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京的春色美的一比

苏杭日记 2024-03-22


让我们一起


一边重温

散文《南京》


一边欣赏

现代金陵 美景




文/朱自清

配图/苏杭


南京是值得留连的地方,虽然我只是来来去去,而且又都在夏天。也想夸说夸说,可惜知道的太少;现在所写的,只是一个旅行人的印象罢了。


石臼湖如同“天空之镜”▲▲


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遗痕。你可以摩挲,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想到六朝的兴废,王谢的风流,秦淮的艳迹。


大报恩寺琉璃宝塔▲▲


这些也许只是老调子,不过经过自家一番体贴,便不同了。所以我劝你上鸡鸣寺去,最好选一个微雨天或月夜。


石臼湖晚霞▲▲


在朦胧里,才酝酿着那一缕幽幽的古味。你坐在一排明窗的豁蒙楼上,吃一碗茶,看面前苍然蜿蜒着的台城。


南京大学标志建筑▲▲


台城外明净荒寒的玄武湖就像大涤子的画。豁蒙楼一排窗子安排得最有心思,让你看的一点不多,一点不少。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寺后有一口灌园的井,可不是那陈后主和张丽华躲在一堆儿的“胭脂井”。那口胭脂井不在路边,得破费点工夫寻觅。


繁华市区的华灯初上▲▲


井栏也不在井上;要看,得老远地上明故宫遗址的古物保存所去。


老门东小巷的青石板▲▲


从寺后的园地,拣着路上台城;没有垛子,真像平台一样。踏在茸茸的草上,说不出的静。


穿城而过的秦淮河▲▲


夏天白昼有成群的黑蝴蝶,在微风里飞;这些黑蝴蝶上下旋转地飞,远看像一根粗的圆柱子。城上可以望南京的每一角。


樱花浪漫的古都▲▲


这时候若有个熟悉历代形势的人,给你指点,隋兵是从这角进来的,湘军是从那角进来的,你可以想象异样装束的队伍,打着异样的旗帜,拿着异样的武器,汹汹涌涌地进来,远远仿佛还有哭喊之声。


