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微史记丨张建安:从洪武赶散到下放苏北,苏州的两次人口大迁徙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4-04-25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24岁时的作者
张建安,1954年生于苏州,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1958年随父母从苏州迁往云南省个旧市,1966年随母亲迁回苏州。1970年苏州21中毕业进苏州开关厂学徒,1978年考入苏州市机械局职工大学学习。1992年苏州开关厂与法国阿海珐合资。2014年退休。

原题
苏州历史上的
两次人口大迁徙



作者:张建安


苏州历史上曾经有过两次人囗大迁徙,一次是明初的“洪武赶散”,一次是“文革”时期的 “下放苏北”。这两次人口大迁徙,虽然时隔六百多年,却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迁徙人口数量较大;都是官方的强制行为;迁徙的始发点都是苏州阊门;迁徙的终点都是苏北地区。

01

洪武赶散


洪武,明朝第一个年号;赶散,强制移民。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反元起义大军主要有三支,首领分别是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

张士诚,原名九四,1321年出生于泰州白驹场亭(今江苏盐城市大丰区白驹镇)。张士诚出身盐贩,十岁起就跟随乡亲们在白驹场的官盐船上操舟运盐,出卖苦力养家糊口艰难度日。少年时的张士诚 “少有膂力,负气任侠”,不仅身体健壮,而且仗义疏财为人豪爽,虽然自己家里经常穷得揭不开锅,可是每当乡亲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总是慷慨解囊有求必应。渐渐地,张士诚在当地盐民中树立起很高的威望。

元至正十三年(1353)正月,32岁的张士诚不满盐警刁蛮欺诈,率众起兵反元,五月攻克泰州、高邮等地,自称 “诚王”,国号 “大周”,年号 “天祐”。

元至正十五年(1355),苏北一带发生严重饥荒,张士诚遣部将渡过长江向江南发展,次年攻下平江(今苏州)、湖州、松江、常州等地,张士诚自高邮迁往平江。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二月,定都平江,改平江为隆平府。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九月,张士诚自立为吴王,时年42岁。

在“大周”政权统治时期,张士诚革除弊政,轻徭薄赋;保境安民,励精图治;兴修水利,发展农桑;礼贤纳士,广徕文人;发展教育,整饬民风,致使江浙地区的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各地流民纷纷返乡,重建家园。张士诚割据苏州12年时间,深受当地士绅商贾和黎民百姓拥戴,颇得民心。

后来,朱元璋势力发展壮大雄霸天下。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九月,朱元璋以徐达为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二十万精兵,集中主力消灭张士诚在江浙地区的割据势力。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九月,平江城被攻破,张士诚被俘押至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当夜乘人不备,自缢身亡,时年47岁。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下令将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诸府之民数十万户迁至江淮地区垦荒屯田。其中,苏州城内原来支持和拥戴过张士诚的士绅商贾也被没收家产,责令全家迁徙。这就是历史上的 “洪武赶散”。

“洪武赶散”的诱因有很多: 

1. 朱元璋大军压境,兵临城下,久攻不破。其原因之一就是苏州百姓在张士诚的率领下,齐心协力,坚守城池,英勇抗敌,并且得到苏州商贾巨富的财力援助。据说苏州平江路上的三家村,就是当年仰、胡、沈三姓聚族死守娄门,最终城破以死殉难,为纪念他们而得名。朱元璋耗时十个月才攻下苏州城,士兵伤亡惨重、物资耗损巨大。朱元璋攻破苏州城后,泄愤报复大肆烧杀,以致 “死者枕藉,积骨如山”。即使天下平定后,仍然耿耿于怀,持续对苏州百姓实施报复。

2. 张士诚生前深得苏州百姓拥戴,死后亦受到百姓尊崇。

苏州现在还有个方言名词叫“讲张”,据考证,张士诚死后,明初官方禁止人们议论张士诚,一看到有人交头接耳,就怀疑百姓在 “讲(谈论)张(士诚)”,立刻下令: 不许“讲张”!

