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萨福诗5首

希腊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致安那托利亚


有人说世间最好的东西

是骑兵,步兵和舰队。

在我看来最好是

心中的爱。

这全部道理很容易

理解。那美丽绝伦的

海伦就把那毁灭特洛伊

名声的人

看做天下最好的人,

她忘记女儿和自己的

双亲,任凭“爱情”拐带,

摆布她去

恋爱。女性总是对往事

掉以轻心,容易动摇。

可是安那托利亚,你千万

想着我们。

我爱你快步轻移的步履,

我爱你光艳明媚的脸,

不爱吕底亚的战车

和武装步兵。

我知道世上事绝不能

尽如人意。但记住

往日中共享的一切胜似

将它忘怀。

水 建 馥 译


这是一首书信体的诗歌,萨福写给她最喜欢的女伴之一——安那托利亚。在诗中,诗人反复提到自己对军人、军队、战车等的反感,原因便是安那托利亚嫁给了一位军官,到吕底亚去了。
诗歌的开头,诗人便郑重其事地表达了自己的喜好:与那些喜欢骑兵、步兵和舰队的人相比,她把“爱”看成是世上最美好的东西。接下来诗人以海伦为例来说明爱情的魔力:在海伦眼中,爱人是最好的人,爱情是最美妙的事情。海伦正是被帕里斯的爱冲昏了头脑,抛下女儿和双亲,最终引发了特洛伊战争。
海伦是宙斯和斯巴达王后勒达之女。据说宙斯化作天鹅与王后交配,生下了海伦。帕里斯对海伦一见倾心,他把“给最美丽者”的金苹果判给爱神阿佛罗狄特,诗中的“爱情”便是爱神的代名词。作为报酬,女神帮他从希腊拐走了美丽的海伦。海伦的美果真是倾国倾城,她的“美丽绝伦”成了特洛伊毁灭的源头。
由海伦这一特例,诗人把“对往事掉以轻心”、“容易动摇”的弱点推广到所有的女性,顺势提醒安那托利亚:千万不要忘了自己以及阿提斯等留在米蒂利尼城的女伴。诗人接下来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对安那托利亚的爱慕之情——“我爱你快步轻移的步履,/我爱你光艳明媚的脸”。丝毫不掩饰自己对安那托利亚的爱,并且委婉地流露了对掠走自己心上人的军官的怨恨:“不爱吕底亚的战车/和武装步兵。”但诗人也清醒地意识到,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彼此永远不分离是不可能的。因此,她惟有寄希望于安那托利亚——记住“往日中共享的一切”,记住彼此之间的亲密友谊。
除了每节四行、三长一短的“萨福体”,这首诗歌形式上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跨行连续”(enjambement)的运用。诗歌的第二、三节中,最长的跨行句连跨四行,诗人把海伦的故事娓娓道来,语势连绵、流转,给人一种紧迫感。诗句长短相间,让人感受到一种节奏的律动。时而庄重、时而痛惜、时而渴望、时而奔放、时而哀怨,种种情感状态尽在诗人感性的风格中,萨福这样一位天才女性非同寻常的情感世界由此展现在我们的面前。( 杨 莉 )




赠别


我和阿提斯从此不能再见,

我不骗你,我真恨不得死,

她临别时,曾经痛哭流涕,

并且对我说了这样一番话,

“唉,我俩的命运实在是苦,

萨福,我真不愿和你分离。”

听了她的话,我就对她说:

“从我身边高高兴兴地去吧。

记住我。你知道我多疼你。

你若忘记,我就会提醒你,

让你想起你忘记了的往事:

