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里尔克《时辰祈祷·贫穷与死亡》

里尔克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时辰祈祷·贫穷与死亡

Das Buch von der Armut und vom Tode

 


1.Vielleicht, da? ich durch schwere Berge gehe


或许,我穿过层层群山进入

坚硬的矿脉,孤独如一粒矿石;

我深陷着,看不见尽头,

也看不见远方:一切都近在咫尺,

一切近在咫尺的都是岩石。


身陷苦痛我依旧懵然无知,——

这巨大的黑暗令我如此渺小;

但如果你是这黑暗,请让我沉重,将我碎毁:

你的整只手落在我身上,

我落在你身上,带着整声惊呼。


2.Du Berg, der blieb da die Gebirge kamen


山啊,你停留在众山从来之处,——

坡上没有茅舍,顶峰没有名姓,

终年的积雪,冻僵漫天星斗,

遍开仙客来的山谷,

散发着大地的芬芳;

你啊,众山之口与光塔

(尚未响起昏礼的唤礼声):


我可正走在你的里面?身在玄武岩中

我可像一块尚未被发现的金属?

敬畏地我布满你裂隙,

处处感受到你的坚硬。


这就是我存身其中的恐惧?

深深恐惧于过于庞大的城市,

你将我置身其中深至灭顶的城。


哦,如果一个人曾向你述说

他的生存的疯狂与疑虑。

来自太初的风暴啊,你长身站起,

将那疯狂与疑虑糠秕般从你面前吹去……


如果此刻你需要我,那就说吧,——

于是我将不再是我口中的主人,

这张口更像一道渴望愈合的伤口;

我的手仿佛两只狗,停在

我的身侧,吠声刺耳。


主啊,你迫使我,进入一个陌生时刻。

光塔:Minaret,法语词,德文为Minarett。阿拉伯语音译为“米宰奈”(Mi'dhanah),是清真寺宣召礼拜的建筑物。早期清真寺以敲钟召唤礼拜者,后来由“穆安津”(Mu'adhadhin,宣礼者、赞教者、唤教者、呼喊者)定时召唤:“安拉至大,安拉至大……”。645年,埃及阿穆清真大寺建造了伊斯兰史上第一个尖塔,既作登塔颂宣礼词召唤礼拜者之用,又在塔顶悬灯为航船和沙漠中迷途者指明方向,故又名灯塔、光塔。

昏礼:伊斯兰教有每日“五时拜”。《古兰经》说:“你们在晚夕和早晨,应当赞颂真主超绝万物。天地间的赞颂,以及傍晚的和中午的赞颂都只归于他”(30:17—18),说的就是每日的“五时拜”。晨礼,拂晓到日出前进行;晌礼,正午刚过时进行;晡礼,日偏西至日落前进行;昏礼,日落至天黑间进行;宵礼,天黑至破晓前进行。


3.Mach mich zum W?chter deiner Weiten


让我成为你的辽远的守望者,

让我成为岩石上倾听的人,

给我双眼,让我看遍

你的海的寂寞,

让我伴着滚滚江河

在拍岸的喧嚣中

深入夜的声音。


派遣我到你风起云扬的

荒凉国度,

那里雄伟的修道院宛如华服

围裹着不曾生活过的生命。

那里我愿置身朝圣者之中,

不再有欺诈能够将我

同他们的音容隔阻,

那里我愿追随一个失明老者

走无人识得的路。

4.Denn, Herr,gro?en St?dte sind


主啊,庞大的都市正

无可救药地瓦解;

最大的城仿佛逃离在烈火之前,——

没有慰藉可以将它慰藉,

它短暂的时间正在飞逝。


那里人们活着,困苦而艰辛,

在低矮的房室里,面带惊惶,

比头生的牲畜更恐惧;

屋外你的大地醒着呼吸着,

他们活着,却对此一无所知。


那里少年们在窗阶旁长大,

始终活在同一片阴影下,

他们不知道,外面的鲜花呼唤着

一个充满辽阔、幸福与和风的白昼,——

他们不得不成为少年,饱尝不幸的少年。


那里少女们向着未知如花绽放,

怀念着自己童年的安宁;

但她们为之红艳的,却不在那里,

于是她们颤栗着再次闭合。

在遮幕的后室里,她们

拥有失望的母性的白日,

长夜里无望的啜泣,

和没有争战与力量的凄寒岁月。

灵床全部停放在黑暗中,

她们渐渐渴望进入里面;

渴望长久地死去,披枷戴锁,

乞妇一般告别人间。


5.Da leben Menschen, wei?erblühte, blasse


那里人们活着,白色地盛开,苍白,

那里人们死着,惊讶地死于艰辛。

无人看见这皲裂的古怪的面孔,

被一个温柔的种族用微笑

在无名的夜里扭曲而成。


他们四处游荡,艰辛而屈辱,

服侍着无知无觉的冷漠事物,

他们的衣衫日渐褴褛,

他们美丽的手早早老去。


人来人往,却无人想到去爱惜他们,

哪怕是略带踌躇,略带懦弱也好,——

只有胆怯的狗,无处安身,

悄悄在他们身后跟随片刻。


他们生活在百般痛苦之下,

被每小时的报时声叱骂,

他们落寞地聚集在医院四周,

忧心忡忡等待着可以进入的日子。


医院里面是死亡。而不是,他们

童年里擦肩而过的美妙问候,——

那众所周知的、微不足道的死亡,

属于他们自己,依然青涩,

仿佛他们身内尚未成熟的果实。


微不足道的死亡:参见第一部“修士生活”第35首“我无法相信这微不足道的死亡”(Ich kann nicht glauben, da? der kleine Tod)。


6.O Herr gib jedem seinen eignen Tod


主啊,赐给每个人他自己的死亡。

这个死,来自他的生命,

有他的爱、思想和苦难。


7.Denn wir sind nur die Schale und das Blatt


我们只是果叶与果皮。

每个人自身拥有的巨大的死,

却是他们围绕着的果实。


为它之故,少女们轻移脚步,

树一样从琉特琴里走出,

少年们渴望长大成人;

女人们,成为成长者信赖的人,

抵御着那无人能够承受的恐惧。

为它之故,那些我们曾目睹的事物

尽管早已远逝,仍持留着仿佛永存,——

每个勾画或建造人,

是这果实周遭的世界,

冰封、雪融,风吹,日曝。

涌入它里面的,是心脏的

全部温暖和大脑的白色狂热——:

你的天使迁飞如鸟,

却矫称所有果实依然青涩。


8.Herr: Wir sind armer denn die armen Tiere


主啊:我们比那些不幸的动物更不幸,

无知无觉,它们却完成了它们的死亡,

而我们却全都依然没有死去。

赐给我们,我们用科学所赢得的,

让我们将生命捆扎在葡萄架上,

五月已早早开始。


死是如此陌生而沉重,

因为这不是我们的死;一种死

最终接纳我们,只因为我们无人成熟。

于是,一场风暴将我们全部吹落。


站在你的花园里年复一年,

我们是结出甜蜜死亡的树;

收获时节我们却老去,

就像被你惩罚的妇人,

早衰、残败而颗粒无收。


成为树更好吗?我们只不过是

女人的生殖器与子宫,满足了许多的人吗?