苏州民间还有一个奇怪的习俗: 烧久思香(又称狗屎香、九四香)。此民俗从明初延续至今。每逢农历七月三十晚,据说这一天是地藏王的生日(张士诚起兵时自称是地藏王转世),古城的大街小巷就会有星星点点的香烛插在地上,俗称“烧久思香”,而“久思” 正是张士诚原名“九四”的谐音。苏州百姓明祭“地藏王”,暗祭“张士诚”。

生性多疑的朱元璋,为了防备张士诚原来的臣民不服统治聚众谋反,“大族相聚为逆”,决定把苏州富商巨贾和部分百姓强行赶出苏州城。

3.元末战乱,致使苏北淮安及其周围地区人口逃毙殆尽,人口锐减,田地荒芜,亟待移民充实。所以,明朝初年,政治上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进行强制性的大规模移民。而苏州城乡人烟稠密,百姓富庶,与苏北距离又近,是理想的移民输出地。

苏北,泛指江苏省长江以北的地域。自古以来,相对苏南的富庶温润而言,苏北就是一个苦寒荒凉之地。在苏北很多地方,现在还遗存大量的家谱、族谱,其中记载着先祖是苏州阊门人,但没有具体的街巷,明洪武年间移民来到苏北。

其实“苏州阊门”只是一个地域概念,自从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在此处相土尝水建成阖闾大城以后,阊门就是苏州城的主要城门。隋炀帝开挖江南运河(大运河江南段)以后,阊门前面的护城河就成为京杭大运河的南北要道,这一带也是南北货运的集散地,阊门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南码头” “北码头” “万人码头”等历史地名。洪武初年,苏州阊门的交通地位已经确立。当年,“洪武赶散”的大批移民都是在阊门码头上船启航,沿运河,过长江,最终抵达苏北各地。

当年,那些诚惶诚恐背井离乡的移民,最后看到的、也是印象最深的兴许就是那座巍峨雄伟的阊门城楼,这是苏州留给这些 “赶散”人的最后记忆,也是永恒的记忆。他们到达苏北各地定居后,世世代代口耳相传告诫子孙: 不要忘祖,苏州阊门是你们的祖居之地。于是,后人在编修家谱、族谱时,就把他们的始祖定为苏州阊门人。例如,今天几乎所有的盐城人都说祖籍是 “苏州阊门”,他们是“洪武赶散”的移民后代,他们把睡觉戏称为“上苏州”。这种文化现象与山东人所说祖籍是山西洪洞县大槐树是相同的。可以说,苏州阊门已经成为“洪武赶散”移民后代的 “大槐树”。

苏州阊门寻根纪念地


2011年,为纪念“洪武赶散”这一历史事件,也为了慰藉那些苏北移民后裔寻根问祖的心愿,苏州市政府在阊门附近的护城河边,建立了一处“阊门寻根纪念地”。纪念地由望苏埠、朝宗阁、寻根驿站三部分组成。

望苏埠建有 “阊门水码头”“洪武迁徙碑” 和一棵“相思树”。

阊门水码头,六百多年前,“洪武赶散”的移民就是在这里集中,登记造册,编排队伍,上船启航,被迫迁徙到苏北各地。现在,水码头的地上铺着石板,上面刻有99个书体各异、大小不同的 “根”字,寓意 “九九归一”,认祖归宗。游客坐船沿护城河到此登岸,顿时眼前一亮,见 “根”思源,寻“根” 拜祖。

阊门水码头,地面99个“根”字


洪武迁徙碑,正面刻有“阊门寻根纪念地” 七个大字,背面刻有碑文,以纪念“洪武赶散”这一历史事件。抄录如下: 

