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王菲,今天天气哈哈哈

茜文 文娱春秋 2023-07-10


点,是没有部分的东西。线,是没有宽的长。

欧几里德讲的几何,同样适用于音乐。

点,不管画多大,都是一个整体,没有构成部分;线,也不管多粗,宽都没有意义。好的歌者,声音出来,无论词曲如何,制作如何,本就是一个整体,不会因其他而改变内在。

王菲唱歌,有自己的气质。理性,严谨,冷峻。

出了新歌,问她,你觉得这首有什么特点?

她应该会说,“好听呗。”

近十年来,王菲的歌艺无复巅峰状态,几次公开演唱,“翻车”状况频出。

除了唱唱晚会,所谓的新歌,几乎都是电影主题曲。

不久前,王菲为主旋律电影《万里归途》献唱《归途有风》,尽管距离上一次新歌问世,已过去一年。但这首作品一上线,听众反响不一。其中争议最大,这首歌让人联想到朴树。

甚至有人从歌词、和弦,逐一对比。简言之,《归途有风》与朴树的《平凡之路》有相似之处。

还有调侃,“天后的尽头是影视歌曲”。

|姚谦回忆王菲,“平等”

音乐人姚谦也听到“王菲《归途有风》其风格像朴树”的言论。

姚谦不觉得,“倒是有点像《大鱼》,只是不同音色在唱同一类型的歌。”

巧的是,《大鱼》谱曲和《归途有风》同是一人,钱雷。

姚谦是王菲代表作《我愿意》的词作者。当年他在飞机上,看到报纸上刊登王菲回到北京,住胡同,倒痰盂的照片,有了灵感,他想象,这个歌手谈恋爱的心境,于是创作了《我愿意》。

多年后,回忆与王菲的合作,令姚谦印象深刻的,是她的“平等”和“礼貌”。

前些年,姚谦到北京工作。有次,他到某个朴素的小餐馆就餐,碰巧,他合作过的一位女演员也在那里。

“你都没想到,里面就她和王菲两人。”

她先看到姚谦,跟他打招呼,“老王在那边儿,我叫她过来。”

“她们两个是特别没有架子的人,完全是很生活的状态。”

姚谦第一次见王菲,是录制《我愿意》。

那时,王菲已经唱了一遍。之后,姚谦对其中一句歌词,进行了修改,王菲愿意再重唱一次。

那天在录音室,姚谦正录自己的专辑。这时,王菲到了。

她走过来打招呼,“不是我过去了,是她过来。”29年前的这次见面,姚谦印象深刻。

还有一次,姚谦时任百代总经理。王菲发了新专辑,到台湾做宣传,召开记者会。

结果,姚谦迟到了,“我前面还有别的会。”

整个现场、后台,大家都在等他。

姚谦匆忙赶到,记者会的主持人、王菲的台湾(代理)经纪人,“那个傲慢的经纪人”,全场都在冷眼看他。

姚谦跑到门口,直言“对不起,我迟到了。”

只有王菲站起来,点头摆手,笑着对姚谦说,“好,没事儿。”

“其他人都坐着,只是抬头,看我道歉。她是唯一站起来,表示不要介意。”

虽然是个小动作,如今回忆起来,姚谦特别感动,“我觉得她内心是平等的人。”

姚谦对王菲还有一事,特别服气。

这些年,王菲的几次公开演出,出了状况,破音、跑调。无论外界如何非议,王菲不解释,不吭声。

“艺人在公众面前表演,要面临很多问题,有很多技术问题,是很复杂的合作。有了问题,艺人总是在前面担着。王菲不替自己辩解,不吭声,这点我特别服气。”姚谦对「文娱春秋」说。


《归途有风》创作过程

王菲不是第一次和钱雷合作。

一年前,他们曾为主旋律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合作推广曲《如愿》。

2018年央视春晚,王菲、那英演唱的《岁月》,曲作者也是钱雷。该曲还是霍建起执导的电影《如影随心》的插曲。

这次《归途有风》,同样是钱雷为电影完成的命题歌曲。

《归途有风》9月28日正式上线前一晚,钱雷压力大到失眠。

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次创作是华策影视找他为主旋律电影《万里归途》而作。

创作前,钱雷只看了样片,很多旋律是想象的情感。

钱雷先写了三个小样,最后华策选中其中一个。待词曲尘埃落定,才开始找歌手。

钱雷开了几次会,王菲被确定下来。

虽是第三次合作,钱雷一听“菲姐”来唱,还是很紧张。

“影视后期的制作过程,非常复杂。毕竟这是一部主旋律电影,方方面面的意见都要考虑进去;菲姐很少出歌,她对作品的要求非常高。菲姐的嗓音非常有个性,所以旋律也好、编曲也好,怎么契合她的个性?不会让人觉得这首歌脱离现实,这确实很难。”钱雷接受《音乐财经》采访时说。

