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我们的瓦尔特时代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18


漫谈诸葛亮的北伐——秦岭随想

父亲,故乡的感怀

太原会战的句号——祁县子洪口旧战场勘察散笔

家史,即国史——流浪八十二年,橡树回家散记

过太行山随笔:我的远方,不是诗与远方

旅读:邺城,少为人知的隋唐明清都城之父

旅读:抗战,由华北浅说日军侵华战略

旅读:顾盼万里红尘事,怀抱天下君子心

最新:

由黄巢到石敬瑭

由开封围城到帝羓

山口百惠,不熄灭的一种憧憬

端平入洛,揭开崖山之变的帷幕

塞上悲歌——蒙古侵略西夏简述



各位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来,坐好,一起回到七十年代末期,一起装逼,一起飞。


——八零、九零后,你们负责围观、眼馋


请先听一段我们熟悉的音乐


“瓦尔特”扮演者巴塔·日沃伊诺维奇在2016年去世。


那年,似乎是秋季?夏季?


当时,随着时代的进步,孩子们玩的打仗的游戏,已经于文革冲冲杀杀模式脱胎升级了。


腻味了《白毛女》赵大春上山参加八路军回乡报仇,以及《平原游击队》李向阳一枪击毙小鬼子之类的苦大仇深剧情,孩子们终于在打仗游戏里,升级有了时髦而个性的台词:


通知冯.迪特里希,我们已经到达。


劳费尔行动可以开始了


或者,就是: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是啊,暴风雨来了


这是南斯拉夫电影《瓦尔特保卫塞拉热窝》的经典台词。


——相比国产电影打不死的主角摸出一块银元交党费,捆在松树上喊万岁而言,这样的台词,显得很有诗意。


后来,我问过不少同龄人,大家《瓦尔特保卫塞拉热窝》的这几句经典台词同样记忆犹新,赞不绝口。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片头主题曲影像。后来发现,开始的德军虎式坦克,其实是苏军的T34坦克。


之前,孩子们玩游戏,口吐狂言,骂骂咧咧是常事。


——耍的兴起,那个毛孩子玩火,非要高仿电影剧情,刀砍万恶胡汉三,或者点火要烧死冬子他妈,貌似惹出不少麻烦。


恍然回顾,心有余悸,话说国产革命电影,剧情往往火爆,孩子们入戏太深,回头再追求游戏逼真,于是,几乎每个孩子自己动手做了弹弓、火柴枪一类的标配玩具。


最高水平,当然就是把玩具枪改造成火药枪。


外观好看,还可以冒烟,抵着,打一颗黄豆到屁股上,疼!


其他扒房上顶,爬树掏鸟窝,下河泡澡消暑,乡下孩子会,城里孩子看完电影,同样也会。


相比现在,孩子们坐在案板前做着没完没了的作业,那时候的儿童生活,显然活色生香。


到了寒暑假,大小孩子分成两伙,撒尿和泥捏成泥块当弹药,你攻我守。


狠点的,泥巴块里面包裹石块,正中面部——鼻血长流,那是常事。


注意:吉斯的高领毛衣,苏里的花衬衣,都是那个时代的时髦物件。


耍完回家,照旧是鼻青脸肿,灰扑扑脏兮兮在门前,站成稚嫩的“二”的姿势,然后垂头丧气,等爹妈一阵好训好收拾。


六零、七零后以前的朋友,来,谈谈当年心得?


五零后好点。


那时候五零后混在工厂当学徒,皱巴巴的十元大团结电汇老家了,下班挤在简陋的宿舍打扑克,输了,无非喝自来水,贴纸条儿,跪地板,挨耳光。


——那时候,荡荡乾坤,民风淳朴,中国大地还真就没有什么赌博。


都没钱,赌个屁。


终于,好了,七十年代末期,万恶的四人帮被打倒了。


锣鼓齐鸣,鞭炮阵阵。


城里,绝大多数莫名其妙参与狂欢的群众激情很快过去,随之,他们开始关心着两件事情。


一件说是疯传要涨工资。一件就是看进口新电影。


一九七七年,南斯拉夫的二战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终于上映了。



其实,这是一部早在四年前就引进、译制的彩色电影,只是并没有公开放映。


雪藏多年,这部电影仅仅偶尔被当做内参资料,在一些特殊场所以会议片做过小范围放映。


——能够观映极为小众的会议片、资料片、参考片,就意味着绝对的背景、权力、关系。


当年,泡妞约会的大杀器不是保时捷兜风,而是摸出两张内部票,看内部电影。


一般人想看?没门!