蜿蜒的古城墙▲▲


假如你记得一些金陵怀古的诗词,趁这时候暗诵几回,也可印证印证,许更能领略作者当日的情思。


二月的梅花▲▲


从前可以从台城爬出去,在玄武湖边;若是月夜,两三个人,两三个零落的影子,歪歪斜斜地挪移下去,够多好。


老宅子门前的春色▲▲


现在可不成了,得出寺,下山,绕着大弯儿出城。七八年前,湖里几乎长满了苇子,一味地荒寒,虽有好月光,也不大能照到水上;船又窄,又小,又漏,教人逛着愁着。


美轮美奂的钟山▲▲


这几年大不同了,一出城,看见湖,就有烟水苍茫之意;船也大多了,有藤椅子可以躺着。水中岸上都光光的;亏得湖里有五个洲子点缀着,不然便一览无余了。


带有历史色彩城中的花▲▲


这里的水是白的,又有波澜,俨然长江大河的气势,与西湖的静绿不同,最宜于看月,一片空蒙,无边无界。


秦淮河畔的夫子庙▲▲


若在微醺之后,迎着小风,似睡非睡地躺在藤椅上,听着船底汩汩的波响与不知何方来的箫声,真会教你忘却身在哪里。


清凉山的晨练▲▲


五个洲子似乎都局促无可看,但长堤宛转相通,却值得走走。湖上的樱桃最出名。据说樱桃熟时,游人在树下现买,现摘,现吃,谈着笑着,多热闹的。


樱花大道▲▲


清凉山在一个角落里,似乎人迹不多。扫叶楼的安排与豁蒙楼相仿佛,但窗外的景象不同。这里是滴绿的山环抱着,山下一片滴绿的树;那绿色真是扑到人眉宇上来。


“金陵狮子园”愚园▲▲


若许我再用画来比,这怕像王石谷的手笔了。在豁蒙楼上不容易坐得久,你至少要上台城去看看。


“金陵第一明秀山”栖霞山▲▲


在扫叶楼上却不想走;窗外的光景好像满为这座楼而设,一上楼便什么都有了。夏天去确有一股“清凉”味。这里与豁蒙楼全有素面吃,又可口,又贱。


石板凳小憩:花香环绕,沁人心脾▲▲


莫愁湖在华严庵里。湖不大,又不能泛舟,夏天却有荷花荷叶,临湖一带屋子,凭栏眺望,也颇有远情。


“江南第一名湖”莫愁湖海棠花▲▲


莫愁小像,在胜棋楼下,不知谁画的,大约不很古吧;但脸子开得秀逸之至,衣褶也柔活之至,大有“挥袖凌虚翔”的意思;若让我题,我将毫不踌躇地写上“仙乎仙乎”四字。


“天下第一禅林”灵谷寺▲▲


另有石刻的画像,也在这里,想来许是那一幅画所从出;但生气反而差得多。这里虽也临湖,因为屋子深,显得阴暗些;可是古色古香,阴暗得好。


朝天宫的玉兰花▲▲


诗文联语当然多,只记得王湘绮的半联云:“莫轻他北地胭脂,看艇子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气概很不错。


梅花山上博爱阁▲▲


所谓胜棋楼,相传是明太祖与徐达下棋,徐达胜了,太祖便赐给他这一所屋子。太祖那样人,居然也会做出这种雅事来了。左手临湖的小阁却敞亮得多,也敞亮得好。


中华门夜色▲▲


有曾国藩画像,忘记是谁横题着“江天小阁坐人豪”一句。我喜欢这个题句,“江天”与“坐人豪”,景象阔大,使得这屋子更加开朗起来。


清凉山崇正书院▲▲


秦淮河我已另有记。但那文里所说的情形,现在已大变了。从前读《桃花扇》《板桥杂记》一类书,颇有沧桑之感;现在想到自己十多年前身历的情形,怕也会有沧桑之感了。


鸡鸣寺的樱花▲▲


前年看见夫子庙前旧日的画舫,那样狼狈的样子,又在老万全酒栈看秦淮河水,差不多全黑了,加上巴掌大,透不出气的所谓秦淮小公园,简直有些厌恶,再别提做什么梦了。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梧桐▲▲


贡院原也在秦淮河上,现在早拆得只剩一点儿了。民国五年父亲带我去看过,已经荒凉不堪,号舍里草都长满了。


“束素亭亭玉殿春”的古意▲▲


父亲曾经办过江南闱差,熟悉考场的情形,说来头头是道。他说考生入场时,都有送场的,人很多,门口闹嚷嚷的。


午朝门雪白的绣球花▲▲


天不亮就点名,搜夹带。大家都归号。似乎直到晚上,头场题才出来,写在灯牌上,由号军扛着在各号里走。


俯瞰梅花山▲▲


所谓“号”,就是一条狭长的胡同,两旁排列着号舍,口儿上写着什么天字号,地字号等等的。每一号舍之大,恰好容一个人坐着;从前人说是像轿子,真不错。


穿越明朝的老宫殿▲▲


几天里吃饭,睡觉,做文章,都在这轿子里;坐的伏的各有一块硬板,如是而已。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官号稍好一些,是给达官贵人的子弟预备的,但得补褂朝珠地入场,那时是夏秋之交,天还热,也够受的。


灵谷寺萤火虫▲▲


父亲又说,乡试时场外有兵巡逻,防备通关节。场内也竖起黑幡,叫鬼魂们有冤报冤,有仇报仇;我听到这里,有点毛骨悚然。


古朴的砖瓦相互映衬,禅意幽幽▲▲


现在贡院已变成碎石路;在路上走的人,怕很少想起这些事情的了吧?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


明故宫只是一片瓦砾场,在斜阳里看,只感到李太白《忆秦娥》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二语的妙。


