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土丨方行明:送公粮,一个时代的印记

关注本号☞ 新三届 2023-12-15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作者简历



方行明,1956年生,1986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工业经济研究生班。西南财大经济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广西桂邕国民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研究方向: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能源经济学。


原题

悯农三部曲(一)

送公粮

 



作者 :方行明


中国改革开放后做了一件千古大事,就是从2006年1月1日起取消了农业税。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农业税是主要税种,是维持国家机器运行的主要财源。1949年后,农业税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当时为了实现工业化,采取农业哺育工业的办法,如农产品统购统销及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即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这是学术上的说法,实际上就是通过行政力量抬高工业品的价格,压低农产品价格,从而用农业来支持工业。这个办法当时也引起了争议和运动,直到改革开放后才得到完美的解决。

现在的机制反过来了,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国家不仅不征收农业税,而且还实行了“负税”,倒贴钱支持农民种粮食,即给予种粮补贴。这种好事,古人肯定是想不通的,这不是太阳从西边出了吗?

于是,送公粮的事早已淡出我们的生活,但作为历史不能淡出,应该留下它的记忆。我的记忆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生活在安徽省南陵县的这段时间。全国各地的具体办法可能不一样,我只能介绍我老家南陵的情况。

所谓农业税就是“交公粮”。各公社都有粮站,农民必须把收割、风干的稻谷送到粮站,检测、过磅、入仓、签收,才算完成送公粮的任务,公粮运送的责任人是农民自己。这个过程主要就是粮食的运输,那就来回顾当时农民运输工具的演变。

一、公粮运送的工具

1.扁担

当时交通运输工具落后,农民主要用扁担肩挑的方式运输农产品,工具就是一根扁担两个稻箩。一担稻,一百多斤,劳动强度非常大。老天会捉弄人啊!送公粮的季节就是夏天最热的时候。皖南实行双季稻,在盛夏抢收抢种,必须在立秋之前完成插秧。时间紧迫,所以用“双抢”二字。



皖南天热的程度非成都所能比,烈日暴晒,40度高温是常见的。运输距离多远?取决于农民的居住地与粮站的距离,几里、十几里、几十里不等。在大热天里挑上百多斤的担子走上十几、几十里,那是什么滋味。现在让你在大太阳下空手走几里路,你也热得够呛。


2.独轮车

六十年代南陵县农民有个奇特的运输工具——独轮车。独轮车为木制,车轮是个木制大圆盘,周边镶上铁皮,耐磨。前方有个小轮子,平时不用,在遇到小沟时,就放下前轮跨过小沟。独轮车还有个好处,因为是独轮,对道路宽度就要求不高,只要人能走的地方,车子就能走,如田埂路。那时农村的道路很差,多为羊肠小道,所以独轮车很实用。车有两个手柄,左右手把持,手柄上连着绳子,挂在颈脖后面维持平衡。感觉这种独轮车就是诸葛亮为运粮设计的“木牛流马”,只是小说中把它神话成了“自动化”。

由于独轮车车轮是实心木制,就不如充气轮胎板车那么省力;板车很贵,农民大多没有,只有专业的运输队才有板车;板车两个车轮,需要有较宽的道路,而当时的乡下道路状况差,而独轮车可以在各种狭窄的道路行走,甚至走田埂;板车是拉,独轮车是双手推;独轮推车,平衡不好把握,也就很费力,弄不好车子就倒向一边,所以推车需要技巧。看他们推车,身腰扭扭捏捏,是为了保持平衡。

常年推车,马路中间就轧出一个槽槽,车队就顺着这个槽槽走。木制的车在推行过程中要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很响,车队运输就特别吵闹。农民劳作起早贪黑,有时一大早,我还在梦中,就被街上成队的吱吱呀呀声音吵醒。

独轮车到70年代中后期好像绝迹了,淡出历史。

总的来说,当时农民的运输工具主要就是扁担(加稻箩)和独轮车。现在的农民已经不能挑担,也不会推独轮车了。

3.手扶拖拉机

到70年代中后期开始有了机械电动运输,即手扶拖拉机了,中国农村进入了机械化的年代。手扶拖拉机既可以犁田,又可以跑运输,那效率就比扁担、独轮车高多了。拖拉机开起来嗵嗵嗵,黑烟直冒。这不是噪音污染、烟尘污染吗?你若是这么认为那就错了。当时就是追求这种“声与色”,体现的是工业进步。文学上的常用词语是“马达轰鸣,机器高唱”,工业宣传画上都有烟囱冒烟的图像,而且烟还要画得很浓。拖拉机开起来那么有声有色,就更显存在感。

随着手扶拖拉机的发展,农村开始修建机耕道了,道路也有了改善。

起初手扶拖拉机还是很紧俏的,一个公社大致也只有几台,属于稀缺资源,于是拖拉机手也就成了人们争抢的“香饽饽”。报刊还刊发女拖拉机手的英姿照,只是那时不叫“美女”,实际上就是美女,非常有魅力。

开拖拉机可以大出风头,比开汽车还出风头。汽车虽然高档,但在驾驶室里面被玻璃窗挡着看不到人,而开拖拉机则光辉形象直面观众,开起来威风八面,令人羡慕。开拖拉机的人总是那么春风得意,见到有人,就把油门一踩,嗵嗵嗵,黑烟直冒,引人注意。显摆是吧?那接下来呢?

