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苟活日记

其他

为了让你更好地使用 Readwise Reader ,我们做了一款小工具—— wechat 2 reader

怎么也没写到中国的内容生态如此封闭,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居然有这么多限制,收藏文章之后,公众号文章的图片竟然加载不出来,图丢了。为了解决这些水土不服的问题,我们做了一款小工具
2023年6月18日
其他

透过信息架构 看各大笔记软件

在中,我将知识库的结构分为了「树状结构」和「网络结构」两种。树状结构是自上而下的,网络结构是自下而上的。但知识还有多少种结构呢?为什么是这两种?知识本质上是信息的一种,想了解知识的结构,也可以类比信息的结构。一直以来我回答不好这个问题,日复一日,在日常使用知识库和产品经理的工作中,无论是对知识库中的每一张知识卡片进行整理,还是在工作中经常需要查看数据库的数据结构,都将我指向一个词「信息架构」于是,我想起了那本经典的的“北极熊”之书
2022年11月9日
其他

草稿拾遗 033期

视频里的王建硕老说就发了一个小猫币,币里有一个智能合约,存放了用户之间互相交易的代码。区块链是一项创新的技术,他保证了稀缺性,解决了信任的问题。而这项技术有什么用?目前还说不清楚,当下讨论的
2022年8月23日
其他

如何搭建知识库

本来我想把文章的标题取为「如何从零到一搭建知识库」,但仔细一想,知识库从来都不是从零开始搭建的。因为想要搭建知识库的人,必然脑中有知识,手中有笔记。这篇文章也是为这样的人准备的,希望能够为你搭建知识库,发挥自己的作用提供一定启发。一、为什么要搭建知识库?大脑的强项是思考,而不是记忆。大脑的注意力和记忆力都非常有限。根据艾宾浩斯曲线的理论,刚学习的知识,在1
2022年5月8日
其他

复盘

循环是工业质量管理中的一种思想,也称为“戴明环”,维基百科对他的描述是:针对品质工作按规划、执行、查核与行动来进行活动,以确保可靠度目标之达成,并进而促使品质持续改善。其中P
2022年2月12日
其他

OKR 及其在职场和生活中的应用

将管理者和员工每天的工作与公司的目标和愿景联系起来。大部分员工都不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有了目标以后,只要闲下来的时候可以想想为了这个目标有什么可做的。对于管理者而言,也可以在
2022年1月18日
其他

我的阅读工作流(2021版)

整合了20多种阅读服务工具,像我使用的Hypothesis,kindle,Inoreader等等,都支持将划线和批注实时同步到Readwise;
2021年11月14日
其他

草稿拾遗008期 | 清醒的内观

点个赞/在看吧,感谢!当然也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和我一起学习。点击阅读原文,可以在wolai共享文档中阅读,体验更佳。
2021年8月22日
其他

自洽的时间管理

自洽的时间管理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堂上,有一门课程,专门是教学如何更好地利用时间的。我还很有印象的一道题是:小明早晨起来,需要完成一下事情,请问最快需要几分钟?刷牙-3分钟、洗脸-5分钟、吃早餐-8分钟、看报纸-4分钟、叠被子-3分钟规规矩矩的同学,会把5个项目的时间依次累加起来。有点灵性的同学,便会去想有哪些事情是可以同时完成的。当时的课堂非常积极,同学们都争相回答。有一个同学回答说他刷牙和洗脸可以同时进行,要毛巾擦牙就行了,引得哄堂大笑。也不知道他是为了题目这么回答还是真的是这么做,从他的生活作风来看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时间管理的启蒙。但和很多人一样,我接触时间管理的出发点,是觉得事情太多,时间不够用。为了提高效率而接触时间管理。今天就聊聊我对时间管理的看法,以及自洽的时间管理方式。时间管理时间是最宝贵的资源,时间流逝便不可再生。时间也是最公平的资源,每个人一天都有且仅有24小时,多1秒钟都不行。如何自洽地使用自己的时间,就是时间管理要研究的问题。许多人有一个误区,认为时间管理就是将自己每一天的时间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投入到学习或是工作中。其实不然,时间管理则是如何分配时间的问题。每个人应该都根据自己的作息习惯,生活目标,兴趣爱好等等制定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法,分配好自己而时间。姑且称之为自洽的时间管理。时间管理的基本单位知识管理的基本单位是一张知识卡片,而时间管理的基本单位,我认为是事项。我们每天都在完成大大小小的许多事项,完成一份ppt,打卡某个网红店,题目里提到的刷牙等等,都算事项。一个事项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内容:事项内容(具体要做什么?)开始时间(什么时候做?)持续时间(工作量多少?)归属目标(事项服务于哪个目标?)优先级是否重复下面就聊聊时间管理一些通用的原则01
2021年6月21日
其他