我俩相处时多么美好甜蜜。

紫罗兰和芬芳玫瑰的花环,

你曾在你鬈发上戴过许多,

走来挨着我坐在我的身旁。

用百朵鲜花编成的那项链,

你也曾一次又一次拿起来

围在你那纤细柔嫩的颈下。

还有许多次你在我的眼前,

用那种贵重的宫廷的香脂

擦抹着你那年轻的细皮肤。

我俩还躺在一张柔软的床榻,

从那些娇柔的女伴的手中

得到娇贵人所向往的一切。

哪一座小山丘,哪一处圣林,

哪一个有淙淙流水的地方,

我们不曾在那儿走来走去。

没有哪个地方,在那儿

开始有春天里的热闹喧嚣,

开始有夜莺唱出华丽歌调,

我们不曾一同一到再到。

水 建 馥 译


萨福的一首热烈奔放,直抒胸臆的抒情诗《我觉得》,题赠对象就是阿提斯。诗人把自己对恋人的痴狂诉诸各种感官,把自己百感交集的独特感受表达得淋漓酣畅。作为萨福最亲密的女伴,阿提斯曾收到多首赠诗。这首《赠别》作于阿提斯远嫁海外,与萨福分别之际。
与《我觉得》一诗中的热情奔放相比,这首《赠别》显得婉约柔美、含蓄细腻。似乎诗人已从狂热躁动中平静下来,万般无奈地接受了分别的事实。首先诗人用非常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两人对待分离的态度:一个恨不得死,一个也不愿意分离。诗的开端看似平淡,但这样平稳的开头却为后面诗人对往事的从容回忆做好了铺垫。接下来诗人用纯朴优美的语言追忆了以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希望对方能将美好的往昔永留心底。
“鬈发”一词可见萨福与阿提斯相识已久,那时后者还是个小女孩。从戴在阿提斯鬈发上的“紫罗兰和芬芳玫瑰的花环”,到围在她颈下的百朵鲜花编成的项链,从擦抹她肌肤的“贵重的宫廷的香脂”,到两人一起躺过的“柔软的床榻”,有关阿提斯的一切,诗人都念念不忘,由此我们也可看出当时的社会风尚——人们对享乐的关注和追求。此时诗行的语气由悠雅娴静一转为慷慨激昂,诗人这样写道:“哪一座小山丘,哪一处圣林,/哪一个有淙淙流水的地方,/我们不曾在那儿走来走去。”在时而精致婉约、时而高昂激越的追述中,散发着诗人对往昔岁月深深的留念,对阿提斯的痴迷爱恋和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
诗中最后一句“我们不曾一同一到再到……”诗歌到此就戛然止住了,致使我们无法窥见原诗的风貌。诗人还有什么话要说呢?这不禁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就用自己的想象来填满它吧。( 杨 莉 )




一个少女


好比苹果蜜甜的,高高转红在树梢,

向了天转红——奇怪,摘果的拿它忘掉——

不,是没有摘,到今天才有人拾到。

好比野生的风信子茂盛在山岭上,

在牧人们往来的脚下她受损受伤,

一直到紫色的花儿在泥土里灭亡。

朱 湘 译


这是一首充满惆怅和哀怨的诗歌。一个少女,在花容月貌时无人问津、遭人忽视冷落;等到韶华已逝,才在不经意间被人发现。一个少女,在风华正茂时被人蹂躏践踏,最后落得个香消玉碎。诗行中透出诗人对少女无常命运的深深的感慨。
诗人先是把少女比作苹果,“蜜甜的、高高转红在树梢”。正如熟了的苹果等人来摘一样,一天天长成的少女也满心期待,期待着白马王子的出现,期待着在自己最青春靓丽的时候能够得到意中人的爱宠。怎奈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意中人居然把自己忘了,甚至可以说是无视自己的存在;而等到有人发现自己时,少女已风光不再。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少女的心理落差,但读者却能想见她的愁肠百转、哀怨满怀。此节中第三行的翻译似有可疑的地方,在周作人和水建馥的译本中,第三行分别是“不,不是忘记,只是够不着”和“不是遗忘了,是够不着”。这二者意思吻合:并非无人采摘苹果,而是她“高高在上,高不可攀,好像观望者不断仰视,目光不断上移”,最终却“不能企及”(田晓菲)。
诗歌第二节所描述的情形就更惨了,花姿绚烂的少女被比作茂盛的风信子,但在这个时候,她非但得不到恋人的垂青,反而被不懂得怜香惜玉的牧人们随意践踏,少女心中的悲凉是不言自明的了。被誉为“西洋水仙”的风信子,其名原是希腊神话中被太阳神阿波罗所爱的一位英俊美男子的名字。风信子色彩绚丽、洒脱不羁,可美好的事物似乎总是不能长久,风信子的花期仅有20天左右。尽管我们多数人没见过风信子,但对这种花稍作了解之后,则不难看出少女与风信子之间的某种关联。
萨福在写作此诗的时候,充分展示了她在用词与情感表达上的细腻和贴切。例如“蜜甜的,高高转红在树梢”,这里诗人把表述味觉和视觉的词放在一起,恰如其分地写出了少女的风致和韵味。用“高高”这样一个形容视觉距离的词来描述呈现事物变化的“转红”,乍看有些突兀,然而这正是诗人的匠心所在,这样的用词恰恰突出了少女的可望而不可及。此外,“奇怪,摘果的拿它忘掉——/不,是没有摘……”这样的诗行生动地演绎出了一个少女的惶惑和敏感。诚如一首唐诗所言:“花堪折时直须折,莫待花落空折枝。”这何尝不是萨福和本诗中少女的心声呢?( 杨 莉 )