古城墙与盎然的绿▲▲


午门还残存着,遥遥直对洪武门的城楼,有万千气象。古物保存所便在这里,可惜规模太小,陈列得也无甚次序。


雨花台的梅岗▲▲


明孝陵道上的石人石马,虽然残缺零乱,还可见泱泱大风;享殿并不巍峨,只陵下的隧道,阴森袭人,夏天在里面待着,凉风沁人肌骨。


樱花夜色▲▲


这陵大概是开国时草创的规模,所以简朴得很;比起长陵,差得真太远了。然而简朴得好。


颐和路▲▲


雨花台的石子,人人皆知;但现在怕也捡不着什么了。那地方毫无可看。记得刘后村的诗云:“昔年讲师何处在,高台犹以雨花名。


玄武湖畔的樱花▲▲


有时宝向泥寻得,一片山无草敢生。”我所感的至多也只如此。还有,前些年南京枪决囚人都在雨花台下,所以洋车夫遇见别的车夫和他争先时,常说,“忙什么!赶雨花台去!”


高淳油菜花▲▲


这和从前北京车夫说“赶菜市口儿”一样。现在时移势异,这种话渐渐听不见了。


流徽榭▲▲


燕子矶在长江里看,一片绝壁,危亭翼然,的确惊心动魄。但到了上边,逼窄污秽,毫无可以盘桓之处。燕山十二洞,去过三个。


鸡鸣寺前樱花道▲▲


只三台洞层层折折,由幽入明,别有匠心,可是也年久失修了。


老门东的老房子▲▲


南京的新名胜,不用说,首推中山陵。中山陵全用青白两色,以象征青天白日,与帝王陵寝用红墙黄瓦的不同。


止马岭▲▲


假如红墙黄瓦有富贵气,那青琉璃瓦的享堂,青琉璃瓦的碑亭却有名贵也。从陵门上享堂,白石台阶不知多少级,但爬得够累的;然而你远看,决想不到会有这么多的台阶儿。


古林园的木香花▲▲


这是设计的妙处。德国波慈达姆无愁宫前的石阶,也同此妙。享堂进去也不小;可是远处看,简直小得可以,和那白石的飞阶不相称,一点儿压不住,仿佛高个儿戴着小尖帽。


老门东的杜鹃▲▲


近处山角里一座阵亡将士纪念塔,粗粗的,矮矮的,正当着一个青青的小山峰,让两边儿的山紧紧抱着,静极,稳极。--谭墓没去过,听说颇有点丘壑。


朝天宫的雪▲▲


中央运动场也在中山陵近处,全仿外洋的样子。全国运动会时,也不知有多少照相与描写登在报上;现在是时髦的游泳的地方。


颐和路的蔷薇花▲▲


若要看旧书,可以上江苏省立图书馆去。这在汉西门龙蟠里,也是一个角落里。


老门东的蔷薇▲▲


这原是江南图书馆,以丁丙的善本书室藏书为底子;词曲的书特别多。此外中央大学图书馆近年来也颇有不少书。中央大学是个散步的好地方。


明孝陵▲▲


宽大,干净,有树木;黄昏时去兜一个或大或小的圈儿,最有意思。后面有个梅庵,是那会写字的清道人的遗迹。


理工大学二月兰▲▲


这里只是随宜地用树枝搭成的小小的屋子。庵前有一株六朝松,但据说实在是六朝桧;桧荫遮住了小院子,真是不染一尘。


农大的图书馆▲▲


南京茶馆里干丝很为人所称道。但这些人必没有到过镇江,扬州,那儿的干丝比南京细得多,又从来不那么甜。


鼓楼▲▲


我倒是觉得芝麻烧饼好,一种长圆的,刚出炉,既香,且酥,又白,大概各茶馆都有。


工业大学校园▲▲


咸板鸭才是南京的名产,要热吃,也是香得好;肉要肥要厚,才有咬嚼。


书香与花香弥漫的高校▲▲


但南京人都说盐水鸭更好,大约取其嫩,其鲜;那是冷吃的,我可不知怎样,老觉得不大得劲儿。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end