钱雷说,让王菲用类似Rap的方式演绎《归途有风》,是很大胆的尝试。

“曲风偏英式摇滚,比较有力量。但主歌旋律化比较明显。”

录制顺利,“菲姐不停给你惊喜。菲姐的人声,有四两拨千斤的感觉。包括Rap的表达,她会不停刷新认知,让你琢磨不透。因为她的嗓音太特别了,咬字发音千变万化,这个只有她自己知道。”钱雷接受《1905对话》采访时,回忆创作过程。

除了与王菲合作,钱雷这些年发挥稳定,他的创作,包括周深的《大鱼》,陈奕迅的《孤勇者》等。

姚谦对「文娱春秋」说,“钱雷这几年,跟一些专案合作,游戏、影视剧,他有一套自己的创作逻辑,风格清晰。”

但钱雷写的歌都很一致,“都是一些表现性的旋律,无论《大鱼》《孤勇者》还是《归途有风》,都是一种叙事起伏。”

|王菲最早的命题作文

《归途有风》是定制曲。在王菲过往诸多作品中,不乏商务定制。

王菲的第一首定制歌《回忆是红色天空》,收录于她1994年的专辑《胡思乱想》。

香港音乐人陈少宝,多年后在《音乐狂人》书中回忆:

王菲在香港推出《十万个为什么》专辑后,她在香港被誉为前卫、大胆、创新的潮人歌手,“真让人想不到,当日的‘大陆妹’,短短几年便成为了香港潮流的指标,她的一举一动都令人瞩目。”

王菲第一张国语专辑《谜》在台湾推出后,起初进展很慢,一轮又一轮疯狂宣传后,唱片也只是从十几万慢慢地追上去。

出人意料,到宣传专辑中的《我愿意》时,“简直好像疯了那样一飞冲天,风靡整个台湾。”    

当时主持电视节目的大姐大,见到王菲都说:“哎呀,你唱歌的方式真的独特,很有味道。”

对陈少宝来说,她还可以更好,“王菲因为《我愿意》这首歌成功登陆台湾后,天后这个名号不单单用在香港了,整个华人世界都可以用。”

上世纪90年代是唱片业的黄金时代,还没有网络下载。

《我愿意》火爆之后,一夜之间,王菲有了巨大的海外市场。

一天,陈少宝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说有一家新开的航空公司,想找一位很中国但有香港味的代言人。

“不用说啦,当然要找王菲。”陈少宝回忆。

但如何让一个西方人,明白怎样做粤语歌?

正当陈少宝觉得困难时,英国的Cocteau Twins漂洋过海到了港台。

那时,王菲最喜欢Cocteau Twins。陈少宝跟对方说,他们会模仿Cocteau Twins写主题。

“对方自然就同意了。很快,《回忆是红色天空》就出现了。”

但这首歌前期时间很短,监制梁荣骏甚至找不到别人写,就自己谱曲。

事实上,这首歌 “一点点Cocteau Twins的味道都没有,不过对方收下了,而且大赞。”陈少宝回忆。

多年以后,姚谦听到《归途有风》,认为这同样是符合客户交代的歌曲。

当唱片的生存模式被解构后,“很多音乐人、歌手继续出唱片,是为自己的未来生存(考虑),让自己每一段时间有新的作品。”

王菲自2003年《将爱》专辑后,再无新专辑问世。在姚谦看来,“王菲不需要这么做。她一首首唱影视歌曲,有的是还人情,有的是专案合作。你出钱足够,我就尽量配合。影视歌曲很多是商务合作,《归途有风》也是,可能就不是表达自己了,更多是服务于客户。然后老板没意见,歌手没意见,这首歌就过关了。”

姚谦听《归途有风》,“哎呀,如果这首歌是张亚东去监督,那王菲的的声音和这首歌的表现,可能会不太一样了。”

《归途有风》旋律很好。姚谦想,王菲大概也觉得旋律好听,她就唱了。

对于歌手唱影视歌曲,姚谦认为,“像王菲在唱片时代最顶级的歌手,面对这个时代最大的应变,就是邀约的单曲。”

“钱雷是很好的音乐人。王菲唱得也挺好,有很多自己的特质,她试着为这首歌强化起伏的戏剧性,试着在咬字上凸显它。”