阊门寻根纪念地碑记 
元末,群雄纷争,吴王张士诚据姑苏,常遇春溺吴军精兵於阊门外护城河之沙盆潭,破阊门而入,吴王遂大败。及洪武改元,明太祖先后徙苏、松、嘉、湖、杭五府数十万户於江淮,朝代更迭而移民不断,遍及淮、扬两郡所属各州县。姑苏为东南都会,阊门居水陆要冲,於是江南移民多自此出发,沿运河北上。从此,别梦依稀,故土难忘,口耳相传或见诸文献者,皆以阊门为记认,遂成为中国寻根问祖朝宗圣地之一。
岁次庚寅,政府顺应民意,以阊门寻根为题,爰发起寻访移民后裔之行动,行程上万里,踏访近百处,彙集资料,发掘文史而外,旨在阐明中华同宗同源之理,大江南北无分畛域也。更就阊门外沙盆潭旧址建阊门寻根纪念地,以慰移民后裔问祖之心,亦可圆其报本溯源之愿也。

苏州市金阊区人民政府

二零壹壹年金秋


洪武迁徙碑


登上阊门水码头,抬头即可看见朝宗阁。朝宗阁上下两层,八角飞檐,恢宏壮观。朝宗阁的门额上悬挂着一块红底金字匾额,上面草书“朝宗阁”三个大字,由苏州著名书法家李大鹏书写。朝中阁外围的立柱上有四副对联,对仗工整平仄相谐,寓意深刻令人回味:

苍茫岁月 教本根叶蔓千枝 源分九派

邈远云山 数闾阖情怀万里 梦系三淮


万队朝宗源 溯当年平鹤 望追怀德泽

三吴读史脉 传异地动龙 唫合乐仁声


认祖归宗 自古阊门来作证

寻亲访友 从今杰阁涉登临


洪武移民散流江北

姑苏寻根仰谒阊门


朝宗阁既是寻根者的朝宗场所,也是“洪武赶散”的移民展示馆,里面有阊门寻根组图,姓氏图腾展板,大型磨漆画《洪武赶散图》,以及当年移民迁徙线路图。

“寻根驿站”则是一座菜馆,也是一个为苏北各地来此寻根问祖的同胞们建立的交流平台。在这里,不仅可以品尝到味美纯正的江淮菜肴,还可以饮茶聊天,共叙先祖移民之苦,聊解后裔思乡之情。

经过综合整治开发,阊门寻根地现已成为苏州山塘街一道别样的风景,外地宾客的旅游景点。

朝宗阁


02

下放苏北


1969年11月,苏州市革委会根据江苏省革委会的精神,紧急部署落实“下放干部和城市居民上山下乡”工作。

当年那份江苏省革命委员会的红头文件是如何写的?我曾经到苏州档案馆、苏州地方志等部门查阅,但都没有查到。所以只能根据当年的宣传口号来描述这一历史事件。

1969年11月,苏州市革命委员会(当年简称 “苏革会”) 下达文件,为了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为了巩固无产阶级政权;为了反帝反修备战备荒;为了缩小苏南苏北贫富差距、均衡人口差异,作出一项具有“伟大战略意义”的决策,决定把苏州城里一部分干部、职工和居民下放到苏北农村。

当年,苏南城市相对富裕温润,苏北农村相对贫困寒冷。自古“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恋土情结浓厚的苏州市民谁愿意远离故土下放到苏北农村去?但是,当时“文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深入进行,强大的阶级专政攻艰克难无所不能。根据苏州档案馆查阅的资料,当年的 “苏革会”立即成立了“下乡上山办公室”,执行“省革会”的政令可谓雷厉风行,软硬兼施,多管齐下。