我觉得


我觉得,谁能坐在你的面前,

幸福真不亚于任何神仙,

他静静听着你的软语呢喃,

声音那么甜,

啊,你的笑容真叫人爱煞。

每次我看见你,只消一刹那,

心房就在胸口里狂跳不已,

我说不出话。

我舌头好像断了,奇异的火

突然在我皮肉里流动、烧灼,

我因炫目而失明,一片嗡嗡

充塞了耳朵。

冷汗淋漓,把我全身浇湿,

我颤抖着,苍白得赛过草叶,

只觉得我似乎马上要死去,

马上要昏厥

但……我能忍受一切。

飞 白 译


这是萨福留下的另一首基本完整的诗。这首诗也用“萨福律”写成,前面四小节大体完整,后面还有残缺的半行,国外研究者和译者曾用种种方案把它补足,但都是猜测之词,不足为凭。
这首古代抒情诗所用的词句、所描写的情感,都可归入爱情诗这一范畴;然而女诗人抒发的爱情是向着谁的呢?琢磨起来却又令人难解。从口气上看,诗人狂热地爱慕的对象似乎是女性;联系到前一首阿芙洛狄忒颂歌中,女神对萨福恋慕的对象也用了女性的语法变化,这就留下了一个“是爱情还是友情”的疑案。我们知道,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中的大多数诗,到底是写给男性的还是女性的,也留下了类似的疑案,至今聚讼不已,而萨福的诗比莎士比亚的年代久远得多,所以更难考证。
我们只知道,萨福的基本主题是爱情——友情的欢乐和离别的痛苦,她抒写的感情既自然细腻,又大胆强烈,特别富于感性色彩。还有,她很爱她所教育的那群少女,对她们中的每一个都非常了解,为她们写了大量的诗,有的表示亲爱,有的表示惜别。由于萨福传下来的诗和资料太少,而传下来的“爱情诗”的对象又似乎是女性,所以西方常把萨福“诗社”成员的关系看作同性恋,而萨福与雷斯博斯岛之名也成了“女性同性恋”的专门术语(sapphism或lesbianism)。
之所以产生这种情况,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在萨福时代还从根本上缺乏现代爱情的条件,男女间完全不平等,也不能自由恋爱,使得萨福强烈而直感的感情只能得到这样朦胧的表现。
在此诗中,除了开头数行是对“你”的描写外,以下都是对“我”的描写;而且,与其说是对“我”的爱情的描写,不如说是对“我”的感觉的描写。诗人从心房的狂跳、舌头的呆滞,写到“奇异的火”在皮肉里流动,目眩耳鸣,冷汗淋漓,全身颤抖,几乎昏厥。这样强烈的心理体验,在诗中主要是从生理上表现出来的,这既表现了古代抒情诗原始真挚的特色,也显示了“如火的萨福”(拜伦语)炽烈坦率而细腻的风格。
萨福站在抒情诗的源头之处,她大胆地写出了最早的个人抒情诗。正如斯达尔夫人评论古希腊诗歌时所说:“这种不自觉的诗情的迸发,正因为它是不自觉的,所以具有后学者所不能企及的力量和纯朴;那是初恋的魅力。”( 飞 白 )




永生的阿芙洛狄忒


永生的阿芙洛狄忒,宝座上的女神,

宙斯的善用心计的女儿,求求你,

女神啊,别再用痛苦和忧愁

折磨我的心!