我如是说是放肆、有失公允吗?——

我们与永恒通奸,

我们在产床上流产,

我们的死亡胎死腹中;

那蜷曲着的、发育不全的胚胎,

(似乎因可怖的事物而惊惧)

手蒙着双眼,

凸起的额头上早已流露出

它无法承受的全部的恐惧,——

就这样所有人娼妇一样终结他的生命

在产褥期的挣扎里、在剖腹产的手术中。


9.Mach Einen herrlich, Herr, mach Einen gro?


使一个人荣耀,主啊,使一个人为大。

为他的生命营造一个美丽的子宫,

将他的羞处如一道大门树立

在氄毛金色的森林中,

通过无以言表的阳物牵引出

雇佣骑兵、白盔白甲的步兵

和云集的万千子孙。


赐与一夜吧,让他领受

人类依然无法企及的深渊;

赐与一夜让万物盛开,

让万物芬芳更甚于紫丁香,

摇曳更甚于你的风之翼,

欢欣更甚于约沙法。


赐与他一个漫长的受孕期,

让他在增大的衣衫里壮大,

赠与他星辰的寂寞,

当他的容貌冰消雪融,

不会有惊奇的目光将他窥看。


更新他以一餐简单的饮食,

以露水,以不杀生的菜肴,

以那生命——悄然如短祷,

温暖如田野里涌出的风。


让他,再一次重温童年;

重温潜意识与不可思议,

重温他充满预感的起始岁月里

述说不尽的隐密重重的传奇。


就这样命他等待他的时辰,

等待分娩主死亡:死亡

孤独而辉煌如一座巨大的花园,

是一个方远应召而来的人。


约沙法:Josaphat,一,犹大国第四代王,在面对仇敌的争战时,让诗歌敬拜的队伍成为争战的先锋部队。详见《旧约·历代记下》。


10.Das letzte Zeichen lass an uns geschehen


最后的神迹且在我们身上成就,

将它显现在你能力的冠冕,

赐给我们此刻(依照所有妇人的苦痛)

人最真诚的母性。

大能的施与者啊,

且莫满足那诞生神的妇人的梦,——

且瞩目那重要人物,那个分娩死亡的人,

请用你追索他的手

引领我们走向他。

看吶,因为我看见了他的宿敌,

他的宿敌更像时间中的谎言,——

而他将起身于嘲笑者之国,

将被称作一个梦着的人:因为

醒着的人永远是醉中梦着的人。


但求你根植他于你的悲悯,

在你古老的光芒里将他培植;

请让我成为这约柜的舞者,

让我成为新弥赛亚的口,

成为歌唱的人,成为施洗者。


11.Ich will ihn preisen. Wie vor einem Heere


我愿将他赞美。我愿

像军队前列的号角,边走边唱。

我的血必将比大海更加砰訇,

我的话必将甜如蜜,被人们渴望,

却不会像酒一样让人迷醉。


春夜里,如果没有许多人

停在我的床榻周围,

我愿盛开在我的弦歌里

轻悄如北方四月,因为

迟来,胆怯地围绕着每一片树叶。


我的声音向两个方向成长,

长成一缕芬芳和一声呼喊:

一个我将留给远方,

另一个必成为我的寂寞的

天使、至福与幻像。

参见第九首“约沙法” 注。


12.Und gieb, da? beide Stimmen mich begleiten


如果你将我再次播撒在城市与恐惧中,

请赐给我这两种声音将我陪伴。

与它们一道我愿存身在时间的愤怒里,

我愿用我的音声为你备好眠床

在每一个你渴望的地方。


13.Die gro?en St?dte sind nicht wahr; sie t?uschen


庞大都市并不真实;它们迷惑着

白日、黑夜、动物和孩子;

它们讲述着谎言;以它们的沉默,

以噪音,以顺服的事物。


虚无来自遥远而真实的事件,

变化者啊,虚无围绕着你旋转,

在自身里形成。你吹动的风

落入小巷,小巷别样地旋转你的风,

于是你的风呼啸在来去之间

被撩乱,被激怒,被激动。


你的风同样吹向花园里的花坛和林荫路——:


14.Denn G?rten sind, - von K?nigen gebaut


因为花园是真实的,——帝王们营建的花园,

曾在这些花园里帝王们须臾行乐

与那些笑靥如花的

年轻女子。

她们令这些疲惫的花园彻夜无眠;

她们温言软语如灌木丛中的微风,

她们轻裘罗裳光艳照人,

她们晨装的丝裾

轻曳石径宛如溅溅溪水。


如今所有花园全被她们抛在身后——

宁静而无主

排列在异国春天明亮的调色盘里,

缓缓燃烧着秋的火焰

在枝桠巨大的炉篦,

在那用万千花押字艺术地

锻造成的闪亮的黑色栅格。


透过花园是宫殿耀眼眩目

(仿佛苍白的天空朦胧地闪光),

褪色的图画沉沉陷入殿堂

仿佛陷入内心的幻境,

陌生于每一个节日,顺从地放弃,

隐忍无语如一个过客。


15.Dann sah ich auch Pal?ste, welche lebenn


然后我还看见活着的宫殿;

如同美丽而聒噪的鸟,

它们自鸣得意。

许多人因富有而渴望抬高自己,

但这些富人们却并不真正富有。


不像你的游牧民族之主,

当他们赶着拥挤的羊群

游动在晴翠的原野上

他们仿佛清晨天空上的浓云。

当他们安营扎寨,他们的号令

回荡在新的一夜,

恍然有另一个灵魂

在他们流浪的坦荡大地上苏醒——:

黑色的驼峰巍峨如山

围绕着大地。


牛群的气味弥漫在

他们的行列之后已经十天,

温暖,浓郁,风吹不散。

灯火辉煌的婚筵上

丰饶的酒彻夜流淌:

他们牝驴的奶汁绵绵不绝。


不像大漠部落的那些酋长,

夜夜睡在凋敝的毛毯,

却将红宝石镶嵌在

他们心爱的牝驼的银梳上。


不像那些王侯,将不能

散发芳香的黄金视如粪土,

他们骄奢的生命缀满

龙涎香,杏仁油和檀香木。


不像东方的白人戈苏达尔,

一面向帝国证实天赋神权;

一面却憔发披垂,

苍老的额头频叩脚下的地砖,

泪流满面,——因为天国乐园里

没有片刻时光属于他。


不像古老商港的拓荒者,

关心着,如何让自己的真实

凭借图画被美化得空前绝后,

再借由时间将这个图像美化;

在他们的金碧辉煌的城市里

他们像纸片一样折叠起来,

悄无声息喘息在无色的梦里……


这就是那些富人,他们驱使生命

变得无边的宽无边的重无边的暖。

富裕的日子随风而逝,

却没有向你索还,那么,

只求你让穷人最后复归于贫穷吧。


16. Sie sind es nicht. Sie sind nur die Nicht-Reichen


他们不是穷。他们只是“不富”

