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施皮特勒诗选

施皮特勒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1

卡尔·斯皮特勒(Carl Spitteler,1845-1924),191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中积极向评选者们推荐长诗《奥林匹亚的春天》,认为这本书的作者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奥林匹亚的春天》是一部约有2万行的巨型史诗。主要描写奥林匹亚王位从克罗诺斯向宙斯的转移。故事情节和众神的名字都来源于希腊神话,只是对赫拉进行了再创造,与神话传说不同,作者把她写成大王克罗诺斯的女儿,是他的王位继承者,是位至高无上的女神,谁能获得她的爱情,谁就可以当上奥林匹亚大王。于是,以此为中心矛盾,展开了错综复杂而又十分美妙的故事情节……他自幼有优异的艺术家秉赋,富于幻想,对音乐、美术、哲学都有很高的兴趣和修养。1880年出版诗集《彩蝶翩遍》。1896年完成叙事诗《叙述曲》。1900年完成的代表作《奥林匹亚的春天》,为他赢得了国际性声誉。可以说,这部长诗问世之前,他的作品都外于实验的过程中:《普罗米修斯与厄庇米修斯》(1880)采用了一种类似《圣经》的长篇韵文,《叙述曲》则是叙事诗的实验。他最长于神话史诗,但也没有放弃利用其他类型的诗体来遣兴和试验。在1906年完成的《时钟之歌》里,他汇合了和间与交响曲那种万弦齐发的方式,继续自己的实验。施皮特勒秉性耿直刚烈、耽于幻想与哲学思辨。艺术上深受雨果、瓦格纳和象征主义诗人的影响;哲学上受到叔本华、尼采等人的影响。他力图把运用《圣经》、古代神话同批判时弊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新的神话和史诗,给晚期人文主义以新生命力,但期诗作因夹杂哲学内容和不媚时俗而不被广大读者接受。他的小说则采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题材,如中篇小说《康拉德中尉》(1898)、长篇小说《梦中佳人──伊玛果》(1906)和自传体小说《我的早年经历》(1914)等。

含笑的玫瑰


一位公爵的女儿,

嗑着果仁,

在清清小溪边漫步。


一朵小玫瑰,

艳红零落白绦丝丝,

扑在林地凋萎干枯。

她虽不堪硬土的欺凌,

可嘴边依然笑意流露。


“告诉我,小玫瑰,

你的生命力从哪来,

凋零中,

还那样笑口常开?”


几经挣扎,

玫瑰把头抬,

气吁吁,

轻声诉说:

“我闯过天堂曲径,

受泽于仙境草地,

天国的花香,

在我身旁轻吹。

纵然今朝红消香断,

我也要含笑魂归!”


马 君 玉 / 译




神签


金鱼池水清如镜,

妙龄公主对镜凝笑影。

戒指投池心,

暗自哦吟:

“嗬!明镜清波,

魔术一般,

给我一签,

为我占卜!”


瞧,青水碧池彩云飞,

袅袅向东飘拂。

哎!西天翻墨恶风吹,

欲把彩云吞没。


公主跃身枝条找,

青镜怒敲水波摇。

舞步莲花满园绕:

“全都是欺骗,

全都是鬼妖!

年轻,美貌,

才是我真实的写照!”


马 君 玉 / 译




乐天的水手


英勇水手六个,

兴高采烈,欢腾雀跃,

晨风中“嘿嘿,哈哈!”

他们狂欢乱叫。


大海喧腾,

卷走了给养,吞尽了货物,

五水手悲叹呼号:

“哦,苦命啊,苦命!”


可有一水手高喊“乌拉!”

眼看他自己的财物尽付汪洋,

对他的欢乐,对他的高兴,

伙伴们尽迷惘。


“我两次遭灾难,

洪水滔滔,

早把我的家园,我的细软,

吞噬一空。


马 君 玉 / 译




女歌手


梦幻中,

一群朝圣的善男信女,

甜美的歌儿齐声高唱,

手携着手,

在我家乡行走。

我虔诚地

跟随在他们的最后头。


合唱声委婉协调,

忽从望不见的尽头,

一阕清新活泼的歌,

在空中回荡。

响亮的歌声像黄金一般,

光彩夺目,

把远方的峰峦峡谷照耀。

只可惜,

矫揉造作,不合节拍不入调。

这奇异的歌声,

悦耳,虔诚,

又那样虚无缥缈。


我心戚戚,

恨意难消,

身带家乡的风尘,

决意和那歌声分道扬镳!


鲁 仲 达 / 译

玛丽·奥利弗《黑水塘》

纪伯伦《我曾有七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曼德尔施塔姆《马蹄铁的发现者》

卡明斯《我喜欢我的身体》

卡波维兹《沉默的一课》

威廉•斯塔福德《秋风》

阿米亥《人的一生》

阿列克山德里《爱》

阿多尼斯《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布罗茨基《黑马》

博尔赫斯《我用什么才能留住你》

博尔赫斯《棋•Ⅱ》

博尔赫斯《南方》

博尔赫斯 季米特洛娃 米沃什《诗艺》

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策兰《花冠》

策兰《死亡赋格》

米沃什《和珍妮谈天》

米沃什《礼物》

马拉美《叹》

洛尔迦《梦游人谣》

索德格朗《星星》

聂鲁达《我记得你去秋的神情》

聂鲁达《我喜欢你是寂静的》

魏尔伦《秋歌》

波德莱尔《秋歌》

雨之诗

约翰·多恩《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聂鲁达《马克丘•毕克丘之巅》

艾略特《空心人》

R.S.托马斯《秋日》

叶芝《当你老了》

兰波《感觉》

里尔克《秋日》

里尔克一诗两译

马雅柯夫斯基《穿裤子的云》

扎加耶夫斯基《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詹姆斯·赖特《开始》


超越自我
孜孜以求
继承突破颠覆重构
个性先锋自由开放
理念
星期一诗社

邮箱xzt886@vip.qq.com QQ群589878064

豆瓣:https://www.douban.com/group/xqyss/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