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七十年代无数文艺青年为之倾倒的优秀作品10部

苏杭日记 2023-02-22




红色

精品




                                                  

光阴荏苒,岁月留痕。在你心之一隅,是否会有一些难以磨灭的珍藏?

                                     

                                      

可能是一份感情,可能是一种向往,也可能是一段旋律……在那崇尚英雄、充满激情的年代,《江姐》、《洪湖赤卫队》、《长征组歌》、《东方红》、《黄河大合唱》等一批优秀的文艺作品,以其撼天地、泣鬼神的气概征服了无数颗心。 


往期别错过江青指导的革命样板戏作品10部(完整版)

                                                                      




01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但凡上了一定年纪的人,对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一定不会陌生,作为建国后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大歌舞作品,《东方红》以其恢宏壮美的场面,众多的民族表演艺术形式,在新中国文艺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1964年,中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克服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在第三个五年计划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举国上下呈现出一派太平盛世、国泰民安的繁荣景象。为了庆祝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党中央、毛主席决定这年10月1日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并邀请各兄弟党和友好国家的领导人来华参加。



既是庆祝,大型文艺活动当然是少不了的。当时,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协会正筹办一起规模较大的“北京音乐节”。



周总理对此很是关心,当他详细了解了音乐节筹办的情况后,经过认真思考,认为办“音乐节”条件还不够成熟,不如创作一部表现党的斗争历史,展现毛泽东思想发展过程的大型歌舞作品。



北京、上海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等七十多个单位的音乐舞蹈工作者、诗人、作曲家、舞台美术工作者,以及工人、学生、少先队业余合唱团三千多人,以满腔的革命热情成功地创作了这首革命史诗。



1964年10月16日,毛泽东、刘少奇等接见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的全体人员。

02

钢琴协奏曲《黄河》


《黄河钢琴协奏曲》取材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救亡歌曲《黄河大合唱》,这部古典音乐风格作品,由冼星海谱曲。


1969年由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石叔诚和许斐星六人改编为协奏曲。



演奏:殷承宗


这部钢琴协奏曲在创作中运用了西洋古典钢琴协奏曲的表现手法,在曲式结构上又融入了船夫号子等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元素,不仅在当时的国内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还因为其史诗的结构、华丽的技巧、丰富的层次和壮阔的意境,成为世界音乐史上较有影响力的一首中国协奏曲。



作品的问世是艺术家们集体智慧的结晶,1970年元旦,由殷承宗担任钢琴独奏,李德伦指挥中央乐团在北京首演——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大会堂小礼堂审查钢琴协奏曲“黄河”,乐曲刚完,周恩来总理评论称:“冼星海复活了。”中央决定《黄河》先试演几个月,以征求工农兵群众意见。



1970年5月1日,钢琴协奏曲“黄河”在北京民族文化宫正式公演。之后,有更多的国外乐团演出钢琴协奏曲“黄河”,包括正当盛年的指挥大师阿巴多与维也纳爱乐乐团的来华访问演出。



03

革命现代舞剧《沂蒙颂》


该剧以沂蒙老区的拥军故事为题材。是一部芭蕾舞剧影片,八一电影制片厂1975出品。故事以1947年秋季, 沂蒙山区,沂河村头,傍晚开始。英嫂和乡亲们送别转战山区的鲁英和武工队。恶霸地主赖金福又率还乡团窜回山村。国民党军官将解放军排长方铁军负伤后丢失的毛巾交给赖匪,命他三天内抓到伤员。


第一场两日后,青石岭上。身负重伤的方铁军强忍疼痛追赶部队,终因缺水而昏倒在地,被来挖野菜的英嫂发现。伤员急需水抢救。回家取水路程远,留下亲人不安全,怎么办?英嫂果断地用自己的乳汁救伤员。赖匪正搜捕伤员。英嫂将亲人隐蔽在山坳里。