没有渴望,没有世界,

身上标记着最后的恐惧,

处处被剥光,处处被歪曲。


沾满城市的尘垢,

挂满各色的垃圾。

他们声名狼藉如同天花病床,

如同被弃的碎瓦,如同骷髅,

如同一年过尽的日历,——

然而,如果你的尘世充满困乏:

你的尘世就将他们排列在玫瑰床上,

佩戴着他们像一颗护身符。


因为他们比纯洁的石头更纯洁,

因为他们像初生尚不能视物的动物,

因为他们充满天真,无尽地属于你,

因为他们别无所求,只需要——


被允许贫穷,如同他们真实地模样。


玫瑰床: Rosenkette, bed of roses,安乐窝。相传古希腊的锡巴里斯人 (Sybarite)富有而奢侈,将玫瑰花瓣撒在床上睡觉。


17.Denn Armut ist ein gro?er Glanz aus Innen


因为贫穷是来自内心的一道伟大的光芒……


18.Du bist der Arme, du der Mittellose


你是穷人,你身无分文,

你是石头,无处栖身,

你是被遗弃的麻风病人,

手持摇铃在城外逡巡。


你身无长物,清贫如风,

你的名誉勉强遮掩你的赤裸;

孤儿的褴褛衣衫于你

也是华服,像一份财产。


你贫穷得像少女腹中胚胎

的力量,少女揿按自己的腰

欣喜地确信胎儿的存在,胎儿的力量

却窒息了她妊娠的第一口呼吸。

你贫穷:如同春雨,

极乐地落在城市的屋顶,

如同愿望,被囚犯憧憬

在永无天日的牢房。

如病人,别样地躺着

幸福着;如铁轨上的野花

伤悲地贫穷在旅途迷茫的风里;

如人们掩泪的手……


瑟缩的飞鸟与你相比算得了什么?

数日未进食的野狗又算得了什么?

自我迷失算得了什么?

被猎取又被遗弃的动物们

无声而漫长的忧伤又算得了什么?


夜间收容所里所有的穷人,

他们与你和你的贫困相比算得了什么?

虽然他们只是细碎的石子,而不是磨臼,

可他们却还是磨出了一点点面包。


而你却是一个赤贫的人,

一个遮着面孔的乞丐。

你是贫穷伟大的玫瑰,

是黄金变成阳光

永恒的形变。


你是悄无声息的没有家的人,

不再踏入这个尘世:

对所有需要你的,你已太大太沉。

你呼号在狂风里。你像一张竖琴,

令每一个弹琴的人碎骨粉身。


19.Du, der du wei?t, und dessen weites Wissen


你啊,你的切身体会与广博知识

全来自于贫穷与贫穷的丰盛:

践行吧,让穷人不再因某人的恼怒

而被遗弃、被践踏。

其他人似乎被抛离弃;

而他们却像鲜花一样

从根茎生出,芬芳如香蜂草,

叶如锯齿而细嫩。


20.Betrachte sie und sieh, was ihnen gliche


观察他们吧,看何物与他们相同:

他们动如置身风中,

静如被人握在掌心。

他们的眼里,明亮的草坪

暗去在佳节,

当一阵骤急的夏雨飘落。


21.Sie sind so still; fast gleichen sie den Dingen


他们如此安静;安静得近乎于物体。

如果有谁邀他们入室,

他们就会像远道而归的友人,

消失在微小的器物里,

朦胧如一件闲置的器具。


仿佛遮掩的珍宝旁的守卫,

他们护卫着珍宝,却看不见自身,——

他们如一叶小舟浮荡在深渊里,

如亚麻布在漂晒场上

被铺展,被张开。


22.Und sieh, wie ihrer Fü?e Leben geht


看吶,他们的双足是怎样走过一生:

仿佛动物,一生纠结着走过的

每一条道路,充满着的回忆

是岩石与落雪,是轻轻走过的

无忧、柔嫩而冷冽的草地。


他们满怀大悲之悲,

人类已在其中碎落成小烦忧;

芳草的香泽与岩石的锋芒

是他们的宿命,——他们两者皆爱,

他们穿行在你的视野里,

仿佛双手穿行在琴弦中。


23.Und ihre H?nde sind wie die von Frauen


他们的手恰如妇人的手,

具有某种母性;

快活如筑巢的鸟,——

在理解中温暖,在信赖中平静,

伸手触摸如同杯盏。


24.Ihr Mund ist wie der Mund an einer Büste


他们的口恰如胸像的口,

从未歌唱从未呼吸从未亲吻,

那张口属于一个逝去的生命,

曾经贤明地整饬、接受一切,

此刻那张口隆起,仿佛知晓一切——

虽然只是比喻、石头和物……


25.Und ihre Stimme kommt von ferneher


他们的声音来自远方,

在日出之前启程,

在浩瀚的森林里,走了许久,

曾在梦中与但以理交谈

曾看见大海,将大海讲述。


但以理:Daniel,以色列人,因立志不以征服犹大国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膳和酒玷污自己,上帝赐给他聪明和知识,通晓各样的异象和梦兆。详见《旧约·但以理书》。


26.Und wenn sie schlafen, sind sie wie an alles


他们睡去时,仿佛他们

被归还悄悄借走的一切,

仿佛荒年里的面包四处分发

给午夜的黑,给清晨的红,

仿佛漫天飞雨飘落在

黑暗新鲜的丰饶里。


他们的名字没有一丝痕迹留在

他们的肉体,那为胚胎预备的肉体

睡去如同种子中的种子,

永恒地成为你。


27.Und sieh: ihr Leib ist wie ein Br?utigam


看吶,他们的肉体恰如新郎,

流动在床榻上宛若清溪,

宛若美丽的物品,

美丽、激情而绝俗。

他们的肉体的纤柔里集聚着衰弱,

和来自许多妇人的恐惧;

然而他们肉体的欲望却强盛如龙,

睡守在羞处之谷。


28.Denn sieh: sie werden leben und sich mehren


看呐:他们将生活,将繁衍,

将不会被时间征服,

将滋长成林中的果子,

甘甜中蕴含着泥土。


他们有福了,这些从未远去的人,

这些上无片瓦静伫雨中的人;

临到他们的将是所有的收获,

他们的果实将千倍饱满。


他们的生命将超越所有终结,

将超越意义不再的国,

他们将像休憩过的手一样升起,

当所有身份与所有民族的手

变得疲惫。


《新约·路加福音》6:20:耶稣举目看着门徒说,你们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神的国是你们的。

Und er hub seine Augen auf über seine Jünger und sprach: Selig seid ihr Armen; denn das Reich GOttes ist euer.

(Evangelium des Lukas,DIE BIBEL Luther 1545)


29.Nur nimm sie wieder aus der St?dte Schuld


只求你救他们脱离城市的罪孽,

城市里一切愤怒针对着他们且含混不清,

人声鼎沸的岁月里,他们

在令人惊异的隐忍中枯萎。


难道世间就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

是谁被风找寻?是谁啜饮溪流的波光?

池塘深深的堤梦里

就没有门与门槛更自由的倒影?

