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0年3月10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法商之道|防止犯罪与被犯罪 ——中国式企业家刑事风险管理大全(三)

吕良彪 法商频道 2019-05-22

七、有效应对刑事风险的理性措施


1、建立风险管理机制与企业应急预案

一是学会识别刑事风险,掌握企业不同阶段容易出现的问题。

二是学会控制刑事风险的控制,如我们在处理某省部级官员贪腐案过程中,在当事人积极配合案件调查的前提下,说服有关机关让被变相羁押的企业家有条件地获得人身自由,拯救企业。

三是要妥善处置刑事风险,尤其要有刑事风险应急预案,其内容至少须包括家族梯次决策程序及启动条件;应对风险的各种资源,既包括内部的人力资源、财富资源,也包括外部的公共资源,如权力、智库、媒体、“白衣骑士”等;律师等专业人士及诉讼应对策略。 


2、积累刑事自救的三大资源

一曰道义资源(正义资源),这是企业家安身立命和占据社会资源的正当性基础。对付民营企业家,往往从舆论上先行对企业进行道德抹黑开始,利用人们心目中为富不仁的偏见和容易仇富的心态、典型者如重庆黑打。

二曰人力资源与资金资源,资金资源即所谓“救命钱”,当下中国之形势家族企业尤其要注意三点:务必要尽可能保证资产的流动性与安全性;务必打通国内外财富的分配与放置;务必使关联企业及亲属的财富存放与相互支持。人力资源除却家族企业内部的人员调动以外,尤其要注意积累“外脑”(专家、智库)、外嘴(记者、媒体、有影响力之传媒组织及评论员)。

三曰社会公共资源:集中体现为“关系”——与官员的关系背后是权力,一种最为强势与优质的社会公共资源;与老板关系的背后是市场、资本等商业资源;与媒体关系的背后是舆论,是第四种力量的支持;与学校、科研机构关系的背后,是智慧资源与权贵专业地位的认可;与“黑社会”关系的背后,是一种反社会形式存在的公共资源;而与其他国际组织和机构如联合国、世行、世界卫生组织、外媒等关系的背后,是国际化的公共资源。


3、学习刑事自救的三大技巧

刑事风险应对,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一个中心:以“法律正当性”与“道义正当性”为中心:刑事自救,最核心问题是要有“法律正当性”与“道德正义性”。——前者是要在法律上站得住脚,后者是在道义上要站得住脚。这样,刑事自救才可能具备坚实基础。

两个基本点:一为媒体关注(既包括作为内部媒体的“内参”,也包括作为社会公共媒体的“新闻”);一为领导支持。——二者均系作为弱者在与强势一方博弈时的“造势”技巧。盖因在强大的公权力面前,任何拥有财富的个体,都是弱者。而因为缺乏有效之监督,权力极易被滥用。故当以公众关注或上级关注,迫使动用权力一方或是地方政府、司法权力“讲理”,遵守程序正义。

在此过程中,如果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人士的共同关注和参与,则效果又更为不同。当然,前提是“有效沟通,做通工作”。

八、化解刑事危机的多元措施


任何商业的、非商业的风险最终都将戴着法律的面具出现,都表现为权利的灭失或义务的增加。而刑事风险常常是各种矛盾极度尖锐的产物,需要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社会的、政治的、商业的各种手段,有效控制刑事风险的深化或蔓延,也包括积累和有效调度各种社会资源,做好刑事案件的有效辩护或刑事风险的有效化解。总之,刑事手段是方法不是目的,虽然限制对方当事人人身自由会使己方主动得多。企业和企业家所需要的是行之有效的“综合解决方案”或需要综合各种手段、凝聚各种资源,有效化解当事人刑事风险;或通过刑事手段达到当事人期望达到的目标:


例如通过商业方式消解刑事风险:

例如某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老总因公司财务危机暴发被抓。即使并没有查实这个老总有多大违法犯罪事件,但公司亏损或困难问题不解决,必须需要有人承担责任,否则事件无法平息。——所以,当事人一方面要有律师与侦查机关积极沟通,另一方面律师也可以通过种种路径帮助当事人引进战略投资人。最终,国内某大型集团集团收购了该上市公司,极大地改善公司财务状况公司股价大涨,这就完全可能可以从根本上把套解开;在此基础上加强与纪检、检察机关沟通,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化解当事人刑事风险。而吉林某纸业企业投资危机处置中,整体思路便是通过司法宣告企业破产的方式使上市公司“净壳”,然后再引进江南有实力的企业借壳重组上市公司。既解决了投资危机,也化解了企业家刑事风险,还使企业焕发全新活力。


再如通过刑事司法等方式消除并购障碍:

在某起公司控制权争端中,新的大股东拥有公司超过60%股权但始终无法实际控制公司。后通过某种方式取得原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涉嫌违法犯罪的证据,进行谈判后通过其他上市公司收购该投东股份令其退出公司的方式解决问题。此外,并购案件中并购方通过支付部分费用控制公司,进而“倒查”出对方在财务中涉嫌违法、犯罪问题,再逼对方协商谈判迫使对方就范,也不罕见。

