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茨维塔耶娃诗6首

茨维塔耶娃 星期一诗社 2024-01-10
维塔耶娃•玛琳娜•伊万诺夫娜,1892—1941年,俄罗斯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剧作家。茨维塔耶娃的诗以生命和死亡、爱情和艺术、时代和祖国等大事为主题,被誉为不朽的、纪念碑式的诗篇,在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认为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茨维塔耶娃首先是一个疯狂的女人,雌性这一性征天然地决定她女人的天性,追求肉体赠予人的天然的愉悦;其次才是不羁的诗人,将爱情幻化为信念,不断追求爱情,正是作为诗人的诗性。

她一生都在追求爱情,渴望心灵之爱。




我的诗
 
我的诗,写得那么早,
那时我还不知道自己是──诗人,
它们飞出来,像喷泉的水花,
像花炮的火星,
像一群小妖精
闯入沉睡、馨香的庙宇,
我那青春和死亡的诗──
无人阅读的诗!──
散落在书店的尘埃里
无人问津!
我的诗,如珍贵的酒,
它们的时代总会来临!
 


哪来的这股柔情?
 
哪来的这股柔情?
我不是第一次遇见
这样一头卷发,
我也吻过比你更鲜红的嘴唇。
 
星星闪耀,暗淡,
(哪来的这股柔情?)
目光闪耀,暗淡,
这样靠近我的眼睛。
 
比这更美的歌声
我听过,在夜的黑暗里
(哪来的这股柔情?)
就在歌手的胸膛上。
 
哪来的这股柔情?
调皮的小伙子,过路的陌生人,
长着长长的睫毛,
叫我怎么办呀?
 


哈姆雷特的自言自语①
 
她在水底,
在泥和水草里……
她去那里寻求安息,
可在那里也不得安息!
可我爱过她,
四万个兄弟的爱
也比不上我的爱!
哈姆雷特!
 
她在水底,在泥里:
在泥里!……
最后的花冠漂上来
漂过河边倒下的树……
可我爱过她,
四万个兄弟……
也比不上
一个孤孤单单的情人。
 
她在水底,在泥里。
可我爱过她……
 


诗人和沙皇②
 
在沙皇的阴森宫殿里,
这骄傲的人是谁?
他被刻在大理石中,
镶上金子,
庄严堂皇。
他是卑鄙的宪兵,
扼杀了普希金的荣耀。
他删减手稿,
折磨诗人。
他像头畜生
蹂躏波兰的土地。
好好瞧吧!
别忘记!
诗人的刽子手,
沙皇尼古拉一世!
 


鼓,别敲了③
 
鼓,别敲了,
我们在为领袖送葬,
别在哀伤的队伍前敲了:
你敲打着亡人的姓名,
就像沙皇的淫威
施加于死去的诗人。
他最亲密的朋友不堪忍受
这么沉重的荣誉。
他从头到脚,
从左到右──
围满了宪兵──
宪兵的胸膛和丑恶嘴脸。
这不奇怪吗?──
即使在最安宁的灵床上,
他还像个淘气的男孩受人监视。
还有什么,什么,什么,
能超过这份荣誉。
这过分的荣誉!
“看,我的国家,”他大喊:
“别管他们说什么,
君主奖赏了诗人!”
荣誉──荣誉──荣誉──
至高的荣誉──荣誉──
带着它下地狱去吧!
那些人──像群强盗带着个帮凶,
他被枪杀了──他们管过吗?
有叛徒吗?没有。从院子里
他们带走了俄罗斯最睿智的人。
 


致阿赫玛托娃④
 
啊,哭泣的缪斯,
缪斯中最美的缪斯!
啊,白夜里的魔鬼!
你煽动黑色风暴席卷俄罗斯,
你的呼啸如箭刺穿了我们。
 
我们躲闪,低沉地叹息,
千千万万个声音──向你发誓。
安娜•阿赫玛托娃!
这个名字是一声巨大的叹息,
沉入无名的深渊。
 
我们因此得到加冕──
我们和你脚踏同一块土地,
头顶同一片天空!
那个被你致命的命运所伤害的人
已在他的灵床上成为不朽。
 
圆顶在欢唱的城市里闪光⑤,
流浪的盲人赞美神圣的救主……
阿赫玛托娃,
我把我这钟声鸣响的城市
和我的心,献给你。
 

① 哈姆雷特,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的主人公。此诗表现哈姆雷特在情人娥菲利亚溺水身亡后的心境。