他们只需要一块窄小的地,

只求在上面像树一样拥有自己的一切。


30.Des Armen Haus ist wie ein Altarschrein


穷人的房屋像祭坛的圣龛。

永恒在其中变成饮食,

夜幕降临时,永恒悄然转身

转一个大大的圈返回,

余香袅袅遁入自己。


穷人的房屋像祭坛的圣龛。


穷人的房屋像孩子的手。

不去拿取成人们渴望的;

只捕捉带螯的甲虫,

溪水磨圆的石头,

流沙,和汩汩作响的贝壳;

如高高挂起的天平,

宣告着全部最细微的领受

吊盘久久摇摆。


穷人的房屋像孩子的手。


像地球的是穷人的房屋:

那一个形成水晶的碎片,

在飞落中明明灭灭;

贫穷得像马棚温暖的清贫,——

但在黄昏时:那地球就是一切,

一切星辰都从中升起。


31.Die St?dte aber wollen nur das Ihre


城市却只是欲求属于它们,

将一切拖入它们的进程。

将动物像空心木头一样粉碎,

将无数大众焚烧成灰烬。


城里的人在文明里服务,

深深失去了他们的磅秤与标尺,

他们将城市的蜗行称做进步,

飞快驶向城市迟缓引领的地方,

他们自命不凡,如同花枝招展的婊子,

藉着金属和玻璃高声喧嚷。


日日被一个幻觉愚弄,

他们甚至已不再是他们自己;

金钱不断加增,变得无所不能,

浩大得如同东风,而他们却变得渺小,

被呼来唤去,他们等待着葡萄酒

和动物与人类的血酿成全部毒药

来刺激他们短暂的生意。


东风Ostwind,在德、英等国是冬季的风,相当于汉语语境里的“北风”。


32.Und deine Armen leiden unter diesen


你的穷人忍受着这些痛苦,

因眼见的一切而病入膏肓,

他们瑟瑟发抖仿佛身患热病,

被逐出每一个住所,

游荡在黑夜里如同游魂野鬼;

他们背负着全部的污秽,

仿佛呕吐在阳光里的腐物,——

被每一个偶然,被娼妓的艳装,

被车辆和街灯高声怒骂。


而如果有一张庇护他们的口,

请让那张口成熟,让那张口开启。


33.O wo ist der, der aus Besitz und Zeit


哦他在何方?那个以财物与时间

凭增他伟大的贫穷,

在集市上除去衣衫,

赤身走到主教面前的人。

他属于众生的挚诚与至爱,

他像一段锦瑟年华降临人间;

他是你的夜莺的褐衣兄弟,

他的身内是尘世的一个奇迹,

一个满足与一个欣喜。


他并不是终日倦怠

欢颜日减的人,

佩戴着小花就像带领着小兄弟,

沿着草地边缘他边走边讲。

讲述着自己如何倾尽一身

成为众生的一个欢喜;

他纯净的心没有尽头,

不曾忽略任何细小之物。


他从光中走向永远更强的光,

他的静室盈满欢愉。

微笑在他的脸上增长,

含满他的童年与往事,

成熟得如同豆蔻年华。


当他开口歌唱,甚至昨日

与遗忘也转身归来;

一丝宁静停留在小屋里,

惟有姊妹们的心在嘶喊,

曾经,他像新郎一样将她们感动。


歌声的花粉轻轻

离开他朱红的唇,

梦一般飘向至爱,

落入敞开的花冠,

慢慢沉入花的底。


她们接纳着他,无瑕的人,

用她们的肉体,她们的灵魂。

她们的双眼闭合如同玫瑰,

她们的秀发满蓄夜的温存。


事物无分大小接纳着他。

基路伯,那惊艳的蝴蝶

来向无数的动物们说话,

要它们的女人把果实收获:

因为万物已将他明认,

因他而拥有繁盛。


死去时,轻悄得仿佛没有名姓,

他被分发给四野:他的精子

在溪流中流荡,在森林中歌唱,

在繁花中静静地将他凝望。

他躺卧着歌唱着。姊妹们远远赶来,

为心爱的男人泪雨飞扬。


这是记写方济各(Francesco d'Assisi1181—1226)的诗。下一首亦然。方济各,天主教方济各会的创始人,意大利主保圣人,又译法兰西斯。生于意大利阿西西(Assisi),父亲是呢绒商人。1205年,成立方济各会,提倡过清贫生活,衣麻跣足,托钵行乞,会士间互称“小兄弟”。1209年方济各的托体修会获得教皇英诺森三世(Innocentius III)批准,正式成立。1226年死于故乡,1228年,教皇格列高利九世追谥其为圣徒。

方济各是一位难得的圣徒,他的爱心、谦卑与服侍,在他生时已为人广泛传诵。他与同伴的生平事迹,以及许多神迹奇事的传说,被收集在《圣法兰西斯的小花》(Little Flowers of St. Francis)一书中。


34.O wo ist er, der Klare, hingeklungen


哦他去往何方,纯净的人,鸣响着?

为什么,期待的穷人却并未感到

欢欣而年轻的他,已经远去?


