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小札| 读袁周敏博士“身份的界定: 问题与建议”一文

上海语言学通讯 语言学通讯 2017-02-15


选读意义:

自2000年以来身份建构的研究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和语用学研究的前沿课题。《身份的界定:问题与建议》(以下简称“界定”)一文作者袁周敏自2008年起就开始从事身份研究,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从不同学科视角,通过不同研究方法对身份建构的方方面面问题开展研究,包括书籍评介、案例分析、研究综述和理论建构。“界定”一文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出当下身份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指出研究空白,通过理论思辨强调了“语用身份”提出的现实意义,为进一步推动语用学学科的发展和社会心理语用学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研究思路:

“界定”一文首先总结出身份研究的两大理论视角,即本质主义和建构主义,前者认为身份是静态的固定不变的,后者指出身份是动态的,具有协商性和可变性。虽然后者已经成为现在研究的主流,但是作者指出目前学界很少将身份视作说话人可供调用的语用资源来推进交际目标的实现。作者通过梳理传统身份观的内容,指出其主要不足,进而引出语用身份的具体内涵和理论意义。

对身份的研究作者追溯到柏拉图,通过笛卡尔、黑格尔的发展经历了主体内省到社会论的转型,尼采以降,身份观实现了建构主义转向。20世纪以来,由于学科视角的不同,身份研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是Zimmerman(1998)的语境身份和Tracy(2002)的个体身份,小编根据其具体内容总结为下表:



两者都在强调情景在身份建构中的重要性,可见身份的“共建观”已成为学界共识。但是作者指出,这些研究忽视了说话人自我建构多元身份的事实,并通过希拉里败选演说案例指出身份可以是一种交际资源,说话人自我建构不同身份以策略性服务交际目标的实现,这就是语用身份,是身份研究的“修辞观”。


语用身份的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身份与交际需要相关;身份与交际者对他人和社会定位相关;身份是一种可供调用的语用资源。所谓语用资源既指语境化的交往身份,又强调用于当下交际的动态在线身份,这点是与传统身份观的不同之处。


作者最后指出语用身份的诞生将身份研究从“共建观”向“共建/修辞观”推进,其理论意义在于:

1. 消解了身份建构的本质主义与建构主义之争。具体会话中我们更需要关注哪种身份被交际者使用,无需对身份做二元区分;

2. 淡化了身份分类的闭合性和开放性之争。语用身份可以包括自我身份、对方身份和他者身份。语用身份还可以按解读资源、施为资源、人际资源、阐释资源和评价资源进行分类;

3.推动了语用学学科发展和分支学科研究。语用身份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说话人身份研究,还可以推动社会心理语用学的研究。


研究启发

正如作者在结语里说的,语用身份的提出展现了身份研究硬币的两面,即“共建观”和“修辞观”,这一视角对语言的策略性使用颇有启发意义,我们在根据他人和社会定位建构我们身份的同时,也可以根据交际需要选择相应的身份以达到交际目的,但是这种交叉耦合也可能会带来分析的模糊性,比如进行话语分析时,我们似乎可以通过话语来解读身份,也可以通过身份的建构来看话语的策略性使用,如何分析才不会陷入循环论证?语用身份定义里提到被激活的在线身份可以是有意识,也可以是无意识的,无意识的身份如何成为语用身份?我们期待不断完善中的语用身份概念和更明晰的分析框架。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国家社科一般项目“应对微博公共事件的政府话语策略及其形象构建研究”(项目编号: 14BXW055)的阶段性成果。

原文作者: 袁周敏,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语用学与话语学。

本文编辑: 上海语言学通讯特约编辑 桐影


欢迎关注上海语言学通讯公众号!

上海语言学通讯【上海语言学通讯】公众号由同济大学博士王峰(电话13917738016)负责更新。主要收集发布1全国范围内英语语言文学的学术会议、研修班讯息;2上海各大高校的英语语言文学的学术讲座;3学术期刊和学术观点推送。我们也可以协助各地外国语学院邀请专家来讲学和科研指导。欢迎大家在平台留言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历史消息”

学习是一种美德

分享是一种快乐


欢迎关注!

上海语言学通讯

推荐阅读:

学界新闻|2016年第四期《外语教学》摘要一览

学界新闻|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摘要一览

【学界新闻】《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5年总目录

【学界新闻】2015年《外语教学》总目录及载文分析

【学界新闻】《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投稿方式+2016年第2期目录

【征稿出书】语言学专著出版征集令(上海交大出版社)

读书小札:

【学者观点】名词与学术互动:元话语分析的新进展(Kevin Jiang & Ken Hyland)

读书小札| 赵彦春教授论“国学经典英译的时代要求:基于外文出版社出版的《英韵: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

读书小札| 适用语言学与翻译研究: 读何伟、赵常玲《从功能语境看译者的选择》

读书小札| 数字化时代翻译研究课题探新 ——读《计算机辅助翻译实践》有感

读书小札|张辉、邸伟超 Making Intelligence More Transparent

读书小札| 翻译研究的书评写作策略:以《翻译批评的本质回归与价值重塑》为例

【读书小札】王文斌,崔靓《试论英语的西方音乐特征与汉语的中国绘画特征》

【读书小札】基于语料库的莎士比亚剧汉译本中“使”字句应用的研究

【读书小札】融入大生态的文体学超学科研究 ——张德禄教授《英语文体学重点问题研究》

【读书小札】融入大生态的文体学超学科研究 ——张德禄教授《英语文体学重点问题研究》

【读书小札】二语心理词库组织模式研究(另附T检验SPSS教学视频)

【读书小札】 实证类研究语步设计与相关分析SPSS统计软件操作视频

【读书小札】语义波理论及其在教师课堂话语分析和建构中的作用

【读书小札】徐盛桓教授:身体-情感语言表达研究

【读书小札】《语篇研究跨越小句的意义》之“语篇格律”

【读书小札】追古溯今、放眼世界:王宁教授谈全球化时代的翻译及翻译研究

【读书小札】翻译史研究的方法论典范:读廖七一《严复翻译批评的再思考》

【读书小札】语言哲学三问

【读书小札】后现代翻译理论中的悖论与阐释

读书小札| 从“血缘伦理”到“契约伦理”:司各特小说《中洛辛郡的心脏》中的伦理观解读

【读书小札】Metaphor in Culture:LIFE IS A SHOW in Chines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