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流派

星期一诗社 星期一诗社 2023-01-02

星期一诗社流派



诗歌流派是诗歌成熟和繁荣的标志,其基本尺度有五,一有较系统的理论观点;二有较稳定的写作群体;三有代表作品;四有旗帜性的代表人物;五有一定影响力。


尝试派

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它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1号推出胡适刘半农沈尹默三人的白话新诗,被称为"现代新诗的第一次出现"。俞平伯康白情等人也发表了白话新诗。胡适在1920年3月出版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尝试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新诗集。此后,更多的诗人开始尝试白话诗的创作,现代新诗的诗体范式开始形成。代表诗人:胡适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刘半农刘大白


创造社

1921年7月由郭沫若等人组成。1921年秋在上海出版发行《创造社丛书》,1922年5月起在上海出版《创造》季刊,1923年5月起出版《创造周报》。同年7月在《中华新报》编辑文学副刊《创造日》)。前期的创造社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具有浓重的唯美抒情倾向。后期创造社有冯乃超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其中,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后来加入了现代派阵营。代表诗人:郭沫若宗白华王独清冯乃超穆木天


湖畔诗人

1922年3月,应修人汪静之潘漠华冯雪峰四人在杭州结成湖畔诗社后,效仿英国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作家是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的风格,以中国的湖畔派诗人自居,并于1922年出版了第一本诗歌合集,书名为《湖畔》和《春的歌集》。后有魏金枝谢旦如(谵如)楼建南(适夷)等人加入,编辑出版刊物《支那二月》。形成了湖畔诗派。以写作爱情诗而最为有名。


新月派

1923年,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陈源等人发起成立新月社,开始是个俱乐部性质的团体,后因提倡现代格律待而成为在诗坛上有影响的社团。1925年闻一多回国,徐志摩接编《晨报副刊》,并于1926年4月1日创办《诗刊》,团结了一大批后期"新月派"的新诗人。新月派是中国新诗史上活动时间长并在创作中取得了较高成就的诗派。新月派提出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提倡格律诗,主张诗歌的色彩美和意境美,讲究文辞修饰,追求炼字炼意,其鲜明的艺术纲领和系统理论对中国新诗的发展进程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


象征诗派

李金发为代表的早期象征诗派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他的作品主要出现在1925到1928这4年间。中国的象征诗派创作理论和实践受法国象征主义诗歌的影响,注重自我心灵的艺术表现,摒弃客观性,偏爱主观性,强调诗的意向暗示性功能和神秘性,追求观念联络的奇特,通过多义的、但却是强有力的象征来暗示思想。这一诗派对后来的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诗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代表诗人:李金发穆木天王独清冯乃超


现代主义

现代主义(包括汉园三诗人):现代派由新月派和象征派演变而来,代表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等。1932年《现代》杂志在上海创刊,成为现代派诗人发表作品的重要阵地,最早提出"现代派"概念的是当时的批评家孙作云,他于1935年发表了《论"现代派"诗》一文。现代派一方面追求"纯诗"的艺术观,坚持表现自我,以个体生命和个人情感为中心,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往往表现出悲观的虚无思想。在表现形式上,不追求严格的格律,诗的韵律靠诗情的抑扬顿挫来表达,多用象征、暗示构成诗的意境。现代派诗人中,风格较为独特的是卞之琳何其芳李广田,1936年他们三人出版了合集《汉园集》,被称作"汉园三诗人"。


七月派

由《七月》杂志得名,指在《七月》、《希望》等杂志以及《七月》丛书上发表作品的诗人群。《七月》杂志于1937年9月在上海创刊,主编是胡风。诗人阵容强大、思想倾向鲜明,有已经成名的诗人如艾青田间等,而更多的则是刚刚走上诗坛的青年诗人。在他们的作品中,政治抒情诗占有较大比重,多着重对重压之下的生命、死亡与背叛等主题的思考。


九叶派

指在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在上海出版的《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等刊物上发表作品而形成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穆旦杜运燮等。在中国新诗派诗人中,辛笛穆旦唐祈等30年代就开始写诗,而其他诗人如杜运燮陈敬容郑敏杭约赫袁可嘉等基本上都是在40年代中期才开始他们的诗歌创作生涯。他们在新诗写作中追求现实与艺术、感性与理性之间的平衡美。该诗人群中有九人的作品《九叶集》于1981年出版,因此又被称为"九叶派"。


新现代主义

新现代主义,1953年纪弦创办了《现代诗》季刊,二月创刊号问世。参加《现代诗》季刊的还有杨唤林泠、元思、羊令野郑愁予等。1956年纪弦号召诗坛同仁,组成现代派,提倡新现代主义,掀起新诗的再革命运动,即所谓的现代派的"自由诗运动"及"现代诗运动"。现代派诗人也可能说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派"的延续,所以也称为新现代主义。《现代诗》季刊的创办也被认为是台湾现代诗歌的起端。