为什么他并未升起在他们的暮霭中——

贫穷伟大的黄昏之星。


D a s h a / 译



李 贺 诗 中 的 太 阳 神 话 改 编 及 其 意 义

时间是文学的永恒主题之一,它构成诗人们幻想追求永恒的努力的主要障碍。孔子在川上发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叹,屈原的“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这些早期文学中所透露的时间无情的流逝对人们致命的冲击,早就形成了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突出主题。时间巨轮的转动,使凡人生命推向衰老,于是时间成为了英雄、战士们的最大敌人,它不战而胜,而且必胜。赵云之所以无敌,因吕布已死,但赵云也最终老死了。早期印度神话中,真神Vishnu对Arjuna说:敌人最终倒下,也因时间流逝而至于必败[1](P285)。
在中国诗歌的历史长河中,太阳神话往往与时间主题紧扣。太阳这个亘古长存的星体在夸父、羲和以及后羿等神话故事中,成为流年暗换的实际执行者。这些美丽神话助长了我国第一位具名诗人屈原在其政治失意路上,把自身苦恼和困局与时间流逝作诗化叙述[2](P1-44),写进了羲和御日的故事中并且创造了新的神话情节,成为后世文学相类主题作品的楷模,影响深远。《离骚》中的这段描写为论者津津乐道,现引录如次,以便于下文论述。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3](P26-27)。
太阳神话之成为文学时间主题的载体自古形成,后世所述大率不出其框架。本文的论述主旨是李贺诗中对传统太阳神话的继承与创新。前贤学者对于李诗中的时间主题已有丰硕成果。钱钟书、陈允吉较早注意到此点,后者更集中论述诗人如何“主观超越生死”[4](P51)[5](P245-271)[6](P70-73)。日本学者较多受陈、钱启发,对李诗中的时间书写尤其注重,论说详尽精彩o。西方学者也有相关研讨,只是近年未见此论题之专著o。这些高见,给本研究奠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从李贺诗对太阳神话的重写,讨论诗人的时空意识及其艺术处理,分析其改写背后的思想和动机,藉以透视诗人的“时空诗学”的特质,以重新审视传统对这类作品的政治解读和编年问题。
一、诗鬼与太阳
李贺独特的时空意识形成其独特的时空诗学。对其独特性质的构成,学界多从其生平背景及所处时代的政治形势入手探求;也从反方向——即作品——试图重构其写作的政治动机及寓意。怀才不遇构成了传统诗歌的一条重要主题线,而李贺的成长、求仕道路则较诸他人显然坎坷得多。这是形成其时空诗学的特有元素。
李贺意识里与太阳的因缘大概孕生于其人的悲惨遭遇。他自小聪敏好学,却时运不济,欲走父荫之路入仕,却因父名(晋)“犯讳”而被禁止考进士[7](P11-14)。加上少孤体弱,贫病交加,是一位真正生不逢时的士子。对于“犯讳”而早卒的李贺,傅乐山有这样的概括:
(李贺早卒)很可能是由于他对于锦绣前程的渴求的破灭所导致的。李贺其人被疾病和失望所蹂躏。他似乎患上了重病——也许是神经失常,是失落科场所致。[8](Pxxii)
傅乐山除了引述李诗佐证之外,更指出:“李贺二十多年孜孜不倦的学习,换来的竟是困局和失落。”[8](Pxxx)这样的巨大落差,被现实境遇无情折磨,因此傅乐山所推测的这位少年白头、形容枯槁的诗人患有神经失常;虽无确证,亦非完全无理之臆测。此外,再从其出身为唐宗室郑王之后而沦为衣食温饱尚且不保的布衣这一点看,就更能体会其极度失落的心情。这个落差,从“陇西长吉摧颓客”(《酒罢张大彻索赠诗时张初效潞幕》)和“刺促成纪人”(《昌谷诗》)二语的反衬手法,更见其自嘲之意[9](P68-69)。
这种遭遇反映在诗作之中,形成了对时间流逝的格外关注。时间最具体最直观的表现意象是太阳的升落。在李诗中,太阳并不是追求光明的象征,而是承袭了《离骚》的逐日惜时的思想和艺术手法[10](P265-267)[11](P34)。《日出行》即是较具代表性的一首作品:
白日下昆仑,发光如舒丝。徒照葵藿心,不照游子悲。折折黄河曲,日从中央转。旸谷耳曾闻,若木眼不见。奈尔铄石,胡为销人。羿弯弓属矢,那不中足,令久不得奔,讵教晨光夕昏。[12](P406)
杜国清对此诗的解说涉及诗人的时间意识,这里征引其说。他指出,诗以日出为题,一开始却写日落;并以为“时间不再只是无意识的流淌,而是太阳的作用性工具”[11](P44)。太阳这个意象在李贺诗中与时间紧密相连,构成其诗中反复出现的时间主题。对于《日出行》中太阳的作用,杜氏这样分析:
太阳“徒照葵藿”——太阳花,它们日出时向上,日入则下垂。葵藿在传统上象征臣下对君上的忠贞。如把太阳解为君主,则葵藿为忠臣。然而,太阳却又是游子悲伤的因由,他在日落时尚有很长的征途要走。只要有太阳,就有游子;只要有游子,也就有悲伤。因此,太阳引起游子之悲,它不会怜悯游子的感情。它怎么如此无情地把人类的生命推向终点!……假如当时后羿把太阳的脚射瘸了,它就不会移动了,而时间的步伐也就慢下来了,而人类也就能够享受长寿,不被日夜无情地催促。[11](P44)
杜氏的卓见切中了本文时空诗学这个论题。他把李诗分成两大类:一是诗人主体作为受苦者,二是作为观察者,但也指出这个分界并不是绝对的[11](P35)。据此概括为“李贺对于时间存有敌意”之说:
李贺这位受苦者沉埋于谜团的深渊中,又或是被无情的时间所压迫着。他的思绪常常从现实桎梏中挣脱开来,逃窜到一个幻想的国度去。[11](P45)
在这个转化过程中生化出的是李贺诗中浓厚的神话色彩。由于其生化原动力来自现实生活中仕途的极度不顺,从而转入对于时光速逝的高度关注,于是时间便成为作品中的一大主题元素。
二、时间操控:太阳神话的改写
上引杜国清之说有助本文构建李贺“时空诗学”的框架。结合李贺的生平资料,我们可以对其诗作中的神话元素及其改编作出新的解读。李诗中所见诗人对时间企图阻止其流动在想象世界中加以实践[13](P512-526),这正是诗人在人间世界的种种挫折的心理折射。
然而为何要阻止时间运行?在其诗歌世界中诗人用什么手法付诸实践?这些问题对于李诗的艺术独创的观察分析十分关键。我们先看第二个问题,即从其作品中梳理出诗人如何通过太阳神话的改写从而幻想出阻碍时间巨轮的方法。据其诗作,约有飞升、斩龙足并食其肉、射日足和长绳系日几个方法。这些方法均以太阳运转为对象。上文已对射日足作了探讨;斩龙足则见于《苦昼短》一首: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是任公子,云中骑白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12](P207)
此首通过大胆想象,从传统逐日主题发展而来而达至惊人的效果。《离骚》的主人公之驱役诸神,使自己主体高扬,自是艺术突破。李贺此首则从无奈于日月飞光之速生发,先是劝酒欲使其停顿,然而焦躁之情把诗人逼到按捺不住而使用暴力[14](P56-58),要把烛龙的足斩去,食其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这里的烛龙应是误用,盖烛龙“乃是西北幽暗不照之地”,王琦为之解“:玩长吉诗意,以日有出没,遂成日月岁时,若日长在天不落,则无日月岁时,而人自然可以不死。”[7](P126)[8](P170)[15](P220)诸家注言长吉误用烛龙事,又指出若木在西而非东[12](P209)。王琦则揣测“:衔烛龙当是指驾日车之六龙。”[7](P126)诗人以为,只要把驾日车的龙的足斩去,吃掉其肉,那么羲和载日之行便“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而服金食玉俱为徒然之法,汉武秦皇之求长生亦为枉然,终不免一死。
诗人自以为从根本上解决了把时间停住这一伟大的任务。前人的服食皆徒然无功。我们从“苦昼短”一词作为诗题这一点观察,乃知诗人在人生中极度苦闷的情绪状态而发出如此暴力性和渎神性的呼号,亟欲通过荒诞的艺术经营而求得短暂的艺术快感和心灵安慰。除了射日足和食龙肉,还有长绳系日这个停止时间运行之法。《梁台古意》一首借用了这个方法写梁孝王对宫苑之乐的永恒追求。
梁王台沼空中立,天河之水夜飞入。台前斗玉作蛟龙,绿粉扫天愁露湿。撞钟饮酒行射天,金虎蹙裘喷血斑。朝朝暮暮愁海翻,长绳系日乐当年。芙蓉凝红得秋色,兰脸别春啼脉脉。芦洲客雁报春来,寥落野湟秋漫白。[12](P229)