“以她自己的能力,是尽力了。”姚谦对「文娱春秋」说。


|争议,已久

《归途有风》不是王菲第一次受争议。

十年之前,关于她的争议,已经一个一个,接踵摩肩地到来。

运气不佳时,想拦也拦不住。

先是湖南卫视跨年晚会上,王菲唱了一首《愿》。当时湖南卫视为这一首歌,给到出场费200万,以及从晚会播出到她演唱之间无数次无缝宣传。生怕还有观众不知道,湖南台请到了天后。

《愿》写得一般,王菲唱得更一般。开头就没在调上,看得让人替她捏把汗。

当时42岁的天后高音费劲,音准没有。

第二天,王菲发微博:“昨晚确实砸了,赖我,唱好了是这样滴”,同时推出《愿》的录音棚版本。

这大概是,王菲唯一一次公开回应自己的被争议。

这不是王菲偶然不走运。

接下来的央视春晚,她和陈奕迅合作《因为爱情》。

陈奕迅发挥正常,王菲再次“翻车”。

毕竟是央视春晚的舞台,一夜之间,“天后跑调”被迅速扩大。连曾和王菲合作过的导演冯小刚,都在微博上调侃,“从天籁之音变成人声”。此前,王菲曾在冯导电影《大腕》演唱片尾曲《白痴》。

央视春晚总导演哈文,说王菲只是在压力之下发挥失常。

王菲当时已是第三次上央视春晚,对天后来说,有压力么?

一波未平,王菲又有新书出版。消息一出……

网络语言,无法再现。大概意思,都唱跑调了,还好意思出书?

其实不是王菲写的书,只是照片集。

走音,有多深入人心?当年2月,王菲在重庆开演唱会,媒体起标题都得带上“走音”二子,如“王菲彩排连唱六次《愿》不走音”。

就算没走音,标题也得“王菲演唱会唱足两小时无明显走音”。

2010年,王菲在北京连开五场演唱会,走音已不是重点,更惨痛的,如果你在现场,几乎听不到她的真声,与和声混为一团。你甚至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气若游丝”,还是曾经的王菲吗?当然,也有歌迷散场后体恤偶像,“可能是太累了吧”。

当时有媒体采访李亚鹏,他微笑着说,“嗯,终于找到了继续上升的空间”。

作家宋石男当年写过一篇专栏评论王菲的中年危机:

“当人处于万众瞩目的聚光灯下,很容易心生厌倦,视名利为粪土,目粉丝为傻逼,于是她想退隐,想再没有狗仔队的猎杀,想跟老公过平静的生活,带孩子,看片子,像平常人一样逛街,嗓子痒的时候,也跟朋友去K一K歌。

王菲自《将爱》专辑后,多次说自己不想唱了。后来,她也的确过了几年平静的居家生活。

“沙粒一样躲入沙堆,水滴一样藏身大海。然而,王菲不是一般的沙粒,她是沙粒中的钻石,也不是一般的水滴,是水滴中的琥珀。”

她不可能完全退隐。“当初人们山呼海啸的崇拜,反而可能从回忆中刺出,撩拨她的天赋她的雄图。而她身边有推力的人,也不会眼睁睁看一代天后变成家庭主妇,只要她有些许复出的欲望,他们就会七手八脚赶来,为她做女王的新衣裳。”

多年后,当李亚鹏和王菲结束了婚姻,他说王菲是传奇。

曾经笑言自己最大的烦恼是太红,此后的名利场也不会给她寂寞的权利。

“复出的她,享受了往昔的荣光,也打破了宁静的生活方式,这就可能让她角色错乱。单独的主妇王菲,会有问题;单独的天后王菲,会有问题;而主妇王菲+天后王菲,一定会有双倍问题。”宋石男写道。


后来,关于王菲感情遇到的问题,无需赘言。

2016年,王菲在上海举办“幻乐一场”演唱会,票价之高创下记录。王思聪曾节目中称,王菲当时出场费本想要一个亿。

票价多少其实不重要,这场演唱会后,众多网友讨论的,还是天后走调跑音。

就连王菲曾在自己微博上转发《忐忑》,而间接捧红的龚琳娜,看完“幻乐”在微博上,表达了深深的失望,“音色丢了,气息没了,音准走了。唱得好不好和过去的成就无关,和今天的感冒无关,和是不是坚持不懈地专注和努力有关。”



龚琳娜是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科班出身,保持良好的唱功,是她认为一个歌手的专业必备。