创世纪

创世纪诗社成立于1954年10月,由当时的洛夫张默和稍后介入的痖弦发起,出版《创世纪》诗刊。作为"创世纪诗群"的代表诗人,洛夫自1958年写作《我的兽》便开始进入"现代诗"的创作时期。之后用了将近5年的时间,洛夫完成了总共有64节、600多行的长诗《石室之死亡》,成为台湾诗坛最具争议的作品。痖弦1968年出版了诗集《深渊》,使他在台湾诗坛赢得了持久不衰的盛誉。张默诗歌创作的最佳时期是在对"超现实主义"进行省思和扬弃,而提出"现代诗归宗--归向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之宗"的70年代以后,"乡愁"则是张默这一时期创作最重要的主题。代表诗人:洛夫张默痖弦杨牧管管商禽叶维廉辛牧


朦胧诗(今天派)

1978年12月北岛芒克等创办了民刊《今天》,推出了一批当时的优秀诗人的作品,如北岛杨炼顾城舒婷芒克江河严力等。因为1985年11月出版的《朦胧诗选》收集了这些诗人的作品,所以一般人将他们称为朦胧诗人,又因为大部分朦胧诗人都在《今天》上发表过作品,朦胧派也往往被称为今天派。白洋淀是当年离北京较近的河北知青点,聚集了大批高官子弟,他们因家庭的优势容易接触西方的前沿作品,因此而产生了白洋淀诗群。白洋淀诗群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根子等。


他们诗群

1985年春,酝酿了一年的《他们》出版。在诗坛引起巨大反响。《他们》的创刊成为第三代诗人崛起的重要标志。其领军人物于坚韩东也成为"第三代"的代表性诗人。1986年于坚组诗《尚义街六号》发表,该诗对中国当代先锋诗歌的口语写作风气产生了重要影响。于坚的名字从一开始便与1985年兴起的先锋运动紧密相连,1998年发表的《飞行》与1994年发表的《0档案》至今被人认为是中国当代诗歌探索的最前沿作品。韩东提出的"诗到语言为止"的著名命题,是对"朦胧诗群"所扮演的"历史真理代言人"的有力否定。他的诗歌作品如《山民》、《有关大雁塔》和《你见过大海》等代表了"第三代"诗歌创作成就的最高水平。另外,"他们诗群"中比较重要的诗人还有丁当小海刘立杆朱文等。


非非主义

1986年5月创立于四川西昌--成都,由周伦佑蓝马杨黎等人为首发起。1986年—1989年为“前非非写作“时期,主要理论标志为反文化、反价值和语言变构,作品一般具有非文化、非崇高、非修辞的特点;1989年以后为“后非非写作”时期,其写作基点是:“从逃避转向介入,从书本转向现实,从模仿转向创造,从天空转向大地,从阅读大师的作品转向阅读自己的生命——以血的浓度检验诗的纯度”;全力倡导“大拒绝、大介入,深入骨头与制度”的体制外写作,在绝不降低艺术标准的前提下,更强调作品的真实性、见证性和文献价值。


知识分子写作

知识分子写作是诗人西川陈东东欧阳江河于1987年参加诗刊社举办的"青春诗会"时提出来的。作品多用象征隐喻手法,西化倾向明显。代表诗人:西川欧阳江河翟永明王家新臧棣张曙光孙文波黄灿然张枣陈东东肖开愚西渡席亚兵王艾冷霜胡续冬蒋浩穆青曹疏影姜涛森子郭志杰桑克周瓒林木清平


民间写作

在20世纪90年代里,"民间写作"作为一种新的诗歌探索和创作实践,成为与"知识分子写作"相伴相克的对抗力量。其作品有明显的口语化、生活化、平民化和先锋性特点,代表诗人:伊沙沈浩波徐江侯马管党生阿坚中岛马非秦巴子李伟唐欣任知贾薇君儿


蓝星诗社

蓝星诗社于1954年由余光中等成立,并先后创办了《蓝星诗刊》杂志、《蓝星诗页》、《蓝星年刊》等,对台湾的现代诗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对台湾的现代诗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蓝星诗社是具有沙龙精神的现代派诗社,最具特色的是自由创作路线,提倡充分发挥个人才华、个性,形成独有的以乡土情结作为诗歌精神的创作风格。1957年诗人覃子豪发表重要诗论《新诗向何处去》,主张诗歌应该通过反映现实和人生来观照读者,也就是传统的严谨和浪漫的抒情相结合的风格。蓝星诗群的代表诗人覃子豪钟鼎文和后起的余光中罗门蓉子等。代表诗人:余光中覃子豪钟鼎文罗门蓉子周梦蝶向明白萩夏菁