第二场当日英嫂回到家中,哄睡婴儿后,捉老母鸡为伤员熬鸡汤。武工队得知英嫂救了方排长,立即回山来营救。赖匪闯进英嫂家,逼问伤员下落。英嫂坚贞不屈,被打得遍体鳞伤,昏倒在地。敌人想放走英嫂以追捕伤员。英嫂看穿了敌人的阴谋,将计就计,跳窗而出,急速上山,敌人慌忙追赶。



第三场清晨,方排长走出隐蔽处锻炼身体,盼早日归队。英嫂、春兰冒风险来送汤饭。方排长手捧鸡汤激动万分。还乡团寻找伤员,搜上山来。英嫂引狼扑身,保护亲人。


主演:程伯佳


第四场村边,黄昏。还乡团对英嫂进行威逼不成,狂吠:“要孩子,还是要伤员?”英嫂为救子弟兵甘愿牺牲孩子……千钧一发之时,方排长挺身而出。这时枪声四起,鲁英率武工队全歼还乡团,处决赖匪,营救了亲人。


电影《芳华》由《沂蒙颂》改编


尾声数日后,沂河村红旗招展。解放军首长和战士们深深感谢英嫂,告别乡亲,重返前方。



04

风光音乐故事片《刘三姐》


刘三姐爱唱山歌,并且总唱出穷人的心里话,因而遭到地主的陷害,她无处安身,在漓江上漂泊,被老渔夫和儿子阿牛收留。四方乡亲听说刘三姐到来,纷纷赶来相见,刘三姐的哥哥刘二也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妹妹,地主莫怀仁听说刘三姐又聚众唱歌,收买不成,便想通过对歌降服刘三姐,阻止她再次唱歌。


听说刘三姐要与莫怀仁对歌,四方乡亲前来观战,莫怀仁反请来的陶、李、罗三秀才哪里是刘三姐和乡亲们的对手,几首歌下来,便张口结舌,狼狈不堪了,莫怀仁一气之下,失足跌入江中,乡亲们。



笑声大作,三姐获胜。刘三姐已与阿牛暗暗相恋了,刘二担心地主再次陷害三姐,要带地离开,老渔夫劝住了他,叫他不要怕财主。 




一日,刘三姐与舟姐上山砍柴,归途中被抢入莫府,莫怀仁以荣华富贵诱她不成,便要开杀戒,阿牛和众乡亲在莫府丫环的帮助下,救出了三姐,财主发现刘三姐跑了,驾船去追,可满江的船上看去都是阿牛和三姐,莫这才知中计,大骂手下脓包。


主演:黄婉秋


经历此险,刘三姐深爱上了阿牛,当彩霞映在碧树下时,阿牛却憨厚地将拾到的绣球还予了三姐,三姐以歌传情,使阿牛明白了她的心意,二人对着江面倒映的白云,互表深情,歌声四溢。 



为了躲避莫的迫害,在乡亲们目送下,二人没在了江天之间。



05

交响音乐《沙家浜》


交响乐《沙家浜》是中央交响乐团根据现代京剧《沙家浜》改编而成。在当时,它的意义不仅仅是用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丰富了舞台,更在于它响应了毛主席所提出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口号。