求你像从前一样,只要远远

听到我的声音在求告在呼唤,

你就翩然降临,离开你父亲的

金色的宫殿,

为你驾车的是一群金翅之雀,

它们迅捷地飞向黑暗的下界,

扑着无数翅膀下降而穿越

天空的皎洁,

转眼就飞到此地,女神啊,于是你

永远年轻的脸上浮着笑意,

会叫我说出一切烦恼的缘由,

我为何唤你。

我狂热的心在把什么追逐。

你会问:“你希望蓓脱女神把谁说服,

而领入你的情网?告诉我,是谁

委屈了萨福?

要知道逃避者不久会来追逐你,

拒收礼物者自己会来送礼,

那位冷漠者不久就会爱的,

不由她不愿意。”

求你再度降临,亲爱的女神,

求你解救我于万般痛苦之中,

保佑我的一切心愿能够实现,——

请和我结盟!

飞 白 译


萨福是世界上最早的和最受赞誉的女诗人。柏拉图曾这样写道:“漫不经心的人声称缪斯只有九个,须知雷斯博斯岛上的萨福是第十位文艺女神。”
公元前7至前6世纪,是古希腊的抒情诗时代,世界上第一个抒情诗的创作高潮在这里诞生,而萨福是其中杰出的代表。小亚细亚沿岸的雷斯博斯岛,是当时希腊的文化中心,妇女也有较大的活动自由。萨福出身名门,17岁就有诗名,曾与另一著名诗人阿尔凯奥斯唱和。因夫、兄政治活动受到株连,曾被流放或避居到西西里岛数年。回乡后萨福领导一个诗社,有一群崇拜者围绕着她,都是从各地来的少女,萨福教她们诗和音乐。
萨福的诗,曾编成抒情诗九卷、哀歌一卷,但因在中世纪被视为异教思想而遭无情毁灭,能流传至今的只剩一些残简断章了,只有两三首诗还基本完整。本书除选入了两首诗外,也收入了一些著名的断章。
《永生的阿芙洛狄忒》保存完整,是一首阿芙洛狄忒颂歌。阿芙洛狄忒是希腊神话中的爱与美的女神,她的罗马名称维纳斯为我们所熟知。这位女神与萨福的特殊关系,使我们有理由推测:萨福的诗社实际上是个崇拜阿芙洛狄忒的宗教团体,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诗社、诗歌学校,或如有人推测的那种贵族妇女的沙龙。在这个宗教团体中,女诗人仿佛是阿芙洛狄忒的女祭司,她创作阿芙洛狄忒颂歌,教少女们唱,也教她们弹琴、崇拜仪式、白昼的和月夜的庆典之舞。萨福所教的这群未婚少女,则在出嫁前暂时离开家庭和社会,单独住在这个团体里。萨福是她们的领导者和教师,也是女神和少女们的中介,她是最接近神的,可以与女神对话,也负有为女神传话的使命。因此这首阿芙洛狄忒颂歌看起来口气非常亲昵,完全没有诚惶诚恐的口气,没有顶礼膜拜的赞颂,简直像是对平等的女友说话似的。
颂歌的内容是十分个人化的,萨福遇到了感情上的烦恼,向爱情女神求助。前半首诗是诗人向女神的求告和女神闻声而来的描述。
阿芙洛狄忒是宙斯与海洋女神生的女儿,但另一种说法是:阿芙洛狄忒生在海浪的泡沫中。萨福在这里根据的是前一种较为古老的说法。女神和诗人交情很好,所以听到诗人的求告就会驾车飞来。为阿芙洛狄忒驾车的不是马,而是一群麻雀(这一征象向我们透露了阿芙洛狄忒的远古原型也是植物神、谷物神及丰收神的秘密)。
后半首诗是诗人设想女神的询问和安慰,从中反映出:诗人的烦恼是爱情的追求得不到回报的烦恼。第五节中的蓓脱女神是“劝导女神”,可以为相思者去当说客。
阿芙洛狄忒对诗人的回答,口气也很亲切随和,没有架子,说明女神与女诗人之间的特殊关系、平等关系,只是女神具有比人更强的能力而已。所以在诗末萨福要求人神结盟,以求爱的实现。
这首诗是格律诗,用的是每节四行三长一短的“萨福律”。其风格特色是人神对话中表现了真挚细腻的情感。——萨福把颂歌抒情化、个人化了,这是她在诗歌史上的一大贡献。( 飞 白 )