这首前人多以为是为讽刺时政而作[12](P231-232)。如不循此读法,仅按诗题“梁台古意”——即怀古述古——作解读,则见诗人借用前人“长绳系日”的奇想[12](P231)[16](P9a),试图把天上运行不息的太阳用绳索将之缚住,不令行进,以保人间永乐。可是一如唐代大多数怀古作品,诗人为梁王所作的努力并没有成功,转眼秋色、春啼交替而至,梁王早已湮没于时间巨轮之下。此首虽以长绳系日的失败告终,但也是诗人重写太阳神话谱系中所作努力的一个重要篇章。诗人借用前人妙想,建构自己的时空诗学,构成了这段诗学历程中对永恒的追求的一次尝试。
以上三种停止时间运行方法的场地均在人间,通过对传统神话传说和典故的化用和改写而展现了诗人瑰奇怪诞的想象。《苦昼短》一首,有“谁是任公子,云中骑白驴”一联,把“骑驴上升”而“其事无考”的任公子[7](P126),作为秦王汉武求仙失败的映衬,突出了“上升”的阻止时间流转这个方法的效果。
“上升”是李贺时空诗学中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操纵时间运行的一个方法。李白《日出入行》中“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借用《庄子》“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息我以死”的原理,表达了只要离开“大块”,上升天界,囊括宇宙,便能逃离“大块”把人变老至死的夙命。李贺的诗学体系里有类近思想,他也认为飞升可达至不受时间操控的目的。《苦昼短》一首已透露了人寿不永的一个重要原因:“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活在天地之间,每天日出日落,人只能无奈地被“煎”而变老变死。只有如任公子上升至“云中骑白驴”,方可避免被人世间的时间所“煎”。
《天上谣》一首即采飞升视角,想象自己身处天上的情景:
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12](P201)
此诗末联与本文最为相关。前人已有精辟的评论,如王琦曰:“言日行之疾,速如走马。”[7](P54)曾益注:“二句言岁月之疾,尘世之幻,自天上视之,直等闲耳,甚言天上之乐差胜而永久也。”[12](P203)诗中描写天上景致,提到了两位得道成仙之人,即弄玉和王子乔,二人原为凡人,均通过吹箫吹笙学凤鸣而得以上升天界成仙。上升天界这个独特行为及其视角,始自《离骚》。诗人长久局促于人间的不如意境况而生发飞升远游之想,所至之境,俯瞰人间,日月皆处于与己同样的高度。李贺见之如走马,但自己既已不在人间,时间因羲和日车奔走而流逝自与己无关。这里,诗人已不用如屈原般“折若木以拂日”阻日运行,因为既在天界,也就不必顾虑人间的时间流转了。
中国古代飞升思想可借助“时间旅程”(time travel)理论分析。David Lewis在相关论述中在四维空间之一的同一时间维度中,提出了两个“时间”概念,即“个人时间”(personal time)和“外在时间”(external time)[17](P67-71)。前者指的是个人在人间生活所经历的时间,也就是腕表上显示的时间;后者则是时间旅行者(time traveler)所经历的时间,它可以在较“个人时间”一小时的延后时间到达某处——即未来,或者往以前的方向行进——即过去。Lewis解释:“时间旅行者的‘个人时间’并非真的时间在工作,而是它在他身上所扮演的角色,与在普通人身上的角色无异。”[17](P70)因此,要实行时间旅行,就必须走“外在时间”;由于“外在时间”的跳跃性使然,时间旅行者必然在同一时间在线出现在不同的位置,甚至理论上可以跟不同时间里的自己进行对话。这些理论的某部分,解释了“飞升”思想的时空跳跃:凡人一旦跳出“个人时间”,其生活的顺序——包括老死——被打乱了;在“外在时间”中行进,进入另一个空间——天界,从而不受“个人时间”所限,而达至永生。
这样的原理有助理解李贺诗的独特视角——自天界俯瞰人间。李诗瑰怪风格之形成相当程度上得力于此。如《梦天》的“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12](P721),即从梦入天庭的居高临下视角写景。采取这个视角叙事而又与逐日求长生主题相关的作品还有《瑶华乐》一首:
穆天子,走龙媒,八辔冬珑逐天回,五精扫地凝云开。高门左右日月环,四方错镂棱层殷。舞霞垂尾长盘跚,江澄海净神母颜。施红点翠照虞泉,曳云拖玉下昆山。列斾如松,张盖如轮。金风殿秋,清明发春。八銮十乘,矗如云屯。琼钟瑶席甘露文,玄霜绛雪何足云。薫梅染柳将赠君,铅华之水洗君骨,与君相对作真质。[12](P216-217)
这里的八辔并非羲和日车。王琦注云:“冬珑,辔声逐天回,与天之行相逐而回转,言其速也。”[7](P147)王注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天体旋回运行,周穆王的八匹马必须有一定的速度方能逐天而回,上升天界。这种思想符合了凡人进入仙界这个时间运转速度远快于人间的观念——即道教所谓“天上一日人间一年”,因此凡人踏足此界就必须通过服食或修炼才能在此独特的时空存活下来。
此诗即叙述这过程:先升至高天,五星之下,日月在其左右,玉宇雕房,神母所居。于是王母示虞泉(即虞渊,因避高祖讳而改)——日入之处,下昆仑山,游览天界。宴席则以甘露玄霜,均为长生之服食。王母恐穆王迅速衰老,除饮食之外,还以铅华之水洗其骨。王琦注云:“仙家道法,先用黑铅一味,炼起铅华之水,盖谓金丹神水也。洗骨,洗去凡质浊垢,真质,长生不老之质。”[7](P148)此诗背后的基本理念是通过飞升,离开令人老死的人间而达到操控时间的目的。其中所述的仙界与人间的时间流转之别,王母对穆王凡夫俗子的寿命的顾虑,这些方面勾勒了传统仙凡时间观念的理论框架。
以上的四种阻止时间流逝的方法,反映了李贺对传统诗学中的时空观的继承和创新,为他的诗歌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通过对太阳神话和时空观念的重新演绎,形成了奇特的艺术风格。
三、李贺时空诗学的因缘
太阳的出没并没有给李贺注入光明和炽热以助长或重建其雄心壮志,反而成为了诗人忧惧心理的来源。上文从李贺生平遭遇分析了这种情绪的形成,探讨了四个阻止时间行进的形式。这里着重探讨李贺这种独特诗学的心理和物理基础,审视其诗中由他所偏好的辞语、意象所形成的特有风格。
李贺对于自身被时间所摧残的诗化表述,以太阳为主体意象者最为丰富。这当然是诗人最直接的内心与外物交融的创作过程。李贺仕途不得志,论者多引《赠陈商》一首中所述说诗人“二十心已朽”等自述[12](P232),以见年轻诗人由于身体状况、家庭环境、政治气氛等致令其早朽。这种阴惨的心理在日光照耀下并没有重获強劲,反而太阳这个主宰时间运行的力量源成为了诗人的巨大心理负担。《赠陈商》已有“日下榆影瘦”的黄昏中的自怜,以及“大坐看白昼”的孤高处世断送光阴。从这些和下列的例子中可见李贺对于日出日落十分敏感和关注。试看以下二首:
《难忘曲》
夹道开洞门,弱杨低画戟。帘影竹华起,箫声吹日色。蜂语绕妆镜,拂蛾学春碧。乱系丁香梢,满栏花向夕。[12](P275)
《后园凿井歌》
井上辘轳床上转。水声繁,弦声浅。情若何,荀奉倩。城头日,长向城头住。一日作千年,不须流下去。[12](P545)
《难忘曲》写春日景致,其难忘的因由,乃在于青春可喜然而繁华易逝。诗人着意点出“吹日色”“花向夕”,是对时光瞬过的悲叹。如果说此是中国诗史上的老生常谈,只要结合《后园凿井歌》来看,诗人特有的时间恐慌意识就得到清晰的展现了。井上辘轳转动不断之声,引发诗人对时间流转的急躁感。荀奉倩对妻子的爱,但愿日头能停止,使此爱永恒不变,“一日作千年”。这种时间意识,吴正子评语颇能切中其旨:“此篇叹流光迅速,愿日景长住,使寿命延,此情相与终始也。”[12](P546)姑勿论此诗是否写“悼念亡妻的情思”[12](P547),长吉加入日影作为哀叹时光速逝这一点,是其诗集中的一个主旋律。
这种时空意识所孕生的焦虑感贯串于李贺大部分的诗作。即如写秦王大业既成,饮酒庆祝,在诗人笔下总抹不掉那种唯恐时光溜走太急的情绪,于是努力在神话世界中留住美好时光[12](P312-313)[18](P164-165)[19](P433-446)。《秦王饮酒》一首便是借写秦王表达自己对于时间的恐惧心理: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瓈声,劫灰飞尽古今平。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银云栉栉瑶殿明,宫门掌事报一更。花楼玉凤声娇狞,海绡红文香浅清,黄鹅跌舞千年觥。仙人烛树?烟轻,清琴醉眼泪泓泓。[12](P311-312)
