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说中的江南“水八仙”,好似吴侬软语般的清新滋味。

苏杭日记 2024-03-22

餐桌故事

HAVE A NICE TRIP

人生最好的旅行

莫过于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




提到江南,就不可不提“水中八仙”。

传说,江南一带出现了一只恶蛟龙,铁拐李、何仙姑等八位上仙下凡游历的时候遇到了蛟龙作乱。八仙合力将蛟龙制服,并留下了八件法器,从此江南物产丰饶,百姓安居乐业,这“水八仙”便是由八件法器而变的食物。

看过第三季舌尖上的中国的朋友应该都听说过水八仙,这水八仙到底是指哪八仙呢?这个名字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包含的食物都是非常接地气的,呵呵,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道江南的传统食物都有哪些传说和故事吧。






在江南,人们都是傍水而居,伴水而眠,食水之蔬,江南人对水中食物的了解可多着呢!



这八样食材都生长在江南地带的水里,本身其貌不扬,但却是我们一年四季饭桌上的常客。有古诗云:“春季荸荠夏时藕,秋末茨菇冬芹菜,三到十月茭白鲜,水生四季有蔬菜。”,就将这水八仙说了个大概。



水八仙其实是指八种水生植物,分别是莲藕、鸡头米(芡实)、莼菜、水芹、茭白、慈姑、荸荠、菱角。由于在江南水乡一带种植历史久远,品种种类多、质量上乘、栽培精细。一度形成了鲜明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故美其名日“水八仙”。

这八仙都是水生水长的江南的传统食物,虽然是传统又家常的蔬菜,但是那种来自水中的鲜美味道,真真让人拍手称赞为“水八鲜”。




茭白

- 蔬菜中的佳品 -




茭白,是一种水生蔬菜,它的植株模样挺俊,长长的叶子,似水里伸出的箭,是“江南三大名菜”之一。

中国有五谷杂粮之说,不过可能大家有所不知,茭白曾经却是粮食,是“六谷”之一。

在唐代以前,茭白是被当作粮食作物栽培,它的种子叫“菰米”“雕胡”,是“六谷”之一(稌、黍、稷、粱、麦、菰),古代主要采食其籽粒。


后来,茭白受到黑粉菌的感染,茎部不断膨大成婴儿手臂般粗细,也不抽穗了。剥开茎部的外壳,竟然发现芯部嫩白如玉,口感清爽弹嫩,算是“因祸得福”了。

茭白有很多品种,江南各地都有,因此上市期也拉得很长,从初夏一直到冬。我们餐桌上吃到的茭白是植物的心,白白的,嫩嫩的,象一支烛台,记得“烛台”就是茭白的一个品种。

茭白是用来做菜的,江南人喜欢炒炒爆爆,喜欢肉丝肉片,茭白丝、茭白片便是最好的伴。




莲藕

- 水宫仙子 -




“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南靖士陈志岁做诗《咏荷》如此称赞莲藕。

莲藕是莲的根状茎(形似根但实为茎),有多节,买回家后可作多种用途,最顶端的绝嫩一节,称“鹦哥头”,切成薄片,可当水果吃。

中间部位1~2节,不嫩也不老,切丝、切片炒着吃,家里一般做“青椒藕丝”,“肉片藕片”等,菜馆里则把藕块、荸荠丁、菱肉丁、鸡头米等炒成一盘,这道菜有个美丽的名字———荷塘小炒。

莲藕有很多种吃法,无锡人最擅长制作糯米糖藕。将莲藕切段,在中间的洞眼里倒上糯米,一定不能心急,得一点一点慢慢往里塞,不时得借用筷子将最下面的糯米压紧,压得越紧,煮出来的糖藕就越好吃。加入大量的白糖煮一个小时后出锅,糖藕会变成颜色浓郁的暗红色,糖水粘稠被大量吸收入藕段中,切片后再淋上一些桂花蜜,一口咬下去,牙齿将藕和糯米切断,汁水就从中渗入口腔,糯米的糯软香甜,藕肉自带的特殊清爽,再有饱满的糖水和桂花的香气,哎呦,让人回想起来口水就要出来了。