先 锋 派 的 概 念
从 现 代 性 到 先 锋 派

由于现代性的概念既包含对过去的激进批评,也包含对变化和未来价值的无限推崇,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现代人,特别是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喜欢把“先锋” 1 这个颇富战斗性的比喻应用于众多领域,包括文学、艺术和政治等。这一概念明显的军事内涵又恰好指明了先锋派得自于较广义现代性意识的某些态度与倾向:强烈的战斗意识,对不顺从的颂扬,勇往直前的探索,以及在更一般的层面上对于时间与内在性必然战胜传统的坚定信念——这些传统试图成为永恒、不可更改和先验地确定了的东西。正是现代性本身同时间的结盟,以及它对进步概念的恒久信赖,使得一种为未来奋斗的自觉而英勇的先锋派神话成为可能。历史地看,先锋派的发端,乃在于加剧现代性的某些构成要素,从而把它们变成革命精神的基石。因此,在十九世纪的前半期乃至稍后的时期,先锋派的概念,既包括政治上的也包括文化上的,只不过是现代性的一种激烈化和高度乌托邦化了的说法。
一个教条革命者会情不自禁地认为自己是先锋派的一员,从他的观点看,专横的过去注定要死亡,因为从长远来说正义必将胜利;但是,由于传统的压迫性影响会波及一个很长的时期,立即同它作斗争并尽可能地抑制它就十分重要——这样做的途径是赶紧加入先锋派。尽管就历史演进的广阔前景看没有什么能够挽救过去,但过去,以及那些革命者们认为是过去的残渣余孽的东西,却显现出一种恼人的、具有恶魔般威胁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先锋分子受其敌人,那个无比狡猾和可怕的妖魔的催眠,最后往往会忘记未来。他似乎以为,一旦过去的恶魔被驱除,未来就会自行其道。由于我们的兴趣主要在于美学,这里不妨指出,先锋派的理论未来主义多数时候仅仅是在为下述二者寻找根据:那些最为激进的论战姿态,和那些颠覆性的或公然从事破坏的艺术技法的广泛运用。否定要素在各种艺术先锋派的实际纲领中所具有的极端重要性表明,它们最终是在致力于一种全面的虚无主义,它们的必然结局是自我毁灭(在此达达主义及其“为反艺术而反艺术”的自杀式美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先锋派起源于浪漫乌托邦主义及其救世主式的狂热,它所追循的发展路线本质上类似于比它更早也更广泛的现代性概念。这种相似无疑源于一个事实,即:两者从起源上说都有赖于线性不可逆的时间概念,其结果是,它们也都得面对这样一种时间概念所涉及到的所有无法克服的困境与矛盾。没有哪一种先锋派的特性,就其任何历史变化形态而言,不是暗含甚或是预见于范围更广的现代性概念之中。然而,在这两种运动之间有着诸多重要的区别。先锋派在每一个方面都较现代性更激进。先锋派较少灵活性,对于细微差别较少宽容,它自然更为教条化——既在自以为是的意义上,也在相反的自我毁灭的意义上。先锋派实际上从现代传统中借鉴了它的所有要素,但同时将它们加以扩大、夸张,将它们置于最出人意料的语境中,往往使它们变得几乎面目全非。很显然,没有一种得到充分发展的显著的现代性意识,先锋派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然而,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可以将先锋派同现代性或现代主义混为一谈,这种混淆是英美批评界屡有发生的,也是下面的术语分析所要消除的。