一是通过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从思想工作入手,反复宣传动员。

二是树立“典型”。几位带头下乡的干部、居民被树立为先进楷模,组成宣传队,到处开会宣讲,成为“苏革会”的马前卒。

三是借口“清理阶级队伍”,把一些“成分” 不好、有 “政治问题”和文革初期“站错队” 的干部、职工、居民列为重点对象,实施打击威胁。

四是采取强逼硬赶的办法,对部分思想工作做不通或有实际困难的居民,采取注销户口,停止粮油供应,停职停学等手段,断其后路,逼迫其离城下乡。

“苏革会”组织少年儿童欢送赴盐城安家落户的下放人员(图片来自《苏州地方志》摄于阊门码头)


沈南海,原是苏州市石路百货商店职工,住苏州阊门外上塘街173号,当时(1969年)年仅30多岁,被单位定为下放苏北人员。沈南海由于身患疾病刚刚动过手术,所以坚决不服从单位决定。单位动员小组成员找他谈话说:有人检举你偷听敌台,属现行反革命行为,要判重罪。但只要你答应下放,可以不予追究。后来见威胁不成,就多次在单位召开批判会,对他无休无止地批斗、纠缠。最后,沈南海身心疲惫难以抗拒,只能拖着病体,只身一人被下放到苏北盐城插队落户。(摘自沈南海1981年1月23日呈苏州市商业局的申诉信,现存苏州档案馆)

江苏省苏州高级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周大心,是一位优秀教师。在“文革”初期,由于所谓的历史问题,受到红卫兵的野蛮攻击,好不容易坚持下来,谁知却收到下放通知,被遣送到苏北农村务农。当时,周大心已年过半百,体弱多病,且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在艰苦落后的苏北农村,要靠繁重辛勤的劳动挣取工分养活自己,谈何容易。周大心下放苏北农村后不久便悲惨地客死他乡。(摘自苏迷2013.12.5《阊门沙盆潭遐想》)

我的一位长辈亲戚,原在粮食局某厂任财务科长,属基层干部。因家庭出身为资本家, “文革”初被定为“阶级异已分子”,大字报糊到了家门口。并且调离科室岗位,下到车间扛米袋,从事重体力劳动,时年已经40多岁的他差点累断了腰。在精神和体力的双重折磨下,苦熬岁月度日如年。当接到单位“下放苏北” 的通知后,两害相权取其轻,只能签字同意。于是,团团圆圆的一家人,顿时被拆解得七零八落: 70多岁的老母亲态度坚决,宁死不愿背井离乡,只能割舍亲情骨肉分离,独自一人留守老家;两个儿子初、高中毕业,响应国家号召分别远赴农村插队落户;妻子辞去工作,女儿初中退学,一起下放苏北。当他们举家搬迁后,原私有住房立刻被房管所撬开门锁,搬入许多居民。

我认识的一家邻居,于先生是某局干事,文革中被单位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期间,正好赶上“下放苏北”动员令,单位“革委会”领导点了他的名,指示他回家说服家属,全家一起下放。当晚,于先生抛下妻儿老小自杀身亡,而且还被组织定性为“畏罪自杀”。

据《苏州地方志》记载:1969年冬至1970年春,苏州共有干部、职工、居民 9507户,3.69 万人被下放到苏北农村,大部分被安置到苏北盐城下属的射阳、大丰、响水、滨海、阜阳等地的公社务农。江苏省除苏州以外,还有南京、常州、无锡等城市,共有35万城镇人员下放到苏北农村。

市民夹道欢送赴盐城安家落户的下放人员(图片来自《苏州地方志》摄于人民路接驾桥)


1969年12月冬至前,首批下放人员出发的那一天,天寒地冻、阴霾蔽日、北风呜咽。

阊门码头的护城河里,早已停靠着十几艘水泥船,首尾相连,整装待发。每艘船的船尾,用芦席围成一个临时茅厕,里面放着一只糞桶。船队的末尾,拖着一艘装满家具棉被的货船。每艘水泥船的船舱里挤满了下放人员,男女老少面无表情忐忑不安欲哭无泪,他们马上就要告别故土背井离乡,奔赴遥远而未知的苏北农村。前一晚,他们被集中安置在阊门码头附近的金阊招待所、大众浴室,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船队前面的牵引船是一艘柴油机动轮,船头顶上矗立着一幅毛主席画像和一面迎风飘扬的红旗。

上午,“苏革会”组织革命群众,在阊门码头隆重举行欢送大会。阊门吊桥(桥名)上悬挂着红底黑字的横幅标语,上面写着:

“热烈欢送革命干部、城市居民赴盐城安家落户”“向奔赴苏北盐城安家落户干革命的同志们学习致敬!”