草稿拾遗 002期

今天是入六月份以来的第二个周末,恰逢端午节假期,祝大家端午安康。六月份过得很慢。相比起来,五月份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娱乐活动,六月份却因为广州疫情,哪都去不了,待在出租屋里,感受不到时间的流逝,觉得时间过得比较慢。不过也因此拥有了大段独处的时间,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阅读和思考。思想碎片关注option而不是gap焦虑往往来源于是现实与预期之间的差距。比如上周说的FOMO(错失焦虑),往往是预期别人知道的我也都要知道,而现实情况是自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而这个差距带来了我们的焦虑。对抗焦虑的一个好方法,是关注选项,而不是现实与预期之间的差距。比如我现在的体重是75kg,而目标体重是70kg。现实与预期之间有5kg的差距,但是减肥肯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过于关注这10斤的差距,就会感到焦虑。相反,则是应该关注为了减掉这10斤肉,我能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就是你的选项。例如我的目标是两个月瘦10斤,那么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我能做到晚餐吃少,8点后不再进食每周坚持3-4次运动接下来,就是每天坚持完成以上的目标,记录体重,感受身体的变化。把10斤的gap,变成一个具体的可施行的option,是消除焦虑的一种方式。写文章,应该分为写作和编辑两步写文章,应该分为写作(drafting)和编辑(editing)两步。第一步是写作,是将自己想要表达的所有想法倾倒出来,如汪丁丁老师所说“写作是思想的自然流淌”,简单地说就是想到什么,就把什么写下来。第二步是编辑。编辑实际上包括了将我们的所有想法,按照逻辑关系串联起来,放一个线性的结构框架里。其次是再对文字进行润色,保证文章的可读性。如何对抗拖延症?克服拖延的思路:分析你为什么拖延?可能是无聊、挫折、困难、压力、模棱两可、非结构化的、没有回报和毫无意义优先去做那些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降低这些导致拖延的诱因如果行动过于困难,可以考虑将行动分解成多次逐个完成;如果行动不明确,非结构化,需要先定义好行动的过程和产出物;如果行动没有回报或毫无意义,又必须去做,尝试在行动完成后,给自己提供奖励;当然还有一些小tip:5s原则,说到5马上去做!养成习惯,形成习惯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进行某个行动之前免于自我博弈。阅读分享1970-1980s日本消费对当下中国的启示顺着疯投圈的播客找到了黄海在19年写的一篇文章。文章讲的是1970s-1980s在日本发生的国内品牌崛起,对今天中国的启示。19世纪70年代,日本的人均GDP刚刚超过1万美金。而中国在2019年也达到了这个水平。一般来说,行业把一万美金这个数字理解为,人民不再为温饱而担心,而是有更多的富余来追求美好生活,追求更好的服务。同时,日本和中国又都是东亚的国家,两个国家的文化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所以看日本在1970-1980年代发生的消费品牌崛起的历史,或许会对中国接下来十年将会发生的事情有某些启发。当然,记住两个国家的国情不完全相同,将会发生的事情肯定也是不同的。文章中总结出了日本的本土消费品牌崛起,具有4个特点:本土化、个人化、性价比、情感诉求。每一个特点的详细解释,和案例,大家可以在文章中查看。而我读到这篇文章以后,有种强烈的喜悦感,接下来10年,中国也将会有很多消费品牌崛起,这里面有没有我们这一代可以把握住的机会呢?如王慧文所说,如果你坚信某件事情肯定会发生,就每3年去尝试一次吧!原文链接:1970s-1980s日本消费对当下中国的启示快手的算法更容易滋生超级巨头一般我们认为,抖音的流量导致流量分布更加向优质内容倾向,更加中心化。快手的流量分布是去中心化的,更加普惠的。但我没有意识到,在快手这样的更加重视社交分发的算法生态里,反而更容易出现超级巨头,也就是现在的辛巴家族,在快手大而不倒。其本质是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的数学模型如果一个指标与其他影响因素是相对独立的,那么这个指标的分布会更倾向于正态分布,对应图中蓝色的曲线。而如果一个指标与其他的各类影响因素是相互促进的,那么这个指标的分布会更倾向于呈现幂律分布,对应图中红色的线。原文链接:幂律分布是私域流量的终局——论快手流量头部集中的问题中国食辣史顺着《忽左忽右》的播客找到了一本书——《中国食辣史》忽左忽右邀请到了书的作者曹雨老师作客,聊了中国人民吃辣的故事,非常有趣。解答了我的一些疑问。比如四川人民为什么爱吃辣?过去的解释往往是四川靠近内陆,获取盐比较难,所以当地人民使用辣椒来代替盐。但这个说法是经不起检验的,因为四川自贡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个岩盐生产地,四川不缺盐。那么川菜和湘菜,是怎么从一百多年前的完全不辣,发展到如今成为“辣”的代表的呢?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听听这期播客,或者看看这本书。金句分享幸福是向山顶努力攀登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和感受。形成习惯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进行某个行动之前免于自我博弈。恪守自己的行进主线,别让社交媒体设置你每天的思考议题。via.张潇雨
2021年6月13日
其他