莲藕生吃也很不错,将藕段洗干净后就可以吃了,一口下去清爽甜嫩,咬断处还有拉丝,不光好吃也很好玩。这道食材的药用性也非常高。因为可以止血,所以肠胃出血的人可以饮用一些新鲜藕汁。

莲藕含铁也很丰富,又可以起到补血的效果,所以有“活血而不破血,止血而不滞血”一说。莲藕含糖量不高,但是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糖尿病和肝病患者可放心食用。


马上夏天了,大家用藕汁来代替其他饮料可是营养又美味的选择哦。




水芹

- 野生水生蔬菜 -




水芹不同于常看到的芹菜,水芹又叫河芹、水英,主要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比如池沼边、河边和水田,在南方多见,主要生产于河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华南等南方一带。


它的茎非常细,看起来比较小,呈淡绿色,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香味。水芹菜的杆是空心的,有点像空心菜的杆儿,不过比空心菜口感脆嫩。旱芹则生长在相对干旱的地方,北方人吃到的芹菜主要是旱芹,也就是我们平日里吃的普通芹菜。

水芹味甘辛,旱芹味甘苦;水芹入肺、胃二经,偏重于清热除烦、利尿除湿、化痰下气、止血止带,是烦渴、水肿、痰多、黄疸、带下等患者的食疗佳品;旱芹入肝经,偏重于平抑肝阳、祛风利湿,适合肝阳上亢、头痛目眩、面红耳赤等患者食用。

水芹菜梗白、叶青,清炒一盘水芹菜也是极好的时蔬,那盆子里一青二白,就像一幅画,中国的水墨画。在食用水芹菜的时候,水芹菜的嫩茎以及叶柄吃的比较多。水芹菜吃口嫩,有清香,通常的做法是将水芹菜与豆腐干丝同炒。

据说扬州人在大年三十必吃水芹菜,并互送水芹菜为祝福,还把读书人比作“采芹人”,这又是为什么呢?



在《诗经•鲁颂•泮水》中,有写道:“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泮水之边的泮宫,是鲁国的学宫,不知从何时起,据说读书人若是中了秀才,到孔庙祭拜时,得在城门边的“泮池”采些芹菜插在帽上,这才算得上是个真正的读书人。久而久之,人们便以“采芹人”来称呼读书人。后世取“芹泮”二字以称文庙。


因为水芹菜中通有节,古人取其美好寓意,“路路通”,以此借喻读书人性情高雅,像水芹菜般耿直通透。哈哈,读着《诗经》,吃着水芹蒸饭,岂不是件乐事。




芡实

- 水中人参 -




“芡实遍芳塘,明珠截锦囊。风流熏麝气,包裹借荷香。”长在浅水中,圆形的叶子,一片象一张小圆桌,叶的反面有刺。芡实便是鸡头米,为啥叫鸡头米呢,这是因为它的苞的外观像鸡头。


把大鸡头打开,里面是一颗颗果实,色为咖啡,排列如石榴,那果实有坚硬的外壳,农民须带上铜皮指甲,将外壳剥开,里面滚出那一颗雪白、粉嫩、滚圆的珍珠,便是鸡头米,亦称鸡头肉。

说到鸡头米,很多江南人都知道,苏州葑门南塘的鸡头米那是个顶个儿的好!属于水八仙中最为珍贵之物,鸡头米现已成了苏州的一张名片。苏州的鸡头米,个头均匀,粒大软糯,是上乘佳品。在苏州当地,鸡头米每年只在9月中到10月上旬上市,而且皆是手工剥取,真是珍贵稀有,可谓是“水中人参”。在这短短的一个月,很多人都为了能够买到苏州的鸡头米而做足了准备。

