双重的含义

何镒 - 日常“物”(悟)

李浩 - 意志的表象

刘冠辰 - 视角漫步

廖建华 - “迹象”纯化

胡昤 - 抽象空间里的叙述力量

王海川 - 集体记忆重构


新艺术生产者 >

艺术粮仓创始人 - 张涛

吴桐禹 - 以艺术家视角和藏家共情

顾博:20年起了近万个标题后,不想再    琢磨了,直接唠嗑吧

殷嫣:没有什么怕失去的,一切都是得到

米诺:当别人向往“远方”时,我只在当下

徐伟 - 好好做画材,为画家好好服务!

张英剑:艺术市场的静默孕育着爆发

对话万一空间联合创始人

对话月湖时当代艺术中心创始人


毕业十年 >

毕业十年-太平 Tai Ping

毕业十年-施翔 Shi Xiang

毕业十年-陈镜宇 Chen JingYu

毕业十年-袁乐 Yuan Le

毕业十年-李佳美 Li Jiamei

毕业十年-张雯琦

毕业十年-何建州




​​​
▲ 延伸关注<有艺思>了解更多艺术发声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