交响音乐沙家浜中所有的演职人员都由中央乐团的工作者来担纲。一下子,搞美声的唱起了老旦,搞交响的写起了锣鼓板。

经过创作和演出人员不懈的努力,一部由西洋管弦乐队、京剧锣鼓四大件和从美声唱法改行而来的京剧演员所演绎的交响音乐《沙家浜》终于问世了。
指挥:李德伦

从艺术上来讲,它既有交响音乐的庞大气势,又保持着京剧的基本风格。这着实让当时的观众耳目一新。

这部饱受了岁月洗礼的作品,已经有30多年了。在这30多年里,包括交响音乐沙家浜在内的一批“文革”时期的文艺作品,由于种种的因素而留下了深深的时代痕迹。

可是,我们还是可以在文艺舞台上,甚至是街头巷尾,听到它的声音,看到它的身影。

06

歌剧艺术片《洪湖赤卫队》


1930年夏,彭家墩乡党支部书记韩英(王玉珍饰)和大队长刘闯(夏奎斌饰),根据战略需要率赤卫队主动撤退——用韩英的话讲就是把拳头缩回来为了更猛烈地打击敌人。

王玉珍演唱的最经典四首歌曲
民团组织白极会首领彭霸天(陈金鹏饰)勾结保安团冯团长(曹增根饰)乘势卷土重来,韩英根据打入敌保安团的中国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张副官(谢添饰)提供的情报,组织力量重创犯敌。

敌人伪装撤退,意欲阴谋偷袭。韩英识破诡计,便和刘闯率员狙击。在掩护乡亲时,她不幸身陷敌手。彭霸天抓来韩母(刘淑琪饰),企图以母女之情软化韩英,韩英大义凛然地表达了自己献出生命都不会投降的高尚情操。

但刘闯在失去与领导联络的险恶环境中,开始有些急躁频频出击。这时,敌人派遣特务王金标(彭洪钧饰)作内线,妄图伏击赤卫队,同时又欲处死韩英,张副官闻讯后,冒险救出韩英,自己不幸殉难。
主演:王玉珍

韩英脱险返队后当即处决叛徒,并配合红军主力,一举消灭白极会与保安团。终于使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洪湖赤卫队在保卫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色政权的战斗中屡建功勋。

07

现代芭蕾舞剧《草原儿女》


创作于1974年,根据内蒙优秀儿女龙梅、玉容,斗风雪保护羊群的真实事绩,加进了阶级斗争的内容而编创,舞剧描写内蒙古草原朝克图大队少先队员--小兄妹特木尔和斯琴,在风雪交加的夜晚不畏严寒、饥饿、疲惫,奋力保护公社羊群,英勇机智,不怕牺牲,粉碎了敌人的阴谋的英雄事绩,舞剧以新颖的芭蕾风格和鲜明的人物形象使观众耳目一新,1975年由北京电影制片场摄制为彩色艺术片。



东方欲晓,少先队员特木尔、斯琴兄妹悄悄走出蒙古包争着去劳动。哥哥特木尔说妹妹年纪小,而妹妹斯琴却要掌羊鞭,妈妈格日乐说服特木尔,母子三人愉快地去劳动。党支书苏和带领全体牧民一起劳动,儿童们也学做各种活儿。朝克图大队呈现出一片繁荣兴旺的景象。



牧主巴彦不甘心失去的“天堂”,怀着仇恨毒打大队的羊群。斯琴发现后,挺身夺过羊鞭,严厉地质问。特木尔查明情况,抓住巴彦,苏和闻讯赶来怒斥巴彦,并表扬了特木尔、斯琴。兄妹二人请求去为集体放牧,苏和同意了他们的请求。迎着朝晖,兄妹二人高兴地挥鞭出牧。



主演:张纯增


牧场浩瀚,兄妹精心地放牧着羊群。天气突变,风雪交加。兄妹不畏风狂雪暴,奋力护羊,拢羊进圈。巴彦怀恨跟踪而来,割断圈绳,暗中破坏。在仓惶逃跑时,丢失了刀鞘。兄妹拾到刀鞘,断定有人捣鬼,他们一面奋力追赶羊群,一面细心察看情况。在与风雪搏斗中,兄妹急中生智,将红领巾系在沙柳上,给亲人留下了鲜明的标志。



茫茫草原,风雪弥漫。解放军和牧民并肩战斗,四处寻找兄妹。妈妈和几个女牧民在雪地里发现了斯琴丢失的鞭子,正当人们为兄妹的安危担忧之时,苏和赶到,扬起在沙柳上发现的红领巾,激励众人克服一切困难找到兄妹,率众策马加鞭,沿着红领巾所指引的方向飞速前进。雪夜严寒、饥饿疲惫侵袭着兄妹。兄妹互相激励,保护着羊群。巴彦妄图毁灭罪证,欲夺回刀鞘。