哎呀!怎么啦?机头突然一歪,机器一声怪叫,嗵嗵嗵嗵就在大街上打起转转,这一圈还没转完,后面的车厢就被掀翻了,咣当当当,瓶瓶罐罐的,蔬菜瓜果的,一股脑儿地掀了出来,滚得满大街都是,吓得路人惊叫躲避,好在没伤着人。

二、送公粮催生了一个能够挣外快的行当——“协助员”

送公粮集中在“双抢”收割之后那个月,这个月各公社的粮站非常忙碌,人手不够,于是需要招收零时工,这种零时工有个专门的名词:协助员,即协助粮站工作的人员。协助员的工资是一天一块钱,一个月30块,这可不是个小数啊!对我来说诱惑力简直太大了。

时间正好是暑假,非常想找个协助员干干,假期挣上一笔。我就想办法托亲友、同学帮我找找门路,但却不能如愿,因为想干的人太多,这个行当也就非常紧俏了。原先我的堂兄(比我大十多岁)找不到工作,就做协助员,而到我高中时代想干的人太多,供求关系变了。高中时期,每个班还分配有几个协助员的名额,但那种好事就摊不到我了。

做协助员也很辛苦,没有8小时工作制,起早贪黑。早晚没有太阳,炎热程度要轻些,许多农民就选择早晚送公粮。一大早就有人怦怦怦地敲门,晚上很晚才收工。那年月商店、百货公司的店员服务态度极差,经常花钱买气受,但粮站工作人员在收粮时,服务是很认真的。但天气热,送粮的人“汗水湿透衣背”,一身汗臭,火气也特别爆,工作人员动作慢了,就要挨骂,甚至还要动手。我的一位同学就在争执中被一位农民兄弟用扁担捅伤了肋骨。站长不答应了,你骂可以,但不能打。打伤了人那你得赔医药费。

可怜啊!都是可怜的人。同学也不过像我一样想挣那30元的辛苦钱,却不料被打伤;那农民也可怜啊!苦做苦累的一天也就挣几毛钱,这医药费一赔,起码两天的辛苦费泡汤了。站长把他交的粮食扣着,不支付医疗费就不开具收条。这是个“双输”的悲剧啊!同为天下可怜人,相见为何强相逼。

他们是可怜的人,是悲剧,那我是什么人?什么剧?最可怜的恐怕还是我吧?要是让我当协助员,打我一顿也干;少年时期的理想没有实现,这也是人生的悲剧吧?

但是,在电影里看到的送公粮的场景却是人们心情愉快,笑容满面的。我就在想,如果送公粮的都像电影里放的那样,也就不会出现纠纷和“悲剧”了。

那时流行着一首二胡名曲:喜送公粮。现在就把此曲奉献给大家,作为本文的结束:

文章由作者惠赐本号分享

插图选自网络,版权请联络编辑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乡土中国

罗维开:“双抢”期间,

咬牙使出洪荒之力

周代申:“双抢”过后,

男女都害疖子长毒疮

叶晓芳:“双抢”成噩梦,

被晒晕的事时有发生

操风琴:双抢啊,双抢

全能型壮劳力是这样''炼''出来的

刘克阳:村里的年轻人,

“我们太穷了,什么也买不起”

张复熙:鸡屁股银行,

换来农民的油盐酱醋

马岭:1977年的广西农村缩影,

一个知青的社会调查

卜新民:千年古镇松口

桥:乡情何处存放,

最遥远的过去最美丽

吴晔:我的乡愁:童年愁温饱,

少年愁无书,青年愁不公

梁勤星:川中少年的家园记忆

夏玉和:红剁椒,

满满的童年和永远的妈妈

吕贡呈:安置百年之后的灵魂

杨盛龙:我家今昔,已是两个“星球”

龚国庆:县城男孩成长实录

刘惠君:文革时期的县城中学岁月

操风琴:人间烟火最温暖

葛有彦:故乡旧事

葛有彦:从小看戏着了迷

张维迎:辛庄村的特朗普

冯印谱: 工分,工分

社员的命根

冯印谱:父亲的旱烟袋

周永威:放牛娃的冬天

谢长顺:东北乡下杀年猪

佟振国:心底深处的小山沟

田平疆:水井之缘

冯印谱:贫管会和工宣队

冯印谱:谁毁了我们的青少年

冯印谱:“大锅饭”与“土皇帝”

冯印谱:自留地是命根子

冯印谱:村庄革委会诞生记

不想与您失联请关注备用号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