想偷看?算你嗨!一旦抓住,后果自负。


早些年,中国和南斯拉夫因为经历南苏关系、中苏关系、波匈事件、布拉格之春等冲突,于是,争论不断,外交极不稳定。


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远在欧洲的南共盟惨遭我国定性为修正主义。


文革结束之中,我各路主力媒体抖擞精神,以毫无转圜余地,对南斯拉夫一路谩骂羞辱,深刻批判。


你来我往,两国关系自然非常紧张。


所以,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即便译制成片,也照样和公众无缘。


南斯拉夫电影的德军军装,比阿尔巴尼亚的德军军装更好看。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催生了德国军迷的先驱。


文革结束,中国急于重新梳理外交。


于是,被号称南斯拉夫“金托”的领袖铁托,也有了在一九七七年访华的预期。


文化搭台,政治唱戏。


这种外交套路,我们资深的老朋友们,都不陌生。这段时间,传说有人参考央视电影频道播放电影炒股,端是狡猾。


终于,等到《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初见天日,盛况可想而知。


北京、天津、上海等等城市的很多电影院,齐刷刷同放此片,每天7、8场从早到晚,场场爆满,座无虚席,人山人海。


一票难求。


那是群众还在耍号票的时代。


为了买票,人们汗流浃背挤在电影院前,高举钞票和紧俏的肥皂票、酒票、烟票,甚至蚊香、白酒等实物“钓票”。


最早的“黄牛党”踩着“投机倒把”的钢丝,翩翩而来。



剧照:德军间谍混入地下游击队。注意,风衣。这部电影的风衣和后来《追捕》里面的风衣,同样也是当时最时髦的物件。


那是一部怎么样的革命电影啊。


没有喋喋不休的思想觉悟,没有油光闪闪的激昂口号,甚至直到电影结束,既没有主角交党费,也没有主角喊万岁。


现在看去,就像照搬《西游记》真假孙悟空的那段剧情,真假瓦尔特各自斗法,街头枪战,徒手搏击,花式潜伏,最终,还是更为神通广大的真瓦尔特拳打脚踢收拾了假瓦尔特。


这部拍摄于一九七二年得宽银幕革命战争电影,片头片尾,剧情起跌。


让习惯了革命总是一帆风顺,由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的国产观众们,目瞪口呆,耳目一新。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片中主题曲影像,手无寸铁的群众齐心合力,暴虐的德军也会胆怯。


德国鬼子狡猾。


他们率先派出间谍潜伏革命队伍。关键时刻,还下套误导游击队冒险袭击。


袭击惨遭失败,德军疯狂的机枪扫射下,几十名年轻的游击队员横尸街头,惨不忍睹。


谢德的女儿,美丽的阿兹拉牺牲剧照。阿兹拉这身时装,同样,也是当时最时髦的物件。


——按照国产电影的逻辑,鬼子就算再怎么鬼鬼祟祟地进村,总会被嘎子和李向阳毫无悬念歼灭。


不仅如此。


老游击队员谢德深情、悲伤地看着牺牲的女儿,终于从人群中走出来,迎向德军蠢蠢欲动的枪口。


随后,更多的地下游击队员和群众走在了他的身后。


德军居然不像日本鬼子那般大开杀戮,或者抓几个老百姓拷问谁才是别驳壳枪的瓦尔特。


他们在一群愤恨、恐惧、悲痛的萨拉热窝市民沉重、迟缓的脚步下,悻悻收兵。


——德国鬼子,比胡汉三更“温情”?


观众们本来钢筋水泥般稳固的认知世界,开始坍塌。



之前,老游击队员谢德劝自己的女儿离开游击队,等待胜利。


之后,他从容地与徒弟交代后事,要徒弟学好手艺而不是继续革命……


谢德,根本不像国产电影里面的老革命。


至少,和激励自己未成年儿子要在红星照耀下去战斗的潘冬子的爹相比,谢德这番语重心长,好像是一个逃兵、叛徒。


这些剧情,孩子们看了目瞪口呆,即便成年人,看着电影也不禁茫然。


当然,为了掩护瓦尔特,谢德在他的钟表店说了诗一般的语言,然后潇洒离去,最后衣冠楚楚、彬彬有礼地在极为悲壮的战斗中,死于德军乱枪。


——这让孩子们和成年人们不禁对他充满敬重。


记得,谢德说的,就是这一句:


空气在颤抖,仿佛天空在燃烧。


是啊,暴风雨来了


文革十年,当时人们都习惯了模式化的闹革命骂粗话,以大老粗为荣。


但是,这句诗一般的台词,却深深打动了无数孩子和成年人。


由此可见,文化的魅力。


剧情,在人们传统、保守的认知之外,激起人们的担忧、惊叹。


剧照:地下游击队被德军设计伏击,年轻的地下游击队员们惨遭牺牲,横尸街头。


假扮瓦尔特潜伏游击队的德军间谍,从一个胜利走向另外一个胜利地破坏着萨拉热窝地下游击队。


负责“劳费尔”计划的德军头子冯.迪特里希喜笑颜开,“玩”瓦尔特于手掌之间。


考斯。


南斯拉夫的革命,就这么一波三折,惊心动魄?