兄妹不畏强暴,英勇抵抗,终因伤重昏倒在地。党支书苏和、解放军和众牧民及时赶到,兄妹愤怒揭发巴彦的罪行,告知巴彦的去向,军民飞马围捕巴彦。




盛夏草原,百花争艳。妈妈、众牧民与少先队员们迎接伤愈归来的小兄妹。兄妹接过党支书苏和赠送的羊鞭,纵身跨马,驰骋在千里草原上。




08

歌舞艺术片《百花争艳》


“百花争艳”当初是为出访美国演出而准备的一台节目,临时抽调国内艺术好手组建成了“中国艺术团”,后因美方对歌曲《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有异议而没有成行。后来出口转内销,这台节目到国内一些地方巡演并拍摄成电影。



影片选录了中国艺术团演出的主要节目。

乐曲演奏有:鼓乐合奏《渔舟凯歌》,琵琶演奏《十面埋伏》,板胡独奏《大起板》、《庆翻身》,笙独奏《大寨红花遍地开》,钢琴独奏《翻身的日子》,二胡独奏《江河水》、《赛马》,筝独奏《战台风》,唢呐独奏《百鸟争鸣》,笛子独奏《歌儿献给解放军》、《运粮忙》、《苗岭的早晨》,

歌曲演唱有:男高音独唱《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丰收不忘广积粮》、《满载友谊去远航》,男中音独唱《献给北京的歌》、《大路歌》、《我为祖国献石油》,女高音独唱《请茶歌》、《可爱的祖国》、《人民公社是金桥》、《英雄的解放军》。

舞蹈表演有:《草原女民兵》、《红绸舞》、《胜利花鼓》。

同时还有:京剧《红灯记》,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的选段、选曲的演唱。

09

舞台歌剧艺术片《江姐》


1948年,我解放大军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战略反攻。我地下党员江姐带着省委的重要指示奔赴川北革命根据地。

第五代歌剧《江姐》

途中,听到丈夫牺牲的消息后,直上华莹山,率领游击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武装斗争。由于叛徒甫志高的出卖,江姐不幸被捕。

江姐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子洞集中营里不畏各种酷刑,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

这是江竹筠的资料照片
解放前夕,江姐在集中营组织和领导越狱斗争。敌人要提前杀害江姐,为了不暴露越狱计划,保护同志们,江姐毅然走向刑场。山城终于解放。

歌剧《江姐》历经五代:第一代,主演 万馥香。1963年9月,歌剧《江姐》进入了试唱、排练。1964年歌剧《江姐》公演轰动了全国。

第一代主演:万馥香


第二代,主演孙少兰、杨维忠。1978年,在停演了13年后,空政歌舞团决定重排《江姐》,在全国各大军区中选出了孙少兰和杨维忠,AB角没有分。第三代,主演金曼。1984年,空政第三次排演《江姐》,金曼被选为女主角。
第五代主演王莉

第四代,主演铁金。1992年团里复排《江姐》,经过激烈的竞选,她以自己富有激情的演唱和对角色的准确把握,当选第四代江姐扮演者。第五代,主演王莉。2007年为迎接十七大,空政歌舞团复排《江姐》,在国家大剧院公演。

10

长征组歌《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组歌是一部反映中国工农红军在毛泽东同志指导下,经历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的大型音乐片。全片由《告别》、《突破封锁线》、《遵义会议放光辉》、《四渡赤水出奇兵》、《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十部分组成。


《长征组歌》是北京战友歌舞团创作演出的,是由晨耕、生茂、唐诃、遇秋根据肖华所作的组诗而谱曲的声乐组歌,唐江担任指挥,马玉涛,贾世骏,马国光,耿莲凤等著名歌唱家担纲演唱的。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是震惊中外的伟大的历史性事件,作为长征参加者的肖华,对此深有感受。他为纪念长征胜利三十周年,抱病写作,历时半年以上,完成了十二首构思已久的诗篇。



