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舒淇的香槟儿,刘波儿的刘海,喜剧大赛2出圈到科学界了

月姝 文娱春秋 2023-07-10
“爱因斯坦他有一句话整错了,中科院,我要给中科院打电话!
这句台词,来自《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的一个节目《进化论》。演员土豆扮演的猩猩,每被苹果砸一下,就会进化得更智慧,大脑中充满了新知,于是喊出了这句“要给中科院打电话”。
中科院科“当真”了,旗下微博账号“中国科普博览”忍不住发了条微博回应:

万万没想到,连中科院的科学家都在看《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是这个节目寓庄于谐的魅力。
这从侧面印证了一个事实:继爱奇艺在去年推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后,第二季也“出圈”了。
“一喜”的成功,让爱奇艺在综艺领域开出喜剧品类的花朵,在喜剧类综艺赛道抢占了先机,第二季的火爆更是巩固了这一“战果”。
怎么持续打造出圈案例?

1


衡量一档综艺节目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要看它的作品是否“出圈”,节目片段是否得到从首播、重播及在社交平台的无数次传播。

在微博热搜上足足待了27个小时《少爷和我》就是代表案例。

节目里的少爷刘波:倒霉,懦弱,戴着眼镜,穿着一身大褂;
仆人龙傲天:气宇非凡,中气十足,身穿西服套服。
一开始就从反差萌的形象抓人。
再一看,结合了民国影视剧和搞笑港片,台词很是无厘头:
“从今往后,我龙傲天要誓死守护刘ber~”
“欧阳,你触碰到了我的逆鳞”
“你竟然敢让刘ber刘海留疤”
中二又真诚的样子,直接让“少爷和我”、“我龙傲天誓死守护刘波”、“于和伟触碰不了喜剧大赛的逆鳞”、“刘波刘海留疤”几个相关词条都上了热搜。


画手氧化盖子专门为演员画了二次元形象,“刘波儿刘海留疤”成了一句热门网络语言。

「文娱春秋」朋友圈的一位撰稿人表示,只要心情不好,就要把《少爷和我》拿出来刷一遍。
引起科学家注意的《进化论》也是大家在社交平台上讨论度高的作品之一。
编剧土豆在学习主题之下,创作出了动物园的猩猩进化后,天马行空地将“薛定谔的猫”“巴普洛夫的狗”“重力加速度”等科学词汇融入台词。其中不乏文明演进隐喻和荒诞幽默的谐音梗。

两位演员搭档一位吐槽一位装傻,语言包袱大汇集,密集的梗和笑料背后,却也能带给人思考。
《心上人儿》将时空放在一个失恋女孩的心房里,一只守护女孩的小熊帮助女孩走出失恋的阴霾和接受了新的恋情。构思精巧,还令人笑中带泪。
值得一提的是,节目中未露面,但听音的女声,是来自上一季女演员史策的,熟悉感一下子拉满了。
《大放光彩》的舞台技巧非常电影感。仅凭三首歌,就展现了演员小婉和管乐扎实的唱功与舞技。
故事被编剧许少飞评价为“优秀的女性主义作品,可以看到女性对自己热爱事物的毫无保留的追求,不回避欲望的真诚,女性间的包容和互相欣赏,当然还有自信绽放的女性之美。”

2


上一季《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的豆瓣从开分8.0分涨到最后8.5分,作为高分综艺的综二代,第二季也不负观众期待,开播便在豆瓣开分8.8分。
节目播出期间,在猫眼热度榜、灯塔、骨朵数据市占率、Vlinkage播放指数、云合综艺周榜等行业榜单上,都占据着Top1的高位,这显示了爱奇艺在喜剧综艺类型赛道上的持续领航,《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第二季之所以能成功,也反映出爱奇艺延续头部内容战略路线的成果。
5月底,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谈到首次盈利的话题时,除了强调“精细化”,也宣称“增加头部内容”是爱奇艺目前最主要的策略。爱奇艺首席内容官兼专业内容业务群(PCG)总裁王晓晖也曾表示:“一个头部内容会带动满盘皆活。”
如今,提起爱奇艺的综艺,用户最容易想到的关键词,除了年轻、潮流,现在又多了一个词——“喜剧”。
持续的产出出圈作品,其实来自于节目制作方米未对喜剧人们“同台共创”的想法。
而节目的另一初衷,则是给影视行业搭“梯子”,给年轻的喜剧演员提供更多的合适的舞台。
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季节目也是将好作品、好演员以及好编剧聚在一起,通过共创的方式来促成一档好节目的诞生。
另外,节目制作方米未还有《奇葩说》《乐队的夏天》等语言类综艺、音综的经验,在舞台设计与呈现上,米未也能给与喜剧表演者们最大的支持。
所以我们能看到《最好的房子》里的烟雾等巧思的呈现、音乐剧的舞台感;《进化论》里树上掉下的苹果恰到好处,猩猩们身穿的航空服、宇宙飞船、太空漫画;《黑夜里的脆弱》里灯光、音效老师和郭耘奇眼睛一闭一睁那天衣无缝的配合……等等呈现,都是节目组在专业、道具上下了很大的成本,精心做出了创作团队想要达到的舞台效果。
“共创”,还包括了演员之间跨团队、跨节目的互相支持和帮助,一块想台词、造梗。就算在淘汰赛环节,演员们在舞台上也会给竞争对手加油,这体现了大家在台下共创作品,一起排练时,收获的互相欣赏的友情。
《喜剧大赛》“共创”概念的厉害之处正是如此,既让所有人参与其中,完成了整部综艺,又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带来了真挚的情感。