总之,处理刑事问题往往需要“功夫在诗外”:往往涉及刑事辩护、民事诉讼、谈判斡旋、媒体沟通、政府协商、群体对话、引入第三方等种种方式。需要不拘一格,灵活运用。

九、应对刑事风险,需要与各界的广泛合作

 

2017年浙江某企业家因陷入“非吸”风险,同时资金链发生危机,遂聘请负责刑事业务、互联网金融业务、私募股权投资业务的七八名律师组成律师团,联手度过了难关。

2011年,江苏某企业家因国企改制而引发的贪污、挪用案件,时任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杨某某严令要办成“铁案”的案件。案件一审、二审企业家却被处有期徒刑十六年,后经一再申诉最高人民法院指令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认定当事人不构成巨额贪污,仅以企业家自认的收受两万元关多久判多久消化案件。该案最为核心之处,便是企业家联合全国顶级的律师、财务专家、法律专家,从财务专业上论证所谓被贪污的财产,根本不构成国有资产而纯属改制后公司资产,从而有效地对当事人贪污进行了有效的辩护,同时有效地帮助当事人成功地继续控制公司。

2010年,某企业家将地产公司股权转让他人而得罪当地某些势力,该省公安机关以合同诈骗为由逮捕企业家,最终以所谓“名为股权转让、实为倒卖土地”为由起诉外来投资人。究其原因,相当程度上是对方当事人聘请了当时风头无二的某副国级领导的律师太太出面处理。企业家及其辩护律师当时邀请了江平老师等法学大家仗义执言,成功取得了国内诸多高端媒体的高度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全程监督,最终在上级法院关注下,当事人终获人身自由。

十、保持内心的平淡、镇定,妥善处理政商关系与社会矛盾

 

1、保持内心谦和与警醒。

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有很重的官本位、仇富因素。人们往往容易崇拜并仇恨强者,同情且鄙视弱者,认可而尊重智者。在此种氛围下,狂妄、霸道招祸,克制、内敛安全。儒家讲“拿起”,佛家讲“放下”,道家讲“想开”,我们讲HOLD住。——“天若使其亡,必先使其狂,狂者必亡”。


2、妥善处理与权力关系。

企业家一要关心政治,我曾说“中国企业家不关心十八大、十九大,说明你生意做得还不够大,也不可能做得大”。执政党的党代会报告往往就是整个社会下一阶段工作重点,社会资源重点投放领域,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和软环境。企业家二要审慎处理与官员的关系:企业家需要借助依附官员来利用公共资源把企业做大做强,但过度与官员形成利益共同体,将会是企业最大的风险。


3、务必要有一个靠谱的律师(团队)。

企业家要与自己相匹配的“靠谱”律师成为“终生情人”,既要有“法律保姆”负责日常事务,又要有“法律保镖”解决重大事务。那么,什么样的律师才是“靠谱”的呢?三个基本判断标准:专业精,头脑灵,人脉广。如果一个律师总能够让你不得不在意他的存在,如果一个律师总能让你期待或信任,如果一个律师总能让你本能地重视和尊敬,如果一个律师既尊重你又不刻意讨好你,基本上他就是那个靠谱的律师了。——这样的律师,可以为你提供法律专业技能上的服务;可以为你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等人生智慧上的服务;也可以帮助企业家有效获取权力、资本、市场、专家权威等各种社会公共资源提供服务与帮助。



当下中国,正处于由威权迈向法治的深刻历史转型期。自由学者、独立媒体、职业律师是天然的职业同盟军,他们都是公民权利的忠实代表、社会理性不同声音的忠实代表、集合私权制约公共权力的忠实代表。而互联网则在相当程度上传播真相,普及常识,汇集公众声音,这都是当下企业家维权的重要力量。所谓“自由在高处”,企业家的视野需要立意高远一些。


【控制公司——北大出版社2018年再版】


参考阅读】

法商之道|警惕“马云陷阱”——企业家的法商思维(一)

法商之道|企业如何运用法律创造财富——企业家的法商思维(二)

法商之道|老板的任性与理性(上)——企业家的法商思维(三)

法商之道|老板的任性与理性(中)——企业家的法商思维(四)

法商之道|老板的任性与理性(下)——企业家的法商思维(五)

法商之道|中国式“修心避祸”之道(上)——企业家的法商思维(六)

法商之道|中国式“修心避祸”之道(中)——企业家的法商思维(七)

法商之道|中国式“修心避祸”之道(下)——企业家的法商思维(八)

法商之道|防止犯罪与被犯罪 ——中国式企业家刑事风险管理大全(一)

法商之道|防止犯罪与被犯罪 ——中国式企业家刑事风险管理大全(二)


【容忍与自由间寻求社会最大公约数】


【阿呆继续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