龚琳娜的老公老锣,还写了一篇《明星会过气,艺术会永存》的文章,从音乐角度表达了对王菲演唱会的看法,言辞更直接,“王菲已经不是一个艺术家了。”


|粉丝好骗,专业的耳朵不好骗

如听过王菲前些年“车祸”演唱,再听《归途有风》,会发现王菲用歌声,让自己在曾经的争议中,拨云见日。

改变,是一点点的。

四年前,王菲参加湖南卫视专门为她打造的节目《幻乐之城》。最后一期,她连唱了四首歌曲,其中包括保罗•麦卡特尼的《my valentine》。

从事现代音乐创作的作曲家姚晨说,感觉王菲像在捏着嗓子唱这首歌,听着有些不太自然了。

“她有蛮好的声乐训练,善用假声。但这首歌,她似乎用了更多的真声,对声音和音色有过多的控制,但也许是后期修音的问题吧。”姚晨认为王菲很清楚自己要怎么唱。

“她是一位非常聪明的歌手,能够根据自己声带的变化不断调整改变唱法和歌路。”姚晨对「文娱春秋」分析。

后来王菲唱《如愿》,唱法如出一辙。

姚晨认为王菲唱商很高,“她的音质,音量和情绪稳定性不见得适合现场演出。但在录音室里,她非常知道如何控制麦克风,如何用很弱的音量唱出空灵、情感和气场。”

很多网友评论王菲《归途有风》,咬字不清。

其实,王菲为《港囧》唱《清风徐来》时,“低吟浅唱,故意唱得不太清楚。”

“她知道如何掌控自己的低音区。她的咬字很高级。其实她的唱法让我再次确认,最高级的音乐体验,不是听歌词,而是听声音本身。”姚晨分析。

这次《归途有风》,比起之前的《my valentine》《我和我的祖国》,姚晨觉得王菲唱的更自然一些,“唱得没问题啊。”

作曲家陈欣若,认为《归途有风》相较朴树的《平凡之路》,“和声是一样的,但旋律不一样。”

“这种写法既不朴树,也不王菲,这是前几年欧美流行歌比较喜欢的一种简约写法。比如Adele的《Hello》,也是一段四个和弦循环。”

这样写的好处,“音乐从平静到爆发,不会给人一种断裂感,因为和声是循环的,所以旋律怎么变都是同一组和声。” 陈欣若对「文娱春秋」分析。

但这种写法,模仿痕迹比较重。

“不难听,只是没什么特点而已。”陈欣若说。

姚晨第一次听《归途有风》,觉得这首歌没特点,“不会让你有惊艳的感觉,但确实非常像朴树。”

流行歌坛模仿很正常,这是曲风的问题。

但说王菲唱得不好,姚晨不同意,“王菲的处理很好,非常细腻,有自己的风格。这次,算正常发挥。”

姚晨、陈欣若的同班同学、作曲家杜薇,曾为王菲创作《心经》,冯小刚的电影《唐山大地震》片尾曲。

杜薇曾说,王菲非常认真,录制几小时,演唱多遍,直到自己满意为止,并不是外界传闻“懒啊,随性啊,她非常认真”。

姚晨对王菲的观察,她不像是一个控制欲很强的歌手,“她尊重作曲家、编曲和制作人,是一个真正有合作意识的人。”

包括杜薇创作《心经》,“王菲没有说,你要这样那样改。”

“王菲是一个很懂‘自然和放松’的歌唱艺术家。”姚晨说。


|专业的人听音乐,非专业的人听歌词

好声音是什么?那英曾说,“歌词只是辅助”——听音乐,专业的人听音乐,非专业的人听歌词。

姚晨有时听王菲,也不知道她在唱什么,但就觉得很好听。“这可能就是艺术天赋,她很知道自己的艺术价值所在。”

多年前,作为老师的姚晨曾在“音乐的材料与设计”课堂上,拿王菲《寓言》专辑中的歌举例,讲解旋律的发展。

“从一个音开始出发,如何上去下来、再上去再下来,通过不断推波助澜式的起伏,达到情绪表达的起涨回落。”

姚晨对「文娱春秋」回忆,好的旋律不是直线冲上去,再直线冲下来的,“这不是艺术和人性的表达,这是几何。”

姚晨认为,王菲目前最杰出的专辑,当属《寓言》,“前五首,顶级好。这五首形成一套成熟的概念性音乐作品。不管流行音乐还是古典音乐,当你讨论一套作品的艺术价值的时候,一定能找得到贯穿全部作品的概念。这个概念是什么?就是音乐人的一种精神性的追求和表达。”