3



上一季节目,让Sketch(素描喜剧)、漫才、默剧、物件剧等多元喜剧形式走进了观众的内心,《父亲的葬礼》《最后一课》《偶像服务生》《先生请出山》等一批作品也广泛出圈。

上一季出圈组合“皓史成双”
而这一季的观众感受是,节目整体水平一如既往的同时,还有黑场剧(Black Out 演员按照节奏平行地一次次抖小包袱)、音乐剧、漫才、独角戏、偶剧等不同的喜剧形式,一集看下来,每一个节目都各有特色。
第一季节目,成功把六兽、蒋龙、张弛、王皓、史策、大锁、孙天宇等编剧演员捧红。
本季的演员出圈的也多,除了上一季的就来参加过的演员们,还意外挖掘到了许多颜值很高的演员,比如阿奇与阿成,帅气的同时,表演起喜剧也毫不尴尬违和,一段“我很帅”展现出超强表演力。

嘉宾团队也下了功夫,除了去年的徐峥之外,今年基本还是马东、黄渤、于和伟、李诞的固定班底,但请来的飞行嘉宾很亮眼。那英在这里游刃有余的找到了舞台。
曾经和黄渤,于和伟一起主演《一出好戏》的舒淇,直接在秀北京话环节里拿分。

马东让舒淇说一句北京话的儿化音来听听,舒淇说:“xiangbianer”,马东一听,这很正常啊,“镶边儿嘛”,结果黄渤翻译,她说的是“香槟儿”,马东还不死心,让舒淇再来一个,舒淇又说:“干杯儿”,喜剧效果狂飙。

4


赛程这么密集,作品质量依然保持稳定,用这种新喜剧形式提升国民快乐度,适应了观众们当下对“即时反馈”和“大笑”的需求,不可否认,“喜剧大赛”是业内现象级综艺。
爱奇艺入局喜剧类综艺不算早,但仅从去年开始投入“一喜”至今,就在这个赛道上一蹴即至。

对观众来说,“喜剧大赛”奉上Sketch、漫才、音乐剧、默剧、物件剧等多种喜剧形式,让观众知道了除了传统的小品、相声,脱口秀之外,还有这么多喜剧形式可以娱乐我们生活。

演员王梓为“喜剧大赛”带来默剧

特别是Sketch能让观众知道,除了“短视频”,综艺节目里也存在“快节奏、密集包袱、密集梗、密集笑点”这样“网感”十足的娱乐方式。
在这个舞台上,喜剧的内核不再强调“悲剧”,很多作品并没有沉重的结局和“升华”,观众可以因单纯的快乐而快乐,彻底放松;也有很多作品和年轻人产生共鸣,有他们真实生活的投射,让观众看到自己,得到治愈。
对于喜剧人们来说,“喜剧大赛”为有才华的从业者们提供了一个珍贵的平台。
上一季中,很多曾籍籍无名的小演员们,因为这个舞台拥有了姓名,得到了更多的机会。
如王皓史策,已经走上大银幕,主演的电影可能会在跨年档上映;去年获得年度喜剧搭档冠军的“逐梦亚军”组合蒋龙参演了军旅剧《特战荣耀》,张弛也在两部电影中获得了重要角色……
更值得一提的是,“喜剧大赛”让观众认识了六兽、还珠、单新康等很多优秀的编剧,是第一个把编剧推向幕前,用观众的欣赏的掌声面对面地对编剧致谢,第一次从行业角度尊重与重视编剧的喜剧节目。把编剧提升到这个职业该有的地位,让编剧们变得更有信心和热情,共创出更优秀的剧作。
爱奇艺搭建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系列这个大舞台,无论对“喜剧”这一艺术形态、观众的体验、还是对于喜剧行业,都带来了积极的改变,推进发展,甚至颠覆的影响。
正如马东曾说,喜剧最大的功德,就是你说你自己的故事,但是感动了别人,照见了别人。
“喜剧大赛”的节目意义正是如此。

撰稿|月姝

策划 | 文娱春秋



「文娱春秋」原创内容 转载敬请联系我们关注文娱产业线上线下的发展相关商业合作及建议请私信或发邮件至 wanghai@wanghai58.com

往期回顾


【文娱产业观察】

主旋律养成记

混乱的艺考培训

八年最低票房的国庆档

《东八区》的中年油腻男

乐华的隐秘真相

当脱口秀不再“冒犯”

顶流归来

娱记江湖史|一个旧时代的告别

IP帝国失魂记

“新五美”的假面,撕掉它


【人物专访】

《摇滚狂花》导演全面回应质疑

为脱口秀摸爬滚打的女孩们

崔健心中唯一净土,要活不下去了

隐入尘烟导演李睿珺自述

“这是我生命中最后的创作!”

专访《杨戬》幕后:不做皮克斯的梦

前世界小姐中国区冠军爆选美圈内幕

《这街》艺术总监:王一博是天生舞者

郑晓龙:允许作品揭露批判,改变才有力

杜琪峯:人类永远摆脱不了贪婪和恐惧

窦唯:我相信有尺度的人应该不说话


【特写】

他是明星经商失败的缩影

成龙这么写林凤娇和邓丽君

一个推销员抛情弃爱众叛亲离那十年

如果要了解英国女王,看这一部剧就够了

帅气多金的李易峰为啥会多次嫖娼

「地球最伟大演出」是如何诞生的

怎么看崔健,王朔这样说

贾乃亮,你撒谎了

他是凡人不是仙|对话窦唯后记

“香港地,真系够吸引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