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狄奥普诗2首

大卫·狄奥普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大卫·狄奥普(1927-1960),塞内加尔诗人,曾被誉为“年轻的非洲诗歌的希望”。他生于法国波尔多城,曾在喀麦隆、塞内加尔、法国等地求学。1957至1958年,作为文学教师在达喀尔的中学执教,后在几内亚从事教育工作。1960年因飞机失事丧生。狄奥普的诗充满了战斗豪情,风格犀利,对后来的塞内加尔青年诗人有很大影响。
大卫·狄奥普(1927-1960)是塞内加尔五十年代最有才华的诗人。他长期侨居法国,但始终关心祖国的命运。在反殖斗争高潮中,他回到了非洲,参加了民族解放运动,并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当过中学教师和校长。他的诗,继承了桑戈尔奠定的政治方向,具有强烈的革命政论性,同时也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激情。他的早逝(因飞机失事)实为诗坛一大损失。生前只发表了一部诗集《杵声咚咚》(1956)。
狄奥普的诗,以愤怒的笔触反映了残酷的殖民主义剥削下黑人的痛苦生活。他在《岁月难熬呀,穷苦的黑人》中如泣如诉地唱道:

岁月难熬呀,穷苦的黑人!

漫长的白天没有个完。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都得为你的白色老爷,

去扛白色的象牙。


诗人用血与火凝成的诗句,控诉殖民主义的罪行,戳穿了西方文明的野蛮实质。他在《鸢》一诗中进一步揭露:


呵,痛苦的记忆,你保存着

此刻,夜深人静,

我们还是看见了你的蓝空如此深邃浩渺,

机枪的嚎叫把人从睡梦中惊醒,

死神,

在撒满月光的草地上徘徊。

啊,马达加斯加!

我的祖国的伟大的夜,

我从自己痛苦的深渊中向你致意。

海岛啊,我热爱你!

海岛啊,我向你致敬!


这首长诗的结尾,是对自由的热情呼号,表现了身陷囹圄、死亡威胁着自己的诗人,对受尽磨难而未被征服的祖国的临终恳求:要继续战斗,直至胜利。这是战士对祖国的无限忠心。

大卫·狄奥普(1927-1960),塞内加尔诗人,曾被誉为“年轻的非洲诗歌的希望”。他生于法国波尔多城,曾在喀麦隆、塞内加尔、法国等地求学。1957至1958年,作为文学教师在达喀尔的中学执教,后在几内亚从事教育工作。1960年因飞机失事丧生。狄奥普的诗充满了战斗豪情,风格犀利,对后来的塞内加尔青年诗人有很大影响。


在你身边


在你身边我找回了自己的姓名

我那被长久埋葬在遥远土地下的姓名

我找回了不再受狂热蒙蔽的眼睛

你的笑声犹如穿透黑暗的火焰

使非洲越过昨天的白雪在我心中再生

我多少年前痴爱

有过多少幻想的黎明和破碎的憧憬

多少醉生梦死的昏睡

多少年来我饱尝了世俗的苦痛

这苦痛给了我对明日的希冀

也把爱变成长河绵绵不息

在你身边我又找回了血缘的记忆

找回了美好生活的欢声笑语

找回了生活中的永恒欣喜




非洲——致我的母亲


非洲我的非洲

祖先大草原上的勇猛武士的非洲

在那遥远的河畔

祖母歌唱着的非洲

我还一直不了解你

但却到处看到你的血迹

你美丽的黑血洒遍田野

你的汗水中和着血

你劳动的汗水

你受奴役的劳动

你的儿女受奴役的生活

非洲告诉我非洲

这弯曲的背就是你吗

在屈辱的重负下被压倒

这颤抖的脊背带着血染的条痕

在正午的公路上甘受鞭打

于是一个声音对我庄严地回答

剽悍的儿子这棵健壮年轻的树

这棵树就在那里

在那已枯萎的白花丛中孑然挺立

这就是非洲你的非洲她生机盎然

坚韧顽强地繁衍枝叶

而她的果实已逐渐地

孕含着自由的苦味


张 放 / 译



推荐阅读:

里尔克《秋日》

里尔克一诗两译

R.S.托马斯《秋日》

狄兰•托马斯《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狄兰·托马斯《羊齿山》

约翰·弥尔顿《哀失明》

约翰•弥尔顿《时间啊…》

弥尔顿《我仿佛看见》

赫塞《梦》

马丁松《三月的夜晚》

叶芝《当你老了》

叶芝《茵尼斯弗利岛》

叶赛宁《我记得》

叶赛宁《为什么月光如此暗淡》

博尔赫斯《天赋之诗》

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博尔赫斯《棋•Ⅱ》

博尔赫斯《南方》

博尔赫斯《我的一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