苏州人一年有四次“时令性激动”,也就是四种土特产隆重上市时,分别是:碧螺春茶、洞庭枇杷、阳澄湖大闸蟹和南荡鸡头米。鸡头米的储藏有技巧,最好是二三两一袋,灌水冰成冰砣,这样的鸡头米放上一年半载也没问题,冰化出来,用“ 水烫法”,烧出来的鸡头米甜汤还和新鲜的差不多。

鸡头米含有丰富的淀粉,可以为人体提供热能,还能增加小肠的吸收更能,可以提高血清中的胡萝卜素浓度,有着开胃止渴、健脾益气、固肾涩精等功效。

鸡头米这种滋养圣品,当然煲煮是最好的选择。在江南传统的小吃店里,常常用南塘鸡头米、红枣、木耳一起煲煮,煮沸后加入一点点藕粉勾芡,加上糖和桂花,这就是清甜香糯的鸡头米羹。

还可以将鸡头米、糯米粉和糖一起压成团,蒸制成芡实糕。




茨菇

- 一种天然蔬菜 -




茨菰又叫“慈姑”,其植株一根年产十二子,简直是水中的慈母。茨菇有一种天然的苦涩味,沙绵的口感之中,又有着淡淡的回甘,可能是带孩子“太辛苦”了呢!


茨菇的植株又叫燕尾草,开着淡淡的白花。日常食用的便是燕尾草的球茎,也就是它的“孩子”。茨菇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之功,传统上有“内火旺喝碗茨菰汤”的说法。

茨菰也是长在浅水里,叶子漂亮,假如种在花盆里完全可以作为观赏性植物。冬日的茨菰可以切了片炒肉片,炒大蒜,也可以烧红烧肉。

不过,茨菇是八仙中最容易配菜的,因为它是百搭菜,只要是和荤菜一起搭配,可谓是绝对的美味。


但最简单的吃法是直接水煮,不切开,煮熟了装一个大盘子,旁边跟一小碗,一碗棉白糖,就这样,拿着茨菰柄,醮着棉白糖吃,吃到的是茨菰的原味。煮茨菰的汤喝了止咳嗽。


茨菰切了片,吹吹干,放在油里氽,是苏锡常人喜爱的茨菰片,孩子拿了当零食吃,大人可作下酒菜。




荸荠

- 地下雪梨 -




历史上,荸荠是功勋之物,可解饥荒之灾。《东观汉记》记王莽末年,南方大旱,灾民涌入野泽,掘而食之,活人无数。


“天公懒作乘和除,摔下算盘红木珠。田野长出丝丝绿,厨房削去片片乌。一泓清泉流白石,万点寒霜染玉芙。大士巧洒银瓶蜜,满碟甜香醉醍醐。”这说的就是荸荠,它一颗颗长得像算盘珠子,外表乌紫,内里雪白,入口清脆甘甜。

荸荠也叫马蹄,乌黑发亮的外皮,白嫩脆甜的果肉,小小一个。在吴方言里,荸荠和“备齐”发音一样,是个好意头。


荸荠在绍兴载培历史悠久,据后汉书云:“王莽末,南方饥谨,人庶群入野泽,掘壳茈而食”。而南方以江、浙为主,而浙江尤以绍兴、嵊县、诸暨等地为主要产地,可见2000年前,绍兴已广为栽培。

绍兴历史上荸荠栽培分布较广,据解放后统计资料整理,其中尤以鉴湖、安昌、陶堰、漓渚为多,面积在五千亩以上,收购量在六十年代还高达十三万担以上。

当地农民往往前作种水稻,后作种荸荠,定植最迟不过立秋关。

绍兴荸荠有大红袍、紫乌皮两个品种。前者肉脆水分多,宜生食,或加工成清水马蹄罐头。后类肉硬,水分少,但淀粉含量高,宜加工成马蹄粉,洁白晶莹,爽滑细腻,可与藕粉、菱粉媲美,被华侨称为“三元魁首”。