文 艺 复 兴 时 期 的 “ 先 锋 ” 隐 喻
一 个 修 辞 格

“先锋”(avant-garde)在法语中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一个战争术语它可以上溯至中世纪,而至少是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它已经发展出一种比喻意义。然而,先锋这个隐喻——表示政治、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一种自觉的进步立场——在十九世纪之前并未得到始终一贯的运用。这也从一个方面解释了“先锋派”的称号为什么有着难以消除的现代面目。波吉奥里指出,最早在文化上使用这一术语的例子,出自加布里埃尔·德西雷·拉韦尔当出版于1845年的无名小册子,拉韦尔当是傅立叶的追随者。2 唐纳德·德鲁·埃格伯特使我确信,在文化上引入先锋概念至少还要早二十年,即在1825年,而且我相信圣西门的乌托邦哲学应对这个术语的这种特定用法负责。3 实际上,先锋这个隐喻应用于诗歌几乎还要早三个世纪,这是我在新近出版的优秀著作《法兰西语言瑰宝》(Paris:Editions du CNRS,1974,卷3,pp.1056-1057)中查找“先锋”一词时发现的。十六世纪的下半期预示了其后古今之争的某些主题,在这个时期,法国人本主义律师和历史学家埃蒂安·帕基耶(1529-1615)在他的《法国研究》中写道:
随后展开了一场针对无知的光荣战争,我要说,在这场战争中,塞弗、贝兹和佩尔蒂埃构成了先锋;或者,要是你愿意这么说的话,他们是另外一些诗人的前驱。在他们之后,旺多姆的皮埃尔·德·龙沙和安茹的约阿西姆·杜·贝雷这两位出身煊赫门第的绅士加入了队列。他们两人奋勇作战,尤其是龙沙,从而使另外一些人在他们的旗帜下投入了战斗。4
这个有趣的段落出现在弗热尔版《法国研究》(1849)的第三十八章,其标题是“亨利二世治下出现的诗人大军以及他们所引入的新的诗歌形式”。该章是法国诗歌整个发展历程这一较大画卷的一部分,就整个欧洲而言,也是撰写现代意义上国别文学史的最早尝试之一(与克洛德·富歇研究中世纪法国诗歌的博学之作《法国语言与诗歌起源材料汇编》同时,该书面世于1581年)。当帕基耶根据“进步”来讨论本国语诗歌的兴起时,他所运用的是一个革命性的历史概念——“进步”是他自己的用词(参见《论我们法国诗歌的古老性及其发展》 5 )。帕基耶没有排斥模仿古代的观念(这种观念为七星社的代表人物极力宣扬,这些人是他所尊敬的),但他站在现代人这一边(“我们法国诗人模仿拉丁诗人时往往堪与他们媲美,有时还超越了他们”),可以说他是一个世纪后爆发的古今之争的第一个直接前驱。《法国研究》一书的整个第四十二章全部用于比较选自法国诗人(主要是龙沙)和选自他们的拉丁榜样(卡图卢斯、奥维德、维吉尔)的一些诗歌段落。帕基耶反对夸大的、常常是有点迷信的对于古代的敬意——“我们对古代怀着有时带有过多迷信的敬意” 6 ,他显然乐于指出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方式,法国诗人胜过了他们的古代大师。
帕基耶的“现代”态度不仅为其比较的一般结论所表明,而且为某些极富启发性的风格性细节所表明,这些风格性细节从一个方面解释了他对于先锋比喻的使用。因此,在怀着敬意援引了龙沙的一首诗之后,帕基耶似乎要向古代发起挑战,让古代也给出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诗歌成就:“我敢肯定整个古代并不能给予我们较此更高水平的作品和更优美的诗材。” 7 稍后的一句话流露出同样咄咄逼人的语气,即龙沙巅峰期的作品“可与古代作品相抗衡” 8 。名词“抗衡”(contrecaree)来自动词“contreecarrer”(意思是“对立、矛盾、抵触”),它明显意味着斗争。但是像帕基耶这样的现代人并不认为他们真的同古代的审美理想相对立,而且说到底,他们遵循着古代人定下来的规则,他们表面上同古代人的斗争只不过是一种加强了的模仿。但即便如此,帕基耶的古代人和现代人在美学上争胜的观点对提出这个观点的时代来说,仍然是十分有意思的。
从帕基耶关于文学演变的一般设想来看,他对“先锋”一词的隐喻性使用就不那么令人惊异。《法国研究》的作者对于斗争类比有着明显的偏爱。我们记得,“先锋”一词出现于其中的那一整段话就是一个扩展开来的军事比喻。除了“针对无知的战争”和“先锋”这个词本身,我们还看到在一句重要的话中把龙沙和杜·贝雷的行为形容成“加入了队列”(se mirent sur les rangs),实际意思就是“他们参加了战斗”(rang在军事上指‘队列’,而se mirent sur les rangs这个短语最初是指‘参加战斗或比赛’——从而有了它现今在法语中的用法:‘当或成为一个竞争者’)。我们同样还见到‘另外一些人在他们的旗帜下投入战斗’这个短语。
尽管他的观点具有“现代性”,当帕基耶利用军事意象做类比时,他的背后却有一个悠久的、可敬的传统。实际上,他的“针对无知的战争”听起来几乎像一句陈词滥调,因它非常适用于由来已久的战争象征主义。难道每一次神话的或历史的战争不都是为了光明、生命与知识而针对黑暗与邪恶的斗争吗?在试图为其祖国的诗歌发展编年的时候,帕基耶觉得有权将某些历史语言中的概念移用到早期还属探索性的文学史语言中。(历史语言直接联系着战争这种核心现实,它的主要叙事结构和戏剧特性都源出于战争。)其结果是创造了先锋这个隐喻。但是帕基耶所使用的先锋比喻不过是共同形成一个修辞“星丛”的若干要素中的一个。这些要素中的任何一个在文本中都没有被特别予以强调,读者也没有获得任何可以将它们中的一个加以突出的标准。