支持本号

打赏随意


 大家都在看头条 


腌笃鲜,江南人专属的春天味道。
别错过!邂逅无锡最美樱花。
当今上海女人的“小资”生活,源于古时候江南的“侍女”情调。
江南才子戴望舒和他的吴侬软语版《雨巷》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样板戏”巨头们几家欢乐几家愁?
六七十年代无数文艺青年为之倾倒的优秀作品10部
最美的春天,在江南。
不一样的诗意杭州,被90后小伙定格在这一秒。看完上海知青在新疆兵团的老照片后泪流不止......想起一些老歌,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头头是道。
66年前九位艺人在中南海合影的故事
那些精美绝伦的古建筑构建,再不看就没了!
读江南美景春联
苏州评弹:经典妙韵的张调作品
江青指导的革命样板戏作品10部(完整版)
那些精美绝伦的古建筑构建,再不看就没了!
读江南美景春联
苏州评弹:经典妙韵的张调作品
春节时间:美女棋手破解残局,引来万人空巷。
牛年看牛
上海的女儿周采芹
布面油画《青春之歌》和女知青的故事
过年了!这《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不发对不起大家!
从小年到正月十五,中国人春节都干些啥?江南人的年夜饭
看遍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六十座名山的雪景到底有多美?
传奇女人--昂山素季
开国十大元帅的后代知多少?
全球最著名的地标建筑30处,你到过几处?
江青的摄影与书法真迹,绝对震撼。
一位外国业余摄影师,用他的照片解读中国之美。上海最时髦的老年人,都被他拍下来了。不堪回首的十年岁月202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完整原版)
当江南水乡飘起雪,乾隆去过的这12个古镇,哪一个是你的最爱?
空姐是旅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上海最时髦的老年人,都被他拍下来了。
“文革”中文化界逝者的风骨
美到窒息的中国古村落,再不看一眼它就消失了。
“文革”中自杀的十二大美女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部纪录片。
红色名媛章含之的那些事
最中国的雪,在江南。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建筑,美的惊心动魄。华为二公主上线刘晓庆揭秘秦城往事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前世今生
红卫兵大串联--轰轰烈烈的文革式旅游
《周迅模特油画》和她的九儿昔日延安十大美女的最后结局,令后人唏嘘不已。
北方和南方的真正差别在这,超级形象了!
中国画卷
《红楼梦》中最精妙的一处性描写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20位文革风云人物今安在?
十首清丽委婉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
无锡太湖船菜16道,有故事的佳肴最是美味。
神奇的布达拉宫里面长啥样?
江南十八道汤品
住在上海的日本妹子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前世今生
红卫兵大串联--轰轰烈烈的文革式旅游被完好保存下来的中国珍贵古建筑(修正版)
爱在金陵的深秋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10)
江南这几颗银杏树,看着看着就想结婚。
上海本帮招牌菜
钱塘江大潮:10段大片让你一次看过够
腔调韵味十足的越剧10大唱段
一到秋天,无锡就美成金匮。
老上海的蜗居年代
新中国最顶级的饭局
异国风情:印度的那些奇葩事儿
魔都土豪面16碗,你吃过几碗?江南水乡委婉动听的戏曲弄堂的消逝江南十条特色风情街民国好声音:上海滩七大歌姬
酥到骨子里的10首苏州评弹
徽杭的故事:一条古道往东行,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美国人40年前拍摄的彩照里,藏着最真实的徽州原貌。
最江南的28碗面
20世纪,上海的100个瞬间。
上海宋家花园,百年老宅半世传奇。江南馄饨江南民歌小曲28首
从上海到香港:十个人的同框,十个人的传奇。很漂亮很漂亮的100个地方江南养生之音30曲

排版:喜喜

图:网络

文:苏杭原创


扫码关注我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