多用于夏令糕点和冷饮食品配料。




莼菜

- 植物锌王 -




从宋代开始,莼菜就与花石纲、绫罗绸缎同为贡品,可见莼菜的不一般。宋元明清历朝历代的皇室引领了品尝西湖莼菜的潮流。


西湖莼菜又名马蹄草,不仅因味道清香,营养丰富,富含胶质秘维生素而被人赏识,而且著名的典故“莼鲈之思”,就是讲晋朝张翰节思念家乡的莼羹鲈鱼脍而辞官归乡,可见莼菜的美味足以让人难以割舍。


莼菜汤又寓意着深厚的思乡、思国之情,故而一些国外归来的侨胞、远离家乡的游子,来到杭州,也常乐意点食这道名菜,寄托自己的情思。相传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每到杭州都必以莼菜调羹进餐。

莼菜是越来越濒临灭绝了!莼菜长在水质优等的浅湖区里,采摘非常艰难,农民划只木桶,清晨下湖去摘,摘的是莼菜的嫩芽芽,卷得紧紧的。


这莼菜长得极其个性化,周围都是滑滑的粘液,我猜想采摘一定很艰难。新鲜的莼菜,落在草鸡汤里味道极佳,另外,做成莼菜银鱼羹也是极好的。


西湖莼菜,也叫马蹄草,水莲叶,属药毛茛科、莼属湿生草本植物。直立茎,高15~30cm,质柔软,被疏生细毛。叶稀疏而互生,纤细,被短柔毛,基部有托叶鞘。有治跌伤、扭伤,明显的抗炎作用。生长于海拔350—2080米的山坡、路旁、荫湿地、水沟和溪边草丛中。

西湖莼菜汤又称鸡火莼菜汤。西湖莼菜汤是浙江省杭州地区特色传统风味名菜,属于浙菜系。选用西湖莼菜作原料,味道鲜美,别具特色。用莼菜作料制成的“西湖莼菜汤”。




菱角

- 水中落花生 -




江南有俚语,“鲜菱宿藕”。莲藕买回家后三、五天不吃没关系,宿藕更甜,但菱角就不同,越新鲜越好,尤其是水红菱。


菱角又叫做水栗,两角居多,三角四角的被称为芰。民间有种说法叫“七菱八落”,意思是在农历的七月菱角便成熟、八月便脱落,菱落在泥中最适宜生长,所以被称为“落花生”。

菱角皮脆肉鲜美,在江南,菱角有非常多的种类,小白菱肉质硬淀粉多,更适合熟食;水红菱更为鲜嫩,生吃最好;沙角菱、馄饨菱要熟吃,比较甜嫩;老乌菱则是要煮熟后再用文火焐一下,酥软又不失嚼劲儿。还有一种南湖菱,是没有角的,肉质偏硬带有粳性,品质好。


刚刚从水里采摘上来的红菱就可以简单清洗后生食,那滋味又嫩又脆又甜,令人回味无穷。


苏州出名的是水红菱,水红菱是生食,无锡出名的则是馄饨菱,馄饨菱则熟食。还有一种老乌菱,只有弯弯两只角,越老越好,菱壳微微有点臭哄哄,里面的菱肉糯中带粉。

菱角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元素,一般人群都适合食用,老年人经常吃有益,菱角有补脾益气健脾等功效,还是减肥的辅助食品呢!


江南八仙,仙亦鲜。仙的是大自然的神奇,鲜的是食材本味的美妙。已然入秋,不如来试试这水八仙的鲜滋味如何?




