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员分享丨找到学习动机后,我攻下了一本难书

吴佳荃 SlowSchool 2021-11-09

 慢学校第5篇学员分享 

下单买书的时候是真心实意地想把书读完的,但是收书、拆封、看完前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没时间?文字太拗口?工作太烦人?电视剧太好看?

......

读下去的动机是给自己打几针鸡血就会有的吗?到底是书太难读还是没有掌握读的技巧?怎样做才能不放弃学习呢?

今天我们听听,慢学校的学员吴佳荃,她在“学习是什么?”的主题学习中是怎么克服困难,成功读下《学习的本质》这本书的。希望她对学习动机的反思能够给你的学习带来启发。




文丨吴佳荃

编辑丨李佳倩




初读《学习的本质》

从小到大我们被灌输的思想是学习/读书等于输入,仅仅是一种输入。也就是说人们把探究“是什么?”当做了学习的全部。

于是,在颠覆型学习者社群的学习活动中,我带着微弱的学习“学习的本质是什么”的内在动机,和“完成一月一读”的外在动机,开始阅读《学习的本质》。

(一月一读: 每个月推荐人推荐一本书,社群成员自愿参与共读)


可认知困难时,我的浅层动机渐渐地被消磨掉了。翻了两三章,我再也看不下去,就让书吃灰了。


再读——大问题激发动机

慢学校的学习中每个人都要提出一个大问题,将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再围绕这个大问题进行主题阅读。与一月一读相比较,主题学习更为主动。

在提出大问题之后,我选择这本书开始我的主题学习,这才重新拿起了这本书。

提出大问题——思考分解问题——在学习进行的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问题——新的问题指导新的学习行为。

这个过程中,动机持续产生。

《学习的本质》中关于教学活动的描述也异曲同工:教学活动,应该给学习者机会。比如通过“挑战”获得成果的方式,持续激发学习的动机。引出问题而不是直接给答案,让个体确立目标。

原本枯燥,晦涩的书,变得有趣起来。与小伙伴在周会的讨论令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学习我们讨论的内容。比如第二次周会讨论“先有概念”的时候,我是非常希望知道目录中,学习的模型是如何关联到“先有概念”的。

而且由于我们在学习“什么是学习”,当所用的理论恰好验证在自己身上时,遇到认知困难时,总会想方设法去克服而没有放弃。有时在讨论过程中,突然茅塞顿开。有一次在翻阅“先有概念”的章节时,我使用了价值观这个词去替代先有概念,从而理解了文章中的内容。

这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作者提出的学习模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用先有概念与新的信息进行对照/互动,从而理解新信息。


动机怎么产生?

从生物学角度看,动机的背后是需求。学习是人的本能,就像婴儿的各种学习行为,背后是生存的需求。

初次翻阅的过程中,我没有思考过,我为什么想要知道“学习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解答对我有多重要、我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什么。总之,我没有深挖自己的动机。提出大问题与各个分解小问题后,这些联系自我的提问,不断让我意识到自己的需求。需求转化为动机,触发学习行为。

(举个例子说明需求与动机的区别:口渴的人,如果书包里有水,他才会拿出来喝,没有水的情况下,不会有喝水的行为。可以理解为:需求+条件→形成动机→引发行为)

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提问前,教育者就已经回答了各种可能被提出的问题。

我们好像没有思考过学习的动机是什么,只是被家长推着学、被考试赶着学。

学习过程是学习者和知识互动的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我认为这个互动过程效果如何,最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是动机。即找到学习对自己的价值、明白自己想要学背后的需求到底是什么。

亲身经历告诉我,没有动机,或者动机没有被持续激发的话,学习是无法进行的。

动机是一种力量,一种冲动。它能启动学习,维持学习的精力,帮助我们在遇到认知困难的时候保持专注。

到底该怎么做才能持续激发动机呢?

外在强化很少直接导致动机产生,它只能引发肤浅的兴趣。此时兴趣的作用有限甚至无效。所以困难在于:必须生成一个发动机,启动一整套动机机制。

这个发动机的生成,需要通过不断提问来实现。


如何提出好问题?

从生物学的角度看,人的生理反应是:观察——自我觉察——行动。

对应到提问,人的反应是:什么问题?(现状)——为什么?(思考过程)——解决问题(行动)。

提出关于“动机”的好问题的最关键的一步是去思考这与我有什么关系

1、提出一个好问题。

用不同的思维模式进行多角度地思考,去定义问题,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有效表达问题(精确描述问题),将问题与解决办法区分开,按照需要决定提问的顺序如按ORID提问(带着健康心态提问)。

2、让知识与自己关联“这(对我)有什么用”把解释引向我是谁?我在哪?我从哪里来?从疑问出发,从提问出发。

3、让个人的想法与客体、先有概念、经验进行对质。

4、正面强化。当遇到困难时,想想自己内心的期待,设想成功的结果等。


落实到具体的学习行为中就是:

学习前:提问,规划,明确计划和行动的意义。问自己期待学到什么,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将学习进行到底。

学习中:记录自己的目标,规划,先有概念,知识的理解, 进行迭代。

学习后:输出学习成果,对比迭代中对概念的理解是否出现变化,评估学习是否成功。



参考书目:

《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学会提问》《学问ORID》《你的灯亮着吗》《学习的本质》《六顶思考帽》


—END—


往期分享:

004 《非暴力沟通》分享之如何实践线上集体倾听?

003 慢学校教我的不是知识,而是动机、元认知和对话

002 学习的起点和终点都是自己的思考 | 慢学校

001 慢学校优秀学员直播分享 | 如何用Trello搭建“生态式学习体系”



丨今日互动丨

你在学习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底部留言说说看



了解更多

慢学校未来教育行动读书会,还有机会加入哦

这所世界上最创新的大学,我们可以从它身上学到什么?

慢学校招生已经开启

慢学校招生丨我们在寻找一群不那么焦虑的人开启一场终身学习


 扫码关注慢学校 

这里有一群终身学习伙伴等着你


点个“”再走  ▼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