姚晨从来不看低流行音乐,“流行音乐里有很棒的作品,但好作品还是少数。大部分都是流行完了,就杳无踪迹了。”

姚晨认为《寓言》中,饱含了很多西方古典音乐的元素。

《寓言》的编曲是张亚东,张亚东应该听了不少古典音乐。

“他的编曲,曲风、旋律走向都有古典音乐的发展和结构逻辑因素。其中的《彼岸花》,就很像是一首歌剧咏叹调,不是典型的主歌加副歌,而是一位女高音的一次内心独白。”

同时,《寓言》中,王菲对声音和音色的使用也是非常高超,“假声、真声、气声、说话平声缤纷交织,五彩斑斓。”



陈欣若对王菲的更多理解,源自他曾亲历其乐谱改编。

有年,王菲开演唱会,制作人讴歌找他扒过几首歌的弦乐部分。

“她几首老歌的弦乐伴奏,因版权问题不能用原来的乐谱。”陈欣若对「文娱春秋」回忆。

比如《当时的月亮》,是个弦乐四重奏。陈欣若感慨张亚东的编曲,“太牛了”。

怎么牛?“百转千回,特别细腻。”

陈欣若对配器、编曲很敏感,他拿王菲的《过眼云烟》举例,“层次丰富,有很多内声部小的复调。弦乐和人声、伴唱之间很丰富,丰富到我耳朵有点追不过来了,太有意思了,真的像吐出的烟圈,在空气中弥漫的感觉。”

同时,陈欣若认为,王菲是很好的录音棚歌手,“她在棚里,借助麦克风会玩出很多的小的唱腔上面的花来。这在现场是出不来的。”

“王菲唱歌不像其他的流行歌手传情达意,她传的不是世俗情感。”

王菲唱所有的歌都没有煽情,这是她演绎高级的地方。

“其他港台比较流行的歌手,音乐里面还是有烟火气。但王菲的音乐超越了烟火气。气质是不一样的,所以才会脱颖而出。”陈欣若说对「文娱春秋」分析。


一直以来,王菲的角色,就是一个歌手。只是比其他庸俗的歌手,演唱得不那么煽情,像一个冷静的旁观者。

张亚东曾对「文娱春秋」团队成员说,王菲的音乐本来就很商业。

但在无数商业歌曲中,她不止是单纯模仿,或单纯被制作人牵着鼻子走。

王菲曾献唱电影《英雄》同名主题曲。

《英雄》中有句台词:剑术的最高境界,手中无剑,剑在心中。

乐评人李皖多年前在《看透王菲》一文中提及,“王菲早就放弃了传统意义上的歌唱技巧。”

王菲演唱《归途有风》,歌曲技巧、演唱方法,绝对及格以上。如果没有王菲声音上的再创造,这首歌,恐怕只是惯常的流行歌曲中的一首。

王菲多少使它变了模样。

撰稿|茜文

策划 | 文娱春秋



「文娱春秋」原创内容 转载敬请联系我们关注文娱产业线上线下的发展相关商业合作及建议请私信或发邮件至 wanghai@wanghai58.com

往期回顾

【文娱产业观察】

喜剧大赛2出圈到科学界了

《摇滚狂花》导演全面回应质疑

主旋律养成记

混乱的艺考培训

八年最低票房的国庆档

《东八区》的中年油腻男

乐华的隐秘真相

当脱口秀不再“冒犯”

顶流归来

娱记江湖史|一个旧时代的告别

IP帝国失魂记

“新五美”的假面,撕掉它


【人物专访】

为脱口秀摸爬滚打的女孩们

崔健心中唯一净土,要活不下去了

隐入尘烟导演李睿珺自述

“这是我生命中最后的创作!”

专访《杨戬》幕后:不做皮克斯的梦

前世界小姐中国区冠军爆选美圈内幕

《这街》艺术总监:王一博是天生舞者

郑晓龙:允许作品揭露批判,改变才有力

杜琪峯:人类永远摆脱不了贪婪和恐惧

窦唯:我相信有尺度的人应该不说话


【特写】

他是明星经商失败的缩影

成龙这么写林凤娇和邓丽君

一个推销员抛情弃爱众叛亲离那十年

如果要了解英国女王,看这一部剧就够了

帅气多金的李易峰为啥会多次嫖娼

「地球最伟大演出」是如何诞生的

怎么看崔健,王朔这样说

贾乃亮,你撒谎了

他是凡人不是仙|对话窦唯后记

“香港地,真系够吸引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