② 此诗和第五首诗均抨击了沙皇尼古拉一世(1796-1855)对俄国诗人普希金(1799-1837)生前监视、迫害,死后又追加荣誉的虚伪。

③ 1837年2月4日凌晨,普希金的灵柩在宪兵押送下,运往诗人母亲的田庄米哈依洛夫斯克村附近的圣山。此诗描述和讽刺了当时的场景。

④ 安娜•阿赫玛托娃(Anna Akhmatova,1889-1966),前苏联诗人。

⑤ 城市指莫斯科,那里的许多东正教教堂有着高大的圆顶。


邹 仲 之 / 译




也许,茨维塔耶娃对此丝毫不会在意,对于诗歌,她追求的是一种纯粹,她说:“我的诗行是日记,我的诗是我个人的诗。”正是这样的纯粹,让她从未将诗歌的任何规则看在眼里,她强悍地打破一切妨碍她表达纯粹内心的枷锁。也正是这种纯粹让茨维塔耶娃在个人感情方面变得让人捉摸不透,在外人看来,茨维塔耶娃是一个很多情的女人,她对于男女之事的态度让很多人费解。17岁时,茨维塔耶娃先后爱上过两个男子,分别是埃利斯和尼伦德尔,特别是尼伦德尔,茨维塔耶娃曾为其自杀,但当两人先后向她求婚时,她又拒绝了他们。《战争与和平》中贵族青年男女的爱情让无数少女心驰神往,想来在当时上流社会成长起来的茨维塔耶娃也是如此。哪个少女不怀春,1911年的春天,正被视作俄罗斯诗坛天才少女的茨维塔耶娃遇到了谢尔盖•艾伏隆。艾伏隆有着那时少女动情的一切,他高贵的血统、英俊的外表、民粹派激扬的观点和羸弱的身体,这简直就是王子的标配。所以,两人迅速坠入爱河,并于次年1月喜结连理。然而,此后近三十年的婚姻中,茨维塔耶娃一直处在感情的漩涡中。婚后的最初几年,她遇到女诗人索菲亚•帕尔诺克,两人迅速坠入爱河,为了帕尔诺克,她甚至曾一度放弃诗歌,而专心打理帕尔诺克的生活起居和小生意,但最终,她回归到了丈夫和孩子身边。然而,终其一生,茨维塔耶娃似乎一直处于情感浮萍的状态,她曾经与演员安托克利斯基、导演扎瓦茨基、画家米利奥等人相恋,在她一直挣扎在流亡国外和生活困顿的人生中,她的婚外情从未间断。其中最著名的是她与里尔克和帕斯捷尔纳克之间的三角恋,她同时获得了两位大诗人的爱情,她与他们频繁通信,互诉衷肠,他们之间的信笺成为后世广为流传的传奇,当然也留下了无尽的非议。只是,在当时,那位骨子里带着书香气质、贵族腔调和文艺范儿的她,从未想过那么多。茨维塔耶娃的丈夫曾与友人谈起自己的妻子,他说他视她为孩子。是的,虽然在茨维塔耶娃看来自己的丈夫可能与自己的本心最远,但事实却是那个经历了战争而后屡次试图振奋却每每因为孱弱的身体败下阵来的丈夫,最懂她。她只是个孩子,她只是个神童,她只是个喜欢写诗又特别会写诗的天才,她只能辨别一种纯粹的东西,而看不懂更多的色彩。所以,在那些感情中,她总是像孩子一样充满着激情和好奇,丝毫没有“阅人无数”的风尘气和“媚眼如丝”的水性腔。她只是在渴望一种本能点燃然后渐渐熄灭的生命体验,这种体验是一种纯粹,是她成为她自己的凭证,她在这种流逝中感受自己的灵魂,点燃自己的灵感,一次次升华自己的精神。这也是后来为何茨维塔耶娃更多的都是一些柏拉图之恋的原因,里尔克故去时,她痛彻心扉,然而他们交往的所有岁月,都不曾真正在一起过。



推荐阅读:

茨维塔耶娃诗6首

茨维塔耶娃《我想和你一起生活》

茨维塔耶娃诗5首

布莱希特诗9首

阿尔贝·加缪《秋是第二个春》

罗伯特·骚塞诗8首

托马斯·沃顿诗2首

布莱希特诗6首

安东尼奥·马查多诗7首

盖斯《悬诗》

霍普诗5首

柯文·哈特《未来的历史》

玛丽·吉尔摩诗5首

菲茨杰拉德诗3首

马·沃洛申诗3首

缪塞诗7首

柯勒律治:断片三则

盖斯《我们痛悼既往的爱情》

阿卜杜勒·拉赫曼《爱情》

哈塔克《格言诗》

爱德华·托马斯诗12首

纳博科夫诗13首

特瓦尔多夫斯基诗4首

索洛维约夫诗15首

索洛古勃诗15首

施巴乔夫诗4首

茹科夫斯基诗4首

普罗科菲耶夫《歌》

爱德华·托马斯诗42首

柯勒律治《爱》

柯勒律治《消沈颂》

柯尔律治《忽必烈汗》

爱德华·托马斯诗100首

柯勒律治《克丽斯德蓓》

柯勒律治《老水手行》

奥登《葬礼蓝调》

爱德华·托马斯诗142首

柯勒律治《克丽斯德蓓》

柯勒律治《老水手行》

奥登《葬礼蓝调》

阿多尼斯诗35首

安德拉德《白色上的白》

奥登《悼叶芝》

奥登《美术馆》

阿多尼斯诗18首

奥登诗4首

波勃罗夫斯基诗9首

艾杜尼斯《给掌握中时光的挽歌》

叶赛宁《为什么月光如此暗淡》

丸山薰《雪越下越厚》

特朗斯特罗默《黑色明信片》

希克梅特《我坐在大地上》

卞之琳译奥登诗5首

奥登《来自中国的十四行诗》7首

奥登诗7首

司各特《颂歌》

穆特朗《金字塔》

桑德堡《芝加哥》

史蒂文斯《罐子轶事》

布罗茨基诗7首

米兰·迪奥迭维奇诗8首

卡佛诗22首

狄兰·托马斯诗5首

毕晓普诗9首

巴赫曼诗10首

博纳富瓦《麋鹿的归宿》

纪伯伦《先知·论死》

马查多诗30首

阿莱桑德雷诗15首

阿尔维蒂诗6首

贝克尔诗2首

阿隆索诗2首

卡瓦菲斯诗48首

塞尔努达诗7首

弗罗斯特诗55首

宫泽贤治诗6首

艾略特诗9首


我吻过比你更鲜红的嘴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