阊门前的吊桥上及护城河的两岸,挤满了欢送人群,有单位组织的欢送队伍,有下放人员的亲朋好友,更多的是前来看热闹的革命群众。红旗飘飘,锣鼓震天,悬挂在电线杆上的高音喇叭不断传出阵阵口号声:

苏南苏北心连心,
上山下乡闹革命!
我们也有两只手,
不在城里吃闲饭!
……

只听一声低沉的汽笛鸣响拉响,顿时锣鼓齐鸣,口号喧天,阊门码头一片沸腾,淹没了下放人员的痛哭声。船上的下放人员与岸上送别的人们相互挥手告别。长长的船队,由一艘柴油发动机轮船牵引着,缓缓驰出阊门码头,沿着护城河徐徐前行。

当年15岁的我,就住在阊门附近的南新路,亲眼目睹了这一壮观而悲痛的历史场景。当船队驰离阊门码头后,冥冥之中不知被什么力量驱使着,我立刻跑下阊门外吊桥,与那些送别的亲友们一起,追随着船队,沿着南新路跑到金门外的南新桥上,然后又跑到胥门外万年桥上,一次又一次地看着桥下驰过的船队,向那些奔赴苏北的人们挥手送别,直到船队进入京杭大运河驰向远方,再也看不见踪影……

首批下放市民乘船驰离阊门码头的情景。(图片来自《苏州地方志》)


张建安专题

张建安:苏州的城南旧事

张建安:“反华”纪录片

那碗阳春面

张建安: 虎丘牌照相机, 
如昙花一现香消玉殒


文图由作者惠赐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微史记
陈新民:阳关渐近故乡远

葛剑雄:无论崖山前后,都是中国
中国在边疆问题上吃了哪些暗亏?
怎样理解"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黄朴民:岳飞为什么不得不死

鱼玄机: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吴王宫里醉西施,红消香断有谁怜?
绝代双骄,诗仙李白与美女西施
元稹白居易:杭越“市长”秀杭越

穿越千年的游侠们:
人以士待我,我以死报之

孔捷生:谈谈咱们的发型自由
桑宜川:历史上的潘金莲不是荡妇
王毅:为什么对付敌族要"辱其妻女"
王毅:民族自大神话的膨胀与幻灭
王毅: 义和团运动蒙昧性的文化根源
及其对"文化大革命"的影响
顾土:中国穿和服的名人都是谁?
顾土:从铁狮子胡同到张自忠路
哈晓斯:一个川兵与一座城
孝庄皇后与多尔衮真的有一腿?
胡尉新:明朝是被跳蚤灭掉的
李零:什么是中国?常识可能不靠谱
余英时:大清为何斗不过民国?
左春和:知识分子应与屈原有个了断
茅海建:清朝究竟是怎么灭亡的?
把清朝这个饥饿、恐怖的时代
歌颂为“盛世”是可耻的!
萧功秦:华夏国家起源新论
我的祖先如何从非洲蹭到中国来的
苏轼两难:王安石司马光,你选谁?
马雅: 朝觐天房——郑和狂想曲
马雅:李鸿章究竟有无 “谋反”之心
马雅:从辛弃疾的悲情看宋朝的国运
马雅:新编渔父与屈原
龚自珍传奇:落红不是无情物
马雅:淝水之战:好运的谢安
司马迁被“去势”的真正原因


不想与您失联

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