新死亡派

道辉阳子1992年提出,他们试图用庞大的意义空间来涵盖一切具有现代倾向的诗歌写作和诗学构建,用生命哲学和死亡诗学来整合起当代诗歌写作的立体构架。这决定了他们是一群具有哲学气质和悲剧精神的写作者,决定了他们对庞大的抒情和幽奥的玄学命题的喜好。他们惊人的文本生产能力——那些令人畏惧的长诗——大约也是缘此而来。


现代禅诗派

1997年诗人南北发表《东方智慧的花篮》(后更名为《现代禅诗一瞥》)一文,标示了现代禅诗流派的肇始。2005年5月南北创立“现代禅诗探索”BBS论坛,旨在探索一条将古老的东方禅思、禅意、禅趣,用西方现代派的诗歌手法和形式表现出来,开拓汉语现代诗歌的内涵,丰富汉语现代诗歌的层面。其基本理念是:纵的继承——继承和发展中国禅古老而新鲜的精神旨趣;横的移植——移植和借鉴欧美现代诗歌的写作手法和技巧;纵横交融——在时空的纵横交合点上,完成现代汉语诗歌的雏形;禅为根本——诗歌的现代形式只是一件外衣,而内在的精神观照才是根本。2007年南北在皖南太平湖畔宣布现代禅诗研究会成立;2009年由南北主编的《现代禅诗探索》丛刊创刊,至今已出版七期。2014年南北主编的《世界现代禅诗选》由上海社科院出版社出版发行。另外,该流派成员中南北也牛奥冬冰河入梦等,还先后出版了个人现代禅诗作品集。该流派区别于其他诗群的最大特点,一是致力于现代禅诗理论的研究和探索,二是倡导“诗禅双修”的写作方法,重理论观念与写作实践的有机融合。目前,现代禅诗研究会有基本会员二十余人,荣誉会员两人,分布全国各地,平时主要通过网络论坛进行交流和联络。


第三条道路

"第三条道路写作"诗群始于1999年12月,试图建立起一个超越集团、对立的写作立场,在审美上容纳不同的艺术主张,以不同的诗艺、言说方式、修辞策略来共同丰富当代汉语诗歌的内在品质。代表诗人:莫非树才谯达摩林童庞清明刘文旋马永波卢卫平十品简宁娜夜殷龙龙老巢海啸路也李南刘川李霞凸凹杨拓墓草张耳席君秋温冰然远观


下半身

2000年7月沈浩波等发起创办《下半身》同人诗刊,并写下《下半身写作及反对上半身》一文。从此“下半身写作”不断扩大成为诗歌流派,并不断引起诗界争议。创作方式,指的是一种诗歌写作的贴肉状态,呈现出带有原始、野蛮的本质力量的生命状态。宗旨是∶真实、具体、可把握、有意思、野蛮、性感、无遮拦。代表诗人:沈浩波尹丽川李红旗南人朵渔巫昂盛兴李师江


荒诞主义

2001年底祁国飞沙远村牧野张小云等成立"荒诞主义诗歌实验小组",荒诞主义诗派诞生。在荒诞主义者看来,正常的却是荒诞的。代表诗人:祁国飞沙远村牧野张小云林子张进步小荒南蛮玉佛手


垃圾派

垃圾派出现于2003年3月,创始人是皮旦(老头子)。三条原则是第一原则∶崇低、向下,非灵、非肉;第二原则∶离合、反常,无体、无用;第三原则∶粗糙、放浪,方死、方生。还主张反理念、反现状、反方向,存在的就是错误的。代表诗人:皮旦管党生徐乡愁凡斯典裘沽酒大月亮走召


微小说诗

发端于2009—2012年,由80后诗人走召命名。强调极简叙事,提出情节叙事、语言叙事、形式叙事等本体要素和魔幻叙事、颠覆叙事、话语叙事等技法要素,并概括出省略、跳跃、勾勒、点染、留白等具体的微型诗性叙事技法。


另外,还有一些诗歌流派也值得关注,如发星梦亦非2000年提出的地域诗歌写作、苏非殊提出的物主义;武靖东2003年提出的此在主义诗歌;龙俊2004年提出的低诗歌;周瑟瑟提出的卡丘主义;黄礼孩世宾提出的完整性写作;杨四平北魏白鸦蓝棣之皮旦等人2008年提出的中产阶级立场写作;《审视》同仁向与等2014年提出的第四代诗歌运动。


星期一诗群

2013年由大诗兄文古叶落之吻、凤凰等人发起成立的星期一诗社,主张摆脱任何理论的束缚,让写作进入一种纯真而空蒙的自然状态,努力让诗歌回到最为原始而浑厚的精神秘境。代表诗人有大诗兄文古叶落之吻僧垚暗蕊香江畔伊人姝文璘狂风等。


超越自我
孜孜以求
继承突破颠覆重构
个性先锋自由开放
理念
星期一诗社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部落:https://buluo.qq.com/p/barindex.html?bid=346217

微信:xu_zhi_ting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4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