推荐阅读:

萨福情诗选34首

萨福《给所爱》

萨福诗36首

马·沃洛申诗3首

缪塞诗7首

柯勒律治:断片三则

盖斯《我们痛悼既往的爱情》

阿卜杜勒·拉赫曼《爱情》

哈塔克《格言诗》

爱德华·托马斯诗12首

纳博科夫诗13首

特瓦尔多夫斯基诗4首

索洛维约夫诗15首

索洛古勃诗15首

施巴乔夫诗4首

茹科夫斯基诗4首

普罗科菲耶夫《歌》

爱德华·托马斯诗42首

柯勒律治《爱》

柯勒律治《消沈颂》

柯尔律治《忽必烈汗》

爱德华·托马斯诗100首

柯勒律治《克丽斯德蓓》

柯勒律治《老水手行》

奥登《葬礼蓝调》

爱德华·托马斯诗142首

柯勒律治《克丽斯德蓓》

柯勒律治《老水手行》

奥登《葬礼蓝调》

阿多尼斯诗35首

安德拉德《白色上的白》

奥登《悼叶芝》

奥登《美术馆》

阿多尼斯诗18首

奥登诗4首

波勃罗夫斯基诗9首

艾杜尼斯《给掌握中时光的挽歌》

叶赛宁《为什么月光如此暗淡》

丸山薰《雪越下越厚》

特朗斯特罗默《黑色明信片》

希克梅特《我坐在大地上》

卞之琳译奥登诗5首

奥登《来自中国的十四行诗》7首

奥登诗7首

司各特《颂歌》

穆特朗《金字塔》

桑德堡《芝加哥》

史蒂文斯《罐子轶事》

布罗茨基诗7首

米兰·迪奥迭维奇诗8首

卡佛诗22首

狄兰·托马斯诗5首

毕晓普诗9首

巴赫曼诗10首

博纳富瓦《麋鹿的归宿》

纪伯伦《先知·论死》

马查多诗30首

阿莱桑德雷诗15首

阿尔维蒂诗6首

贝克尔诗2首

阿隆索诗2首

卡瓦菲斯诗48首

塞尔努达诗7首

弗罗斯特诗55首

宫泽贤治诗6首


孤独没有什么不对,使孤独变得不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