诗的开头秦王便飞入天界。全诗以人间本位为视角,通过饮酒对天而产生游仙之思。秦王骑虎挥剑,述其武功——天界为之照耀。羲和、劫灰二句,言秦王再造天地,玻瓈之光彩重现,劫灰烧尽而世界重生。利用太阳神话和宇宙生灭论极言盛世再来[20](P67-91)。接着是饮酒奏乐的场面,惟恨盛时之速逝,因而生发了“酒酣喝月使倒行”的奇想。可是诗人对时日如飞的忧惧并没能对敲日神话的完全操控,月也没有倒行,从“报一更”透露其心目中时间的无情流逝,纵有“千年觥”的祝颂长寿和“仙人烛树”的护佑,最后还是因为盛时终逝去而致于闻琴落泪[7](P57)。因此,诗人心底的焦虑,为秦王庆其再造天地之功必然过去,以至灭亡,因为“劫灰平”后又是新一劫的开始,最终必然走向灭亡。
日头随“个人时间”行进,恒久地催逼着焦躁的诗心。诗人在“心已朽”的心理状态下,在仕宦穷途之上,每日每天就似乎在倒数着自己在人世间所剩下的日子。因此,但凡花草、风雨、节令、日月星辰、政治形势等事物变化往往都扣动其心弦。京城内每日敲响的报晓街鼓之声,更是直捶诗人的胸臆:
《官街鼓》
晓声隆隆催转日,暮声隆隆催月出。汉城黄柳映新帘,柏陵飞燕埋香骨。磓碎千年日长白,孝武秦王听不得。从君翠发芦花色,独共南山守中国。几回天上葬神仙,漏声相将无断绝。[12](P198)
诗中所述,竟把旭日初起淡月上升的自然景象,以为是由鼓声催出。那鼓声“磓碎千年日长白”,古人已逝,自是听不见今日之鼓声。对于时间无情溜走的书写,此诗最为创新之处是“几回天上葬神仙”这种仙人之死的思想。这种思想显示出诗人连求仙不死也感绝望的恐惧程度[21](P56)。
四、仙人之死:求仙神话的终结
“仙人已死”这个观点一反道教仙术传统长生不老的信仰。李贺这些提法,往往成为历代甚至于今日学者注解中作为李诗讽刺宪宗炼丹求长生的荒诞的根据[12](P200-201)。我们不妨尝试跳出这种思维方式,从诗作本身和诗人生平经历思想所构成的人生观去探讨不同的解读方式。
由日光催促至仙人之老死,是诗人生命历程的真实写照。屈原神游天界,最终下视故国而悲恸,是人间本位思想感情的体现[3](P47)。李贺驾驭天地神祇之主观力量本自《离骚》,又青出于蓝。诗人幻想:“东方日不破,天光无老时”(《拂舞歌辞》)[12](P212),只要太阳不移动,时间停下来,天地万物就不会衰老。但日出日落这个自然现象是永不止息的,它引起了诗人无穷的忧虑。太阳的升沉触动着诗人的神经,于是写日往往染上了浓重的个人色彩。如:
奇俊无少年,日车何躃躃。(《感讽五首》其二)
谁揭赪玉盘,东方发红照。(《春归昌谷》)
日脚扫昏翳,新云启华閟。(《昌谷诗》)[12](P362,462,475)
这些诗句都伴随着诗人自身感慨时日不再而来。故其写日之动感着重于其升沉过程,时日如飞之叹。
这种情绪直接孕生了“仙人之死”的奇思。诗人逐日,本想求长生;然而残酷的现实往往把梦入神山的诗人从仙境中狠狠地拽回人间。人间的愁苦终穷,被带入仙境,故仙境亦随人而老;游走于昔日汉武求仙的历史遗迹时,诗人于是唱出其千古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铜仙人辞汉歌》)[12](P160)按自然现象而言,天不会老,只是由于哀送武帝之铜人觉其老而然。人既不能敌天,人既老,如“孝武秦王听不得”,自觉天亦随之而老,因为凡人面临有限的人生,在其眼中,当阳寿将尽,自己所见之天地万物亦将完结。这种情绪,孕生出对于求仙思想的怀疑以至于否定。其游仙思想的破灭,正是由于他自身的遭遇而生成。在他眼里,仙人也要死,彭祖、巫咸更是敌不过王母桃花,也要“几回死”(《浩歌》)[12](P127),服过仙药的姮娥也死(《章和二年中》)[12](P491),就连汉武帝追求长生的遗物仙人承露盘也因抵受不了时间的消磨而至于“铜柱从年消”的命运(《古悠悠行》)[12](P205)。这些长寿甚至被视为“永恒”的象征事物在李贺笔下销毁和死去,是为诗人对于天道循环和时间无情运行的极度焦虑的写照。
李贺的时间意识常通过天地日月神灵的永恒与人寿不永的衬托透露出来。仙人之死和天之老的奇想即其例子。此外,诗人也多利用其天道循环的时空观与自身二十衰朽的困境作反衬,衬出自己渺沧海之一粟,在时间巨轮下将悄然消失的自怜、孤独与恐惧。这种恐惧常与时间意识紧密相连。其《三月过行宫》为怀古之作,但寻味诗意,弦外之音呼之欲出:
渠水红繁拥御墙,风娇小叶学娥妆。垂帘几度青春老,堪锁千年白日长。[12](P50)
遥想宫娃美女虚度青春,自然联系自身之失意。青春易老,难敌千年白日。这种自我情怀的投映于怀古作品,既是传统笔法,但更切合李贺本身的种种背景,加之以安史乱后社会的凋弊萧条,繁华不再,使这首小诗的情韵更为丰富深邃[12](P51-52)[21](P65)。
神仙之死既是极言时间洪流中诗人无奈虚度日月的夸饰手法,更标志了诗人妄想逐日求仙的心灰意冷。面对日出日入,虽幻想通过长绳系日、斩龙足、食龙肉、射日足以及飞升天界追求延景逐时,但终究失败。故在《苦昼短》中重点言“苦”,突出人生在世,并不能真正操控时间的无奈。其中“食熊则肥,食蛙则瘦”所言人类被日月“来煎人寿”的现世生活的图景,而“神君何在?太一安有”更明白道出“无神论”的思想,是其“神仙之死”论的最佳注脚。
在李贺极度不幸的一生中“,神仙之死”成了他对宇宙人生反刍沉思后的诗化表述[22](P278,286)。仕途不顺,加上自身体弱,国运日下“,死”的阴影于是时刻涌现,成为其诗的一大特点[23](P55-67)。不止自身之早“朽”、速“老”而快“死”,就连追求心灵慰藉的神话世界中,所见到的神仙也会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无可排遣,至无以复加的境地。
五、结语
在中晚唐诗坛中流行的奇险诗风的潮流中,李贺的作品风格可谓是独树一帜。形成这种诗风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其人的短暂一生中的至为坎坷的遭遇,尤其是身为李唐皇室之后竟因“犯讳”而被拒于进士考试门外。这对于一位才华横溢、心高气傲的士子来说无疑是最致命的打击。因此,时不与我的情绪成为了诗人的心病,其“时空诗学”的构成直接源于际遇的不幸[24](P238)。太阳这个主宰时间流移的天文和神话星体,于是成为李贺诗中常见的意象。日出日落,每分每秒都在推动着“个人时间”运行;而绝无出路的诗人的焦躁心灵不断地被它所驱赶。诗人在诗国中——也许可以理解为Lewis所说的“外在时间”——用尽不同方法尝试把日头停住,不让它前行,创制出一篇篇充满神话和自我融合色彩斑斓的作品。然而他为停住时间所作的努力,终归于徒然。神仙之死这个奇特意象,标志着诗人返回现实世界中的再度失落。因此整个创作过程虽是愉悦与快感的心理补偿活动,可是在反复游走于虚幻与现实之间后,受尽人世时间流转煎熬的诗人感到了疲惫与乏力,那种对时间的恐惧又再暴涨起来。神话世界中神仙之死,喻指着诗人重返现实世界的极度痛苦。
上文提到,李诗中关于长生追求的内容自古多赋予“讽刺”说的社会功能[25](P98)。在这种传统的功利主义文学观影响下而形成的解读方式,成为了李诗系年的重要依据。这种读法杜牧在其《李长吉歌诗叙》中已见端倪:
《骚》有感怨刺怼,言及君臣理乱,时有以激发人意;乃贺所为,得无有是?[7](P12)
从末句的反诘可见,杜牧倾向于李贺继承《离骚》的政治内容,认为其诗作对时事亦具针砭意义[8](P2)。可是杜牧并没有指出哪些作品,指的是哪些时事。杜牧接着说:
贺能探寻前事,所以深叹恨古今未尝经道者,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补梁庾肩吾宫体谣》,求取情状,离绝远去笔墨畦径间,亦殊不能知之。[12](P167)
李贺对旧题材的重写补写,自有其用意,但后人理解各异,不一而足[12](P163-166,P170-172)。杜牧既提出李诗的政治寓意却又指出“不能知之”;而历来注家大抵不离政治解读,蔚然成风。本文集中讨论的作品,钱仲联结合相关历史背景,加入文献佐证,认为大多作于元和五年(810)李贺“二十一岁。在长安,始官奉礼郎”之时:
六月……,贺为《仙人》诗刺之(按即宪宗)。八月,宪宗问宰相李藩以神仙之事,藩以神仙虚妄不可信为对。贺集中若干讽刺宪宗求仙之诗,如《天上谣》、《古悠悠行》、《马诗》其二十三、《苦昼短》、《拂舞歌辞》、《瑶华乐》、《神仙曲》、《昆仑使者》等,大抵皆是在长安时作。[26](P45-46)
钱氏年谱,考证翔实,学界奉为圭臬,影响深远。以上引文所列诗作的编年皆系在元和五年;吴企明在吸收钱谱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以求仙为旨之作,系于同年。本文尝试寻求这个编年准则之外的另一种解读方法。试图不涉太多政治因素,而着重于李贺自身的经历和思想,为其时空诗学建立一套系统,探析诗作本身的思想意蕴和艺术魅力,以期求取诗人之心。
诗人生命短暂却成就了永恒。他汲汲追求仕进,时刻痛恨时间倏忽而过,在不断与飞光“搏斗”的生命历程中,自然以失败告终,而且越是着紧越是对自身生命的残害,终以英年早逝。然而他的逐日追光的努力所造就的一篇篇瑰奇伟丽的诗篇,照亮着古今,成就了另一种意义上的永生。( 陈 伟 强 )