这些诗,以形象鲜明、感情真挚、格律严谨、节奏铿锵而脍炙人口。


主唱:马玉涛


作曲家择其十首谱成组歌,十个不同的战斗生活画面环环相扣地结合在一起,把各地区的民间音调与红军传统歌曲的音调和谐地融汇在一起,把通俗的音乐语言与丰富的音乐构思巧妙地编织在一起,生动地描绘了伟大长征的壮阔图景,展示了工农红军的英雄性格,塑造了革命军队的光辉形象,使组歌成为一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风格独特的大型声乐套曲。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end



支持本号

打赏随意



 大家都在看头条 


看完上海知青在新疆兵团的老照片后泪流不止......
想起一些老歌,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头头是道。
66年前九位艺人在中南海合影的故事
那些精美绝伦的古建筑构建,再不看就没了!
读江南美景春联
苏州评弹:经典妙韵的张调作品
江青指导的革命样板戏作品10部(完整版)
那些精美绝伦的古建筑构建,再不看就没了!
读江南美景春联
苏州评弹:经典妙韵的张调作品
春节时间:美女棋手破解残局,引来万人空巷。
牛年看牛
上海的女儿周采芹
布面油画《青春之歌》和女知青的故事
过年了!这《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不发对不起大家!
从小年到正月十五,中国人春节都干些啥?江南人的年夜饭
看遍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六十座名山的雪景到底有多美?
传奇女人--昂山素季
开国十大元帅的后代知多少?
全球最著名的地标建筑30处,你到过几处?
江青的摄影与书法真迹,绝对震撼。
一位外国业余摄影师,用他的照片解读中国之美。上海最时髦的老年人,都被他拍下来了。不堪回首的十年岁月202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完整原版)
当江南水乡飘起雪,乾隆去过的这12个古镇,哪一个是你的最爱?
空姐是旅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上海最时髦的老年人,都被他拍下来了。
“文革”中文化界逝者的风骨
美到窒息的中国古村落,再不看一眼它就消失了。
“文革”中自杀的十二大美女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部纪录片。
红色名媛章含之的那些事
最中国的雪,在江南。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建筑,美的惊心动魄。华为二公主上线刘晓庆揭秘秦城往事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前世今生
红卫兵大串联--轰轰烈烈的文革式旅游
《周迅模特油画》和她的九儿昔日延安十大美女的最后结局,令后人唏嘘不已。
北方和南方的真正差别在这,超级形象了!
中国画卷
《红楼梦》中最精妙的一处性描写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20位文革风云人物今安在?
十首清丽委婉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
无锡太湖船菜16道,有故事的佳肴最是美味。
神奇的布达拉宫里面长啥样?
江南十八道汤品
住在上海的日本妹子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前世今生
红卫兵大串联--轰轰烈烈的文革式旅游被完好保存下来的中国珍贵古建筑(修正版)
爱在金陵的深秋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10)
江南这几颗银杏树,看着看着就想结婚。
上海本帮招牌菜
钱塘江大潮:10段大片让你一次看过够
腔调韵味十足的越剧10大唱段
一到秋天,无锡就美成金匮。
老上海的蜗居年代
新中国最顶级的饭局
异国风情:印度的那些奇葩事儿
魔都土豪面16碗,你吃过几碗?江南水乡委婉动听的戏曲弄堂的消逝江南十条特色风情街民国好声音:上海滩七大歌姬
酥到骨子里的10首苏州评弹
徽杭的故事:一条古道往东行,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美国人40年前拍摄的彩照里,藏着最真实的徽州原貌。
最江南的28碗面
20世纪,上海的100个瞬间。
上海宋家花园,百年老宅半世传奇。江南馄饨江南民歌小曲28首
从上海到香港:十个人的同框,十个人的传奇。很漂亮很漂亮的100个地方江南养生之音30曲

排版:喜喜

图:网络

文:苏杭原创


扫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