阅读公众号文章的正确姿势

文字在其设计之初,仓颉造字的时候,就是为了更加高效地记录。文字连成语句后,或关联成表格后,可以表达更多的逻辑关系。因而相同的体积,文字包含的信息量最大,处理成本也是最高的。
2021年4月17日
其他

我如何在Notion中实践Zettelkasten

Zettelkasten强调我们在笔记时,要使用自己的语言将知识复述一遍,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这一思想来源于“费曼技巧”:理解一个知识最好的方式就是用自己的话把他讲出来。
2021年1月8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使用Zettelkasten笔记强化学习

创建索引,适用于已经在某个主题下创造了较多的笔记。而索引在笔记软件中是通过【标签】功能来实现的,我们可以为这个主题创建一个标签来索引这部分内容。索引的使用方法有很多技巧
2020年12月20日
其他

Hypothesis | 网页荧光笔

Public其实也算是一个所有用户都在里面的群组,如果你不想暴露你的高亮,可以创建一个自己的群组使用,也可以邀请你的好友一起使用。
2020年11月7日
其他

聊聊播客的兴起及播客推荐

我们的大脑在处理音频信息时,需要投入更多的注意力。举个例子,很多人看过某个日本的综艺节目,节目里在人打电话时,无论递给他什么东西,他都会接住。
2020年8月8日
其他

用Typora实现写作排版一体化

写作前往往都需要列大纲,大纲是文章的框架,而markdown的多级标题,天生就是为大纲的树形结构设计的。
2020年7月30日
其他

让打字的速度 跟上你的思考

一开始,你可能会频繁的打错字,或是在与人聊天的时候,知道自己想要怎样一句话,但就是打不出来。不得不打开键位表查看,所以我建议在刚开始使用双拼输入法时,把键位表放在一个比较容易触达的位置方便随时查看。
2020年7月18日
其他

时间管理大师

这里可以结合OKR工作方法的思想,在一段时间内,通常是一个月或是一年,我们可以执行一些自己吃的Opinion。在进行GTD事项收集时,考虑这件事对于你的Opinion或是Key
2020年6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