推荐阅读:

克鲁斯诗7首

纳赫拉诗5首

吉尔·维尼奥诗4首

邓肯·司各特《颂歌》

亚·詹·马·斯密斯《海岩》

塞维斯《孤寂的落日射出一派凄光》

爱·波·约翰逊《他说,继续战斗》

沃丁顿《新的季节》

里尔克诗18首

W.S.默温诗6首

野口米次郎诗3首

西条八十诗6首

新川和江诗3首

与谢芜村俳句选

与谢野铁干《败荷》

里尔克《上缴法兰西温柔的税》

里尔克《致荷尔德林》

布洛克诗15首

伊沃诗14首

班代拉诗6首

莫拉埃斯诗3首

梅格·内托诗3首

迪亚斯诗2首

安特拉德《海滩上的安慰》

阿尔维斯诗2首

古今和歌集①

古今和歌集②

古今和歌集③

阿尔丁顿诗2组

阿诺德《多弗海滨》

燕卜荪《两韵十九行诗》

霍思曼诗3首

吉卜林诗2首

麦克林诗2首

马维尔《致羞怯的情人》

金素月诗26首

鲁米诗3首赏析

柳谨助诗3首

鞠孝汶诗2首

罗俊敏诗2首

文忠成诗2首

郑澈《思美人曲》

尹善道《五友歌》

D.H.劳伦斯诗8首

贡戈拉诗3首

塞蒂纳诗2首

鲁米《同甘共苦》

阿特伍德《弃儿》

卡斯特拉诺斯《面对一块古石的默想》

马查多《给我的影子》

鲁米诗20首

阿特伍德诗4首

维加诗4首

埃斯普马克诗3首

萨利纳斯诗4首

塔伦斯《和杜甫》

卡琳·波伊《奉献》

弗勒丁《好天气》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