添加小编微信

分享更多朋友圈文章和评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图片




end


 大家都在看我们家的头条 


法国十二大美女,你更喜欢哪一位?
歌手林宝用吴侬软语唱尽往日上海风情
世界上“最美味”的菜,你吃过几种?
苏州评弹:一曲“丽调”,勾起多少往事?
五月,遇见最美的江南。
三月里的江南春雨
遇到障碍,敬请期待!
南京,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清明螺,赛过鹅。
《吴氏石头记》的来龙去脉
上海的痛,只有上海人才懂!
南京的春色美的一比
江南开春野菜香,你准备好了吗?
细品私家花园拙政园
宋文治笔下的江南景:人间最美不过江南,江南最美不过春色。
腌笃鲜,江南人专属的春天味道。
别错过!邂逅无锡最美樱花。
当今上海女人的“小资”生活,源于古时候江南的“侍女”情调。
江南才子戴望舒和他的吴侬软语版《雨巷》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样板戏”巨头们几家欢乐几家愁?
六七十年代无数文艺青年为之倾倒的优秀作品10部
最美的春天,在江南。
不一样的诗意杭州,被90后小伙定格在这一秒。看完上海知青在新疆兵团的老照片后泪流不止......想起一些老歌,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头头是道。
66年前九位艺人在中南海合影的故事
那些精美绝伦的古建筑构建,再不看就没了!
读江南美景春联
苏州评弹:经典妙韵的张调作品
江青指导的革命样板戏作品10部(完整版)
那些精美绝伦的古建筑构建,再不看就没了!
读江南美景春联
苏州评弹:经典妙韵的张调作品
春节时间:美女棋手破解残局,引来万人空巷。
牛年看牛
上海的女儿周采芹
布面油画《青春之歌》和女知青的故事
过年了!这《中国古代风俗百图》,不发对不起大家!
从小年到正月十五,中国人春节都干些啥?江南人的年夜饭
看遍中国的世界遗产
中国六十座名山的雪景到底有多美?
传奇女人--昂山素季
开国十大元帅的后代知多少?
全球最著名的地标建筑30处,你到过几处?
江青的摄影与书法真迹,绝对震撼。
一位外国业余摄影师,用他的照片解读中国之美。上海最时髦的老年人,都被他拍下来了。不堪回首的十年岁月2021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完整原版)
当江南水乡飘起雪,乾隆去过的这12个古镇,哪一个是你的最爱?
空姐是旅程中一道靓丽的风景
上海最时髦的老年人,都被他拍下来了。
“文革”中文化界逝者的风骨
美到窒息的中国古村落,再不看一眼它就消失了。
“文革”中自杀的十二大美女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修为,一部纪录片。
红色名媛章含之的那些事
最中国的雪,在江南。
正在消失的中国古建筑,美的惊心动魄。华为二公主上线刘晓庆揭秘秦城往事
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前世今生
红卫兵大串联--轰轰烈烈的文革式旅游
《周迅模特油画》和她的九儿昔日延安十大美女的最后结局,令后人唏嘘不已。
北方和南方的真正差别在这,超级形象了!
中国画卷
《红楼梦》中最精妙的一处性描写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20位文革风云人物今安在?
十首清丽委婉吴语软侬的苏州评弹
无锡太湖船菜16道,有故事的佳肴最是美味。
神奇的布达拉宫里面长啥样?
江南十八道汤品
住在上海的日本妹子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前世今生
红卫兵大串联--轰轰烈烈的文革式旅游被完好保存下来的中国珍贵古建筑(修正版)
爱在金陵的深秋
上海100幢老洋房久远的故事(10)
江南这几颗银杏树,看着看着就想结婚。
上海本帮招牌菜
钱塘江大潮:10段大片让你一次看过够
腔调韵味十足的越剧10大唱段
一到秋天,无锡就美成金匮。
老上海的蜗居年代
新中国最顶级的饭局
异国风情:印度的那些奇葩事儿
魔都土豪面16碗,你吃过几碗?江南水乡委婉动听的戏曲弄堂的消逝江南十条特色风情街民国好声音:上海滩七大歌姬
酥到骨子里的10首苏州评弹
徽杭的故事:一条古道往东行,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美国人40年前拍摄的彩照里,藏着最真实的徽州原貌。
最江南的28碗面
20世纪,上海的100个瞬间。
上海宋家花园,百年老宅半世传奇。江南馄饨江南民歌小曲28首
从上海到香港:十个人的同框,十个人的传奇。很漂亮很漂亮的100个地方江南养生之音30曲

排版:喜喜

图:网络

文:苏杭原创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