想起未成年的潘冬子,都可以扬眉吐气提起一把菜刀顺顺当当地就刀砍胡汉三,再想起张嘎子搂一堆柴火就可以烧掉鬼子的炮楼,广大观众急眼了。


大家一边看电影,一边为瓦尔特们牵肠挂肚。



就在观众为瓦尔特他们操心的最后时刻,瓦尔特终于出其不意地发威了。


穿着皮夹克的瓦尔特,以及和他同样穿皮夹克的兄弟们目睹谢德牺牲,以MP40冲锋枪和MG42机枪,向整队整队冲来送死的德军猛烈扫射。


英雄面前,敌人就是人渣。


在导演安排下,德军冲进镜头,往往迫不及待就是两脚一并,虎躯一震,菊花一紧,干脆利落地密密麻麻死在瓦尔特们的手里。


——这一场景同样让观众们看得爽心爽肺,咧嘴傻笑。


多年以后,受之影响,人们还是认为,德军不仅军装好看,死相也是相当不错。


对了,皮夹克,注意瓦尔特的皮夹克。


就是这部电影带动下,皮夹克风靡成为男人时尚装扮,甚至逶迤到现在。


穿瓦尔特的皮夹克,苏里的花衬衣,戴矢村警长的蛤蟆镜,再配以高仓健和中野良子的喇叭裤。


——当年最时髦的男女,一准都是这般模样。


其实,即便到现在,瓦尔特对影视剧的影响,还是所向披靡。


不管现在四代、五代,或者睡了女自媒体写作人的那个谁,几乎每个导演,在横店抗战神剧里,如要炮制一身时装,一脸正气的英雄,少不了抄袭、山寨、剽窃瓦尔特。


男主总是担任最为关键性的重要人物,出场搂火,子弹哗哗地泼向敌人。


——现在神剧,瓦尔特基本套路被无穷无尽发挥,屡见不爽。


自豪吧。


咱们当年看的,可是正版。彩色的正版。


瓦尔特,对很多人来说,意味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闲话不扯,接着瓦尔特。


以前,小孩子们斗殴,一般是吐口水,碰拳头,掰手指,扯头发,然后摔跤滚成一团。


至于成年人斗殴,最常见的的就是“王八拳”。


嗑瓜子围观起来,摸良心说,真没什么美感。


等看了电影,观摩学习电影里的瓦尔特拳了,估摸都该长本事了。


于是,大大小小一旦出手,一色的就改瓦尔特拳来较量了。


记忆犹新吧?谁没挨过,或者揍过瓦尔特拳?


电影最后,真假瓦尔特先是枪战,打到弹绝,便开始拳脚交加——曾经有位本来斯斯文文的幼儿,家靠电影院,得天时地利,前后追随亲友、邻居,蹭票“观摩”二十来场这部电影。


最后,“功夫”学成。


吵架急眼就是一巴掌,砍在邻居同样走路都在打踉跄的幼儿的脖子上,那位幼儿冷不丁挨着一下,蹲在地上,当场嚎啕,并且把早饭啃的馒头吐了出来。


惭愧,便是我了。


回到家里,家父出其不意劈面一耳光。


——有生以来第一记耳光,居然如此星光灿烂。


那个天旋地转啊。如今回忆这段,尤感满脸热辣。



德军头子冯.迪特里希最后的台词: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大约就是放映《瓦尔特保卫塞拉热窝》这段时间,铁托来到中国,据说,访问非常成功。


双边领袖们把酒交欢,南斯拉夫经济模式也成为中国即将大变革的一个借鉴标本。


那一年,中国空气在颤抖,放佛天空在燃烧


忙着赌烟盒纸、子弹壳、弹珠和硬币的灰扑扑的童年、少年们,持续地,沉迷在瓦尔特在电影里以拳打假瓦尔特,爆炸德军军列等豪举里。


稍微年大的,开始钻研瓦尔特们的发型和花衬衣、皮夹克。


而成年人们则神情严肃,在“抓纲治国”的火热的大时代,等待着“三中全会”的召开。


暴风雨就要来了


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七八年,奠定今天的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发展的三中全会召开了。


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片尾主题曲影像,至今,我们也见证了一个时代。


八十年代,希望,在田野上疯长。


——那确实是中国极为美妙的一个时代。


每每想起,至今我总会想起这部电影里,德军头子冯.迪特里希最后的台词:


看,这座城市,它——就是瓦尔特


是的,根据剧情,他见证了萨拉热窝和保卫萨拉热窝的瓦尔特。


同样,根据改革开放而来的四十年沧海桑田的剧情,有幸由目睹过这部电影而目睹这段历史的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爷们,内心深处,似乎都珍藏着德军头子冯.迪特里希那句台词:


看,那个时代,它——就是我们的瓦尔特


鸣谢情谊赞,关注朋友请注明请加:zksd1222

抗战温故随谈,军神早已死去

国魂千秋,瞻望抗战

侵华日军师团的战力有多强

中国空军抗战:重庆长空,英魂碧血

重温九一八,再论张学良

独臂将军贺炳炎的戎马传奇 

抗战防御战略简述(下)

抗战防御战略简述(上)

普及:影视剧外的抗日战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